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健身中心消費經驗談:別浪費彼此的時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通常是在清晨,趁著人少,到健身中心操練兩小時,其間除了太累/太熱/太喘時,跑到冷氣出風口休息一下之外,從頭到尾都很忙...忙著做動作、換機台、調整重量等。
但其他人通常都很閒,作完一個動作後就坐著滑手機,過兩分鐘後再重複該動作...滑手機和做動作的時間約3比1。好在是月費,如果是某些健身中心的以停留時數計費,那就等於是大約有四分之三的鈔票浪費掉了。更糟的是,坐在原地滑手機,根本就是占著茅坑不拉屎,在離開該設施之前別人無法使用,等於打斷別人的訓練。
我雖然是在離峰時間進場,但每次都會碰到被打斷的情形,好在我簽約的健身中心還算完備,通常可以找到替代設施。我打從心裡希望,每個健身中心消費者都能夠採取我的方式,用循環訓練(circuit training)縮短佔用特定機台的時間,用不同肌群的訓練交互穿插,不再佔用設施原地休息,藉此減少浪費時間,並兼收有氧運動的提升心肺機能效果。
以我的上半身訓練日為例:動作或肌群(重訓動作名稱)
第一循環:上推(肩推)→下拉(引體向上)→彎腰(仰臥起坐)
第二循環:前推(胸推)→後拉(划船)→彎腰(體側彎)
第三循環:下推(肱三頭肌伸展)→上拉(立姿划船)→扭腰(轉體)
第四循環:胸(飛鳥)→上背(聳肩)→肱二頭肌(彎舉)
第五循環:前臂伸肌(正握腕彎舉)→前臂屈肌1(反握腕彎舉)→前臂屈肌2(背後反握腕彎舉)
收尾補強:高位滑輪直臂前下拉(補強下胸肌和肱三頭肌長頭)→上斜推舉(補強胸肩臂之推鉛球作用肌)
剛開始很累很喘,但適應後還算輕鬆,非但不會累到不行,精神狀況也大幅改善...不再坐著坐著就睡著了(當然動作時還是咬牙切齒,想必面目猙獰) 。
謹供參考分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72內容數
針對國內相當普遍的學用落差批判,從不同的角度闡明其迷思本質,並以大量範例點出,至少以經常被視為雜而不精的企業管理領域而言,學術知識其實是非常實用的,問題在於大部分人每天都生活在管理知識當中,卻不知道自己所見到的許多事物都是管理知識的一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葉大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學術領域的回憶衍生的思緒
在運動領域的回憶衍生的思緒
因目前的努力與年輕時的夢想有所重疊而衍生的思緒
因消費訴願衍生的省思
因學術領域的回憶衍生的思緒
在運動領域的回憶衍生的思緒
因目前的努力與年輕時的夢想有所重疊而衍生的思緒
因消費訴願衍生的省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第一次在愛沙尼亞上健身房教練課,主要是利用身體重量進行的訓練動作,包括深蹲、啞鈴畫圈、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主要目的是正確姿勢與呼吸。
Thumbnail
運動小白走了很多冤枉路,受傷花錢又浪費時間。最近才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組合。
— 自主訓練的安排 我寶貴的時間到哪去了? 剛開始運動的時候,的確如果沒有人讓我跟著,或者是被人跟著,著實想不出要做什麼,常常都是道聽塗說,聽到什麼影就胡亂生個囝。大約就是下列兩種情形交叉出現~ 據聞:要多點心肺運動,有氧對身體好 菜鳥操作法⋯⋯
「進度」—這是被學校教育制約的慣性,職場上不也常見「達成率」? 因為思考著方向—想到自己被制約得很「功利」,喜歡看到進度。好比「騎單車觀光」與「在健身房裡踩器材」,後者動的是顯示器上的數字而不是週遭的環境風光,前者的「進」度對我而言比較實際。雖然就健身/生存而言,兩者都有功,而且後者或許還更有
1.近期購入一組可調式組裝啞鈴.槓鈴 跟 健身椅 實在是時常感覺時間不足 行程排太擠 有時來回上健身房 遇到天氣糟糕就想中斷訓練 所以在家訓練~解決偷懶症 將體重回復正常大概10月能完成. 3.廚藝的調整.進修也告一段落,剩下的花點時間磨練就好 這段時間花了不少錢呢. 4.七月中旬,會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和小姐在健身房運動的經驗,以及他們的訓練方法和注意事項。這篇文章對於想要開始健身的人來說很有啟發和實用價值。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健身課越到後面,會發現耗能越大,即使還沒有進入巨能巨量階段,也快累到趴下,當然姿勢正確、肌群運用、器材使用都是環環相扣,有時候慣性身體不良姿勢會影響重訓效果,所以課堂筆記就做好,複習也會相當方便~ 以下公開我的課堂菜單,後12堂由強化各個複合肌群訓練,cable、史密斯、八站、啞鈴、槓鈴等自由訓練
Thumbnail
健身「增肌減脂」觀念   釐清動機:很多人為了要減肥瘦身開始上健身房,但有動機卻沒有正確觀念。健身的增肌減脂是同步進行,可以降體脂卻無法指定部位,若沒搭配正確飲食更無法降體重 瘦身最有效:有氧+無氧+舒緩這幾個運動搭配缺一不可,每天運動累積至少一個半小時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果;在運動前暖身和後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第一次在愛沙尼亞上健身房教練課,主要是利用身體重量進行的訓練動作,包括深蹲、啞鈴畫圈、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主要目的是正確姿勢與呼吸。
Thumbnail
運動小白走了很多冤枉路,受傷花錢又浪費時間。最近才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組合。
— 自主訓練的安排 我寶貴的時間到哪去了? 剛開始運動的時候,的確如果沒有人讓我跟著,或者是被人跟著,著實想不出要做什麼,常常都是道聽塗說,聽到什麼影就胡亂生個囝。大約就是下列兩種情形交叉出現~ 據聞:要多點心肺運動,有氧對身體好 菜鳥操作法⋯⋯
「進度」—這是被學校教育制約的慣性,職場上不也常見「達成率」? 因為思考著方向—想到自己被制約得很「功利」,喜歡看到進度。好比「騎單車觀光」與「在健身房裡踩器材」,後者動的是顯示器上的數字而不是週遭的環境風光,前者的「進」度對我而言比較實際。雖然就健身/生存而言,兩者都有功,而且後者或許還更有
1.近期購入一組可調式組裝啞鈴.槓鈴 跟 健身椅 實在是時常感覺時間不足 行程排太擠 有時來回上健身房 遇到天氣糟糕就想中斷訓練 所以在家訓練~解決偷懶症 將體重回復正常大概10月能完成. 3.廚藝的調整.進修也告一段落,剩下的花點時間磨練就好 這段時間花了不少錢呢. 4.七月中旬,會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和小姐在健身房運動的經驗,以及他們的訓練方法和注意事項。這篇文章對於想要開始健身的人來說很有啟發和實用價值。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健身課越到後面,會發現耗能越大,即使還沒有進入巨能巨量階段,也快累到趴下,當然姿勢正確、肌群運用、器材使用都是環環相扣,有時候慣性身體不良姿勢會影響重訓效果,所以課堂筆記就做好,複習也會相當方便~ 以下公開我的課堂菜單,後12堂由強化各個複合肌群訓練,cable、史密斯、八站、啞鈴、槓鈴等自由訓練
Thumbnail
健身「增肌減脂」觀念   釐清動機:很多人為了要減肥瘦身開始上健身房,但有動機卻沒有正確觀念。健身的增肌減脂是同步進行,可以降體脂卻無法指定部位,若沒搭配正確飲食更無法降體重 瘦身最有效:有氧+無氧+舒緩這幾個運動搭配缺一不可,每天運動累積至少一個半小時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果;在運動前暖身和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