憂鬱的滑板少年──〈極限17:滑魂〉觀後感

2020/02/1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看了一部青春運動勵志劇〈極限17:滑魂〉,劇中主要敘述一位17歲憂鬱症少年阿步接觸滑板之後的種種事蹟,儘管很大一部份著重於滑板,但是,關於憂鬱症跟精神醫學/心理學的地方拍得還不錯,沒有過度誇大症狀、沒有過多的曲折離奇、沒有突如其來的愛與接納、沒有奇蹟式的痊癒,確實像是17歲孩子會有的生活,而精神疾患的加入,讓平凡中多了不平凡,相信可以帶給大家共鳴感。
〈滑魂〉宣傳海報。來源:百度百科。

※3個拍得很好的地方:

●憂鬱症

憂鬱症一些常見的症狀,包括情緒低落(兒童和青少年可能是易怒)、食慾改變、失眠、疲憊、無價值感、認知功能減退、自殺意念/行為等,影片中都有拍到。對於日常生活、學業、家庭、人際等的影響,也都有呈現出來。
我覺得最厲害、最讓人眼前為之一亮的是 #郭子凡 將阿布這個角色詮釋得很好,加上後製的特效,憂鬱狀態很具像,即便是我,都能感受到深沉的壓迫感及無力感,那種情緒鋪天蓋地襲捲而來之感,是那樣歷歷如繪。
或許對一般人來說,這些不過就是戲劇效果,但是,在患者的世界裡,就是如此真切,那種空洞絕望的眼神、外界的感官刺激被放大扭曲、遭到思緒淹沒的溺斃感,並非張大其詞。

●Bio-Psycho-Social model

跟影片中不太一樣,臺灣翻譯成「生理心理社會模式」,可以用來大致解釋患者心底的吶喊「為什麼是我?」精神疾患是三者交互作用的產物,以下簡單舉例。
1.生理:遺傳、腦內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
2.心理:認知、情緒、行為……
3.社會:家庭、經濟、重大事件……
具體案例可參考影片內容。

●自殺前兆

主角將心愛的滑板送給朋友、突然變得異常平靜,這些都是常見的自殺前兆。其他可以參考自殺防治中心──自殺的警訊。特別小提醒一下「個別差異」的問題,有這些表現的人不一定想自殺,想自殺的人也不一定出現這些現象。

※需要澄清的地方:

可能是拍攝地不在臺灣,或者是劇情需要,與實務上有出入的部分在此澄清。

●醫事人員職稱

臺灣的醫事人員有「精神科醫師」、「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但是沒有「心理醫師」喔!近年來有一部份的心理師推動「正名」,我想,背後的原因不只是在意自己的職稱而已,而是希望這個專業能夠被各界重視、被民眾認識,如此可以減少污名化和刻板印象,增進民眾的求助意願。就像是你希望別人能夠記住你的名字,而不是喊你「嘿!You!哈囉!」、「那個誰」一樣,畢竟,名字就像門面一樣,是真正認識你的第一步。

●投射測驗

影片中的少年,在筆記本上重複塗鴉一團漆黑,醫師說:「這些是他的心理投射,從這些雜亂的圖案就可以分析出他心理狀況應該很不穩定。」事實上,圖畫的確可以在某個程度上揭露作畫者的內在投射,臨床工作使用的投射測驗中的確有一些是透過繪圖來完成,例如:畫人測驗、屋樹人測驗等。然而,這些測驗工具並沒有那麼簡單,有一定的指導語、施測程序、計分和解讀方式,才能作為正式評估的依據。

●病房

臺灣絕大多數的精神科急性病房,乃至於慢性病房,都是封閉式的,不同於其他科別的開放式病房。大門會有鎖,所有人出入需進行安檢,護理師也會經常巡房,沒有像影片中那麼容易溜出去,是可以保障病人安全的。

※值得討論的議題:

助人專業倫理

諮商關係、治療關係很特殊,為了保護個案的權益,也為了治療師能夠擁有自己的生活、養精蓄銳,另外,保持關係的單純性對於治療效果是很重要的一環,因此,心理師通常不會將私人聯絡方式給個案,而是給予機構、單位的聯絡方式,在上班時間才可能視情況回應,更不會主動參與個案的生活,甚至是在路上偶遇也不會主動打招呼(有些個案不希望被他人知曉正在進行療程)。實際情況依心理師的風格而定,最重要的還是尊重個案,以個案的最佳利益為考量。
再來,影片中的醫師由於自己的弟弟自殺身亡,而對病人過度關心、涉入其日常生活,已經影響到兩人之間的治療,這亦是諮商中忌諱的倫理議題之一。假使遇到類似的情況,心理師可能需要尋求督導或者是諮商的協助,這不僅是幫助心理師本身,也是避免個案受到傷害、治療受到影響喔。
以病為師——與精神疾患共存yibingweishi
以病為師——與精神疾患共存yibingweishi
✏️心理系學生、精神疾患者 ✏️Instagram:yibingweishi ✏️提問箱、心海潛探表單、限動提及連結、FB、Ep⬇️⬇️⬇️ https://linktr.ee/yibingweishi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