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 Ivy!"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天傍晚和老婆散步經過一家雙語幼兒園,正巧是放學時間,父母們趕忙到園區接兒女回家。此時,聽到園區傳來廣播內容: “Go home, Ivy!” 一位老師透過廣播通知小朋友,意思對應到中文應該是:「爸媽來接你了,回家囉!」我和太太互看一眼後,不但笑了,也覺得很「三條缐」。

語言的功能與形式同樣重要

形式上看來,「回家」的英語對應形式的確是"go home",但語言的教學並不只於形式,在正確傳授形式的同時,也應該教授語言的使用功能。此例中,形式似乎沒有問題,但溝通功能卻有著不小的問題。況且,中文中的這個廣播內容,「回家」看起來是祈使形,但實際上應該是陳述形;而溝通的功能亦非指令式的功能,而是現況描述與告知的功能,不管怎麼翻譯,都想不到是在廣播中直接說出的"go home"。經過與有挑選幼兒園經驗的家長及待過兒美補習班的先進聊過後,發現這樣的說法似乎是相當普遍,只要標榜兒童英語教學的機構都慣用這樣的廣播內容,而且並不是沒有人建議過,只是管理階層的回應都是:「我們必須要加入本地的特色。」為了本地的特色就應犧牲語言的適當性?那學一個語言也該同時瞭解該語言的文化又應如何看待?也難怪學生現在普遍稱老師為Teacher Somebody。

老師用teacher來稱呼?

Teacher一詞在英語中基本上是「職業名」而不是「稱謂」或「稱呼時所用的頭銜」,這和中文中的「老師」不同。在中文,「老師」一詞不僅是「職業名」也是「敬稱」,更是「稱呼時所用的頭銜」,就像「先生」、「小姐」等等的稱呼一樣。因此,當我們在稱呼老師時,說「某某老師」一點問題都沒有。可是,在英語當中的teacher一詞可不能像中文的「老師」一樣,用來稱呼老師。所以,Teacher Somebody這樣的說法是不道地的,應該用Mr./Ms. Somebody。當然,英語中有些職業名也可以用來稱呼該職業的從業人員,例如doctor與Dr. Somebody。不過,teacher一詞是否已經「演化出」那樣的用法,還尚待觀察。

適切地溝通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也是語言的一部分,而溝通功能的適切性更是,況且,這一個部分更得長期耳濡目染才能習得。廣播的內容是小事,但這是孩子每天都會聽到的語言刺激,長久下來,難道不會產生嚴重誤導?

依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光之田園—依棡 (Icon)的沙龍
10會員
31內容數
透過「愚者的旅程」學習赫密士們從塔羅大秘儀中所汲取的知識和啟發。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說再見,明天見】 圖/文 陳盈綺、黃久真、月婉綺、鄭妤如 每天下午的角落時間, 校園裡的廣播器總會傳來〝親愛的誰誰誰,準備回家〞, 在某日下午,孩子們突然模仿起老師廣播的口吻…… *(廣播聲響起.....)豋~豋~豋~豋~ 老師:親愛的尚暐弟弟~準備回家! 晉睿:親愛的尚暐~準備回家~ 盛澤
Thumbnail
【說再見,明天見】 圖/文 陳盈綺、黃久真、月婉綺、鄭妤如 每天下午的角落時間, 校園裡的廣播器總會傳來〝親愛的誰誰誰,準備回家〞, 在某日下午,孩子們突然模仿起老師廣播的口吻…… *(廣播聲響起.....)豋~豋~豋~豋~ 老師:親愛的尚暐弟弟~準備回家! 晉睿:親愛的尚暐~準備回家~ 盛澤
Thumbnail
今年一月離開國小教職,二月開始附幼課後留園教師及電訪兼職,三月因緣際會下到了鄰近的國小帶領英語閱讀會話社,四月又開始英文補習班的電訪工讀生試做,我的職業範圍似乎還是和小朋友及教育脫不了干係。 我曾經想過,少子化的現代,我的理想長遠職業最好是不要牽扯到小孩子。因緣際會似乎讓我還是和孩童教育的產業勾勾纏
Thumbnail
今年一月離開國小教職,二月開始附幼課後留園教師及電訪兼職,三月因緣際會下到了鄰近的國小帶領英語閱讀會話社,四月又開始英文補習班的電訪工讀生試做,我的職業範圍似乎還是和小朋友及教育脫不了干係。 我曾經想過,少子化的現代,我的理想長遠職業最好是不要牽扯到小孩子。因緣際會似乎讓我還是和孩童教育的產業勾勾纏
Thumbnail
每年總有零星的幾個外國孩子進入本園就讀,感謝他們的就讀,讓幼兒的生活語言多了一項不同,雖然他們是來學習中文,但幼兒園的孩子有這麼好的機會可以認識並使用不同的語言做交流,實在是一個值得把握的契機。
Thumbnail
每年總有零星的幾個外國孩子進入本園就讀,感謝他們的就讀,讓幼兒的生活語言多了一項不同,雖然他們是來學習中文,但幼兒園的孩子有這麼好的機會可以認識並使用不同的語言做交流,實在是一個值得把握的契機。
Thumbnail
背著自己上班專用的後背包,靜靜看了一眼那座幼幼班的寶貝回家前都會和它說掰掰的溜滑梯。轉身,我決定勇敢的走出校門。
Thumbnail
背著自己上班專用的後背包,靜靜看了一眼那座幼幼班的寶貝回家前都會和它說掰掰的溜滑梯。轉身,我決定勇敢的走出校門。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的國語課本有一課提到,要感謝的人很多,那就感謝天吧。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的國語課本有一課提到,要感謝的人很多,那就感謝天吧。
Thumbnail
教學現場的老師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當處在家長的角色時,選擇多點包容理解,不吝嗇溝通。要遇到小孩喜歡的環境不難,可要遇到有緣份的老師不容易,發現小孩上學不順利,先忍一口氣,多方觀察再下定論,有時候也許只是我們多心了。
Thumbnail
教學現場的老師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當處在家長的角色時,選擇多點包容理解,不吝嗇溝通。要遇到小孩喜歡的環境不難,可要遇到有緣份的老師不容易,發現小孩上學不順利,先忍一口氣,多方觀察再下定論,有時候也許只是我們多心了。
Thumbnail
圖片 你們是命運的安排,是永遠的驕傲。老師也在你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孩子加油!一定要長成勇敢的大人! 你們感謝我是你們的英文老師,我感謝你們是我的小小超級英雄。我教導你們學習英文,你們用純粹拯救了我! 我的個人部落格→YC TALK (yctalkspace.blogspot.com) 圖片 疫
Thumbnail
圖片 你們是命運的安排,是永遠的驕傲。老師也在你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孩子加油!一定要長成勇敢的大人! 你們感謝我是你們的英文老師,我感謝你們是我的小小超級英雄。我教導你們學習英文,你們用純粹拯救了我! 我的個人部落格→YC TALK (yctalkspace.blogspot.com) 圖片 疫
Thumbnail
共學經營         在三重的時候常常只有一兩個學生也開課,只是為了有持續這個課程,那時候家長會連教室的喇叭聲音太刺   了,我家的孩子跟他家孩子一起跑,而感到生氣 ,上課的時候還叫我家的孩子跟他家的孩子一起跑,說你們不是愛跑嗎。這時候感覺到不被尊重,家長來到西門教室老師地位很低,時間到了出去玩
Thumbnail
共學經營         在三重的時候常常只有一兩個學生也開課,只是為了有持續這個課程,那時候家長會連教室的喇叭聲音太刺   了,我家的孩子跟他家孩子一起跑,而感到生氣 ,上課的時候還叫我家的孩子跟他家的孩子一起跑,說你們不是愛跑嗎。這時候感覺到不被尊重,家長來到西門教室老師地位很低,時間到了出去玩
Thumbnail
移民前/後教小朋友語言,#像極了愛情。籌算太多,但始終與現實會有距離,無論你的籌算是什麼。 今天早上與香港教會的弟兄在網上短敘,某弟兄的孩子上鏡了,在說英語。弟兄被詢問的時候,就說孩子在家通常都是說英語。筆者的孩子剛好相反,在家中都是說廣東話。 在筆者看來,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Thumbnail
移民前/後教小朋友語言,#像極了愛情。籌算太多,但始終與現實會有距離,無論你的籌算是什麼。 今天早上與香港教會的弟兄在網上短敘,某弟兄的孩子上鏡了,在說英語。弟兄被詢問的時候,就說孩子在家通常都是說英語。筆者的孩子剛好相反,在家中都是說廣東話。 在筆者看來,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Thumbnail
公幼大班的這一年,在開學日的時候老師告知我們家長,這一年會陸續開始教學注音符號,但不是教他們怎麼寫,而只是教他們筆順,我聽到這就安心多了。因為我可是為了不讓小妞在幼稚園時期多學習學業,只在乎生活技能發展,才選擇公立幼稚園的啊 ! 其實,我一直不太認同許多私立幼稚園「贏在起跑點」上的教學模式
Thumbnail
公幼大班的這一年,在開學日的時候老師告知我們家長,這一年會陸續開始教學注音符號,但不是教他們怎麼寫,而只是教他們筆順,我聽到這就安心多了。因為我可是為了不讓小妞在幼稚園時期多學習學業,只在乎生活技能發展,才選擇公立幼稚園的啊 ! 其實,我一直不太認同許多私立幼稚園「贏在起跑點」上的教學模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