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shoulder)到底在哪裡?|淺談肩關節解剖構造

肩膀(shoulder)到底在哪裡?|淺談肩關節解剖構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如果有人問你「肩膀在哪裡?」

你會怎麼回答呢?

A


raw-image


B


raw-image


C


raw-image



警告!這篇文章涉及許多專有名詞及較複雜的構造,服用時請小心頭痛!


這篇文章作為我們進入「肩關節疾病」有很大的幫助

要不然之後的文章會落落長......


肩關節是由「肩胛骨」、「肱骨」還有「鎖骨」

共同組成的結構

由許多肌肉、韌帶、關節囊「懸吊」在胸廓上


盂肱關節(glenohumeral joint)


raw-image



由肩胛骨關節盂窩和肱股頭組成的「杵臼關節(ball and socket joint)」

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

這個關節就像一顆大大的球放在淺淺的碗裡

可以滾動的範圍很大,活動度高,自然穩定度低

所以同時也是「最容易脫臼的關節

為了保護這個常常處在脫臼風險的關節

肩關節周圍有很多條肌肉及韌帶包圍

利用肌肉提供的張力創造「動態穩定」結合韌帶的「靜態穩定」

肱骨頭乖乖待在肩胛骨盂窩裡

當這個關節的關節囊因為一些原因產生沾黏、慢性發炎,就會產生俗稱五十肩的「 沾黏性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


肩胛骨(Scapula)


raw-image


是人體身後的小翅膀

身體背部許多大肌肉群都附著在它身上

所以它肩負著提供上肢活動時的穩定



raw-image


在健身界常提到的「上中下斜方肌

是附著在肩胛骨上最淺層的大肌肉


其下是物理治療界中最重要的肌肉群—「旋轉肌群(Rotator culf)

主要的動作包含肩關節「外轉(External rotation)」、「內轉(Internal rotation)」、「外展(Abduction)」

這條肌肉在我們之後提到「夾擠症候群(Impingement Syndrome)」會提到

是將肱骨頭下壓的最大功臣,所以當它無力或不好施力時就容易造成夾擠症候群


還有「擴胸運動」裡最重要的「菱形肌(Romboid Muscle)

它常常在駝背、圓肩的人身上發現無力的現象

這樣會造成肩胛骨平面的歪斜,進而使上肢在活動時效率低下,容易造成傷害

在之後的文章中會提及到「一定要做的居家運動」,擴胸夾背運動就是其中之一喔


你有做過伏地挺身嗎?


raw-image


你知道這個運動除了可以練到胸肌能練到哪塊肌肉嗎?

前鋸肌(Serratus anterior)」的工作是把肩胛骨壓貼,並做出向前滑動的動作

所以如果你的肩胛骨總是翹翹的,伏地挺身會是你居家運動的好選擇(不過要懂得調整強度)


特別要講一下「肩峰(Acromion)

踏是你沿著手臂外側向上摸,會摸到在轉角偏上一點的位置有個硬硬禿禿的構造

它的下方到盂肱關節(glenohumeral joint)會形成一個空間

給屬於旋轉肌群的「脊上肌(Supraspinatus)」通過的空間

夾擠症候群就是當這個空間變得狹窄,底下的脊上肌被壓迫造成的



喙突(Coracoid process)是胸小肌(Pectoralis minor)及肱二頭肌長頭(Biceps long head)的起點

這兩塊也是人體常用且容易變緊的肌肉

尤其當胸小肌過緊會壓縮其下方讓「臂神經叢(Brachial plexus)」通過的空間

造成胸廓出口症候群(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也常出現在姿勢不良的人身上


鎖骨(Clavicle)


raw-image


這條女生最愛的骨頭平時的工作就是把肩關節定在胸骨(Sternum)上

然後透過提供肩膀更多向上及向後的角度

所以在很多肩部疼痛伴隨活動度不佳的患者身上,常常治療到最後總是少一點角度

問題就出在「胸鎖關節(Sternoclavicular Joint)」及「肩峰鎖骨關節(Acromioclavicular joint )



所以,你的答案是?

答案是:以上皆是

肩關節的多角度大動作就是由上述各關節還有肌肉配合完成

缺少任何一個都可能會造成動作角度不足、疼痛

再加上這個結構是附著在胸廓上的,胸椎、肋骨的歪斜也會影響動作的順暢度

作為上肢神經通過的匝道,這裡的肌肉若太緊很容易造成神經壓迫,產身許多手麻、手痛,甚至無力的問題

這些都容易發生在長期姿勢不良的病人身上


當然,肩膀部位的疼痛跟「頸椎」神經壓迫有很大的關聯性

這就不用貝克多說了吧!


這次的文章專業度比之前提升很多

已經盡量簡單化了,希望各位居民能看得懂啊!

作為之後肩關節疾病文章的開頭

讓大家對肩關節稍微有點了解

之後如果文章中有些地方不了解可以再回來看看喔!


喜歡我文章的居民們

請在文末按5下Like!

我將獲得由likecoin基金會出資的回饋

您只需要註冊/登入帳號(FB、Google都可以)

只需要不到3分鐘的時間就能註冊完成

按下5次Like,就可以免費贊助我的文章,給我滿滿的動力繼續把好文章帶給各位居民




avatar-img
物治貝克的沙龍
86會員
129內容數
我是貝克,我是物理治療師。 在現行台灣的健保制度下 無論是甚麼星座的治療師最後一定會在個性欄裡面寫上「厭世」兩個字, 久而久之,內心那把炙熱的夢想之火就漸漸熄滅, 「行『師』走肉」就成了每天上班前會上的buff 。 但在這裡,希望能讓你們看到物理治療的真面目 , 然後了解、體諒,甚至喜歡上這門專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物治貝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物理治療師的出路其實很廣: 診所、醫院、治療所、居家、機構、公職、運動防護、輔具中心…… 就算想用學到的知識跨足其他領域也可以: 工作室、推拿、整脊、整復、健身教練……」  
「工作」其實就是把你會的技能中的一部份不斷重複做, 直到你可以不用想就做出動作,最會才會變成「專業」, 物理治療師也是這樣作為世界這個大工廠的小齒輪每天不停轉動著。   
物理治療師,通常被尊稱為「老師」   「ㄟ弟弟啊!」 「妹妹,來!」 「先生,麻煩一下!」 「小姐,請問一下!」 「物理師,這裡可以坐嗎?」 「護理師,我打針的地方要揉嗎?」   兒……撇除上述例子不談,治療師還是滿受大部分病人尊敬的啦…… 大概吧……  
大家都知道:健保骨科或復健科診所靠的是「以量制勝」, 每天數以百計的病人出現在小小的治療空間內, 聽著病人們如菜市場的聊天聲佐機器聲響,大概是每個同行的日常 不知道甚麼時候,偶而在忙碌中偷聽病人們聊天的內容變成是煩悶上班時間中的小樂趣  
健保物理治療師的工作真的沒有甚麼技巧, On電療、拿熱敷包、拉腰拉脖子…… 所以如果你問我錄取物理治療師要看甚麼能力 答案案應該會是:動作快……恩……就這樣   一般診所的工作真的不會因為你的學歷而有薪資上的不同; 反而資歷有個幾年而且還算年輕的人比較容易受到青睞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事件:美食外送平台外送員意外頻傳,   讓大家開始注意這些默默無名的「司機」們到底除了風吹日曬、時間自由、一個月7、8萬、只要一台機車等等之外,   還有甚麼「你是沒注意,還是根本沒想注意」的事
「物理治療師的出路其實很廣: 診所、醫院、治療所、居家、機構、公職、運動防護、輔具中心…… 就算想用學到的知識跨足其他領域也可以: 工作室、推拿、整脊、整復、健身教練……」  
「工作」其實就是把你會的技能中的一部份不斷重複做, 直到你可以不用想就做出動作,最會才會變成「專業」, 物理治療師也是這樣作為世界這個大工廠的小齒輪每天不停轉動著。   
物理治療師,通常被尊稱為「老師」   「ㄟ弟弟啊!」 「妹妹,來!」 「先生,麻煩一下!」 「小姐,請問一下!」 「物理師,這裡可以坐嗎?」 「護理師,我打針的地方要揉嗎?」   兒……撇除上述例子不談,治療師還是滿受大部分病人尊敬的啦…… 大概吧……  
大家都知道:健保骨科或復健科診所靠的是「以量制勝」, 每天數以百計的病人出現在小小的治療空間內, 聽著病人們如菜市場的聊天聲佐機器聲響,大概是每個同行的日常 不知道甚麼時候,偶而在忙碌中偷聽病人們聊天的內容變成是煩悶上班時間中的小樂趣  
健保物理治療師的工作真的沒有甚麼技巧, On電療、拿熱敷包、拉腰拉脖子…… 所以如果你問我錄取物理治療師要看甚麼能力 答案案應該會是:動作快……恩……就這樣   一般診所的工作真的不會因為你的學歷而有薪資上的不同; 反而資歷有個幾年而且還算年輕的人比較容易受到青睞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事件:美食外送平台外送員意外頻傳,   讓大家開始注意這些默默無名的「司機」們到底除了風吹日曬、時間自由、一個月7、8萬、只要一台機車等等之外,   還有甚麼「你是沒注意,還是根本沒想注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