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痠痛是現代社會人常見的毛病,多半跟肩胛有關,要感受它的存在可以嘗試棒式(平板式)、滑輪下拉(划船🚣♀️)、日常手肘支撐方式;保養方式可以參考三個字與下班經濟學...
- 首先是瑜珈🧘♀️場上,棒式很常出現,不論是拜日式的轉換,或是單獨訓練加強核心力量。好的支撐不是靠手腕、手肘、肩膀關節去死撐,而是要有腹、背、臀等力量協調,屁股要夾,腹部會跟著施力,背要直,脖子不折;其中一個關鍵是平背不能讓肩膀突出,肩胛要幫忙
- 其次是重訓場上,滑輪下拉跟划船🚣♀️都是跟棒式相反方向的出力,是要向心的力量往自己拉回,手部主要是固定器械,感受肩胛帶動,而非手腕、手肘,我的話是靠著夾臂感受行經軌道與出力方式
- 最後就算不運動,光是活著就會遇到的情節,不論辦公、追劇、寫作,手肘其實該自然垂下很多動作要讓肩胛骨協助,沒有的話會造成其他部位肌肉代償,造成肩頸僵硬痠痛,甚至頭痛!
要怎麼改善?可以參考以下兩個影片,讓復健相關從業人員教導:
- 脖子痠痛時,你該放鬆的其實不是脖子!?
- 下班經濟學 --【健康】肩頸痠痛別再按摩?台大名醫教你1分鐘自救:甩開痠痛麻!!ft.王薏茜醫師|
- 我的教練 許多分類指導也很不錯👍
---
題外話,呼巴掌很容易受傷(雙方身心靈)不是非名人可以做的事;老婆當然要疼,侮辱不是刮別人的肉來抹平言語衝突傷痕的方式…
有興趣的人真的也可以從文化角度切入,來點逆風的冷靜思考,例如這音頻威爾史密斯護妻打人為何不是正當防衛?|法客心法聊天室 ep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