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失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西方有個來自法語的詞,叫做「faux pas」,如果直接照字面翻譯就是「踏錯步」,延伸的意思是「 失禮(的行為)」。

raw-image

不過實際上意思要稍微再深一點,有點針對當事人「搞不清楚狀況」、「不懂某種規矩(或者是對岸說的潛規則)」,所以通常用在社交或外交之類比較講究的場合。

如果更進一步說,faux pas除了上述的失禮之外,還會造成相關各方的困窘或尷尬。

最近我就在Facebook碰到一些可以稱為是faux pas的事情,是兩種有點類似的狀況:

  • A加了原本不認識的B當朋友,發現B認識C,於是就私訊開始向B抱怨C,卻不知道B跟C是十幾年的死黨。
  • A想抱怨C,但又不敢公開批評;在無意中知道B認識C之後,就加B當朋友,然後找到出口向B抱怨C。

這就是典型在「社交」媒介上,因為「搞不清楚狀況」而「失禮」、搞得各方(包括A自己)都相當「困窘尷尬」的結果。

在社交媒介上的「潛規則」是:

1. 最好不要在別人背後批評C。如果一定要批評,也要先確定:

  • B跟C不認識,或是……
  • 自己跟B的交情比較深(這都還不保證不被出賣),或者……
  • B跟你一樣不喜歡C(而且最好比你還不喜歡)。

2. 不要跟原本不認識的人、或是剛認識但不熟的人交淺言深;這樣往往會招致對方反感、或是跟你保持防疫距離。

3. 如果一定要批評的話:

  • 盡量對事不對人,如果一定要對人的話,對方最好是公眾人物或團體、而且不只你一個人在批(總會等到機會讓你跟車的);
  • 如果以上條件都不成立,就不要指名道姓,至於怎樣可以暗示到大家都知道你在講誰,就看你的文字功力。

4. 如果對方什麼都不是,只是你不喜歡,最好有那個度量忍下來不要批評,他什麼都不是就已經很辛苦了;如果跟你有仇,就看你要怎麼處理,光批也沒用。

5. 如果真的忍不住,找個沒有人的樹洞去罵;開個沒人follow的Twitter帳號是個好辦法,而不是找個不熟的人當出氣筒。

人都有(有前提的)言論自由,所以不是要你閉嘴,只是不閉嘴要有方法、而且要自己能夠承擔後果;如果自己掂掂斤兩不太確定,打完字後放五分鐘、深呼吸一下,再決定要不要發出去。

除了我先前寫過的「防禦性寫作」原則之外,請記得「老鼠拉烏龜」這五個字,意思就是「(讓別人)沒地方下嘴」。

最近大作家啊、小網紅之類人物的faux pas就不少,可能因為疫情把大家都搞得心浮氣躁吧。如果不確定跟對方能貼多近,還是保持一點距離比較好。

同場加映

從前寫過一篇講「大失禮」(major faux pas)的文章,大概就可以解釋前面講的「外交失禮」是什麼狀況了。

(一晃眼15年過去,王子也長大了。)

忽然想到,如果你知道日本歷史上的「忠臣藏」故事,就知道這也是因為faux pas引起的事件。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瑞德的沙龍
785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傅瑞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何替換「不好意思」, 建立更清晰的溝通方式 不好意思這篇文章,不知道能不能滿足你的期待,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 這句話真的很方便😏 可能是從日本來的文化吧。 日本人真得太有禮貌了。 甚至很多台灣人, 還會用日文講「不好意思」 你看,去日本多方便(?) 不過。 真的有那麼不好意思嗎? 「不好意思
Thumbnail
如何替換「不好意思」, 建立更清晰的溝通方式 不好意思這篇文章,不知道能不能滿足你的期待,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 這句話真的很方便😏 可能是從日本來的文化吧。 日本人真得太有禮貌了。 甚至很多台灣人, 還會用日文講「不好意思」 你看,去日本多方便(?) 不過。 真的有那麼不好意思嗎? 「不好意思
Thumbnail
最近和一個朋友相處起來,過程看似和諧愉快,但結束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空虛和違和感,我細細回顧他說過的話,仔細推敲後發現他是「假性隨和」-表面上跟誰都好聊,實則內心孤獨之人。 他某次在小事上使我感到不尊重,我表達我有些許的不悅後,他很快速地道歉了。在後來聊天時提起他以前也曾因同一件小事惹另一位朋友不悅,
Thumbnail
最近和一個朋友相處起來,過程看似和諧愉快,但結束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空虛和違和感,我細細回顧他說過的話,仔細推敲後發現他是「假性隨和」-表面上跟誰都好聊,實則內心孤獨之人。 他某次在小事上使我感到不尊重,我表達我有些許的不悅後,他很快速地道歉了。在後來聊天時提起他以前也曾因同一件小事惹另一位朋友不悅,
Thumbnail
「你很沒禮貌誒!」 你有曾經被人這樣批評過嗎?或者是看過別人這樣回應過嗎? 本文為系列文章的開篇,包含: 1簡短的禮貌定義。 2將來系列討論的範疇,將會集中在網路禮儀上。 3區分我會討論到的部分,以及是否還應該重視禮貌。
Thumbnail
「你很沒禮貌誒!」 你有曾經被人這樣批評過嗎?或者是看過別人這樣回應過嗎? 本文為系列文章的開篇,包含: 1簡短的禮貌定義。 2將來系列討論的範疇,將會集中在網路禮儀上。 3區分我會討論到的部分,以及是否還應該重視禮貌。
Thumbnail
這些基本禮儀你有忘記嗎? 時代改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看似拉近 但實際上關係卻愈來愈遠 甚至連一些最基本的禮儀也被拋諸腦後 新時代下很多人會將“做自己”和沒禮貌搞混了 他們所謂的做自已,更多像是透過剝削別人權利和生活令自己過得快樂 或許現在是時候好好重溫以下這些被遺忘的基本禮儀   1.     
Thumbnail
這些基本禮儀你有忘記嗎? 時代改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看似拉近 但實際上關係卻愈來愈遠 甚至連一些最基本的禮儀也被拋諸腦後 新時代下很多人會將“做自己”和沒禮貌搞混了 他們所謂的做自已,更多像是透過剝削別人權利和生活令自己過得快樂 或許現在是時候好好重溫以下這些被遺忘的基本禮儀   1.     
Thumbnail
看完這本書,促進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際關係。我個性有滿多和作者相像之處,沒遇過的事件,彷彿藉著他的文筆,進入該事件的兩難。 以下分享這本書中,促進我思考的四點。
Thumbnail
看完這本書,促進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際關係。我個性有滿多和作者相像之處,沒遇過的事件,彷彿藉著他的文筆,進入該事件的兩難。 以下分享這本書中,促進我思考的四點。
Thumbnail
  滑臉書的時候,會發現有些朋友發些單純發洩的文,赤裸裸地將憤怒的情緒公諸於世,這讓我背後有些涼意,驚覺交友須謹慎,我甚至動念要刪除對方,這個念頭也令我訝異。   我小時候也曾經發表一些赤裸裸的文,將自己的情緒丟在臉書,現在想想真的不是一件明智的行為,那只會顯得自己的情商低,好在臉書有......
Thumbnail
  滑臉書的時候,會發現有些朋友發些單純發洩的文,赤裸裸地將憤怒的情緒公諸於世,這讓我背後有些涼意,驚覺交友須謹慎,我甚至動念要刪除對方,這個念頭也令我訝異。   我小時候也曾經發表一些赤裸裸的文,將自己的情緒丟在臉書,現在想想真的不是一件明智的行為,那只會顯得自己的情商低,好在臉書有......
Thumbnail
有很多話我很不愛聽,甚至於不必等人家開口唱正戲,開場白就已經轉台或是關電視跟耳朵了。 而且,一聽到誰這麼開口立刻在心底退後,在人家頭上大大貼個標籤一見發財「避之則吉」。  比方說: 1.「我不知道應不應該說」。 那就不要說。因為一定滿滿是絕對不應該說出來的話。 接下來就全
Thumbnail
有很多話我很不愛聽,甚至於不必等人家開口唱正戲,開場白就已經轉台或是關電視跟耳朵了。 而且,一聽到誰這麼開口立刻在心底退後,在人家頭上大大貼個標籤一見發財「避之則吉」。  比方說: 1.「我不知道應不應該說」。 那就不要說。因為一定滿滿是絕對不應該說出來的話。 接下來就全
Thumbnail
人非聖賢,誰能無過?犯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人生不斷的在錯中學、學中錯輪轉—而錯誤讓我們學習更紮實。 真正的問題,從來都不是犯錯本身這件事;問題出在犯錯的人,用什麼態度去面對過錯。 掩蓋錯誤才是真正更大的錯誤。欲蓋彌彰,硬拗、瞎掰、裝死才是真正丟臉、鬧劇的開端。讓我們都勇敢、誠實的擁抱過錯吧!
Thumbnail
人非聖賢,誰能無過?犯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人生不斷的在錯中學、學中錯輪轉—而錯誤讓我們學習更紮實。 真正的問題,從來都不是犯錯本身這件事;問題出在犯錯的人,用什麼態度去面對過錯。 掩蓋錯誤才是真正更大的錯誤。欲蓋彌彰,硬拗、瞎掰、裝死才是真正丟臉、鬧劇的開端。讓我們都勇敢、誠實的擁抱過錯吧!
Thumbnail
不論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人際交往處處都有小細節, 這些小細節有時因為太細小,所以沒有人明說, 但其實這些細節都非常的重要,有實作才會有收穫!
Thumbnail
不論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人際交往處處都有小細節, 這些小細節有時因為太細小,所以沒有人明說, 但其實這些細節都非常的重要,有實作才會有收穫!
Thumbnail
西方有個來自法語的詞,叫做「faux pas」,如果直接照字面翻譯就是「踏錯步」,延伸的意思是「 失禮(的行為)」。
Thumbnail
西方有個來自法語的詞,叫做「faux pas」,如果直接照字面翻譯就是「踏錯步」,延伸的意思是「 失禮(的行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