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數據脈絡

03 數據脈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什麼是脈絡?

脈絡這詞,最早是在大學時和社科朋友討論時迸出的詞,在認知心理學領域是個說明人的認知過程時的常用語。簡言之,人們在認知客觀事物時,對客觀事物所具有的前後、上下、左右等各種背景關係。


|企業經營的數據脈絡


企業會做品牌其中一個原因是想提升知名度,以提升品牌信任度,因此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的猶豫期就會減短,同時獲客成本也會降低。另一方面,品牌信任度高,品牌的溢價效果會更高且消費者可能會買更多,這意味著收入有機會提升。


品牌建立 ➢ 行銷成本降低 ➢ 變動成本降低 ➢ 盈利增加

品牌建立 ➢ 溢價效果和增加消費 ➢ 收入上升 ➢ 盈利增加


這兩條都是數據脈絡。

|如何應用數據脈絡?

❶ 告訴老闆自己的價值,或者每個提案的價值:在描述事情時,拿出具體的數字,不要再停留在「提高服務滿意度」的模糊論述。試著把數字和脈絡塞進句子裡「提高服務滿意度0.5分將提高客戶留存率2%,減少500萬退貨,同時增加5%推薦率,可提高1,000萬營收,每月可增加1,200盈利。」

如果老闆聽不懂或不想聽,就把這些寫在履歷上,告訴下一位老闆吧!


❷ 商業合作時,一秒識別對方的層級:低層員工重視功能性部門與流程,例如服務、生產、流程、行銷;中層主管重視客戶、通入、產品、成本等議題;高階主管重視收入、成本、利潤等。

當你發現對方有可能只是一般職員,大可把力氣收起來,叫他老闆出來談!


|數據脈絡應用到生活,就是思考脈絡


這兩個詞的意涵其實是一樣,就是要你面對一件事情時不要急著當下做判斷,要先思考前因後果,如此一來便能做出相對理智/風險低的決定(沒有任何選擇是絕對正確或錯誤der)。


例如口罩禁止出口的風波,政策一釋放台灣人立刻乖乖選邊站,是支持還反對,其中選擇的原因多出自於情感和仇中情緒。真的很沒意義。實務上,決策的過程可能考量的點有:

❶ 收集國內產能

❷ 衛生單位回報疫情若發生的需求

❸ 經濟相關單位評估禁止出口的損失、補救或收購方式

順著從問題本身回溯源頭,再往下推測可能發生的路徑,便能找出相對作法唷!

avatar-img
Miranda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