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害怕什麼?

你在害怕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昨晚入睡前,一股突然又猛烈的恐懼感,沿著被單席捲上來。

「你在害怕什麼呢?」我在黑暗中,對著自己問道,

自己常常會莫名感到焦慮或恐懼,所以這是我用來對付非理性思維的手段之一,主要是幫助自己釐清「現在感覺害怕/焦慮/難過,有什麼原因嗎?真的是這樣嗎?還是只是想出來的,不是事實呢?」

本來只是下意識的進入自動化的思維處理,昨天卻天外飛來了,很中肯的答案:

「我害怕自己沒辦法像自己仰慕的人們一樣優秀,

我害怕說,如果我考不到公立大學,考不到頂尖科系,就沒辦法像我所認識的人一樣,為社會帶來貢獻,害怕成為寄生蟲。」

這些話語冷不防,在最孤獨且寧靜的深夜中,狠狠針扎著心中最軟的一塊尊嚴,抑或是說,在夜裡,對自己最誠實的評價與期待顯現得更閃耀。

垂直思考 v.s. 水平思考

剛好也是昨天,逛YouTube時,認識到垂直思考與水平思考的概念。

(影片:https://youtu.be/pxU7ibQLYq0

「如果長時間慣性地落入垂直思考的話,就容易產生片面思維」

以我的情況來看,我的思維可以寫成:

害怕考不到好校系→無法貢獻社會→成為寄生蟲

可以簡單地看出來,這個思維線條只是其中一條「害怕考不到好校系」所造成的可能。

也許考不到好校系,也會在別的地方找到可以證明自己能力的方法,只是「是另一條路」

也許對於自己,有很深的期待是:必須要照著規畫好的路線走。

對於強迫思考的我,可以推斷為整理思考的必要過程了

自己給了自己許多的必須,反而自己將許多的可能性都排除了

而為什麼我要對自己如此嚴格呢?

關於強迫思考、或者是種種的恐懼,可能也要讓自己慢慢消化了。

至少知道自己害怕什麼後,害怕就可以從複雜的事件中萃取出來,

慢慢成為一種單純的情緒。


地圖上的路 其實都可以走

地圖上的路 其實都可以走


avatar-img
休士頓我們有麻煩了的沙龍
17會員
3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讀到《闇黑情緒》,裡面有一句話的大意,覺得很有意思: 憂鬱是在反芻過去,焦慮是在擔心未來,兩者的共通點是:他們無法把握當下的現在。
15歲初識此書,當時仍處懵懂,卻將此書反覆翻閱。猶記初探那些有共鳴感的句子時,屏氣凝神地如履薄冰,彷彿害怕接下來看到的一個字會將此刻的感動抽離,那是我五年前,高一參著青春時,對這本書的印象。 我曾聽一位老師說,現在的自己,就是五年前的自己造成的模樣。
忍受著疼痛三天,不見好轉,不知該掛骨科神經科還是家醫科,那就掛風濕免疫吧 ! 「妳這應該是纖維肌痛症哦。」 心底一陣WTF,這不是傳說中很麻煩的那個疾病嗎 ?
一把吞、配一口水,日常。 昨今兩日皆因全身肌肉的痛楚感到愧疚,沒去學校。 形容那個痛,不是壓痛,也不是痠痛;是直搗骨頭與關節間的壓迫,是折磨長期背重物肩膀筋膜的拉扯,絲絲之間的摩擦,每個動作都讓ATP變成ADP,副產物是現在也闡述不出來的不適。 這些痛像是牽牛花的向觸性沿著206根骨頭伸展,由
開學到今日的幾個日出日落,從甜蜜期,慢慢地向事實上的生活推演;本來以為自己可以handle好一切,也在邊摸索邊實行的狀態下,心理上有些遺憾吧。
最近讀到《闇黑情緒》,裡面有一句話的大意,覺得很有意思: 憂鬱是在反芻過去,焦慮是在擔心未來,兩者的共通點是:他們無法把握當下的現在。
15歲初識此書,當時仍處懵懂,卻將此書反覆翻閱。猶記初探那些有共鳴感的句子時,屏氣凝神地如履薄冰,彷彿害怕接下來看到的一個字會將此刻的感動抽離,那是我五年前,高一參著青春時,對這本書的印象。 我曾聽一位老師說,現在的自己,就是五年前的自己造成的模樣。
忍受著疼痛三天,不見好轉,不知該掛骨科神經科還是家醫科,那就掛風濕免疫吧 ! 「妳這應該是纖維肌痛症哦。」 心底一陣WTF,這不是傳說中很麻煩的那個疾病嗎 ?
一把吞、配一口水,日常。 昨今兩日皆因全身肌肉的痛楚感到愧疚,沒去學校。 形容那個痛,不是壓痛,也不是痠痛;是直搗骨頭與關節間的壓迫,是折磨長期背重物肩膀筋膜的拉扯,絲絲之間的摩擦,每個動作都讓ATP變成ADP,副產物是現在也闡述不出來的不適。 這些痛像是牽牛花的向觸性沿著206根骨頭伸展,由
開學到今日的幾個日出日落,從甜蜜期,慢慢地向事實上的生活推演;本來以為自己可以handle好一切,也在邊摸索邊實行的狀態下,心理上有些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