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一那年,老師問我們一個問題:「什麼是原住民藝術?」
我的回答是:「藝術作品的藝術經驗是作者從自己母文化內化而出的,就是原住民藝術。」
王嵩山在《藝術原境:臺灣原住民族創意人類學》中提到:
原住民藝術家運用不同的方式,再現各族神話、起源、歷史事件、權力、祖靈與超自然力量等文化真實。藝術創作的技巧,反而不是當代原住民藝術家追求的目標。與深刻的文化過去相連結的原住民族藝術,已成為重要當代藝術運動。(2004:164)
歸根結底就是把自身母文化當成養分,並且內涵化後,重新的再現出來,可以想做是藝術家的「本能」,又或是單純體現自己生活的一面,台東卑南族Savakan頭目哈古,長年一直製作著與部落生活有關的木雕藝術,對於創作背景的動力他只是說:「我雕刻,只是要交代後代,我們過去是如何生活的」(朱苓尹,1991:112)。
圖1 《血的交換》(2020)。作者:鐵木•巴紹。山海原力—原住民族藝術展
文化是什麼?那是整個社會的經驗共識,早在我們出生前就存在,小到起住坐臥,大到婚喪喜慶、神話禁忌,都與社會的文化不可分割,臺灣紋面民族的Gaya(又稱Gaga)文化,一直被解讀成社會結構的規則,傳統信仰等等,然而在我泰雅族的朋友跟我提到概念時,他是這麼說:「祂是一個宇宙觀念,你呼吸、喝水、行走、坐著、站著,都是在遵行Gaya,這就是我們,我們就是Gaya的一部份」,簡單來講,文化就是生活,一如Gaya是無形,卻也能看得到,知道,聽到,摸到,然而祂分散在生活中、時間中,不輕易被人說破,理解,可是也是那麼貼近。
很難懂吧,其實這很簡單,只要你放下固有的想法,去融入到他們生活,你就會明白了。
圖2 《失根的靈魂》。作者:安聖惠。山海原力—原住民族藝術展
原住民藝術一直以來被爭論「什麼是原住民藝術」?我曾經被一位客家老師說:「妳的作品應該要有原住民的味道」,我就很深入的問:到底妳覺得的「原住民的味道」是什麼呢?那位老師吱吱嗚嗚半天,最後說出「長相」、「穿著」;當下的我很想大笑,原來要有「原住民的長相」、「原住民的服裝」才算是有「原住民的味道」?
那我再問,何為原住民(Indigenous)的長相?服裝?
我覺得光是問到這題,就可以問倒大部分的人,其實光是「原住民的味道」這個題目我就可以另開一題,這裡我暫時不解釋。
圖3 《刑具》。作者:巴豪嵐.吉嵐。山海原力—原住民族藝術展
哈古頭目的木雕曾被所謂的藝術評論將說:「不是原住民的雕刻」,因為他雕刻的是生活常見的農耕生活、採集、打獵等,就因為「漢人也有」便被認定不是原住民雕刻,是不是很可笑呢?前文就說到,原住民藝術是創作者根據自己的文化(美感)經驗創作,文化源自生活,那麼推敲就可以得知,哈古的木雕不只是生活雕刻藝術,更是原住民藝術!因為他表現出台東卑南族Savakan的生活!
被這樣質疑的當然不只哈古頭目,並且這樣的質疑我相信也會一直持續下去,因為臺灣的環境成「獨尊漢文化」,早已失去多元文化的良好風俗,更已經習慣一切知識來自於政府既定好的學校知識,
在過去傳統的社會裡,文化教育的責任落在祖父母身上,他們負責將傳統的知識與文化傳授給子孫輩,因為祖父母有豐富的人生歷練,對於自然、山林河川的知識以及部落倫理道德與價值觀念都非常豐富。(王嵩山,2004:157)
現在因為過去國語運動等一系列教育,文化出現很大的斷層,以然無法從家裡教授文化知識,臺灣學校雖然近年來一直注重文化培育,不過不得不承認效率很低,不只是原住民的部分,台語、客語也都面臨這樣的困境,更因為文化知識的不足,才會出現令人啼笑皆非的「這不是原住民藝術」等言論。
如果當你今天用一種很肯定的態度說出「這才是原住民的味道」等詞,請先三思,想一想你這樣的評論是基於什麼理論說出來的?然後當創作者跟你說這就是原住民藝術,你不覺得時,也請再想一想,到底為什麼你不覺得呢?
是否可以被視為一種「原住民藝術」,應該以創作者受文化浸染而來的「身分」及其相應的文化理解與認同作為判準。(王嵩山,2004:142)
並且無法立刻明白對方作品美感的原因,那是因為你還不熟悉對方的文化背景,你必須融入到對方的母文化中,才能將之解釋(Jacques Maquet,2003:238)。
引用文獻
王嵩山(2004)。藝術原境:臺灣原住民族創意人類學。新北:遠足文化。
雄獅美術(1991)。新原始藝術特集。台北:雄獅美術月刊社。
武珊珊(譯)(2003)。美感經驗(原作者:Jacques Maquet)。台北市:雄獅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