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案例小教室]職業災害產生之醫療費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分析要點]

簡易判斷可以將以「醫療所必需」視為判斷標準,但排除掉伙食費及證明書相關費用。

[詳細內容]

(一)目前勞動基準法第59條及第60條的規定已經明定雇主於員工遭遇職業災害應盡的義務。加上勞動部的相關解釋,在醫療費用的部分,認定方式仍以醫療院所認定的「醫療所必需」為範圍,包含醫師認為後續有繼續醫療的認定,常見於復健或者後續相關手術。但是「伙食費、證明書費用」則不包括在醫療費用當中。

(二)特別的是,勞動部的解釋有提及,若醫療院所或醫師沒有認定後續醫療的必須,但是勞雇雙方認為有必要,則可以由雙方自行約定。

[相關法令]

(一) 勞動基準法第59條規定:「勞工因遭遇職業災害而致死亡、殘廢、傷害或疾病時,雇主應依左列規定予以補償。但如同一事故,依勞工保險條例或其他法令規定,已由雇主支付費用補償者,雇主得予以抵充之:一、勞工受傷或罹患職業病時,雇主應補償其必需之醫療費用。職業病之種類及其醫療範圍,依勞工保險條例有關之規定。二、勞工在醫療中不能工作時,雇主應按其原領工資數額予以補償。但醫療期間屆滿2年仍未能痊癒,經指定之醫院診斷,審定為喪失原有工作能力,且不合第3款之殘廢給付標準者,雇主得一次給付40個月之平均工資後,免除此項工資補償責任。三、勞工經治療終止後,經指定之醫院診斷,審定其身體遺存殘廢者,雇主應按其平均工資及其殘廢程度,一次給予殘廢補償。殘廢補償標準,依勞工保險條例有關之規定。四、勞工遭遇職業傷害或罹患職業病而死亡時,雇主除給與五個月平均工資之喪葬費外,並應一次給與其遺屬四十個月平均工資之死亡補償。其遺屬受領死亡補償之順位如左:(一)配偶及子女。(二)父母。(三)祖父母。(四)孫子女。(五)兄弟姐妹。」

(二) 勞動基準法第60條規定:「雇主依前條規定給付之補償金額,得抵充就同一事故所生損害之賠償金額。」

(三)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30條規定:「雇主依本法第59條第2款補償勞工之工資,應於發給工資之日給與。」

(四) 改制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民國84年5月9日(84)台勞動三字第112977號函:「勞工因職業災害所生之醫療費用,雇主應予補償,但同一事故勞保之醫療給付,雇主得予抵充,如仍有不足,雇主仍應補償。特別護士費、病房費如屬醫療所必需並由醫療機構出具證明者,即屬勞動基準法第59條第1款所稱之醫療費用,應由雇主補償之。至於伙食費則不包括在內。」

(五)改制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民國84年5月10日(84)台勞動三字第115057號函:「一、勞工因職業傷害,勞保醫療給付不足,而確有繼續醫療之必要者,應由雇主負責補償,前經內政部七十五年四月十八日 (75) 台內勞字第393467號函釋在案,函中所稱「‥‥『有繼續醫療之必要』得由醫師認定或由勞雇雙方約定(明示或默示之意思表示合致)定之。」係指勞工職業傷害,醫師認定有繼續醫療之必要,即應由雇主負責補償其勞保醫療給付不足之醫療費用;若醫師未認定,而勞雇雙方約定有繼續醫療之必要者,亦同。二、病房費如經醫師或醫療機構出具證明為必要者,應由雇主負擔。至於伙食費、證明書費用則不屬醫療費用。」

希望喜歡職場案例小教室的閱讀者可以多多追蹤、訂閱、贊助、參與課程喔~

粉絲團連結,觀迎追蹤與按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沛瑩(青雲姐姐)的沙龍
40會員
270內容數
講述有關職場的法令議題以及處理方式
2020/11/08
不得不說現在有許多人在發生勞資爭議後,往往採取不溝通、不合作、不聯繫的方式處理,無論是勞方或資方我都有看過。 但這對雙方絕對沒有好處。
2020/11/08
不得不說現在有許多人在發生勞資爭議後,往往採取不溝通、不合作、不聯繫的方式處理,無論是勞方或資方我都有看過。 但這對雙方絕對沒有好處。
2020/09/09
大約自今年七月起[職場案例小教室]就沒怎麼更新了,目前經營方式多用一個個案例做介紹,不過似乎成效不彰,少部分文章閱讀率高,大部分普通,且常見案例也分享了不少。 之後會再調整經營方式,十月初會再復起更新。 感謝持續支持的舊雨新知。
2020/09/09
大約自今年七月起[職場案例小教室]就沒怎麼更新了,目前經營方式多用一個個案例做介紹,不過似乎成效不彰,少部分文章閱讀率高,大部分普通,且常見案例也分享了不少。 之後會再調整經營方式,十月初會再復起更新。 感謝持續支持的舊雨新知。
2020/07/10
談論的內容是正常狀況下,未涉及變形工時與加班時數挪移等相關問題。 工時與延長工時 在勞動基準法中第30條第1項規定指出了「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加上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1項規定的「勞工每7日中應有2日之休息,其中1日為例假,1日為休息日。」
Thumbnail
2020/07/10
談論的內容是正常狀況下,未涉及變形工時與加班時數挪移等相關問題。 工時與延長工時 在勞動基準法中第30條第1項規定指出了「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加上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1項規定的「勞工每7日中應有2日之休息,其中1日為例假,1日為休息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原有薪資是勞保給付職業傷害(病)補償費。 原領工資係是雇主補償費用之標準。 條件成就可以抵充。 何謂「原有薪資」? 係指勞工原獲得之全部薪資。被保險人如符合請領傷病給付要件,有關其給付之發給標準,應依同條例第35及第36條規定辦理。 《內政部71年5月14日臺內社字第81300號函》
Thumbnail
原有薪資是勞保給付職業傷害(病)補償費。 原領工資係是雇主補償費用之標準。 條件成就可以抵充。 何謂「原有薪資」? 係指勞工原獲得之全部薪資。被保險人如符合請領傷病給付要件,有關其給付之發給標準,應依同條例第35及第36條規定辦理。 《內政部71年5月14日臺內社字第81300號函》
Thumbnail
職災勞工請假要提出有關證明文件。 職業災害未認定前,勞工得先請普通傷病假。經認定結果為職業災害者,再以公傷病假處理。 《勞工請假規則》第6條:「勞工因職業災害而致失能、傷害或疾病者,其治療、休養期間,給予公傷病假。」向雇主請公傷病假,並按同法第10條規定,辦理請假手續並提出有關證明文件。  
Thumbnail
職災勞工請假要提出有關證明文件。 職業災害未認定前,勞工得先請普通傷病假。經認定結果為職業災害者,再以公傷病假處理。 《勞工請假規則》第6條:「勞工因職業災害而致失能、傷害或疾病者,其治療、休養期間,給予公傷病假。」向雇主請公傷病假,並按同法第10條規定,辦理請假手續並提出有關證明文件。  
Thumbnail
問題 勞工於 4/30離職退保, 申請傷病給付日期在6月,得否請領傷病給付? 相關法令規定 勞工保險條例 第 33 條 被保險人遭遇普通傷害或普通疾病住院診療,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正在治療中者,自不能工作之第四日起,發給普通傷害補助費或普通疾病補助費。 第 35 條 普通傷害補助費及普通
Thumbnail
問題 勞工於 4/30離職退保, 申請傷病給付日期在6月,得否請領傷病給付? 相關法令規定 勞工保險條例 第 33 條 被保險人遭遇普通傷害或普通疾病住院診療,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正在治療中者,自不能工作之第四日起,發給普通傷害補助費或普通疾病補助費。 第 35 條 普通傷害補助費及普通
Thumbnail
關於職災,其實不論是員工老闆也是必須要留意的。常見的職災像是往返公司途中發生意外,或是在出差發生事故,以及工作過程中受傷這些都是必須留意的部分。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關於職災3個你一定要知道的重點。
Thumbnail
關於職災,其實不論是員工老闆也是必須要留意的。常見的職災像是往返公司途中發生意外,或是在出差發生事故,以及工作過程中受傷這些都是必須留意的部分。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關於職災3個你一定要知道的重點。
Thumbnail
有的雇主可能會想說,既然都有勞保了,而且勞保第一年會幫忙分攤70%的工資補償,那麼我可以就勞保給付的70%主張抵充,每個月發薪時只給付剩下的30%就好了吧?
Thumbnail
有的雇主可能會想說,既然都有勞保了,而且勞保第一年會幫忙分攤70%的工資補償,那麼我可以就勞保給付的70%主張抵充,每個月發薪時只給付剩下的30%就好了吧?
Thumbnail
工作中受傷發生了意外, 我想大多數人都不願意,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事事都很難說。
Thumbnail
工作中受傷發生了意外, 我想大多數人都不願意,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事事都很難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