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shoulder)到底在哪裡?|淺談肩關節解剖構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如果有人問你「肩膀在哪裡?」

你會怎麼回答呢?

A


raw-image


B


raw-image


C


raw-image



警告!這篇文章涉及許多專有名詞及較複雜的構造,服用時請小心頭痛!


這篇文章作為我們進入「肩關節疾病」有很大的幫助

要不然之後的文章會落落長......


肩關節是由「肩胛骨」、「肱骨」還有「鎖骨」

共同組成的結構

由許多肌肉、韌帶、關節囊「懸吊」在胸廓上


盂肱關節(glenohumeral joint)


raw-image



由肩胛骨關節盂窩和肱股頭組成的「杵臼關節(ball and socket joint)」

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

這個關節就像一顆大大的球放在淺淺的碗裡

可以滾動的範圍很大,活動度高,自然穩定度低

所以同時也是「最容易脫臼的關節

為了保護這個常常處在脫臼風險的關節

肩關節周圍有很多條肌肉及韌帶包圍

利用肌肉提供的張力創造「動態穩定」結合韌帶的「靜態穩定」

肱骨頭乖乖待在肩胛骨盂窩裡

當這個關節的關節囊因為一些原因產生沾黏、慢性發炎,就會產生俗稱五十肩的「 沾黏性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


肩胛骨(Scapula)


raw-image


是人體身後的小翅膀

身體背部許多大肌肉群都附著在它身上

所以它肩負著提供上肢活動時的穩定



raw-image


在健身界常提到的「上中下斜方肌

是附著在肩胛骨上最淺層的大肌肉


其下是物理治療界中最重要的肌肉群—「旋轉肌群(Rotator culf)

主要的動作包含肩關節「外轉(External rotation)」、「內轉(Internal rotation)」、「外展(Abduction)」

這條肌肉在我們之後提到「夾擠症候群(Impingement Syndrome)」會提到

是將肱骨頭下壓的最大功臣,所以當它無力或不好施力時就容易造成夾擠症候群


還有「擴胸運動」裡最重要的「菱形肌(Romboid Muscle)

它常常在駝背、圓肩的人身上發現無力的現象

這樣會造成肩胛骨平面的歪斜,進而使上肢在活動時效率低下,容易造成傷害

在之後的文章中會提及到「一定要做的居家運動」,擴胸夾背運動就是其中之一喔


你有做過伏地挺身嗎?


raw-image


你知道這個運動除了可以練到胸肌能練到哪塊肌肉嗎?

前鋸肌(Serratus anterior)」的工作是把肩胛骨壓貼,並做出向前滑動的動作

所以如果你的肩胛骨總是翹翹的,伏地挺身會是你居家運動的好選擇(不過要懂得調整強度)


特別要講一下「肩峰(Acromion)

踏是你沿著手臂外側向上摸,會摸到在轉角偏上一點的位置有個硬硬禿禿的構造

它的下方到盂肱關節(glenohumeral joint)會形成一個空間

給屬於旋轉肌群的「脊上肌(Supraspinatus)」通過的空間

夾擠症候群就是當這個空間變得狹窄,底下的脊上肌被壓迫造成的



喙突(Coracoid process)是胸小肌(Pectoralis minor)及肱二頭肌長頭(Biceps long head)的起點

這兩塊也是人體常用且容易變緊的肌肉

尤其當胸小肌過緊會壓縮其下方讓「臂神經叢(Brachial plexus)」通過的空間

造成胸廓出口症候群(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也常出現在姿勢不良的人身上


鎖骨(Clavicle)


raw-image


這條女生最愛的骨頭平時的工作就是把肩關節定在胸骨(Sternum)上

然後透過提供肩膀更多向上及向後的角度

所以在很多肩部疼痛伴隨活動度不佳的患者身上,常常治療到最後總是少一點角度

問題就出在「胸鎖關節(Sternoclavicular Joint)」及「肩峰鎖骨關節(Acromioclavicular joint )



所以,你的答案是?

答案是:以上皆是

肩關節的多角度大動作就是由上述各關節還有肌肉配合完成

缺少任何一個都可能會造成動作角度不足、疼痛

再加上這個結構是附著在胸廓上的,胸椎、肋骨的歪斜也會影響動作的順暢度

作為上肢神經通過的匝道,這裡的肌肉若太緊很容易造成神經壓迫,產身許多手麻、手痛,甚至無力的問題

這些都容易發生在長期姿勢不良的病人身上


當然,肩膀部位的疼痛跟「頸椎」神經壓迫有很大的關聯性

這就不用貝克多說了吧!


這次的文章專業度比之前提升很多

已經盡量簡單化了,希望各位居民能看得懂啊!

作為之後肩關節疾病文章的開頭

讓大家對肩關節稍微有點了解

之後如果文章中有些地方不了解可以再回來看看喔!


喜歡我文章的居民們

請在文末按5下Like!

我將獲得由likecoin基金會出資的回饋

您只需要註冊/登入帳號(FB、Google都可以)

只需要不到3分鐘的時間就能註冊完成

按下5次Like,就可以免費贊助我的文章,給我滿滿的動力繼續把好文章帶給各位居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物治貝克的沙龍
86會員
129內容數
我是貝克,我是物理治療師。 在現行台灣的健保制度下 無論是甚麼星座的治療師最後一定會在個性欄裡面寫上「厭世」兩個字, 久而久之,內心那把炙熱的夢想之火就漸漸熄滅, 「行『師』走肉」就成了每天上班前會上的buff 。 但在這裡,希望能讓你們看到物理治療的真面目 , 然後了解、體諒,甚至喜歡上這門專業。
物治貝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0
這是一個看似矛盾實則相輔相成的機制,是人類為生存而演化出的精密警報系統。 「感覺」自始自終都來自於你的大腦,是對「刺激」產生的訊號做解讀,再呈現出來。 💥痛覺:刻意突顯 🩸表面軀體疼痛: 🩸深層軀體疼痛: 🩸內臟疼痛: 🧊止痛:刻意抑制 💧門閥控制 👉媽媽呼呼 👉作用快、效果短
Thumbnail
2022/04/20
這是一個看似矛盾實則相輔相成的機制,是人類為生存而演化出的精密警報系統。 「感覺」自始自終都來自於你的大腦,是對「刺激」產生的訊號做解讀,再呈現出來。 💥痛覺:刻意突顯 🩸表面軀體疼痛: 🩸深層軀體疼痛: 🩸內臟疼痛: 🧊止痛:刻意抑制 💧門閥控制 👉媽媽呼呼 👉作用快、效果短
Thumbnail
2022/04/20
這些年,我以為自己成為了魔法師,學會了不痛的咒語。 據說一直以來,老媽就很不一般。她從來不理會我們的哭鬧,甚至跌倒弄傷,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自己呼呼,不會痛再站起來」,雖然都是從她口中知道,卻在我有記憶之後如此堅信這件事。
Thumbnail
2022/04/20
這些年,我以為自己成為了魔法師,學會了不痛的咒語。 據說一直以來,老媽就很不一般。她從來不理會我們的哭鬧,甚至跌倒弄傷,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自己呼呼,不會痛再站起來」,雖然都是從她口中知道,卻在我有記憶之後如此堅信這件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肩關節如果以骨骼模型來看,就是一個很大的球放在很小的盤子上,很容易傾倒不穩,所以需要周遭的肌肉強力協助抓穩肩膀,這些穩定肩膀的肌肉很多,包括棘上肌、棘下肌與肩胛下肌等等控制肩膀旋轉的肌肉,所以當你跌倒手去撐地板時,肩膀一受到比較大的衝擊力,這些肌肉就是受害者,因為他們要更努力的抓
Thumbnail
  肩關節如果以骨骼模型來看,就是一個很大的球放在很小的盤子上,很容易傾倒不穩,所以需要周遭的肌肉強力協助抓穩肩膀,這些穩定肩膀的肌肉很多,包括棘上肌、棘下肌與肩胛下肌等等控制肩膀旋轉的肌肉,所以當你跌倒手去撐地板時,肩膀一受到比較大的衝擊力,這些肌肉就是受害者,因為他們要更努力的抓
Thumbnail
這條肌肉跟先前提過的棘下肌與小圓肌一同協助手臂抬高時,肩關節能夠好好的被抓住,跟闊背肌與大圓肌一樣,在游泳、投球、將重物抬到頭頂、摔倒時手撐地板時容易引起疲勞疼痛 。 它是一條跟肩胛骨穩定有關的肌肉,當有症狀時,關節角度嚴重受限,常被診斷為冰凍肩、黏連性關節囊炎或是投手臂,患者有時腕部也會
Thumbnail
這條肌肉跟先前提過的棘下肌與小圓肌一同協助手臂抬高時,肩關節能夠好好的被抓住,跟闊背肌與大圓肌一樣,在游泳、投球、將重物抬到頭頂、摔倒時手撐地板時容易引起疲勞疼痛 。 它是一條跟肩胛骨穩定有關的肌肉,當有症狀時,關節角度嚴重受限,常被診斷為冰凍肩、黏連性關節囊炎或是投手臂,患者有時腕部也會
Thumbnail
前一篇簡單介紹了肩膊關節和肩膊的各種活動。這一篇我們來認識一下令肩膊關節活動起來的肩帶肌肉。
Thumbnail
前一篇簡單介紹了肩膊關節和肩膊的各種活動。這一篇我們來認識一下令肩膊關節活動起來的肩帶肌肉。
Thumbnail
常常有肩膀卡卡、不適的問題嗎? 快來看解決辦法! 肩膀要做出伸直、彎曲、旋轉等動作,需要三角肌、胸肌、闊背肌...等周邊的肌群們來穩定及控制,照顧好這些肌群,能夠避免肩關節受傷、改善肩膀卡卡、活動度受限 今天介紹三個步驟,讓你擁有健康的肩關節:
Thumbnail
常常有肩膀卡卡、不適的問題嗎? 快來看解決辦法! 肩膀要做出伸直、彎曲、旋轉等動作,需要三角肌、胸肌、闊背肌...等周邊的肌群們來穩定及控制,照顧好這些肌群,能夠避免肩關節受傷、改善肩膀卡卡、活動度受限 今天介紹三個步驟,讓你擁有健康的肩關節:
Thumbnail
哇~走在紅毯上的女星好耀眼啊~ 看著那晶瑩剔透的頂級美背,好想要...(不可以色色)。但仔細看發現有個東西異常突出,一開始不以為然,直到了解相關知識後才發現這是不好的。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哇~走在紅毯上的女星好耀眼啊~ 看著那晶瑩剔透的頂級美背,好想要...(不可以色色)。但仔細看發現有個東西異常突出,一開始不以為然,直到了解相關知識後才發現這是不好的。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肩頸痠痛是現代社會人常見的毛病,多半跟肩胛有關,要感受它的存在可以嘗試棒式(平板式)、滑輪下拉(划船🚣‍♀️)、日常手肘支撐方式;保養方式可以參考三個字與下班經濟學... 要怎麼改善?可以參考以下兩個影片,讓復健相關從業人員教導:
Thumbnail
肩頸痠痛是現代社會人常見的毛病,多半跟肩胛有關,要感受它的存在可以嘗試棒式(平板式)、滑輪下拉(划船🚣‍♀️)、日常手肘支撐方式;保養方式可以參考三個字與下班經濟學... 要怎麼改善?可以參考以下兩個影片,讓復健相關從業人員教導:
Thumbnail
如果有人問你「肩膀在哪裡?」 你會怎麼回答呢 警告!這篇文章涉及許多專有名詞及較複雜的構造,服用時請小心頭痛!   這篇文章作為我們進入「肩關節疾病」有很大的幫助 要不然之後的文章會落落長......  
Thumbnail
如果有人問你「肩膀在哪裡?」 你會怎麼回答呢 警告!這篇文章涉及許多專有名詞及較複雜的構造,服用時請小心頭痛!   這篇文章作為我們進入「肩關節疾病」有很大的幫助 要不然之後的文章會落落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