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個來自法語的詞,叫做「faux pas」,如果直接照字面翻譯就是「踏錯步」,延伸的意思是「 失禮(的行為)」。
不過實際上意思要稍微再深一點,有點針對當事人「搞不清楚狀況」、「不懂某種規矩(或者是對岸說的潛規則)」,所以通常用在社交或外交之類比較講究的場合。
如果更進一步說,faux pas除了上述的失禮之外,還會造成相關各方的困窘或尷尬。
最近我就在Facebook碰到一些可以稱為是faux pas的事情,是兩種有點類似的狀況:
- A加了原本不認識的B當朋友,發現B認識C,於是就私訊開始向B抱怨C,卻不知道B跟C是十幾年的死黨。
- A想抱怨C,但又不敢公開批評;在無意中知道B認識C之後,就加B當朋友,然後找到出口向B抱怨C。
這就是典型在「社交」媒介上,因為「搞不清楚狀況」而「失禮」、搞得各方(包括A自己)都相當「困窘尷尬」的結果。
在社交媒介上的「潛規則」是:
1. 最好不要在別人背後批評C。如果一定要批評,也要先確定:
- B跟C不認識,或是……
- 自己跟B的交情比較深(這都還不保證不被出賣),或者……
- B跟你一樣不喜歡C(而且最好比你還不喜歡)。
2. 不要跟原本不認識的人、或是剛認識但不熟的人交淺言深;這樣往往會招致對方反感、或是跟你保持防疫距離。
3. 如果一定要批評的話:
- 盡量對事不對人,如果一定要對人的話,對方最好是公眾人物或團體、而且不只你一個人在批(總會等到機會讓你跟車的);
- 如果以上條件都不成立,就不要指名道姓,至於怎樣可以暗示到大家都知道你在講誰,就看你的文字功力。
4. 如果對方什麼都不是,只是你不喜歡,最好有那個度量忍下來不要批評,他什麼都不是就已經很辛苦了;如果跟你有仇,就看你要怎麼處理,光批也沒用。
5. 如果真的忍不住,找個沒有人的樹洞去罵;開個沒人follow的
Twitter帳號是個好辦法,而不是找個不熟的人當出氣筒。
人都有(有前提的)言論自由,所以不是要你閉嘴,只是不閉嘴要有方法、而且要自己能夠承擔後果;如果自己掂掂斤兩不太確定,打完字後放五分鐘、深呼吸一下,再決定要不要發出去。
除了我先前寫過的「
防禦性寫作」原則之外,請記得「老鼠拉烏龜」這五個字,意思就是「(讓別人)沒地方下嘴」。
最近大作家啊、小網紅之類人物的faux pas就不少,可能因為疫情把大家都搞得心浮氣躁吧。如果不確定跟對方能貼多近,還是保持一點距離比較好。
同場加映
從前寫過一篇講「大失禮」(major faux pas)的文章,大概就可以解釋前面講的「外交失禮」是什麼狀況了。
(一晃眼15年過去,王子也長大了。)
忽然想到,如果你知道日本歷史上的「
忠臣藏」故事,就知道這也是因為faux pas引起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