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事雜談‧拾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身為譯者,最常聽見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
「你覺得機器翻譯會取代譯者嗎?」
從工業革命開始,科技的日新月異讓許多人失去工作,產量穩定、沒有情緒的機器逐漸在制式化、內容重覆性高的產線中取代產能相對低落、情緒複雜又需要休息的人力。過去這種現象大多出現在勞力工作上,卻沒想到譯者這種以腦力為主的工作如今也面臨相同危機。
身為專業譯者,又是從何種角度看待日益精良的機器翻譯呢?
「這翻譯亂七八糟,一定是Google翻譯!」相信很多人以前時常聽見這句話,通常出現在讀到劣質譯文的時候。
的確,過去的機器翻譯品質不佳,常常鬧出許多笑話。但是時代不同了,近年來由於AI與神經元學習法的技術進步,機器翻譯的品質愈來愈好,甚至在某些時候已經可以用「條理分明」來形容Google小姐的譯文。
而除了最有名的Google翻譯以外,還有不少其他網頁也提供機器翻譯服務,甚至有網頁一次蒐羅多家機器翻譯引擎服務,提供網頁使用者同時參考不同引擎的譯文。
根據筆者在中英互譯的經驗,以平鋪直敘的資訊性或技術性文本而言,機器翻譯的品質進展確實令人訝異,不僅文法不會有錯,資訊的正確率也大幅提升,甚至連透過關係代名詞構成的複雜句型,也都有一定的處理能力。當然,機器翻譯目前仍然無法確保資訊正確率高達100%,但以文本全篇比例而言,資訊正確率可以高達八成,而且順暢度與可用性(直接剪貼的譯文良率)還不低。
舉個例子吧,將美國專利US6584875B1實施方式的其中一段說明丟進Google翻譯:
原文:The circumferential wall of the circular hole is formed with a cavity 25 extending to rear end of the handle. A shaft hole 26 is formed on top face of the handle 20 and inward extend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cavity 25. The shaft hole 26 is right positioned at the center of the cavity.
譯文:圓形孔的周壁形成有延伸到手柄的後端的空腔25。軸孔26形成在手柄20的頂面上,並且向內延伸以與腔25連通。軸孔26正好位於腔的中心。
可以看見,其實Google譯文的正確率與可讀性相當高,假如僅止於以「獲取資訊」為目的,現今機器翻譯的水準已經能夠符合要求。
不過光就上面這一小段文字仍然能發現一些問題。例如原文中的「cavity 」在譯文的第一行翻譯為「空腔」,在第二行卻被翻譯為「腔」,若是以「向智財局提交外文說明書譯本」為目的,這種用語不統一的問題如果出現在請求項內容中就可能受到形式核駁。除此之外,專利說明書清楚揭露要件所規範的指稱用語「該」,也並未出現在譯文之中,因此將導致申請案不符合「清楚揭露」規範,同樣會受到形式核駁。
由此可知,在對於文本有特定規範要求的系統下,單純的機器翻譯並無法一體適用,依然必須透過進一步校正。但嚴格說來,上述範例的問題並非實質上的錯誤,僅僅是修辭或格式上不符合特定文本目的。
接著來看實質翻譯錯誤的例子,以國際局專利申請案WO1990000180A1為例:
原文: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flexible breathable polyurethane coatings and films and to the prepolymers from which they are formed.
譯文:本發明涉及柔性透氣聚氨酯塗料和薄膜以及由其形成的預聚物。
錯誤點在於「the prepolymers from which they are formed」指的並非「由其形成的預聚物」,而且筆者將完整的這段話丟進三個不同的翻譯引擎,都出現同樣的錯誤。我們換個方式,單獨將這句片段丟進Google翻譯,反而出現了正確的譯文,也就是「形成它們的預聚物」,完整的原意是指「形成聚氨酯塗料和薄膜的預聚物」,而不是「由其形成的預聚物」。
由此可知,當遇到容易造成從屬關係混淆的關係代名詞時,機器翻譯就有可能出現實質錯誤,而只要這種錯誤仍然存在的一天,機器翻譯就不可能完全取代譯者,不過這種問題出現的機率必然會不斷降低。
上述範例主要著墨於「筆譯方面的機器翻譯」,至於能夠有效解決用語不一致的翻譯輔助軟體以及機器口譯,讓我們留待以後再談。

回到最初的問題,「你覺得機器翻譯會取代譯者嗎?」
筆者個人認為,就筆譯方面看來,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個面向。
首先,針對資訊性或技術性文本翻譯而言,我相信機器翻譯總有一天會取代譯者。並不是說資訊性或技術性文本比較簡單,而是這種文本的資訊大多屬於平鋪直敘式,以「讀得懂」為最高指導原則,因此只要能夠解決前述的正確性問題,那麼接下來只剩下通順與否,而這項要求在文本受眾的寬容性與目的加持之下,並不是太大的問題。
再來談到文學性文本或書籍翻譯,我認為這類文本的譯者「幾乎」不會被機器翻譯取代。為什麼?相較於技術性文本,文學或書籍翻譯除了資訊正確以外,還必須兼顧情境方面的適讀性,也就是「美」,換句話說,不能直譯。然而,「美」是大腦中相當抽象的概念,甚至每個人對於「美」的標準不一而足,但整體而言還是有其脈絡可循。
舉個例子,讓我們把文學小說中的這段話丟進Google翻譯。
原文:This led to a debate between the two men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hat was probable, plausible, and possible — a debate that might have gone one for an hour, but for a knock at the door.
譯文:這導致了兩個人之間關於可能,合理和可能之間的差異的辯論-一場辯論可能進行了一個小時,但敲門而入。
看得出來,機器翻譯的譯文或許每個「字」都是對的,但是並無法處理文學作品這樣充滿轉折與穿插的描繪,更遑論要兼顧「美」的表達。因此,文學性文本或書籍譯者暫時還不會面臨被取代的危機。
至於什麼時候文學譯者可能會面臨危機呢?筆者推測應該是出現「譯文濾鏡」這項功能的時候吧?(笑)
以下純屬天馬行空:或許有一天,我們也會擁有像諸多影像處理軟體一樣的譯文濾鏡功能,只要將正確性高的機器譯文套用例如「文學濾鏡」、「技術文件濾鏡」、「詩歌濾鏡」,甚至是「瓊瑤濾鏡」、「藤井樹濾鏡」、「哈利波特濾鏡」便能以相對應的風格來呈現譯文。Alas!
Photo by Kari Shea on Unsplash
接下來就是工作流水帳了。
依然忙碌的2020年將近過半,距離上次發文將近三個月,筆者也交出今年的第三本譯作。
原本打算手頭這本書交稿後,下半年的時間暫時休息,把閒暇時光留給家人,卻在這時來了封信,是未曾合作過的大出版社邀譯。這間出版社並非自己找上門,而是大約一個多月前筆者主動去信自介,沒想到這麼快就有譯案發來,雖然只是一本篇幅較小的勵志書,但可想而知,總不能將重點大書發給未曾合作過的譯者,還是必須試試水溫才行。
秉持著拓展案源的精神,也順利通過試譯,稿期敲定在九月底,時間算是相當充裕。前兩周在上班時,突然有寫文主題的靈感飛來,於是今天就趁著書與書之間的空檔來聊聊機器翻譯這檔子事。
不知道各位對於機器翻譯會不會取代譯者這件事有沒有任何看法,歡迎與大家分享!如果想要了解翻譯工作的任何相關話題,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彼此交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45內容數
逃離職場,投入全職自由工作者的心路歷程,和各式各樣的人生心得分享,歡迎交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替我按下愛心並且加入追蹤,這是對我最大的鼓勵,謝謝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ayadon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轉眼間,又過了一個半月。沒錯,筆者又譯完了一本書,交稿後的現在正聽著輕鬆的巴薩諾瓦,難得有這麼個閒情雅致,今天就來閒聊一下。
忙亂的2019就這麼過了,如今已經進入紛亂的2020第二個月。這篇文章除了紀錄個人接下來的工作安排以外,也打算分享上一本書即將付梓時的一點小插曲。
自從三月底過後就一直沒有發文,今天終於抽出一點空檔(動力?)來報告這陣子到底在忙些什麼,順帶當成個人近期的工作回顧,也讓對於譯者生涯有興趣的讀者了解自己可能面對的心理壓力以及調適工作步調的需求。 我也才終於體會到,當工作忙得要命時,真的沒時間也沒腦力寫文章啊…請先讓我向持續寫作不間斷的作者們致敬!
近來每天除了上班,回到家中就忙著趕稿,就連假日也不例外,再加上家務事,依然忙碌到連構思文章的時間都沒有。 難得昨日在高鐵上用小小的手機打著久違的工作日誌,單純分享近來的忙碌生活,也算是久違的廢文碎嘴。
上回分享了口譯員的相關培訓過程,以及需要具備的能力 本篇文章想聊聊口譯員在上場前的準備工作 或許能提供一些不同的面向,讓大家更了解口譯工作
上篇文章概略介紹了口譯員的工作形態 本篇文章介紹口譯員的培訓過程 對口譯工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轉眼間,又過了一個半月。沒錯,筆者又譯完了一本書,交稿後的現在正聽著輕鬆的巴薩諾瓦,難得有這麼個閒情雅致,今天就來閒聊一下。
忙亂的2019就這麼過了,如今已經進入紛亂的2020第二個月。這篇文章除了紀錄個人接下來的工作安排以外,也打算分享上一本書即將付梓時的一點小插曲。
自從三月底過後就一直沒有發文,今天終於抽出一點空檔(動力?)來報告這陣子到底在忙些什麼,順帶當成個人近期的工作回顧,也讓對於譯者生涯有興趣的讀者了解自己可能面對的心理壓力以及調適工作步調的需求。 我也才終於體會到,當工作忙得要命時,真的沒時間也沒腦力寫文章啊…請先讓我向持續寫作不間斷的作者們致敬!
近來每天除了上班,回到家中就忙著趕稿,就連假日也不例外,再加上家務事,依然忙碌到連構思文章的時間都沒有。 難得昨日在高鐵上用小小的手機打著久違的工作日誌,單純分享近來的忙碌生活,也算是久違的廢文碎嘴。
上回分享了口譯員的相關培訓過程,以及需要具備的能力 本篇文章想聊聊口譯員在上場前的準備工作 或許能提供一些不同的面向,讓大家更了解口譯工作
上篇文章概略介紹了口譯員的工作形態 本篇文章介紹口譯員的培訓過程 對口譯工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I對語言學習的衝擊 自從ChapGPT橫空出世,大家開始真正感受到AI真的來了,最起碼它在語言這塊已經可以做到接近完美的程度,很多人甚至開始懷疑到底我們還需要學習英文嗎?畢竟現在人手一機,再加上AI的應用,基本就是帶了一個會行走的翻譯機,以後出國再也不用擔心語言的問題,是不是翻譯已經變成是一項可
Thumbnail
不久前因為 AI 工具大量且快速演進,許多人開始議論起未來將被機器人取代工作的可怕,也許是我涉世未深,又或許是我太過天真,但我從不認為被機器人取代是一件值得擔憂的議題,我反倒認為一個人因失去一份工作而迷失了人生方向,這才是我們該擔心的問題! 科技逐年進步,越來越多書籍、電影開始議論起AI的演進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你最近開始學AI了嗎? 我付幾次費用,最容易上手的是寫歌成歌曲的SUNO。 CHATGPT付了4.0的錢,但還是不知道什麼樣的功能,能幫我改進效率,可能還沒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所以不知道怎麼應付。 也付錢去學AI線上課,想要串接ai... 也不過才一年的時間,很多軟體都改了設定,竟然一個都沒串成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工智能對未來的影響,提到了人工智能不斷進步的速度,以及預測了未來幾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包括了代替工程師寫CODE以及瞭解和療癒人類情緒。
去年八月左右,幾個新聞界的記者朋友遇到我,便連聲感嘆說:AI的寫作編輯功能太厲害了,照這情勢發展下去,我們很快就要失業了。一個翻譯界的朋友,同樣表達這一憂慮:譯者與翻譯軟體較量最後是誰勝出?對我來說,要回答這些尖銳的問題,我得不帶任何偏見,認識AI和翻譯軟體這樣的競爭對手,否則很容易流於意氣之爭,於
前言 113.2.28曾任科技部代理部長的林一平在聯合報發表了一篇《AI時代的作家》討論AI對作家的影響,原因是有外文系教授問他:未來文學院學生的工作是否會被AI所取代?他的看法是翻譯工作可以確定會被取代。(註:到清邁旅遊時,手機壞了,不通泰語,可是到尚泰百貨的手機商場時,修理手機的小弟直接用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最近 AI 技術在翻譯領域的不同應用,包括使用 AI 生成履歷照片和文章標題建議。作者通過實際應用分享了AI技術的優點和適用性,並邀請讀者一起探討 AI 技術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如果您對 AI 技術有興趣,歡迎追蹤本文作者的專題,並分享給你的朋友。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有人堅信語譯的精髓『信、達、雅』,絕對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有人堅信人工智能勢必完全取代人工筆譯與語譯。 我則以為盡信AI,不如沒有AI。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I對語言學習的衝擊 自從ChapGPT橫空出世,大家開始真正感受到AI真的來了,最起碼它在語言這塊已經可以做到接近完美的程度,很多人甚至開始懷疑到底我們還需要學習英文嗎?畢竟現在人手一機,再加上AI的應用,基本就是帶了一個會行走的翻譯機,以後出國再也不用擔心語言的問題,是不是翻譯已經變成是一項可
Thumbnail
不久前因為 AI 工具大量且快速演進,許多人開始議論起未來將被機器人取代工作的可怕,也許是我涉世未深,又或許是我太過天真,但我從不認為被機器人取代是一件值得擔憂的議題,我反倒認為一個人因失去一份工作而迷失了人生方向,這才是我們該擔心的問題! 科技逐年進步,越來越多書籍、電影開始議論起AI的演進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你最近開始學AI了嗎? 我付幾次費用,最容易上手的是寫歌成歌曲的SUNO。 CHATGPT付了4.0的錢,但還是不知道什麼樣的功能,能幫我改進效率,可能還沒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所以不知道怎麼應付。 也付錢去學AI線上課,想要串接ai... 也不過才一年的時間,很多軟體都改了設定,竟然一個都沒串成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工智能對未來的影響,提到了人工智能不斷進步的速度,以及預測了未來幾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包括了代替工程師寫CODE以及瞭解和療癒人類情緒。
去年八月左右,幾個新聞界的記者朋友遇到我,便連聲感嘆說:AI的寫作編輯功能太厲害了,照這情勢發展下去,我們很快就要失業了。一個翻譯界的朋友,同樣表達這一憂慮:譯者與翻譯軟體較量最後是誰勝出?對我來說,要回答這些尖銳的問題,我得不帶任何偏見,認識AI和翻譯軟體這樣的競爭對手,否則很容易流於意氣之爭,於
前言 113.2.28曾任科技部代理部長的林一平在聯合報發表了一篇《AI時代的作家》討論AI對作家的影響,原因是有外文系教授問他:未來文學院學生的工作是否會被AI所取代?他的看法是翻譯工作可以確定會被取代。(註:到清邁旅遊時,手機壞了,不通泰語,可是到尚泰百貨的手機商場時,修理手機的小弟直接用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最近 AI 技術在翻譯領域的不同應用,包括使用 AI 生成履歷照片和文章標題建議。作者通過實際應用分享了AI技術的優點和適用性,並邀請讀者一起探討 AI 技術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如果您對 AI 技術有興趣,歡迎追蹤本文作者的專題,並分享給你的朋友。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有人堅信語譯的精髓『信、達、雅』,絕對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有人堅信人工智能勢必完全取代人工筆譯與語譯。 我則以為盡信AI,不如沒有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