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美的種子,培育五感豐富的孩子

2020/06/0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報導於:2018-02-01
編採:黃馨儀 責任編輯:吳美欣
在雜學校參展單位中,許多人聚焦於高等教育、升學體系或體制外教育之餘,同時也有一些針對「幼兒教育」的團隊,這些團隊可不是來強調雙語教學、贏在起跑點,而是試著將國外值得效法的創新模式,導入台灣,翻轉窠臼的幼兒教育,而這正是五感計畫與微笑音符團隊持續運行並堅持的方向。
公車往陽明山方向行駛,遠離市區的路途間,不禁想著在如此清幽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是什麼樣的呢?走進幼兒園,外牆上的綠盆栽、隨季節更換的乾燥花吊飾、半開放式的廚房與面對落地窗的兒童餐桌椅、整潔白淨的空間等,都是藝術元素的一部分。
五感計畫與微笑音符團隊秉持感性是創意的來源,為幼兒教育打一盞溫暖的燈光,透過音樂藝術教育,讓孩子發揮創意、體驗生活中的五感。
室內外充滿明亮的開放空間,供孩子自由創作。(照片提供/五感計畫與微笑音符)
微笑音符幼兒園的牆上貼著園內強調培養的五育,並不是我們熟悉的德智體群美,而是由創辦人平井千晴所提倡的音育、美育、智育、綠育、食育,培養孩子用感官體驗生活,教育國際品格。
智育—瑞吉歐課程—盡情發揮創造力‧生活中的素材即最好的教材。
(照片提供/五感計畫與微笑音符)
不同於許多教學環境,微笑音符與其說沒有教室,不如說是提供空間給孩子使用,一二樓除了教師辦公處以外,是全開放的環境。「座って!」(坐下囉!) 小朋友隨著日籍老師的指示圍坐,專心地聽老師念繪本。其實日語中有非常多的狀聲詞,「咕嚕咕嚕」、「咻~!」,小朋友便能透過聽念讀物培養豐富的表達能力。
一樓的小小孩聽繪本的同時,二樓的小朋友則在捏做黏土。特別的是捏黏土的空間有額外放置鏡子、打上燈光,強調光是視覺的基礎,用不同的光線提供孩子光影變化與想像力;用鏡子讓他們觀察不同角度的細節與美感。
透過光影變化讓孩子們進行平面和立體的互動式創作。
(照片提供/五感計畫與微笑音符)
不僅是創作中學習,生活上也不乏美感教育。以孩子們午餐的餐盤為例,湯碗、飯碗、菜盤是分開的,而非將飯菜疊在同個餐盤中,除了容易擺盤、味道不易混雜、也給予視覺上的設計感。創辦人認為這是種直覺式的感動,自小接觸整潔、美感、設計感,長大後的他們便會喜歡並要求這樣的環境。
飯菜分盤與瓷器的使用提供味覺與視覺饗宴。(照片提供/五感計畫與微笑音符)
創辦人平井千晴結合義大利的瑞吉歐教學,重視小朋友的成長歷程。如同今天的黏土課,並不是一堂獨立單元,而是從認識自己的五官、照鏡子看看自己、一直到用黏土捏出與自己相同的動作,是一系列充滿自覺與互動的過程。
就連黏土課程,微笑音符幼兒園也準備了不少素材給孩子,在課程開始的前一天,老師帶著小朋友到附近的公園撿樹枝、松果,黏土課上就能見到孩子用樹枝當作手臂、松果作為帽子的畫面,比起紙張、畫筆,想給孩子接觸厚薄不一、溫度冷熱、粗細大小種種珍貴卻不容易被重視的感官體驗。
給予多層次的感官刺激,是為了增加孩子的感受性,感受過後希望孩子能有豐富的表現力,創作作品後,讓孩子以自己的敘述表達想法。在創作與表達之間,教師扮演了重要角色。微笑音符幼兒園的每位老師身上都帶著相機,除了時時刻刻紀錄以外,當孩子講出了過去不曾表達的意見或是有別於以往的表現時,教師會用照片與文字寫下這細微的變化,同時也讓家長能透過記錄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長。
五感教育是團隊最重要的核心理念。(照片提供/五感計畫與微笑音符)
結合日本文化與義大利瑞吉歐教育模式,微笑音符幼兒園在雜學校展覽中是特殊的一塊天地,當大家討論升學體制、科技學習的青少年教育時,微笑音符打造人人經過都會為之一亮的教育空間。展覽中不乏家長與同業到場相互交流教育理念,給彼此諸多良性回饋,更期待在交流中共同建立起良善的幼兒園環境。
瑞吉歐教育也強調「無菜單式課程」,讓孩子與老師共同討論接下來的學習方向。課程的建立並非萬年不變,而是在課程間,觀察孩子興趣所在,依據不同群體做往後的動態調整。動態教育會給孩子無形的創意思考,引導小朋友探究型學習的精神,讓他成為生活的主人,往後的成長過程,他們會對自學有所體悟與實踐。
也因為幼兒園的紮根,即使孩子未來進入體制內國中小,微笑音符所指引的價值觀,會在孩子的家庭與孩子本身延續。國外的瑞吉歐教育歷時較久,過去的經驗也表明,孩子在幼兒園的體驗足夠豐富,已經探索過多種工具、明白工具如何使用與創作。當回到體制內教育、再度碰上同樣工具時,他們會想要探索更具深度的事物。作為幼兒園,微笑音符走一條不同的路,為孩子的成長紮下美的根基。
團隊認為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照片提供/五感計畫與微笑音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雜學校
雜學校
Learn To Be:打造交流與串連的舞台,讓各種學習想法能夠被看見,互相碰撞、激盪,讓學習者可以在這邊想像、學習,勇敢選擇自己想學。 官方網站:https://zashare.or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