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享受社會優勢的你,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受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無論現實或是網路,無論文字、言語或是肢體上,我們難免都會遇到衝突,當我們是被攻擊的一方時,總是覺得非常難受,但當我們反擊時,面對對方的指責,我們又常常覺得「有這麼嚴重嗎?」

這也許跟我們天生會放大自己體驗,而忽視造成的傷害有關。

2003年時,Sukhwinder S.Shergill做了一場小實驗(A),他們讓兩位受試者在互不知情的情況下,請他們輪流用對方按壓自己手指的力道按回去,理想狀態下,兩人應該會維持著一樣的力道,但實驗結果是,總共6組測試者,每一組的力道都以極快的速度上升到原本力道的20倍。

另一組實驗(B)則是先給予一個穩定的力壓在受試者手指上,然後請他們分別用自我按壓以及操控機械按壓兩種方式在手指上重現剛剛的力道,結果發現,自我按壓的力道總是會高估許多,也就是說,透過外界施加在我們身上的力道,比我們對自己施加的力道還要敏感。

raw-image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自己幫自己按摩,總是覺得力道不夠,一定要別人來按才會舒服,但今天,我們想把實驗的意義延伸到衝突之中,因為這種「總是低估自己造成的傷害,高估別人對自己的傷害」,可能也是現今社會衝突節節升高的主要原因。

就像實驗顯示的一樣,這種機制是天生的,參與實驗的人沒有互相仇恨或爭執,但當他們試著公平地以牙還牙時,卻總會不自覺地用了更強的力道回擊,過去這種逐步升高的衝突只會發生在教室、酒吧或選舉場合,但現今衝突已經蔓延到越來越發達的社群網站上,幾乎每個人都參與其中,在美國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他們社會上因為不同政治理念引發的對立,已經來到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這一點台灣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但與政治理念相斥的爭執不同,有一種衝突是我們可以試著避免的,就是阻止弱勢族群爭取權利所引發的衝突。

就拿語言推廣當作例子,當華語成為台灣唯一的強勢語言、其他本土語言文化都瀕臨滅亡時,仍會有許多人覺得他們受到母語推廣者的「壓迫」,試問,一個過去曾經可以被優美書寫的語言,經過政府數十年的污名化,變成了搞笑、低俗的代名詞,可能在30到50年之間就會消失,既沒有群眾關注也沒有政治實力,這樣的語言,還能怎麼「壓迫」你?

其他例子也一樣,當低收入戶爭取權利時,真的有「壓迫」到富人嗎?當女性爭取權利時,真的有「壓迫」到男性嗎?也許跟我們發生爭執的對象本身在社會並不弱勢,但當我們的反擊,有可能離開他個人而傷害到一個原本就弱勢的群體時,我們就應該要三思。

Shergill的實驗告訴我們,你主觀上以為自己受到的傷害,其實遠比客觀上受到的傷害還高,而當你也許在政治、經濟、身分、語言或是性別上,身為社會的優勢族群時,是不是可以反思一下,搞不好,你並沒有你自認為的這麼受傷?你受到的傷害,也許根本遠遠比不上那些弱勢所承受的痛苦。

我們生活在同一個社會,卻因為種種因素,有著不平等的際遇,雖然真正的公平還遙不可及,但如果我們能多一點點的同理與包容,至少,我們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紛擾,也減少一些,原本就已傷痕累累,卻還要繼續承受我們責難的艱苦人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2024/01/12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Thumbnail
2024/01/12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生自古誰無傷?問題是你看見了嗎? 有些創傷,是我們不知道自己已經受傷了,以為只是一種難受的情緒,不想讓它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努力把它壓抑下去了而已。它,一直潛伏在我們的內心陰暗處,用隱微的方式在影響著我們。 自從接觸心理方面的書籍後,知道自己內在有創傷,也因為看見、理解而療癒了一部分,然而認識
Thumbnail
人生自古誰無傷?問題是你看見了嗎? 有些創傷,是我們不知道自己已經受傷了,以為只是一種難受的情緒,不想讓它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努力把它壓抑下去了而已。它,一直潛伏在我們的內心陰暗處,用隱微的方式在影響著我們。 自從接觸心理方面的書籍後,知道自己內在有創傷,也因為看見、理解而療癒了一部分,然而認識
Thumbnail
前幾天晚上突然有一個很深的體悟跟感悟, 覺得很重要一定要跟大家分享。 自阿鳥開始自我療癒以來,不斷地在處理很多的創傷, 久了以後發現,造成創傷的原因大多都來自我們沒有好好被對待,所以我們感到很受傷,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存在感到無價值感,相信自己不被愛,不值得被愛,不自信,覺得自己不配與不值得更好,覺得
Thumbnail
前幾天晚上突然有一個很深的體悟跟感悟, 覺得很重要一定要跟大家分享。 自阿鳥開始自我療癒以來,不斷地在處理很多的創傷, 久了以後發現,造成創傷的原因大多都來自我們沒有好好被對待,所以我們感到很受傷,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存在感到無價值感,相信自己不被愛,不值得被愛,不自信,覺得自己不配與不值得更好,覺得
Thumbnail
人類很容易低估對自己有利改變的代價,高估他人接受改變的意願,當中就有政客操作的空間,只要訴諸情緒,讓支持者以為改革必定對大多數人有利,反對者必定是少數派即可。若自己是少數派,那就去怪多數派被洗腦、執政黨掌控媒體洗腦、大多數人愚昧無知。總之都是別人的錯。畢竟我們以平等、公平當口號,這怎麼會錯呢?
Thumbnail
人類很容易低估對自己有利改變的代價,高估他人接受改變的意願,當中就有政客操作的空間,只要訴諸情緒,讓支持者以為改革必定對大多數人有利,反對者必定是少數派即可。若自己是少數派,那就去怪多數派被洗腦、執政黨掌控媒體洗腦、大多數人愚昧無知。總之都是別人的錯。畢竟我們以平等、公平當口號,這怎麼會錯呢?
Thumbnail
目前社會上,我們的人,經常會將「他人」的「行為舉止」造成的自身難過 歸咎於他人傷害這個人,有些人會將:傷害作為動詞,但有些時候,這個人沒有這個行動 有時候,這種傷害是一種譬喻性形容詞,是來自於感覺被傷害者的感覺,而不是來自於他人的行動 我們的人大多都知道一件良善的事情,那就是必須有「同理心」,這是一
Thumbnail
目前社會上,我們的人,經常會將「他人」的「行為舉止」造成的自身難過 歸咎於他人傷害這個人,有些人會將:傷害作為動詞,但有些時候,這個人沒有這個行動 有時候,這種傷害是一種譬喻性形容詞,是來自於感覺被傷害者的感覺,而不是來自於他人的行動 我們的人大多都知道一件良善的事情,那就是必須有「同理心」,這是一
Thumbnail
辨識壓迫是發聲的起點! 很多時候,受壓迫者可能有感於受壓迫的事實,卻難以找到該向「誰」表達抗議,畢竟,每一個人都只是各在其位、各為其事,誰那麼「壞」來壓迫你呢?
Thumbnail
辨識壓迫是發聲的起點! 很多時候,受壓迫者可能有感於受壓迫的事實,卻難以找到該向「誰」表達抗議,畢竟,每一個人都只是各在其位、各為其事,誰那麼「壞」來壓迫你呢?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在不自知的時候攻擊他人,這是生物的天性。 我們理當為了自己而活;但在進入工業時代後從原始的打獵變為——打工。 從本來的為自己活變為;為別人活。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在不自知的時候攻擊他人,這是生物的天性。 我們理當為了自己而活;但在進入工業時代後從原始的打獵變為——打工。 從本來的為自己活變為;為別人活。
Thumbnail
原因和「社會比較」幾個關鍵概念有關。 1. 首先,我們逃脫不了「社會比較」。 2. 第二個關鍵概念是,「社會比較」有「向上」與「向下」兩種方向。 3. 第三個關鍵概念是,我們可能因為「社會比較緣故,太想要贏,也因此會想要作幣,想挖敵人的牆角,甚至為了打敗對手而做一些瘋狂的事。
Thumbnail
原因和「社會比較」幾個關鍵概念有關。 1. 首先,我們逃脫不了「社會比較」。 2. 第二個關鍵概念是,「社會比較」有「向上」與「向下」兩種方向。 3. 第三個關鍵概念是,我們可能因為「社會比較緣故,太想要贏,也因此會想要作幣,想挖敵人的牆角,甚至為了打敗對手而做一些瘋狂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