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條件真正愛自己出發:《愛 從接納自己開始:發現愛,深入關係,到與萬物合一的旅程》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巴觀著作《愛 從接納自己開始》

巴觀著作《愛 從接納自己開始》

你平常是怎麼看自己的?你希望你能在面對的人生課題上有所突破嗎?

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倡導全球心靈運動不遺餘力的印度合一大學創辦人巴觀(Sri Bhagvan)在他知名三部著作裡面的其中一部《愛 從接納自己開始:發現愛,深入關係,到與萬物合一的旅程》中告訴我們一個至關重要的關鍵。

那就是「無條件的愛那個真實與不完美的自己」。

目前巴觀的中文譯作共有三本,除了本次要介紹的《愛 從接納自己開始》之外,尚有《喜悅 就是去擁抱生活》以及《啟動你內在的成功密碼》。事實上三本書的內容某些探討的有重疊到,但有深淺之分,而本文先分享《愛 從接納自己開始》的心得,其用意在於一切關係的基礎都來自於自己,要無條件的愛別人,第一步就得先從愛自己開始。

小時候,我們總受到父母親無微不至的愛和照顧,但是,當有一天我們開始覺得失去父母親那份無條件之愛的時候,覺得自己缺乏愛的我們就會開始從周遭的人身上尋找那份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會遇到那種萬人迷或是不管做甚麼都很優秀的人,我們覺得他們集三千寵愛於一身,所以我們也希望能變成那樣的人,相信這樣可以得到更多的愛。

然後,我們就失去了真正的自我,成為一個只為他人而活的傀儡。

我們常常追尋那些成功人士的背影,但是卻忘了真正關心自己的需求是什麼,更別說是明白自己是誰。越是想要變成另一個人,最後反而讓自己變成四不像,但是,一旦可以開始接受自己那不完美的一面,知道自己就是自己,不用努力去變成另一個人,人生就會轉變。

這段尋找自己的心靈旅程也常出現在故事文本當中,《天元突破 紅蓮螺巖》主角西蒙在引領他的大哥卡米那死後,因為愧疚而想要變成像卡米那那樣的人,但是卻讓自己走入情緒的死胡同,直到他開始接受自己軟弱的那一面,同時也看到自己永不放棄的精神可以打動其他人的那一面,西蒙便自然而然成為大紅蓮團的領導人,一路帶領團員戰勝反螺旋族,在世界和平之後也不戀棧權位,以他挖洞的天賦周遊世界幫助有需要的人。

「所有的關係其實都來自於我們和父母親之間的關係」這是巴觀在書中所提到的另一項重點,我們在現實中所產生的情緒以及遇到的課題都來自於我們的原生家庭。因此在事件發生時,要做的就是看清楚自己內在發生什麼事,以及找出來這段來自零到六歲和覺得失去父母親的愛那段經驗產生的印記,透過「療癒」與父母親真正和解並解除這個印記,進而突破自身面對的課題。

通常我們會以為「療癒」一次就可以讓所有情緒消失,並且覺得自己被治癒了,書中也指出這樣的盲點。「療癒」會讓我們自身所處的頻率升高,但是一旦我們處在低頻狀態之下,那些負面情緒就會重新回來,但是透過不斷的療癒,頻率不斷上升,當我們與生俱來的覺知能力被喚醒,在保持覺知的狀態下,我們隨時都可以處在高頻狀態,若以巴觀在書中所提到的理想狀態來看,當我們真正覺醒的時候,我們可以在近乎二十四小時當中維持這樣的狀態。所以,不斷的實修和突破自我是唯一可以讓自己達到這種境界的辦法。

本書還提出一個重要的觀點,也就是「自我」的產生和運作。當我們出生時,我們感覺和周遭事物是一體的,在兩歲的時候會產生「分離感」並且形成「自我」,感覺周遭一切與自己分離,巴觀也在書中提到「分離感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人類的內在會因為自我的形成產生各種負面情緒,這些情緒造成各種衝突。

而巴觀也提到「自我意識」會玩六種遊戲,也就是「支配」、「拒絕被支配」、「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掩飾」和「為生存抗爭」,這六種遊戲產生各種不同的衝突,小至家庭,大至國家甚至整個世界,所以我們常看到這些衝突在社會上甚至政治圈當中一再上演。書中提到大腦其實無分你我,每個人的腦都是一樣的,所以這些衝突也是這種「集體意識」所顯化出來的,政治圈的衝突不斷也正是台灣在集體意識運作下目前所產生的困境。

那麼,我們如何突破這樣的困境?事實上,我們與周遭其實是一體的,當覺知產生並且運作,我們自然而然就可以看清自我和自我意識的遊戲,要突破衝突不斷的困境,其實關鍵在於自己,當自己內在不衝突的時候,世界也會顯化出和平的狀態,所以要突破外境以至於自己的課題,就得先看回自己的內在,在這過程當中產生覺知,讓自我消融掉。

雖然自我以致於自我意識是各種衝突產生的原因,甚至還會讓我們變得固執己見,但是我們所要做的,不是否定自我的存在,或是認定它是邪惡的,而是去看見它,並且用無條件的愛去包容它,這段過程是自然發生的,前提是要先接納自我的樣子,才能夠真正的看見它並產生覺知。

世界上所有的行為的起心動念其實只有由愛出發和由恐懼出發兩種,所以我們要真正去做的第一步就是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但同時也知道真實的自己是完美的。

我的療癒知識本源:

關於本書:

本書在藝識流國際身心靈療癒學院的總部「星際宮殿」也買的到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uanChun Chen的沙龍
8會員
9內容數
日常生活大小事俯拾皆所得。 即使生活中再瑣碎的事,也能有讓人有所體悟的喜悅。
HuanChun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7/07
《祕密》中提到的「吸引力法則」與「心想事成」相呼應。但是,要達到「心想事成」需要更進一步的做法,《祕密》中並未提到,而這就是張德芬要在《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當中告訴大家的。
Thumbnail
2020/07/07
《祕密》中提到的「吸引力法則」與「心想事成」相呼應。但是,要達到「心想事成」需要更進一步的做法,《祕密》中並未提到,而這就是張德芬要在《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當中告訴大家的。
Thumbnail
2020/05/31
受到三大印記影響,人一出生的劇本,也就是我們要面對的生命課題就已經被設定好了,但是我們仍舊可以選擇活出自己生命的最高版本,關鍵就在於清理這三大印記。
Thumbnail
2020/05/31
受到三大印記影響,人一出生的劇本,也就是我們要面對的生命課題就已經被設定好了,但是我們仍舊可以選擇活出自己生命的最高版本,關鍵就在於清理這三大印記。
Thumbnail
2020/05/15
《鬼滅之刃》的兩個討論度高的橋段,主角竈門炭治郎回想和父親炭十郎的互動,憶起「日之呼吸」衍生的家傳舞步「火神神樂」;還有看到祖先記憶,悟得失傳的「日之呼吸」第十三式,固然是主角威能,但其實這種祖先記憶的傳承是有所本的。
Thumbnail
2020/05/15
《鬼滅之刃》的兩個討論度高的橋段,主角竈門炭治郎回想和父親炭十郎的互動,憶起「日之呼吸」衍生的家傳舞步「火神神樂」;還有看到祖先記憶,悟得失傳的「日之呼吸」第十三式,固然是主角威能,但其實這種祖先記憶的傳承是有所本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好幾年前,非主流與主流社會已經開始提倡「愛自己」這一個觀念。這一個觀念沒有錯,但很容易讓人流於文字上面的意涵,文字上的意涵已算是精準。但是人對於文字上面的理解與明瞭文字背後的精神核心及作法,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相信還是有很多初學者人不懂其真實的含意,所以麻瓜翝想跟愛各位分享自身的理解與看法
Thumbnail
好幾年前,非主流與主流社會已經開始提倡「愛自己」這一個觀念。這一個觀念沒有錯,但很容易讓人流於文字上面的意涵,文字上的意涵已算是精準。但是人對於文字上面的理解與明瞭文字背後的精神核心及作法,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相信還是有很多初學者人不懂其真實的含意,所以麻瓜翝想跟愛各位分享自身的理解與看法
Thumbnail
你不必追尋愛,因為你就是變化中的愛! 你不需要追尋美,因為你內心承載著整個宇宙! 對於你認為生活所有方面的缺失,現在請閉⋯⋯
Thumbnail
你不必追尋愛,因為你就是變化中的愛! 你不需要追尋美,因為你內心承載著整個宇宙! 對於你認為生活所有方面的缺失,現在請閉⋯⋯
Thumbnail
透過自我覺知來療癒 放棄完美主義 用愛療癒自己
Thumbnail
透過自我覺知來療癒 放棄完美主義 用愛療癒自己
Thumbnail
P.30 所有的一切發生在自我之內, 改變自我即可改變世界 P.31 來地球沒有特別目的,總括來說就是體驗 體驗 體驗,學習 學習 學習, 創造
Thumbnail
P.30 所有的一切發生在自我之內, 改變自我即可改變世界 P.31 來地球沒有特別目的,總括來說就是體驗 體驗 體驗,學習 學習 學習, 創造
Thumbnail
真愛,就是真正地愛自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從跟自己的關係出發的。
Thumbnail
真愛,就是真正地愛自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從跟自己的關係出發的。
Thumbnail
人要先有「我」,才可能真的做到捨「我」。如果你的自我發展是空洞的、缺少成就、發展和培育,那麼你說要捨「我」,那個「我」究竟是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大多數人活在不被允許有「我」的狀態,把「自我」當成是「自私」,以致我們的個體自我發展支離破碎,人格難以統整,情感和思想難以自我認同...
Thumbnail
人要先有「我」,才可能真的做到捨「我」。如果你的自我發展是空洞的、缺少成就、發展和培育,那麼你說要捨「我」,那個「我」究竟是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大多數人活在不被允許有「我」的狀態,把「自我」當成是「自私」,以致我們的個體自我發展支離破碎,人格難以統整,情感和思想難以自我認同...
Thumbnail
中文是很奇妙的 「不愛自己的」人和不「愛自己」的人常常會在一起。 「不欣賞自己的」人和不「欣賞自己」的人也常常會碰面。 「不接納自己的」人和不「接納自己」的人會起衝突。 我不是在談物以類聚,我想談的是改變對自己的看法。 「善良的你,請你用你愛別人的方式去愛你自己。」
Thumbnail
中文是很奇妙的 「不愛自己的」人和不「愛自己」的人常常會在一起。 「不欣賞自己的」人和不「欣賞自己」的人也常常會碰面。 「不接納自己的」人和不「接納自己」的人會起衝突。 我不是在談物以類聚,我想談的是改變對自己的看法。 「善良的你,請你用你愛別人的方式去愛你自己。」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成人是曾經受傷的孩子,這些傷,來自孩童時期不被理解和不被接納的部分,如今我們長大了,卻時常忘了自己已經長大,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可以為自己負責,並回頭照顧當時的自己。而這本書,則是要教會我們,如何自我療癒,如何再次把自己愛回來⋯⋯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成人是曾經受傷的孩子,這些傷,來自孩童時期不被理解和不被接納的部分,如今我們長大了,卻時常忘了自己已經長大,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可以為自己負責,並回頭照顧當時的自己。而這本書,則是要教會我們,如何自我療癒,如何再次把自己愛回來⋯⋯
Thumbnail
所有的關係都來自於和自己之間的關係,所以要改善自己所見的外境,就必須得先看回自己的內在,真正療癒自己的傷痛,而這第一步就來自於要先真正愛自己,愛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Thumbnail
所有的關係都來自於和自己之間的關係,所以要改善自己所見的外境,就必須得先看回自己的內在,真正療癒自己的傷痛,而這第一步就來自於要先真正愛自己,愛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