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提到我們的植物了,有關賽夏族的民族植物。以前常常跟長輩們去做獻祭的儀式,就是將一些祭品拿到屋外去祭拜祖靈。我就常常看到簡單的肉、菜以及糯米糕的下方都會鋪著一層植物的葉子。小時候都不太理解那是甚麼植物,只知道是一張寬大如桌巾一般的葉子。長大後,做研究調查的緣故也才正式認識這個植物,那現在就跟著我的腳步去認識這個植物吧!
山芭蕉,這也是我們一般所熟知的台灣芭蕉。賽夏語稱:halis。其別名山芎蕉、大蕉等等。一般生長在台灣的低海拔地區。高約2公尺,性喜陰濕。這種沒有被改良過的山芭蕉種子非常的大,果肉也沒有那麼香,是比較澀的味道。種子的部分建議不要吃下肚會比較好,避免像食用芭樂一樣,容易造成便秘的困擾喔!
聽長老的敘述有提到,山芭蕉的樹心以及花朵的部分是具有退火的功效的。不過現在也比較少人拿來食用了。即使在野外很常見到這種植物。但也因為現在改良的品種果實較為香甜,所以幾乎不會見到族人會去食用山芭蕉。
以前的獵人隊出外打獵時,會使用山芭蕉的葉子來包裹煮好的飯菜,就好像裝便當一樣攜帶至山林裡。現在族人在製作風味餐時,也時常會將山芭蕉的葉子用來包裹賽夏族的傳統美食:糯米糕。將食用油稍微塗抹一些在葉面上,這樣在吃的時候才不會沾黏的到處都是,造成食用上的不便。不過也有族人告訴筆者,在包裹食物的時候必須是葉子的正面包裹,若是使用反面包裹的話,則是觸犯禁忌。因為在老人家的觀念裡,正面是包給活人食用的,而反面則是包給鬼魂吃的。所以在使用上必須注意兩者之間的區別。
在賽夏族的神話故事中,山芭蕉是雷女下凡嫁給賽夏青年後,因為被公公勉強進廚房碰鍋子做菜,所以最後只好留下一顆芭蕉樹,因而離開了凡間。在神話故事的流傳下,加上獻祭祖靈時的需要。山芭蕉在過去的時代裡,可以見到這個植物在賽夏族中的地位以及實用性。雖然時至今日,農業的品種改良進步,已經沒有人會再去食用野生的山芭蕉了,不過祭典時還是可以看到山芭蕉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