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成長】關於「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我小時候就對「自己」有很深刻的認知。我很清楚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面對什麼情境會有什麼反應,或是能夠清楚掌握自己常見的情緒有哪些,甚至一一細數自己到底看重什麼、在乎什麼、又或者不屑什麼等等。大抵來講,我的成長過程很少對自己感到迷茫,正因為對自己太了解了,所以沒想過要推翻自己什麼的,也預設好將來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可能從事的職業等等。

大概是三、四年前,我忽然發現我好像被置換成了另一個人。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到迷茫。

不曉得是起因於什麼樣的轉變或契機,我居然開始在乎以前不在乎的事情(比如創造、自由),也開始不在乎以前在乎的事情(比如評價、財力);我開始會嘗試走出舒適圈,去碰觸我以往認定自己不會碰的東西。我從一個非常抗拒改變的人,忽然間變得很樂意迎接改變。(對於像我這樣非常固執又抗拒改變的金牛座,這很不容易啊XD)過往那些我對自己的既有認知,一瞬間幾乎無法成立。以前是活在社會眼光下安分守己,現在則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手舞足蹈。

raw-image

我還是我,只是舊有模式的我在某個時期慢慢出現裂縫,新的我便努力從那裂縫中脫殼而出。現在我可以將之理解為一種覺醒的徵兆,但是當時我的心智完全沒辦法理解這個變化,於是進入一段長時間的迷茫困惑,無所適從。我以為面對A情境時,我應該要有B反應,但我的內心卻指引我採取C反應──採取一些我從未設想過的可能性,在那段時期反而成了自己的重要抉擇。

隨著一步步進入自我探索的過程,我逐漸明白其實「自己」可以有許多模樣,我也意識到只要順從著內心的方向,就能漸漸勾勒出「內在靈魂」的真實樣貌。那是被潛藏在內心深處的真實自己,與舊有表象的那個自己是截然不同的存在。我們可能為了順從社會規範、符合社會期待,把自己壓縮在既定框架裡當個「規矩的人」,卻忽略了其實擺脫掉那些束縛,被釋放出來的「自己」可以如此無限。

現在的我與五年前的我完全是兩種人,若讓「以前的我」來看「現在的我」,大概會非常不齒XD 但問我會不會討厭以前那個固執僵化的自己,老實說倒也不會,畢竟過去與現在始終都是「我自己」,只是一個是1.0版本,現在則是2.0版本,或許兩三年後又會出現3.0版本。我不會說哪個版本是對或錯,我只能說若沒經歷過1.0版本,我不會意識到原來自己在2.0版本裡可以這麼開心,整個就是系統大升級,進入全然不同的境界,體驗以前沒能放任自己體驗的事情。

我想,「瞭解自己」始終都是解答的第一步。許多生活上的問題都是因自己而起,也可以因自己而解。最重要的是,這個「自己」的定義與形象可以是多變的,若被自己的心智侷限劃定成某個特定的模樣,那麼就可惜了本質上充滿無限創造的那個「自己」,自始自終無法被發現。

相信自己的多樣化,便是真正敞開心胸去擁抱宇宙。因為啊,我們每個人的本質,就是那浩瀚無垠的宇宙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velyn 有醒工作室的沙龍
73會員
25內容數
並非只有做某些事情才顯得靈性,生活裡各個層面都與靈性相關,任何小事都可能有助於自身的靈性成長。期能透過自身體驗或他人的經驗,喚醒大家的內在意識,一起看見自身靈魂的美,好好體驗世上繽紛的一切。
2021/06/15
你常覺得自己很倒楣嗎?覺得自己總是運氣不好,每天都在水逆? 別人的生活感覺都很正常,偏偏自己總是引來一堆鳥事,想好好過日子都很難? 生活本不容易,更經常被浪潮般的鳥事給攪亂心情。每當這種時候,總想要怨嘆一下自己的運氣很背很衰、水逆到不行,忍不住想抱怨為何老天爺只挑自己來開玩笑🥴
Thumbnail
2021/06/15
你常覺得自己很倒楣嗎?覺得自己總是運氣不好,每天都在水逆? 別人的生活感覺都很正常,偏偏自己總是引來一堆鳥事,想好好過日子都很難? 生活本不容易,更經常被浪潮般的鳥事給攪亂心情。每當這種時候,總想要怨嘆一下自己的運氣很背很衰、水逆到不行,忍不住想抱怨為何老天爺只挑自己來開玩笑🥴
Thumbnail
2021/06/07
這個主題讓我寫起來很有感,因為我本身也是個很容易被別人的話給「戳到」的人XD 要嘛就是覺得自己被針對,毛起來極力捍衛自己的自尊;要嘛就是陷入沮喪失落的情緒漩渦裡,越想越哀傷。 無論是哪一種,我都覺得很累很痛苦,常常在想:「難道我就要這樣永遠一直被他人影響嗎?」
Thumbnail
2021/06/07
這個主題讓我寫起來很有感,因為我本身也是個很容易被別人的話給「戳到」的人XD 要嘛就是覺得自己被針對,毛起來極力捍衛自己的自尊;要嘛就是陷入沮喪失落的情緒漩渦裡,越想越哀傷。 無論是哪一種,我都覺得很累很痛苦,常常在想:「難道我就要這樣永遠一直被他人影響嗎?」
Thumbnail
2021/05/17
經歷分手,往往為我們帶來巨大苦痛。低沉消極了好一陣子後,我們漸漸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要趕快回復正常生活,於是在內心鞭策自己:「要盡快走出失戀陰霾!」 儘管如此,要走出傷痛談何容易?想哭的時候還是會想哭、經過以前一起遊玩的地方還是會鼻酸、看到對方的動態還是會揪心、聽到情歌還是會崩潰
Thumbnail
2021/05/17
經歷分手,往往為我們帶來巨大苦痛。低沉消極了好一陣子後,我們漸漸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要趕快回復正常生活,於是在內心鞭策自己:「要盡快走出失戀陰霾!」 儘管如此,要走出傷痛談何容易?想哭的時候還是會想哭、經過以前一起遊玩的地方還是會鼻酸、看到對方的動態還是會揪心、聽到情歌還是會崩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進入2023年之後這幾天,首先是面對了自己與周遭環境的格格不入感,我無法控制我感受到什麼,我只能接受我所感受到的,而總結我開始接觸自己感受之後的結論,是我發現至少在目前為止我所接觸到的環境中,我發現鮮少跟別人產生共鳴,也發現鮮少有人能夠理解我的感受。最奇妙的事情是這些感覺我是2022年才發現的,我以
Thumbnail
進入2023年之後這幾天,首先是面對了自己與周遭環境的格格不入感,我無法控制我感受到什麼,我只能接受我所感受到的,而總結我開始接觸自己感受之後的結論,是我發現至少在目前為止我所接觸到的環境中,我發現鮮少跟別人產生共鳴,也發現鮮少有人能夠理解我的感受。最奇妙的事情是這些感覺我是2022年才發現的,我以
Thumbnail
迷惘不是年輕歲月才有的專屬,當我開始停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許多藏在表層底下的問題開始一一浮現,我現在的生活規律,一如往常挺美好的,只是......我可能又會不經意地再一次在問自己:「還有辦法更好嗎?」這其實有點貪心,就像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人,才會想辦法要變得「更好」。
Thumbnail
迷惘不是年輕歲月才有的專屬,當我開始停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許多藏在表層底下的問題開始一一浮現,我現在的生活規律,一如往常挺美好的,只是......我可能又會不經意地再一次在問自己:「還有辦法更好嗎?」這其實有點貪心,就像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人,才會想辦法要變得「更好」。
Thumbnail
關於「自己」這回事,在某個年紀就拋掉那些青少年時讀的那些關於自己的勵志暢銷書後,就沒再積極看市面上任何關於「自己」的任何書籍,但那種四肢無法伸展,總在人群裡不知道手腳怎麼擺的慌亂感,仍然時不時地從心裡蜿蜒出藤蔓布滿全身,讓人無法喘口氣,彷彿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你得面對自己」。
Thumbnail
關於「自己」這回事,在某個年紀就拋掉那些青少年時讀的那些關於自己的勵志暢銷書後,就沒再積極看市面上任何關於「自己」的任何書籍,但那種四肢無法伸展,總在人群裡不知道手腳怎麼擺的慌亂感,仍然時不時地從心裡蜿蜒出藤蔓布滿全身,讓人無法喘口氣,彷彿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你得面對自己」。
Thumbnail
如果時光倒流,你有機會認識之前的我,然後再回到現今,認識了現在的我,那麼,你一點會驚訝的發現,我好像變了一個人。 其實,我很喜歡思考人生,也是一個心理學稱之為“高敏”的人,但凡有一點事,我就會本能的懷疑,這件事的動機以及對我有何影響和意義。和別人交往的時候,也許就是在不經意間你的一句話可能就會讓我
Thumbnail
如果時光倒流,你有機會認識之前的我,然後再回到現今,認識了現在的我,那麼,你一點會驚訝的發現,我好像變了一個人。 其實,我很喜歡思考人生,也是一個心理學稱之為“高敏”的人,但凡有一點事,我就會本能的懷疑,這件事的動機以及對我有何影響和意義。和別人交往的時候,也許就是在不經意間你的一句話可能就會讓我
Thumbnail
  我覺得七月份是我人生的另一個重大轉折,從去年十月開始至今,每一個月都在進階,十月出來試水溫,十二月決定出去,二月底踏上旅程,三月接受挑戰,四月、五月遇到意外,六月掉到黑洞,七月換一個職場跟新的生活模式,把我許久未碰的工具們拿來用一用。   原本我重新跟人群接觸、又換了一個環境,身心靈的尚未適應,
Thumbnail
  我覺得七月份是我人生的另一個重大轉折,從去年十月開始至今,每一個月都在進階,十月出來試水溫,十二月決定出去,二月底踏上旅程,三月接受挑戰,四月、五月遇到意外,六月掉到黑洞,七月換一個職場跟新的生活模式,把我許久未碰的工具們拿來用一用。   原本我重新跟人群接觸、又換了一個環境,身心靈的尚未適應,
Thumbnail
有時候活著活著就會覺得自己好像變了,可能是變得對這個世界冷漠了,小時候渴望的東西,長大後已經不再需要,以前一直堅持的信念,卻在某一天發現它早已不再
Thumbnail
有時候活著活著就會覺得自己好像變了,可能是變得對這個世界冷漠了,小時候渴望的東西,長大後已經不再需要,以前一直堅持的信念,卻在某一天發現它早已不再
Thumbnail
我小時候就對「自己」有很深刻的認知。我很清楚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面對什麼情境會有什麼反應,或是能夠清楚掌握自己常見的情緒有哪些,甚至一一細數自己到底看重什麼、在乎什麼、又或者不屑什麼等等。大抵來講,我的成長過程很少對自己感到迷茫,正因為對自己太了解了,所以沒想過要推翻自己什麼的,也預設好將來
Thumbnail
我小時候就對「自己」有很深刻的認知。我很清楚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面對什麼情境會有什麼反應,或是能夠清楚掌握自己常見的情緒有哪些,甚至一一細數自己到底看重什麼、在乎什麼、又或者不屑什麼等等。大抵來講,我的成長過程很少對自己感到迷茫,正因為對自己太了解了,所以沒想過要推翻自己什麼的,也預設好將來
Thumbnail
默默的年紀都已經來到問卷勾選格中 必須再往上一欄的歲數了 但我明明不是才剛過30歲而已嗎?! 回頭看著自己5歲的女兒 才驚覺自己也已經到了這成熟的年紀了啊?! 這幾年常在認真的想 我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 以前的我 真的是原始的我嗎? 如果時間可以重來 你有那一段是想要重新再來的嗎?”   
Thumbnail
默默的年紀都已經來到問卷勾選格中 必須再往上一欄的歲數了 但我明明不是才剛過30歲而已嗎?! 回頭看著自己5歲的女兒 才驚覺自己也已經到了這成熟的年紀了啊?! 這幾年常在認真的想 我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 以前的我 真的是原始的我嗎? 如果時間可以重來 你有那一段是想要重新再來的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