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教育體制的改革建議(3):家長干預怎麼辦?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說到底,不管是評鑑還是專案,會造成行政負擔太重,就是一個負荷量的概念,當前學校行政制度的設計,本就不是為了大量教育專案與特色課程而開,你增加了額外的工作量,只是壓縮到教師的教育本業。
這篇談第二個問題:家長干預太多。家長照理說對學校是沒有教學干預權,但在民主國家,若家長透過議會與民選首長施壓,教育局長就得要負起第一線的壓力,若他扛不住,校長也不挺,現場教師會被逼著改,再無理也得做樣子,導致行政作業變多。
這點有點嚴重但沒想像的嚴重,關鍵在城鄉區域,白領中產其實最兇。
家長干預問題由來已久,而且還真的有效果,所以才讓人頭大。筆者所見,真正對教學現場有強大殺傷力的家長,不是關說走後門那種,這個會讓家長擔憂,其實沒多大損害,小事但很煩的才麻煩

不再是A段班的「人情班」

最常被一般家長懷疑有鬼的,是俗稱有力人士的子女,父母通常為現職民意代表跟高階官員。這問題十年前還未必,現在則因為民選政客跟高階事務官,超怕被檢舉運用特權,鬧大了官員可能被拔,政治人物會落選。請讀者再次注意,多數民眾對教育這塊很敏感,你得要像是鄭太吉在屏東那種狀況,才可能一手遮天。
有力人士小孩最常出現的狀況,是所謂的「人情班」,把家長背景硬的湊到同一班,再找個底子硬跟認真的班導去顧。這看起來很像我們當年的「A段班」,但實際狀況差很大,你帶過就知道,這種班級的科任教師,你以為是找學校內最好的,其實沒這回事,一樣是抽籤去帶,再看有沒有人要換。
這種人情班最麻煩的是校長跟主任,天天跑來跟科任老師反映。
反映什麼?大從你上課講了不好笑的笑話,小到聯絡簿上學生寫著作業太多寫不完。教務主任最常被這些家長打電話煩,一接到電話隔天就會找科任老師關切,其實民代老爸也沒真的想幹嘛,但主任緊張的要命,而你會發現現場教師沒在鳥。學校內的各科教師,不大會有上級壓力要逼你對誰特別好、考試要特別多之類,真有壓力,只要成績出來沒太難看,主任也不能拿你怎樣。上課中規中矩,不能構成更換教師的理由,就算要換也得看有沒其他老師要接,只要沒出性平或是上新聞的案件,基本上沒事。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6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22.6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根據新聞已經報導的事實,以及架空幻想的訊息,火種已經從東北亞往下移到東亞,理由實在非常單純,算準台灣520後會有一段國安空窗期,要讓我們無法立即處理政軍綜整的兵推,早一步制定有效反制的計畫。
台灣教師面臨的四大問題,首先是「行政流程繁複」。除教學專案之外,還有各種非教育本科的要求,行政職變成畏途,常找菜鳥跟代課老師兼任,經驗很難傳承,換人後常常重來,結果是積不完的案子。這真的超多超複雜,但不解決,任何良善的改革都會被耗損光。
權力是最好的春藥,這句話深入人心,但也給予極為負面的意義,讓我們一般人對權力觀感極差,好像追逐權力是一種很糟糕的事情。權力比喻成春藥,只能表達一個面向,無法全部展現其樣貌,那怎樣說是比較好的呢?筆者認為,比較好的說法是:「權力是寶石。」
這個系列要談台灣教育體制的問題,不會碰到教改課綱,主要指如何在現行制度上,找到較有可行性的辦法,可以促成教育系統的優化,進而幫助到學生。這些改革辦法,偏向現狀的延伸,以解決短、中期的問題為主,學業部分的較少,偏重的是筆者個人經驗。 
筆者來講一些目前大概知道的狀況,至於信不信就隨人。大致會解釋一下,筆者了解的選後國民黨狀況,以及面臨到的處境。
現代戰爭雖說技術過頭,但在高層戰略的概念,以戰略計畫的角度來說,基本脈絡都是一致。戰略學可以在概念上講到非常大,而當你開始進入怎樣規劃概念到執行的細節,才會發現需要顧及到的東西有多少,經過執行單位的回饋,去了解計畫修正細項。
根據新聞已經報導的事實,以及架空幻想的訊息,火種已經從東北亞往下移到東亞,理由實在非常單純,算準台灣520後會有一段國安空窗期,要讓我們無法立即處理政軍綜整的兵推,早一步制定有效反制的計畫。
台灣教師面臨的四大問題,首先是「行政流程繁複」。除教學專案之外,還有各種非教育本科的要求,行政職變成畏途,常找菜鳥跟代課老師兼任,經驗很難傳承,換人後常常重來,結果是積不完的案子。這真的超多超複雜,但不解決,任何良善的改革都會被耗損光。
權力是最好的春藥,這句話深入人心,但也給予極為負面的意義,讓我們一般人對權力觀感極差,好像追逐權力是一種很糟糕的事情。權力比喻成春藥,只能表達一個面向,無法全部展現其樣貌,那怎樣說是比較好的呢?筆者認為,比較好的說法是:「權力是寶石。」
這個系列要談台灣教育體制的問題,不會碰到教改課綱,主要指如何在現行制度上,找到較有可行性的辦法,可以促成教育系統的優化,進而幫助到學生。這些改革辦法,偏向現狀的延伸,以解決短、中期的問題為主,學業部分的較少,偏重的是筆者個人經驗。 
筆者來講一些目前大概知道的狀況,至於信不信就隨人。大致會解釋一下,筆者了解的選後國民黨狀況,以及面臨到的處境。
現代戰爭雖說技術過頭,但在高層戰略的概念,以戰略計畫的角度來說,基本脈絡都是一致。戰略學可以在概念上講到非常大,而當你開始進入怎樣規劃概念到執行的細節,才會發現需要顧及到的東西有多少,經過執行單位的回饋,去了解計畫修正細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本文討論體制外教育的方法和目標,以及博物館和公民科學體驗的重要性。透過提高學生對新知的渴望,期望他們能主動探索新事物並發展出具邏輯性與批判性的科學性思考。除了博物館外,也介紹了公民科學活動和科學節等活動方式。
Thumbnail
校刊社前來詢問卡拉老師專訪可否提前,為了躲避其他老師的追問,卡拉選擇先讓自己喜愛的孩子們進行訪問,沒想到訪問的過程卻像是犯罪嫌疑人進到警局做筆錄。關於校園竊盜案,為何是學生先遭到懷疑?關於老師向庫恩小姐提出的指控,是否能公開直接的證據?孩子們犀利的問題直指老師,卡拉只能針對問題一一進行答覆,必要時還
Thumbnail
在我無意見看見網路上有人討論三模的國文寫作時,讓我特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題目設計更是引人入勝。首題以一場關於失敗實驗的小遊戲為核心,讓我不禁反思,為何台灣的學生在全球範疇中展現最高的「害怕失敗」指數?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Thumbnail
臺灣教育體制中,高中生在不了解自己的興趣的情況下,往往只為了升學而考取一所大學。 不管是高中老師還是家長,都不斷的告知自己的孩子,你要把分數考高,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學校。 但在學測或指考結束後,孩子們就要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想好決定自己未來一生的學校與科系。
Thumbnail
我無聊寫看看,不要太認真,隨便看就好,歡迎交流,如果有錯誤的地方歡迎指正~ -- 「選教育部長要看學術聲望,還是他對教育體制和本質的理解度?」 你有想過我們國家的教育部長是什麼專業背景的嗎?你認為他們應該要具備教育相關背景嗎?為什麼? 我從來都沒有想過這件事,每次內閣改組的時候,我只在乎最後是委
Thumbnail
「疑!學生可以不去體制內學校就讀嗎?」 「實驗學校是什麼?是去上自然課做實驗嗎?」 「學生怎麼考試?升學怎麼辦?」
Thumbnail
最初帶著「閱讀是人權」的理念,冀望消除臺灣對外籍移工的偏見與歧視,爾後在這群在臺東就讀均一實驗高中,透過行動、合作的深耕在好多個被大眾遺忘的角落。
Thumbnail
108課綱的初衷是讓學生有更多元化的學習選擇,適性發展自己的興趣;實際上,卻產生了諸多問題,帶個為一次看完問題背後的問題。
Thumbnail
台灣的教育體制經過各種的變革與進化。 在改革上,皆是以降低學生的考試壓力為出發點。從2007年為保障「區域均衡」的繁星推薦,到2015年提供「特殊經歷學生」入學的特殊選材,再到後來基測轉換成會考,學測指考轉換成五選四及分科測驗,以及強調多元學習的「108課綱」。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本文討論體制外教育的方法和目標,以及博物館和公民科學體驗的重要性。透過提高學生對新知的渴望,期望他們能主動探索新事物並發展出具邏輯性與批判性的科學性思考。除了博物館外,也介紹了公民科學活動和科學節等活動方式。
Thumbnail
校刊社前來詢問卡拉老師專訪可否提前,為了躲避其他老師的追問,卡拉選擇先讓自己喜愛的孩子們進行訪問,沒想到訪問的過程卻像是犯罪嫌疑人進到警局做筆錄。關於校園竊盜案,為何是學生先遭到懷疑?關於老師向庫恩小姐提出的指控,是否能公開直接的證據?孩子們犀利的問題直指老師,卡拉只能針對問題一一進行答覆,必要時還
Thumbnail
在我無意見看見網路上有人討論三模的國文寫作時,讓我特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題目設計更是引人入勝。首題以一場關於失敗實驗的小遊戲為核心,讓我不禁反思,為何台灣的學生在全球範疇中展現最高的「害怕失敗」指數?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Thumbnail
臺灣教育體制中,高中生在不了解自己的興趣的情況下,往往只為了升學而考取一所大學。 不管是高中老師還是家長,都不斷的告知自己的孩子,你要把分數考高,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學校。 但在學測或指考結束後,孩子們就要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想好決定自己未來一生的學校與科系。
Thumbnail
我無聊寫看看,不要太認真,隨便看就好,歡迎交流,如果有錯誤的地方歡迎指正~ -- 「選教育部長要看學術聲望,還是他對教育體制和本質的理解度?」 你有想過我們國家的教育部長是什麼專業背景的嗎?你認為他們應該要具備教育相關背景嗎?為什麼? 我從來都沒有想過這件事,每次內閣改組的時候,我只在乎最後是委
Thumbnail
「疑!學生可以不去體制內學校就讀嗎?」 「實驗學校是什麼?是去上自然課做實驗嗎?」 「學生怎麼考試?升學怎麼辦?」
Thumbnail
最初帶著「閱讀是人權」的理念,冀望消除臺灣對外籍移工的偏見與歧視,爾後在這群在臺東就讀均一實驗高中,透過行動、合作的深耕在好多個被大眾遺忘的角落。
Thumbnail
108課綱的初衷是讓學生有更多元化的學習選擇,適性發展自己的興趣;實際上,卻產生了諸多問題,帶個為一次看完問題背後的問題。
Thumbnail
台灣的教育體制經過各種的變革與進化。 在改革上,皆是以降低學生的考試壓力為出發點。從2007年為保障「區域均衡」的繁星推薦,到2015年提供「特殊經歷學生」入學的特殊選材,再到後來基測轉換成會考,學測指考轉換成五選四及分科測驗,以及強調多元學習的「108課綱」。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