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一個管理學徒絕望的嘶吼…只盼有人聽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絕望,因為我年過耳順,日子已經無多,但我念茲在茲的商管教育卻呈現江河日下的趨勢。早期的企管科系畢業生起碼還能獲得「雜而不精」的差評,如今連我自己給的評價都已經是「超級廢物」了!

我曾經嘶吼,嘗試讓世人了解真相,但人微言輕,所有的嘗試都被忽略,甚至被鄙視。如今已經是絕望之下的嘶吼了,心態上已非不信公義喚不回,而是只盼在天地間留下一點聲音,期待有人能夠聽見!

從雄心壯志演變成微薄念想

當年剛踏足杏壇之際,我可是滿懷雄心壯志,期待能夠以自己所知所學裨益學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國內的商管教育。雖然很快的,學子的漠然澆了我一盆冷水,但我還以為只是自己能力不足,因此年近半百仍決定報考博士班,並且在隨後的就學期間同時進行教育和商管的閉關苦修。

苦修的成果堪稱喜人。例如,在任教學校某位同儕展示其研究成果時,我輕易的就能夠發現,其研究問卷大致上取自教育心理學界著名的學習激勵策略量表(MSLQ)。又如,在指導研究生論文之際,我經常可以輕易的指出其研究計畫或論文初稿中,遺漏了哪些重要的理論與實證文獻,或資料分析過程中出現哪些致命的錯誤。

然而,雖然我的「實力」有所提升,但學子的漠然依舊,差別只在於從伏案大睡變成低頭滑手機。不論我的教材中納入多少實際案例,也不論我融入多少問答、討論、反思等活化教學措施,結果基本上不變。直到某日,一位成績瀕危的學生到我的研究室,要求我放他一馬被拒而翻臉,直接指著我得鼻子破口大罵「你以為你是什麼東西」,我才開始審視自己對於商管教育的基本假定,然後才恍然大悟。

其實,許多徵兆顯示我早該有所覺悟的。例如,早年我在應徵某企業的管理職缺時,專業科目考得並不好,但是在同屬企管碩士且為多搶一的情況下居然獨占鰲頭,事後更發現專業科目的第二高分居然還不到我的一半!又如,在我首度踏入校園執教鞭之際,碰到一位趾高氣昂、擁有歸國學人身份的企管碩士,但是他居然搞不清楚「行銷個案研究」與「行銷研究個案」有何差別!

顯然,西方學界對於大學角色持續多年的爭論,在台灣早已有所結論:重點不在於大學提供的知識讓學子提升其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而在於大學提供的篩選功能(screening)讓某些人有資格從事社經地位較高的工作。換言之,台灣的大學基本上被視為只是篩選的工具,教學只是鞏固其正當性的儀式,實際上少有價值可言!

更糟的是,如下圖所示,近年來國內教育環境的變遷,讓教學的角色更形低微。簡言之,原本有升學考試卡關,可以篩選出許多重視課業的學子,但如今從讀書到畢業一路暢通無阻,大量無心於課業的學子突破原有的高牆,幾乎徹底否定了教學的價值,只因為不想挑戰既有體制而容忍這個儀式繼續存在。

教育體系今昔

教育體系今昔

上圖也顯示出學用落差批評的根源之一。過去學子之間的競爭主要集中在升學考試上,因此升學考試制度蒙受最大的批評,如今升學已不再是關卡,就業才是競爭最激烈的階段,於是攻擊主軸轉移到「為何讓許多無法順利就業的學子畢業」,而學用落差也就成為最廉價也最符合直覺的罪名。

蚍蜉撼樹的無力回天

對我而言,學子的反應只是讓我頭痛,真正讓我絕望的致命一擊來自於教育部。不知為何,身為各級學校大家長的教育部,不但沒有護犢心切的跳出來為自己和大專院校辯護,反而加入批評者的行列苛責全體大專院校,並強制推出一籮筐表面上看來有助於緩解學用落差,實際上卻只是讓教師多做許多無用之功,並且可能後患無窮的措施。

後續論述將討論部分無用之功,這裏只是要指出,教育部的立場顯示,我的努力純屬蚍蜉撼樹或螳臂擋車,輕則勞而無功,重則以身相殉。我雖然對自己有所期許,但畢竟還是個凡人,沒有聖賢的心志,最後當然只能抱著難以回天之憾,看著教育體系進一步偏離我所相信的正常軌道。

但是,這個無可奈何的事實,讓我理解到自己在台灣社會的角色...一個神棍,在主管機關和學生這兩個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都把教學當成儀式之下,明知道自己在做一些被視為毫無意義的事情,但還是規規矩矩、盡心盡力的完成所有的儀式。這無疑是對自身價值與尊嚴的最大貶抑,而且有些事情還必須昧著良心才能夠完成。也因此,在確定自己衣食無虞之後,我就捨棄了許多人積極爭取的教職而提前退休。

初步回顧這一生,我的雄心壯志並非一事無成,至少因為我出版了一些商管教科書,讓本土教科書市場出現一些改變,尤其是內容的充實和本土案例的擴增。但這些對我而言只是微小的進展,比較重大的目標幾乎全部落空...這堪稱是畢生之憾,但已成定局了,只期待退休後的寫作生涯中能夠獲得一些認同,讓台灣的教育不致於被糟蹋到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葉大哥的沙龍
3會員
72內容數
針對國內相當普遍的學用落差批判,從不同的角度闡明其迷思本質,並以大量範例點出,至少以經常被視為雜而不精的企業管理領域而言,學術知識其實是非常實用的,問題在於大部分人每天都生活在管理知識當中,卻不知道自己所見到的許多事物都是管理知識的一環。
葉大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08
20210908 新冠病毒肆虐,應否關閉校園成為議題,而學生受教權也成為焦點。但是在關注受教權的同時,家長也應該有權利知道,幾個月後的暑假中,將有大量學生頂著實習的美名,實際上卻淪為廉價甚至免費勞工,而始作俑者的教育部,卻是在無知到可怕的情況下做出這項荒唐至極的決定。  一場難以理解的噩夢 在我退休
Thumbnail
2021/09/08
20210908 新冠病毒肆虐,應否關閉校園成為議題,而學生受教權也成為焦點。但是在關注受教權的同時,家長也應該有權利知道,幾個月後的暑假中,將有大量學生頂著實習的美名,實際上卻淪為廉價甚至免費勞工,而始作俑者的教育部,卻是在無知到可怕的情況下做出這項荒唐至極的決定。  一場難以理解的噩夢 在我退休
Thumbnail
2021/09/07
風傳媒 2020-12-27 這篇投書可能讓你覺得很討厭,因為筆者在質疑你的信念,對於教科書「只是用來應付考試」的信念,以及「理論與實務無關」的信念。你將會看到,這兩個信念都沒有根據,而且我們生活中經常使用到的一樣東西,不但可以在該領域的教科書當中找到,而且那樣東西原先只是學者提出的理論! 先回想一
Thumbnail
2021/09/07
風傳媒 2020-12-27 這篇投書可能讓你覺得很討厭,因為筆者在質疑你的信念,對於教科書「只是用來應付考試」的信念,以及「理論與實務無關」的信念。你將會看到,這兩個信念都沒有根據,而且我們生活中經常使用到的一樣東西,不但可以在該領域的教科書當中找到,而且那樣東西原先只是學者提出的理論! 先回想一
Thumbnail
2021/09/07
20210908 從個人理財等生活安排,到企業與國家的治理,每個人都需要管理知識,這點應該沒有爭議。港湖女神高嘉瑜以囤物症來解釋其閨房髒亂,被醫師沈政男打臉說「只是偷懶與邋遢」,就明顯是生活管理不盡理想所致。 然而,無可否認的現實卻是,以探討、宣揚管理知識為宗旨的管理學,卻普遍受到無視甚至鄙視,輕薄
Thumbnail
2021/09/07
20210908 從個人理財等生活安排,到企業與國家的治理,每個人都需要管理知識,這點應該沒有爭議。港湖女神高嘉瑜以囤物症來解釋其閨房髒亂,被醫師沈政男打臉說「只是偷懶與邋遢」,就明顯是生活管理不盡理想所致。 然而,無可否認的現實卻是,以探討、宣揚管理知識為宗旨的管理學,卻普遍受到無視甚至鄙視,輕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從大一做家教、機構輔導 然後到現在當了英文老師 整整花了快10年的時間 就到了我沒有那麼喜歡的階段了
Thumbnail
從大一做家教、機構輔導 然後到現在當了英文老師 整整花了快10年的時間 就到了我沒有那麼喜歡的階段了
Thumbnail
當只有教育理想的菜鳥栽進教育現場
Thumbnail
當只有教育理想的菜鳥栽進教育現場
Thumbnail
20210908 新冠病毒肆虐,應否關閉校園成為議題,而學生受教權也成為焦點。但是在關注受教權的同時,家長也應該有權利知道,幾個月後的暑假中,將有大量學生頂著實習的美名,實際上卻淪為廉價甚至免費勞工,而始作俑者的教育部,卻是在無知到可怕的情況下做出這項荒唐至極的決定。  一場難以理解的噩夢 在我退休
Thumbnail
20210908 新冠病毒肆虐,應否關閉校園成為議題,而學生受教權也成為焦點。但是在關注受教權的同時,家長也應該有權利知道,幾個月後的暑假中,將有大量學生頂著實習的美名,實際上卻淪為廉價甚至免費勞工,而始作俑者的教育部,卻是在無知到可怕的情況下做出這項荒唐至極的決定。  一場難以理解的噩夢 在我退休
Thumbnail
管院的我們很懂得見賢思齊 ,卻根本還不用見不賢就很會內自省。比上不足嗎?是的;比下有餘嗎?不,我已經是最底層了,無法往下追溯。這大概是每個管院生每天遇到更多更強的神人級同學的小劇場日常,永遠信奉著「我是世界上最失敗的人」教、沒有更爛、只有我最爛。
Thumbnail
管院的我們很懂得見賢思齊 ,卻根本還不用見不賢就很會內自省。比上不足嗎?是的;比下有餘嗎?不,我已經是最底層了,無法往下追溯。這大概是每個管院生每天遇到更多更強的神人級同學的小劇場日常,永遠信奉著「我是世界上最失敗的人」教、沒有更爛、只有我最爛。
Thumbnail
2018年,全台大專生休學比率以及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3.38%;也就是說,有166562人休退學,比率創歷史新高,每十人就有一.三人休退學離開學......
Thumbnail
2018年,全台大專生休學比率以及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3.38%;也就是說,有166562人休退學,比率創歷史新高,每十人就有一.三人休退學離開學......
Thumbnail
很奇妙的是,在我進入了應當不惑的年紀之後,對於這世界上的許多事情,我並未不惑,反而是又產生了更多的問號。雖然我一向認為疑惑不是壞事,我的人生也在許許多多的疑惑中成長。
Thumbnail
很奇妙的是,在我進入了應當不惑的年紀之後,對於這世界上的許多事情,我並未不惑,反而是又產生了更多的問號。雖然我一向認為疑惑不是壞事,我的人生也在許許多多的疑惑中成長。
Thumbnail
(圖:flickr) 學歷至上真的是世界中最醜陋的一個文化,尤其是在東亞。 評斷一個人的好壞竟然要靠學歷這項標籤,尤其是對學生,近期的沒考上建中,男子被父親逼迫當街發放榜單、放棄台大選擇亞洲貨360萬獎學金的事件,兩者的共通點就是,似乎只有世俗學術排名第一的學校才是學校,只有他們學校的學生才配當人。
Thumbnail
(圖:flickr) 學歷至上真的是世界中最醜陋的一個文化,尤其是在東亞。 評斷一個人的好壞竟然要靠學歷這項標籤,尤其是對學生,近期的沒考上建中,男子被父親逼迫當街發放榜單、放棄台大選擇亞洲貨360萬獎學金的事件,兩者的共通點就是,似乎只有世俗學術排名第一的學校才是學校,只有他們學校的學生才配當人。
Thumbnail
我絕望,因為我年過耳順,日子已經無多,但我念茲在茲的商管教育卻呈現江河日下的趨勢。早期的企管科系畢業生起碼還能獲得「雜而不精」的差評,如今連我自己給的評價都已經是「超級廢物」了!
Thumbnail
我絕望,因為我年過耳順,日子已經無多,但我念茲在茲的商管教育卻呈現江河日下的趨勢。早期的企管科系畢業生起碼還能獲得「雜而不精」的差評,如今連我自己給的評價都已經是「超級廢物」了!
Thumbnail
澄清學用落差的第一個迷思 
Thumbnail
澄清學用落差的第一個迷思 
Thumbnail
母親總是常拿我念的學校說嘴,畢竟,我高中唸的是當地第一志願,他們總會有種期許,期許我讀進「臺清交成政」,「那些大學可是所有傑出偉人必經的過程。」她們會這樣跟我說,只要進入這些大學,你讀什麼科系都不用管,就給我進去就對了!
Thumbnail
母親總是常拿我念的學校說嘴,畢竟,我高中唸的是當地第一志願,他們總會有種期許,期許我讀進「臺清交成政」,「那些大學可是所有傑出偉人必經的過程。」她們會這樣跟我說,只要進入這些大學,你讀什麼科系都不用管,就給我進去就對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