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從趕鴨子上架的遠端工作,到意外的無辦公室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些事情如果一定要等到全部準備好才能做,這件事就永遠不可能發生。世上很多大的改變,其實都是陰錯陽差造就出來的。


矽谷的一夜淨空及全面遠端工作的推出,就是上面這樣一個例子。可是這意外的一把,卻也可能把這些科技公司推入了史無前例的新思維,而且是福是禍我們都還不知道。

直接上架的矽谷

在完全沒有準備,也毫無測試的情況下,整個矽谷被趕鴨子上架推出遠端工作,產能也受到空前無情的測試。

矽谷過去的傳統思維就是一再測試之後,才敢在有絕對掌控的條件下,局部而緩慢推出改變。我們軟體改版都是先推上1% 的伺服器,然後是5%,15%,25% ⋯⋯ 一吋一吋推向目標。這中間漫長的過程叫做「烘焙觀察期」。不管案子有多緊急,這一步從没有人敢省略。

而現在這一盤棋完全被瘟疫打亂。不管準備好沒有,不管可不可能,矽谷必須一夜淨空,而且必須繼續維持無縫運轉。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783 字、10 則留言,僅發佈於異類矽谷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ovetogothere-avatar-img
2020/06/19
我們公司也差不多在三月份開始遠端工作,到五月之後則變成常態,進不進公司隨便你,愛去哪上班就去哪,不過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一群人在公司,至少可以聊聊天 :-D
avatar-img
鱸魚的沙龍
7.0K會員
203內容數
全世界都是向 Google 看,向臉書看,沒有人往矽谷的另一邊看。所以我要帶你看矽谷很少有人知道的另一面。矽谷不是你想的那樣。
鱸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5
該不會過去這19年我都會錯意了?想到這,你說我還活得下去嗎?
Thumbnail
2025/03/15
該不會過去這19年我都會錯意了?想到這,你說我還活得下去嗎?
Thumbnail
2024/12/05
加州連年野火在矽谷意燒出了創意,也燒出了新興行業:矽谷牛仔和打工的羊。
Thumbnail
2024/12/05
加州連年野火在矽谷意燒出了創意,也燒出了新興行業:矽谷牛仔和打工的羊。
Thumbnail
2024/09/01
那個被一位賤老闆逼出來的億萬富翁
Thumbnail
2024/09/01
那個被一位賤老闆逼出來的億萬富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說是田野踏查,講得是自己的經驗和故事,缺了反省的踏查還是不是田野踏查先略過不表,就靠著作者的敘述了解一下他眼中的矽谷。 高科技產業有許多高不可攀的事,像是現代天方夜譚,對凡人而言大約是另一個國度。科技巨獸的發源地,自然跟凡間有所不同。整體而言印象算是正面,那些文化差異與衝突,對作者來說大概是矽谷之所
Thumbnail
說是田野踏查,講得是自己的經驗和故事,缺了反省的踏查還是不是田野踏查先略過不表,就靠著作者的敘述了解一下他眼中的矽谷。 高科技產業有許多高不可攀的事,像是現代天方夜譚,對凡人而言大約是另一個國度。科技巨獸的發源地,自然跟凡間有所不同。整體而言印象算是正面,那些文化差異與衝突,對作者來說大概是矽谷之所
Thumbnail
混合工作或將成為長遠工作模式 縱使蘋果公司並沒有強迫員工立即全面恢復正常,每週五天回到辦公室,而是採取了逐步回歸的策略和混合工作政策,但是不少蘋果員工卻相當不滿。當疫情漸退之際,混合工作模式是否仍然是企業應持續實行的模式?現在的矽谷看來是一個重要指標。
Thumbnail
混合工作或將成為長遠工作模式 縱使蘋果公司並沒有強迫員工立即全面恢復正常,每週五天回到辦公室,而是採取了逐步回歸的策略和混合工作政策,但是不少蘋果員工卻相當不滿。當疫情漸退之際,混合工作模式是否仍然是企業應持續實行的模式?現在的矽谷看來是一個重要指標。
Thumbnail
當 Covid-19 來襲時,迫使全球發生了改變,企業將技術視為與客戶互動的一種手段,並展現工作的靈活性,這將有助於推動影響各行各業的數位轉型。探索這些變化如何影響業務並幫助員工了解如何接受數位轉型,以及這些變化的哪些部分將會持續下去。以下是疫情後數位轉型下主要變化,擴展更大的投資和技術以下...
Thumbnail
當 Covid-19 來襲時,迫使全球發生了改變,企業將技術視為與客戶互動的一種手段,並展現工作的靈活性,這將有助於推動影響各行各業的數位轉型。探索這些變化如何影響業務並幫助員工了解如何接受數位轉型,以及這些變化的哪些部分將會持續下去。以下是疫情後數位轉型下主要變化,擴展更大的投資和技術以下...
Thumbnail
傳統被認為數位轉型不成功的日本企業,就在疫情中被迫加速推進數位化進程。在新冠肺炎之前,許多日本企業仍使用老式的傳真機作為訊息交換的工具,許多文書表單仍習慣使用傳統紙本,也習慣面對面拜訪客戶與會談。但疫情下,數位化轉型迫在眉睫...
Thumbnail
傳統被認為數位轉型不成功的日本企業,就在疫情中被迫加速推進數位化進程。在新冠肺炎之前,許多日本企業仍使用老式的傳真機作為訊息交換的工具,許多文書表單仍習慣使用傳統紙本,也習慣面對面拜訪客戶與會談。但疫情下,數位化轉型迫在眉睫...
Thumbnail
多數工作者認為公司主管使用監控軟體控制在家情形,或是透過大大小小會議直接間接監視、確保所有人都在崗位上等等手段,才是扼殺產值的主要來源之一。
Thumbnail
多數工作者認為公司主管使用監控軟體控制在家情形,或是透過大大小小會議直接間接監視、確保所有人都在崗位上等等手段,才是扼殺產值的主要來源之一。
Thumbnail
我相信疫情即將過去,但一切「不會恢復原樣」。很多的工作型態即將改變,甚至很多的工作會消失。 你的工作在未來還存在嗎? 抑或者變成什麼樣子? 這篇文章整理了一些在未來即將改變的工作類型,來看看你的工作什麼哪一種? 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Thumbnail
我相信疫情即將過去,但一切「不會恢復原樣」。很多的工作型態即將改變,甚至很多的工作會消失。 你的工作在未來還存在嗎? 抑或者變成什麼樣子? 這篇文章整理了一些在未來即將改變的工作類型,來看看你的工作什麼哪一種? 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Thumbnail
遠距工作,以前的觀念就只知道是自由業者,對遠距工作的模式很模糊,也不會想去了解,其實這種工作模式已經有近半世紀的發展歷史 因疫情的關係,現在很多人被迫在家遠距工作,才慢慢開始知道遠距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的能力,現在工作種類也越來越多元,這模式在未來這將會是一股潮流 現在很多企業在疫情推動下,臉書
Thumbnail
遠距工作,以前的觀念就只知道是自由業者,對遠距工作的模式很模糊,也不會想去了解,其實這種工作模式已經有近半世紀的發展歷史 因疫情的關係,現在很多人被迫在家遠距工作,才慢慢開始知道遠距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的能力,現在工作種類也越來越多元,這模式在未來這將會是一股潮流 現在很多企業在疫情推動下,臉書
Thumbnail
自2005年起,遠距工作已成長了173%(資料來源: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 而2020年因為有Covid-19的影響,更是加速了遠距工作的發展速度,在美國有62%的員工因為疫情的關係必須在家工作,其中有59%的人希望在疫情過後能繼續在家工作
Thumbnail
自2005年起,遠距工作已成長了173%(資料來源: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 而2020年因為有Covid-19的影響,更是加速了遠距工作的發展速度,在美國有62%的員工因為疫情的關係必須在家工作,其中有59%的人希望在疫情過後能繼續在家工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