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淺談:從《藝術原境》中看到什麼是原住民藝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碩一那年,老師問我們一個問題:「什麼是原住民藝術?」

我的回答是:「藝術作品的藝術經驗是作者從自己母文化內化而出的,就是原住民藝術。」

  王嵩山在《藝術原境:臺灣原住民族創意人類學》中提到:

原住民藝術家運用不同的方式,再現各族神話、起源、歷史事件、權力、祖靈與超自然力量等文化真實。藝術創作的技巧,反而不是當代原住民藝術家追求的目標。與深刻的文化過去相連結的原住民族藝術,已成為重要當代藝術運動。(2004:164)

  歸根結底就是把自身母文化當成養分,並且內涵化後,重新的再現出來,可以想做是藝術家的「本能」,又或是單純體現自己生活的一面,台東卑南族Savakan頭目哈古,長年一直製作著與部落生活有關的木雕藝術,對於創作背景的動力他只是說:「我雕刻,只是要交代後代,我們過去是如何生活的」(朱苓尹,1991:112)。

raw-image

  文化是什麼?那是整個社會的經驗共識,早在我們出生前就存在,小到起住坐臥,大到婚喪喜慶、神話禁忌,都與社會的文化不可分割,臺灣紋面民族的Gaya(又稱Gaga)文化,一直被解讀成社會結構的規則,傳統信仰等等,然而在我泰雅族的朋友跟我提到概念時,他是這麼說:「祂是一個宇宙觀念,你呼吸、喝水、行走、坐著、站著,都是在遵行Gaya,這就是我們,我們就是Gaya的一部份」,簡單來講,文化就是生活,一如Gaya是無形,卻也能看得到,知道,聽到,摸到,然而祂分散在生活中、時間中,不輕易被人說破,理解,可是也是那麼貼近。

  很難懂吧,其實這很簡單,只要你放下固有的想法,去融入到他們生活,你就會明白了。

raw-image

  原住民藝術一直以來被爭論「什麼是原住民藝術」?我曾經被一位客家老師說:「妳的作品應該要有原住民的味道」,我就很深入的問:到底妳覺得的「原住民的味道」是什麼呢?那位老師吱吱嗚嗚半天,最後說出「長相」、「穿著」;當下的我很想大笑,原來要有「原住民的長相」、「原住民的服裝」才算是有「原住民的味道」?

  那我再問,何為原住民(Indigenous)的長相?服裝?

  我覺得光是問到這題,就可以問倒大部分的人,其實光是「原住民的味道」這個題目我就可以另開一題,這裡我暫時不解釋。

raw-image

  哈古頭目的木雕曾被所謂的藝術評論將說:「不是原住民的雕刻」,因為他雕刻的是生活常見的農耕生活、採集、打獵等,就因為「漢人也有」便被認定不是原住民雕刻,是不是很可笑呢?前文就說到,原住民藝術是創作者根據自己的文化(美感)經驗創作,文化源自生活,那麼推敲就可以得知,哈古的木雕不只是生活雕刻藝術,更是原住民藝術!因為他表現出台東卑南族Savakan的生活!

  被這樣質疑的當然不只哈古頭目,並且這樣的質疑我相信也會一直持續下去,因為臺灣的環境成「獨尊漢文化」,早已失去多元文化的良好風俗,更已經習慣一切知識來自於政府既定好的學校知識,

在過去傳統的社會裡,文化教育的責任落在祖父母身上,他們負責將傳統的知識與文化傳授給子孫輩,因為祖父母有豐富的人生歷練,對於自然、山林河川的知識以及部落倫理道德與價值觀念都非常豐富。(王嵩山,2004:157)

  現在因為過去國語運動等一系列教育,文化出現很大的斷層,以然無法從家裡教授文化知識,臺灣學校雖然近年來一直注重文化培育,不過不得不承認效率很低,不只是原住民的部分,台語、客語也都面臨這樣的困境,更因為文化知識的不足,才會出現令人啼笑皆非的「這不是原住民藝術」等言論。

  如果當你今天用一種很肯定的態度說出「這才是原住民的味道」等詞,請先三思,想一想你這樣的評論是基於什麼理論說出來的?然後當創作者跟你說這就是原住民藝術,你不覺得時,也請再想一想,到底為什麼你不覺得呢?

是否可以被視為一種「原住民藝術」,應該以創作者受文化浸染而來的「身分」及其相應的文化理解與認同作為判準。(王嵩山,2004:142)

並且無法立刻明白對方作品美感的原因,那是因為你還不熟悉對方的文化背景,你必須融入到對方的母文化中,才能將之解釋(Jacques Maquet,2003:238)。


引用文獻

王嵩山(2004)。藝術原境:臺灣原住民族創意人類學。新北:遠足文化。

雄獅美術(1991)。新原始藝術特集。台北:雄獅美術月刊社。

武珊珊(譯)(2003)。美感經驗(原作者:Jacques Maquet)。台北市:雄獅美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nay阿甄的沙龍
31會員
19內容數
「說你有多崇拜羊神,希望可以成為牠的奴僕,牠豢養的羊群,就如同你豢養的。」 一個與世隔絕的村莊,迎來了一位有灰藍色眼眸的獵人。 村莊最近發生村民失蹤並被殺害的事件,殘忍的手法跟傳說中的「羊神」一樣,而牧羊人侯丁平靜的生活就此被打破。
Panay阿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11
撰寫時間:2012年4月22日 過程: 2012年3月12日,鄰居發現倫德已經一個禮拜沒有離開房子,因此報警,報警紀錄在附件資料中。 2012年4月2日,社區不少人投訴倫德的房子傳來狗叫聲和奇怪的聲音,警察來探查後立即封鎖現場。 2012年4月4日,我接手案子調查。
Thumbnail
2023/07/11
撰寫時間:2012年4月22日 過程: 2012年3月12日,鄰居發現倫德已經一個禮拜沒有離開房子,因此報警,報警紀錄在附件資料中。 2012年4月2日,社區不少人投訴倫德的房子傳來狗叫聲和奇怪的聲音,警察來探查後立即封鎖現場。 2012年4月4日,我接手案子調查。
Thumbnail
2023/07/06
時間:2012年3月12日 下午14:23分 警察:布賴恩‧史密斯 對象:◼︎◼︎◼︎◼︎
Thumbnail
2023/07/06
時間:2012年3月12日 下午14:23分 警察:布賴恩‧史密斯 對象:◼︎◼︎◼︎◼︎
Thumbnail
2023/06/27
「說你有多崇拜羊神,希望可以成為牠的奴僕,牠豢養的羊群,就如同你豢養的。」 一個與世隔絕的村莊,迎來了一位有灰藍色眼眸的獵人。 村莊最近發生村民失蹤並被殺害的事件,殘忍的手法跟傳說中的「羊神」一樣,而牧羊人侯丁平靜的生活就此被打破。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3/06/27
「說你有多崇拜羊神,希望可以成為牠的奴僕,牠豢養的羊群,就如同你豢養的。」 一個與世隔絕的村莊,迎來了一位有灰藍色眼眸的獵人。 村莊最近發生村民失蹤並被殺害的事件,殘忍的手法跟傳說中的「羊神」一樣,而牧羊人侯丁平靜的生活就此被打破。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每參訪一處原住民部落 總會問及是否仍然傳承巫文化 是否仍然有巫師駐守... 不得不承認 戰爭、教會、偏見造成 不可抹滅的傳承斷層! 雖然目前漸漸有精神回歸的趨勢 原住民貼近大地的生活形態也獲得認同 但仍然難以扭轉人們對原住民的偏見 她們對自己也一直沒有自主意識 不願承擔自身在臺灣文化中的重要性 或
Thumbnail
每參訪一處原住民部落 總會問及是否仍然傳承巫文化 是否仍然有巫師駐守... 不得不承認 戰爭、教會、偏見造成 不可抹滅的傳承斷層! 雖然目前漸漸有精神回歸的趨勢 原住民貼近大地的生活形態也獲得認同 但仍然難以扭轉人們對原住民的偏見 她們對自己也一直沒有自主意識 不願承擔自身在臺灣文化中的重要性 或
Thumbnail
原住民藝術家往往無法將作品與原住民族的訴求切割開來,這訴說著原住民「生活在問題中」的現實:賴以維繫生活與文化的土地被鯨吞蠶食;語言與重要祭儀瀕危;政治上面臨不是邊緣化就是附屬化的困境,進退兩難;為了在主流社會爭得一角舞台,不得不有所妥協和犧牲,結果往往兩面不是人,等等。
Thumbnail
原住民藝術家往往無法將作品與原住民族的訴求切割開來,這訴說著原住民「生活在問題中」的現實:賴以維繫生活與文化的土地被鯨吞蠶食;語言與重要祭儀瀕危;政治上面臨不是邊緣化就是附屬化的困境,進退兩難;為了在主流社會爭得一角舞台,不得不有所妥協和犧牲,結果往往兩面不是人,等等。
Thumbnail
原住民透過「儀式」而將資源的取用整合進入社會生活的其他面向,形成一個穩固的整體。而在現代國家的制度下,資源取用的活動是以比部落活動大得多的規模在進行。國家的行政和法律有類於部落內的儀式規範,但那是一種權利與權力的主張,缺少一種人依附於土地的倫理觀,才會經常性的往失控的方向發展。
Thumbnail
原住民透過「儀式」而將資源的取用整合進入社會生活的其他面向,形成一個穩固的整體。而在現代國家的制度下,資源取用的活動是以比部落活動大得多的規模在進行。國家的行政和法律有類於部落內的儀式規範,但那是一種權利與權力的主張,缺少一種人依附於土地的倫理觀,才會經常性的往失控的方向發展。
Thumbnail
文化作為人類學研究的標的,可不只是服飾、料理、建築等等這麼簡單而已,而是長時間的適應所產生的生活應對知道,那才是文化的核心。當文化成為一段描述而非一件物品時,才能開啟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對話,透過這樣的對話,我們才能從別的文化學習與借鏡,讓子己的生活可以更舒適。
Thumbnail
文化作為人類學研究的標的,可不只是服飾、料理、建築等等這麼簡單而已,而是長時間的適應所產生的生活應對知道,那才是文化的核心。當文化成為一段描述而非一件物品時,才能開啟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對話,透過這樣的對話,我們才能從別的文化學習與借鏡,讓子己的生活可以更舒適。
Thumbnail
很多人都以為「原住民族」是一種血緣或族裔的概念,其實並非如此。原住民族是一種政治身分。當一個人說他是阿美族或布農族,他動用的是一個文化、族裔、血緣的概念,但當這個人說他是原住民,他是在主張他作為一個主權體成員的身份,是一個政治性的自我認定和宣稱。
Thumbnail
很多人都以為「原住民族」是一種血緣或族裔的概念,其實並非如此。原住民族是一種政治身分。當一個人說他是阿美族或布農族,他動用的是一個文化、族裔、血緣的概念,但當這個人說他是原住民,他是在主張他作為一個主權體成員的身份,是一個政治性的自我認定和宣稱。
Thumbnail
  原始藝術(Primitive Art)是二十世紀,「西方」文明對於非洲、太平洋群島、東南亞等地所看到的原住民藝術的過時稱呼。   1972年臺灣雄獅美術的一期雜誌,竟堂而皇之的把這四個字放到標題上,一直到1991年仍使用原始藝術作為標
Thumbnail
  原始藝術(Primitive Art)是二十世紀,「西方」文明對於非洲、太平洋群島、東南亞等地所看到的原住民藝術的過時稱呼。   1972年臺灣雄獅美術的一期雜誌,竟堂而皇之的把這四個字放到標題上,一直到1991年仍使用原始藝術作為標
Thumbnail
碩一那年,老師問我們一個問題:「什麼是原住民藝術?」 我的回答是:「藝術作品的藝術經驗是作者從自己母文化內化而出的,就是原住民藝術。」
Thumbnail
碩一那年,老師問我們一個問題:「什麼是原住民藝術?」 我的回答是:「藝術作品的藝術經驗是作者從自己母文化內化而出的,就是原住民藝術。」
Thumbnail
創作異文化之前,作者應該如何「尊重」?   在近年來台灣創作風氣四起,越來越多原創漫畫創作出現,之中很多創作家希望以「台灣本土文化」去創作故事,但是,很多誕生的作品帶給原住民讀者的,卻是第二次傷害──
Thumbnail
創作異文化之前,作者應該如何「尊重」?   在近年來台灣創作風氣四起,越來越多原創漫畫創作出現,之中很多創作家希望以「台灣本土文化」去創作故事,但是,很多誕生的作品帶給原住民讀者的,卻是第二次傷害──
Thumbnail
原住民,深根台灣的人。現在的他們,正有著文化危機的問題,原住民語本是台灣最久遠的語言,可是在這個銜接國際的世代,他們的文化,變得弱勢許多,而在這樣困窘的情況下,又有甚麼是政府能保障的,又有什麼是原住民自己能做到的。
Thumbnail
原住民,深根台灣的人。現在的他們,正有著文化危機的問題,原住民語本是台灣最久遠的語言,可是在這個銜接國際的世代,他們的文化,變得弱勢許多,而在這樣困窘的情況下,又有甚麼是政府能保障的,又有什麼是原住民自己能做到的。
Thumbnail
時代都有自己的故事主題,都市原住民的書寫會是待展的路線,或許在民族議題之中討論複數的個人議題。
Thumbnail
時代都有自己的故事主題,都市原住民的書寫會是待展的路線,或許在民族議題之中討論複數的個人議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