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的力量》無需鼓勵,不要堅持:理解和尊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金句:憂鬱症和感冒是不同的,感冒的治癒是回歸到生病前的狀態,而憂鬱症的治癒是從舊有的生活裡擺脫出來。

 

作者背景

泉谷閒示是日本著名的精神心理專科醫師,也是泉谷醫院的創辦人和院長。他畢業於日本東北大學醫學部,並且曾在法國巴黎高等音樂師範學院留學,對音樂的精神療癒作用有獨到的研究。自畢業以來,他先後在多家大型精神醫學機構工作,並於2005年創辦了自己的醫院,專門從事憂鬱症的研究和臨床診療工作。泉谷院長熱心於科普活動,透過研討會和講座向大眾宣講憂鬱症相關的知識。


作者寫書動機

泉谷閒示寫作《憂鬱的力量》是基於他數十年的臨床經驗,旨在幫助憂鬱症患者及其身邊的人更好地理解憂鬱症,並提供具體的應對建議。作者希望讀者能夠理解,憂鬱症並非只會帶給人負面影響,它也可能是一種成長的契機,是一種重要的心理訊號。


本書內容

《憂鬱的力量》這本書提出了「頭腦—內心—身體」模型,解釋了憂鬱症的本質是頭腦過度專制引起了內心和身體的罷工。書中提供了如何與憂鬱症患者相處的具體建議,包括不要鼓勵患者、不要勸患者出門以及不要告訴他們「不可以逃避」。此外,書中也給出了憂鬱症患者的一些建議,例如接受晝夜顛倒、放棄堅持做完事情的執念以及不要急於回歸從前的生活。泉谷院長強調,憂鬱是一種生活選擇的後果,需要重新審視和改變生活方式,才能從根本上免於憂鬱的困擾。

 

對憂鬱症的常見誤解

 

在《憂鬱的力量》中,泉谷閒示院長透過具體案例說明了對憂鬱症患者的一些常見誤解。

例子1:A先生的案例

A先生是東京一家大公司的銷售,他意志堅強、勤奮工作,是公司裡的佼佼者。然而,當他無法完成重要訂單後,突然發現自己連拿起電話都變得困難,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最終被診斷出患上了憂鬱症。

常見誤解:人們常認為,患憂鬱症的人是內心過度敏感、性格軟弱,缺乏自控力。然而,A先生卻是個意志堅強的人,這說明憂鬱症並非僅發生在內心敏感或性格軟弱的人身上。憂鬱症患者往往是那些對自己和生活要求很高、長期在壓力下生活的人。A先生的例子反駁了這種誤解,強調了憂鬱症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無論他們看起來多麼堅強。

例子2:K小姐的案例

K小姐是公司的行政人員,一向責任心強且工作一絲不苟。然而,她突然開始頻繁遲到,甚至有一天徹底缺席。儘管她內心充滿自責,卻無法改變這種情況。

常見誤解:人們常認為,憂鬱症患者只要努力一點、堅持自律,就能克服問題。然而,K小姐的例子表明,這種思維並不正確。憂鬱症患者的頭腦和內心之間的通道被關閉,使得他們無法按預期行動,即使內心充滿自責,仍然無法改變現狀。這反映出憂鬱症不僅僅是意志力和自律的問題,而是需要理解和治療的心理疾病。

透過這些例子,泉谷閒示院長強調了憂鬱症的複雜性,以及對患者的常見誤解。我們應該理解,憂鬱症並非僅僅是意志或性格的問題,而是涉及頭腦、內心和身體之間的關係失調,並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接納來幫助患者恢復。

 

如何與憂鬱症患者相處

 

在《憂鬱的力量》中,泉谷閒示院長提供了具體的建議,說明了如何與憂鬱症患者相處。以下是書中的一些例子:


例子1:不要鼓勵患者

A先生的案例: A先生是東京一家大公司的銷售,意志堅強、勤奮工作。然而,在他無法完成一個重要訂單後,開始無法正常工作,最終被診斷出患有憂鬱症。

泉谷院長指出,常人的鼓勵在憂鬱症患者聽來更像是一種要求,催促他們回歸正常生活,這只會增加他們的壓力和自我厭惡。憂鬱症患者需要的是接納和理解,而不是額外的壓力。對於A先生這樣意志堅強的患者來說,鼓勵只會讓他們更羞愧,加劇病情。


例子2:不要勸患者出門

K小姐的案例: K小姐是公司的行政人員,責任心強且工作一絲不苟,但她突然開始頻繁遲到,甚至有一天徹底缺席。

很多人認為,戶外活動對憂鬱症患者有益,但泉谷院長指出,對憂鬱症患者來說,外出活動可能耗盡他們的心理能量,增加他們的焦慮和壓力。K小姐這樣的患者需要的是一個熟悉且安全的環境,而不是強迫自己出門。因此,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等待他們主動走出房門。


例子3:不要說「不可以逃避」

憂鬱症患者的咨詢: 泉谷院長在提供咨詢時,經常被憂鬱症患者問到「我是在逃避嗎?」。他發現無論給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都不利於病患的復原。

泉谷院長強調,不應該使用「逃避」這個詞,因為這會默認這是一個壞行為,讓患者感到更多的壓力。正確的做法是讓患者理解他們是在「避害」,這是一種保護自己、珍愛生命的正常反應。這種理解能夠幫助患者減少內心的自責和焦慮。

透過這些例子,泉谷院長教導我們如何與憂鬱症患者相處,強調理解、接納和尊重的重要性,而不是給予額外的壓力和要求。這些建議不僅對憂鬱症患者有幫助,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關心和支持身邊的人。

 

如何走出憂鬱

 

在《憂鬱的力量》中,泉谷閒示院長提供了幾個實用的建議,說明了憂鬱症患者如何走出憂鬱。以下是書中的一些例子:


例子1:接受晝夜顛倒

泉谷院長提到,晝夜顛倒是憂鬱症患者常見的現象,也可以視為一種心理保護機制。有一位患者在居家療養時申請了大量的安眠藥,因為他晚上睡不著,白天也沒精神,擔心這樣下去無法重返職場。泉谷建議,患者不必強行糾正作息,因為白天醒來會感覺到外在世界的忙碌運轉,這會強化患者與社會脫節的感受,引發不安和自責。在寧靜的夜裡獨處,反而有助於心理能量的恢復。


例子2:放棄堅持做完事情的執念

泉谷院長提到,許多憂鬱症患者在無謂的堅持中耗盡了心力,喪失了自主的世界感受和判斷。要恢復身心的活力,首先需要破除對盲目堅持的崇拜。患者應遵循內心的感受,在想停下來的地方停下來,這種鬆弛的態度對康復十分重要。


例子3:不要急於回歸從前的生活

泉谷院長見過許多患者迫於經濟壓力或對自我的要求,剛開始療養就想著復工。然而,他們的樂觀預想往往落空,憂鬱症復發,身心俱疲。泉谷解釋,憂鬱症的康復不是簡單地回到以前的狀態,而是創造性地改變生活方式,讓頭腦不再過度緊張,從而保持頭腦與身心間通道的開放。

這些建議強調了理解和尊重身心的感受,並且提供了實際的應對策略。透過接受晝夜顛倒、放棄堅持做完事情的執念以及不急於回歸從前的生活,憂鬱症患者可以逐漸走出憂鬱,恢復身心的健康。希望這些例子和建議能對你有所幫助。

 

結語

 

泉谷閒示是日本知名的精神心理醫師。他基於數十年的臨床經驗,總結了一套有關憂鬱症的簡潔、實用理論。在他看來,一個人可以大體上分為頭腦、內心和身體三個部分,其中,頭腦負責理性的分析和決策,內心指代我們的情緒和慾望,而身體擁有基本的直覺反應。憂鬱症的本質,就是頭腦過度專制引起了內心和身體的罷工

頭腦關注的是“應有的自己”,總是為未來擔憂,以社會的價值為標準,試圖讓我們活出期待被他人看到的樣子。而內心和身體則組成了“實際的自己”,需要極其費力才能勉強達到頭腦繪製的自我形象。基於這套理論,我們在與憂鬱症患者相處時不應給予鼓勵,也不要勸其外出,或是告訴他們不要逃避。重要的是理解和尊重他們的選擇,給予充分的時間和不受打擾的空間。

 

******【免費下載試讀中】艾螽斯的第一件電子書商品,歡迎免費下載:

電子書 《關於幸福的50本書:人生指南 【試讀版】》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products/e-book-01

 

歡迎您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歡迎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2/05
很實用的書!
艾螽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5
李英華 頭腦過度專制引起了內心和身體的罷工。這個比喻一聽就懂😄
avatar-img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208會員
206內容數
114.1.25 更新 圍繞“幸福”這個主題,分享相關好書,一起學習成長。 --於2025年將沙龍分成7個區 自我成長區 職場區 商業區 親子教育區 情感區 健康區 閱讀寫作區 歡迎瀏覽、留言🙏
2025/05/01
《成長的邊界》提供一個觀點:在高度不確定的時代,「通才」比「專才」更能解決複雜問題。本書以跨領域案例,如救火隊員的「水桶戰術」啟發伽瑪刀技術、蝴蝶翅膀結構應用於手機螢幕等,說明跨界學習法的重要性。作者主張混合練習、延遲測試等方法,能提升學習效率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出適應力強的「瑞士軍刀型」人才。
Thumbnail
2025/05/01
《成長的邊界》提供一個觀點:在高度不確定的時代,「通才」比「專才」更能解決複雜問題。本書以跨領域案例,如救火隊員的「水桶戰術」啟發伽瑪刀技術、蝴蝶翅膀結構應用於手機螢幕等,說明跨界學習法的重要性。作者主張混合練習、延遲測試等方法,能提升學習效率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出適應力強的「瑞士軍刀型」人才。
Thumbnail
2025/04/24
這篇文章介紹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充滿趣味的人生故事與獨特的學習方法,並以「生成式AI」為例,示範如何運用費曼學習法。文章涵蓋費曼的奇聞軼事、父親的教育理念,以及費曼學習法的步驟與優點,旨在啟發讀者培養主動學習、深度思考與樂在學習的態度。
Thumbnail
2025/04/24
這篇文章介紹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充滿趣味的人生故事與獨特的學習方法,並以「生成式AI」為例,示範如何運用費曼學習法。文章涵蓋費曼的奇聞軼事、父親的教育理念,以及費曼學習法的步驟與優點,旨在啟發讀者培養主動學習、深度思考與樂在學習的態度。
Thumbnail
2025/04/22
《六頂思考帽》提供一套結構化思考框架,幫助個人或團隊做出更周全的決策。文章詳細解釋六種帽子(白、紅、黃、黑、綠、藍)各自代表的思考維度,並輔以生活化例子與實際應用場景,例如創業決策、作家轉型等,說明如何避免思維混亂,在理性與感性間取得平衡。此外,文章比較了六頂思考帽與SWOT分析法的異同。
Thumbnail
2025/04/22
《六頂思考帽》提供一套結構化思考框架,幫助個人或團隊做出更周全的決策。文章詳細解釋六種帽子(白、紅、黃、黑、綠、藍)各自代表的思考維度,並輔以生活化例子與實際應用場景,例如創業決策、作家轉型等,說明如何避免思維混亂,在理性與感性間取得平衡。此外,文章比較了六頂思考帽與SWOT分析法的異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金句:憂鬱症和感冒是不同的,感冒的治癒是回歸到生病前的狀態,而憂鬱症的治癒是從舊有的生活裡擺脫出來。 一個人可以大體上分為頭腦、內心和身體三個部分,其中,頭腦負責理性的分析和決策,內心指代我們的情緒和慾望,而身體擁有基本的直覺反應。憂鬱症的本質,就是頭腦過度專制引起了內心和身體的罷工。
Thumbnail
金句:憂鬱症和感冒是不同的,感冒的治癒是回歸到生病前的狀態,而憂鬱症的治癒是從舊有的生活裡擺脫出來。 一個人可以大體上分為頭腦、內心和身體三個部分,其中,頭腦負責理性的分析和決策,內心指代我們的情緒和慾望,而身體擁有基本的直覺反應。憂鬱症的本質,就是頭腦過度專制引起了內心和身體的罷工。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憂鬱和焦慮都與「失去」有關 憂鬱是因為過去失去了某些事物,焦慮則是擔心未來可能會失去某些事物。其實兩者都是想變得更好,但卻執著於過去與未來,無法專注在當下。 憂鬱與意志力無關 有些人可能對憂鬱有偏見,認為是抗壓性太低,又或是意志力不堅強。但其實憂鬱就像心靈的感冒,任何人遇到巨大的壓力都有可能因
Thumbnail
憂鬱和焦慮都與「失去」有關 憂鬱是因為過去失去了某些事物,焦慮則是擔心未來可能會失去某些事物。其實兩者都是想變得更好,但卻執著於過去與未來,無法專注在當下。 憂鬱與意志力無關 有些人可能對憂鬱有偏見,認為是抗壓性太低,又或是意志力不堅強。但其實憂鬱就像心靈的感冒,任何人遇到巨大的壓力都有可能因
Thumbnail
憂鬱的靈魂, 逃避過去,亦囚禁於過去。 靈魂被流放到, 器官與器官間, 光與暗相遇之處, 療癒就在其中發生。 〈講 人智學/憂鬱〉2023.07.30
Thumbnail
憂鬱的靈魂, 逃避過去,亦囚禁於過去。 靈魂被流放到, 器官與器官間, 光與暗相遇之處, 療癒就在其中發生。 〈講 人智學/憂鬱〉2023.07.30
Thumbnail
《解身體的鬱》 📖書籍簡介:   《養氣》+《養心》暢銷作者 高堯楷中西醫師 專文推薦   【向中醫問道,看見病痛的背後】   情緒是身體裡的困獸,悲哀愁憂令五臟六腑皆搖。   悲傷、憤怒、壓力、執著性格都可能讓你生病,   東漢張仲景所著中醫內科學經典《傷寒雜病論》中,   早有
Thumbnail
《解身體的鬱》 📖書籍簡介:   《養氣》+《養心》暢銷作者 高堯楷中西醫師 專文推薦   【向中醫問道,看見病痛的背後】   情緒是身體裡的困獸,悲哀愁憂令五臟六腑皆搖。   悲傷、憤怒、壓力、執著性格都可能讓你生病,   東漢張仲景所著中醫內科學經典《傷寒雜病論》中,   早有
Thumbnail
《憂鬱的演化:人類情緒本能如何走向現代失能病症The Depths: The Evolutionary of Origins of the Depression Epdemic》 📖書籍簡介: 假設演化後的能力都有助於繁衍後代,那麼為何「憂鬱」這種擾人的情緒會留下來呢? 一心想成為歷史學家的強納森
Thumbnail
《憂鬱的演化:人類情緒本能如何走向現代失能病症The Depths: The Evolutionary of Origins of the Depression Epdemic》 📖書籍簡介: 假設演化後的能力都有助於繁衍後代,那麼為何「憂鬱」這種擾人的情緒會留下來呢? 一心想成為歷史學家的強納森
Thumbnail
前言 今天,偶然接觸了一下網路文章及社群平台,又看見一堆詭異的東西,忽然一陣震怒襲來,原本真的沒心情來寫這種身心健康議題,但冷靜想想,動怒不僅無法解決敵人,反倒還會延誤破壞真正重要的事情,做大事,有時得控制情緒 因此,我還是決定先收回那些想批評的能量,專心將原先計畫想表達的議題做好,現今,越來越
Thumbnail
前言 今天,偶然接觸了一下網路文章及社群平台,又看見一堆詭異的東西,忽然一陣震怒襲來,原本真的沒心情來寫這種身心健康議題,但冷靜想想,動怒不僅無法解決敵人,反倒還會延誤破壞真正重要的事情,做大事,有時得控制情緒 因此,我還是決定先收回那些想批評的能量,專心將原先計畫想表達的議題做好,現今,越來越
Thumbnail
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它可以影響人們的情感和行為,讓他們感到沮喪、無助和絕望。憂鬱症不只是一種情緒低落,它還可能對個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在這篇部落格中,我們將探討憂鬱症的症狀、原因以及治療方法。
Thumbnail
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它可以影響人們的情感和行為,讓他們感到沮喪、無助和絕望。憂鬱症不只是一種情緒低落,它還可能對個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在這篇部落格中,我們將探討憂鬱症的症狀、原因以及治療方法。
Thumbnail
傳統上憂鬱症被稱為「腦神經衰弱」的一種,憂鬱症的原因有很多,生活環境、家庭因素、遺傳基因、本身的個性、身體病症影響心裡等等,又以女生心思較敏感細膩佔的比例較高,即使在憂鬱症已成現在的文明病,但還是有多數的人對這症況的不認同,更造成憂鬱患者的壓抑,甚至拖延的病情而更加嚴重,如果你或身邊的親友們有憂鬱症
Thumbnail
傳統上憂鬱症被稱為「腦神經衰弱」的一種,憂鬱症的原因有很多,生活環境、家庭因素、遺傳基因、本身的個性、身體病症影響心裡等等,又以女生心思較敏感細膩佔的比例較高,即使在憂鬱症已成現在的文明病,但還是有多數的人對這症況的不認同,更造成憂鬱患者的壓抑,甚至拖延的病情而更加嚴重,如果你或身邊的親友們有憂鬱症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生活中的壓力與困頓,常常會讓我們陷入一陣慌亂的焦慮或憂鬱。正念靜心與正念生活,作為一種治療,也是情緒教育的一環。情緒教育的重點在於透過情緒理解與建構自我,而不只是停留在表淺的情緒管理。情緒越痛苦,越需要我們自己的自我憐憫與關懷。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生活中的壓力與困頓,常常會讓我們陷入一陣慌亂的焦慮或憂鬱。正念靜心與正念生活,作為一種治療,也是情緒教育的一環。情緒教育的重點在於透過情緒理解與建構自我,而不只是停留在表淺的情緒管理。情緒越痛苦,越需要我們自己的自我憐憫與關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