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或不生?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但為人父母有義務負起教養責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孩子看到玩具就想買,這個想要⋯⋯那個也想要⋯⋯

「我要這個!」

「不行!今天沒有要買玩具。」

這時

開始大哭大鬧、尖叫、丟東西、摔東西⋯⋯

這樣的聲響使一旁出現了許多觀望的眼神

這時怎麼辦才好?

  1. 就買孩子要的玩具吧
  2. 不管孩子的哭鬧,直接回家
  3. 先帶孩子到人潮較少的地方,處理孩子的情緒,溫和而堅定的告知今天沒有要買玩具

答案是?選最長的那句吧!

再看另外一個例子:我有一個快滿4歲的小朋友來找我上課

但最近進教室都要讓爸爸抱進來

早已不是分離焦慮的年紀,也非第一次來上課

卻不能自己主動走進教室並坐下,而用強烈的情緒反應,要求要爸爸陪同


這時怎麼辦才好?

raw-image
以上皆非,為什麼這四個方法都無法成功讓孩子自己進教室坐好?

這時可以思考上面的例子:「爸爸做的這些事,看起來目的是什麼?」

  1. 先上課,再去買車車玩具:和孩子談條件交換(孩子在情緒中,不可能用這樣理性思考的方式)
  2. 你要玩哪個玩具,自己選:討好孩子,引誘他乖乖入坐(孩子不是想要玩玩具,只是想要以依賴爸爸的方式,逃避要面對獨立丶自己上課這件事)
  3. 飛機降落遊戲:安撫孩子不安的情緒(這其實是不錯的,但需配合口頭告知要上課了,而不只是玩)


那到底現在真正的目的為何?

上課!

上課時間到了,孩子需要自己進教室坐下

「我們要上課了!上課了要坐椅子,跟爸爸掰掰!」

(使出堅定而溫和的口氣,告知當下該做的事)

小孩開始大聲的哭鬧、反抗⋯⋯「不要!我要爸爸!」

「跟爸爸掰掰!等等下課見囉!」

小孩開始更大聲的哭鬧、反抗⋯⋯「不要!我要爸爸!(做勢要跑出教室)」


還是讓孩子在你的協助下回到座位,即使會哭鬧反抗一下

但過了三分鐘後,就成功進入上課狀態了

那為什麼很多家長會走到讓步丶「討好」小孩這一步

擔心旁人的眼光,怕被以為是虐童,所以要用愛與正向的教養?

因為害怕孩子出現負面情緒,這樣會對人格的健全帶來不好影響?

因為要小心呵護,使孩子永遠保持快樂?

如果孩子很快樂就代表爸爸媽媽很愛他?


所以教養,強調正向、快樂、自主、尊重……就好了嗎?


只是用取悅的方式,獲得孩子的認同,獲得一時的快樂

抑或所謂尊重孩子自主意識

可能都只是種迷思,是種自我安慰、自我催眠

(外人看起來,會像是優質的父母,快樂、正向、自由……)

說穿了,那只是不能勇於承擔為人父母的責任

(不好意思,還是要很嚴肅地說:作為父母,不簡單,也很辛苦!)

我時常被突破教養困境的父母們所感動,他們的堅持雖偶爾造成親子間的不愉悅

但卻是負起了沉重的教養責任,所考量的是孩子長遠的未來

(關於當下的不愉快,雖然關係稍微破壞了,他們會試著再去修補)

回頭反思自身,也真的要很感謝教養我們的父母們!


教養,不只有建立在和孩子的愛與情感上
父母更有義務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

因此,所有考慮為人父母的未來準爸媽們,以及爸媽們

可以一起思考這個問題

對於孩子的教養,是否有強烈決心,會負起責任?



真的有,再孕育生命吧!


教孩子成人世界的規則,這其中蘊含了一整個社會的文化

教孩子學會尊重年長者的文化,而不只有年輕人的文化

教孩子自制,馴化孩子的欲望,超越「隨心所欲愛做什麼就什麼」的態度,懂得比立即獲得需求(玩遊戲,玩3C產品,投入社交媒體……等),更高更深的愉悅

用Leonard Sax這本書的書名作為結語

教養,你可以做得更好
raw-image

對這本書有好奇也可以參考我的這篇:孩子快快樂樂長大就好,一切自己做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îm Uí-thîng的沙龍
41會員
46內容數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閱讀嗎?人類的閱讀行為怎麼出現、數位閱讀時代對人類之影響、如何成為閱讀精熟者進行深度閱、親子共讀、學前幼兒讀寫萌發、學齡兒童學習閱讀與書寫⋯⋯ 從古到今,從老到少,從認知神經科學到兒童文學,讓我這位熱愛閱讀的語言治療師,帶著對閱讀深深著迷的方格子讀者們,一起加入認識「閱讀」的行列吧!
2023/08/12
能夠堅定地在#Me Too運動中站出來的人,這個過程必定是經歷許多的掙扎、懷疑、自我探索,以及各種糾結纏繞的感受。而面對經歷這些事件的人們,我們又能怎麼做?對於將傷痛訴說出的人們,我們的社會可以安全接住他們嗎?我觀察自己在旁觀這一切時,充滿深深地痛苦
Thumbnail
2023/08/12
能夠堅定地在#Me Too運動中站出來的人,這個過程必定是經歷許多的掙扎、懷疑、自我探索,以及各種糾結纏繞的感受。而面對經歷這些事件的人們,我們又能怎麼做?對於將傷痛訴說出的人們,我們的社會可以安全接住他們嗎?我觀察自己在旁觀這一切時,充滿深深地痛苦
Thumbnail
2023/07/22
#Me Too運動中越來越多人發聲表態,但其實有一陣子我都不太敢去看那些細節,直到最近才在自我沉澱,加上一些紀錄片觀看、書籍、資料閱讀,一點一點釐清自己,感受自己的懼怕,從何而來?
Thumbnail
2023/07/22
#Me Too運動中越來越多人發聲表態,但其實有一陣子我都不太敢去看那些細節,直到最近才在自我沉澱,加上一些紀錄片觀看、書籍、資料閱讀,一點一點釐清自己,感受自己的懼怕,從何而來?
Thumbnail
2023/07/07
最近#MeToo運動的狀況,讓我的腦海中不斷地浮現這個圖像,這是17世紀少數的女性畫家Artemisia Gentileschi(阿特米希亞· 真蒂萊希)在17歲完成的一幅作品
Thumbnail
2023/07/07
最近#MeToo運動的狀況,讓我的腦海中不斷地浮現這個圖像,這是17世紀少數的女性畫家Artemisia Gentileschi(阿特米希亞· 真蒂萊希)在17歲完成的一幅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送孩子到好的環境,想盡辦法讓孩子進好的學校,用盡所有的關係,也要讓孩子在名校裡一爭高下。 這是天下父母的想望,如果可以,一定要完成。 但,你這麼用心栽培的孩子,她(他)可會感激你? 當我們在我們的世界一較高下時,你的孩子也正在他的世界一爭高下。 不論你是送你的孩子去貴族名校,還是送他去種田修
Thumbnail
送孩子到好的環境,想盡辦法讓孩子進好的學校,用盡所有的關係,也要讓孩子在名校裡一爭高下。 這是天下父母的想望,如果可以,一定要完成。 但,你這麼用心栽培的孩子,她(他)可會感激你? 當我們在我們的世界一較高下時,你的孩子也正在他的世界一爭高下。 不論你是送你的孩子去貴族名校,還是送他去種田修
Thumbnail
昨晚看了知名醫師自承打小孩的文章,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感嘆單親爸爸難為,一方面又為教養方式不當感到生氣。 其實我發現許多父母都有共同的一種想法就是:「他要為他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他現在不能負責,他以後就會⋯⋯⋯⋯。」 先與大家分享那所謂文句後面的無止盡腦補,一切都只是此時此刻無謂的擔心與想像,也因為
Thumbnail
昨晚看了知名醫師自承打小孩的文章,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感嘆單親爸爸難為,一方面又為教養方式不當感到生氣。 其實我發現許多父母都有共同的一種想法就是:「他要為他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他現在不能負責,他以後就會⋯⋯⋯⋯。」 先與大家分享那所謂文句後面的無止盡腦補,一切都只是此時此刻無謂的擔心與想像,也因為
Thumbnail
🍎情境 孩子哭得好慘,不知道該怎麼辦。很想要他馬上停止哭泣,但是教養專家又說不能隨便讓孩子討抱。 當事情被簡單二分,狀況就變得不可理喻,這個單元將討論一些教養困境,用科學的方式思考這些教養原則 🍎怎麼了 當這種情況發生,首先思考的不是要抱與不抱,而是思考孩子怎麼了,發生什麼事情,還有孩子的狀況如
Thumbnail
🍎情境 孩子哭得好慘,不知道該怎麼辦。很想要他馬上停止哭泣,但是教養專家又說不能隨便讓孩子討抱。 當事情被簡單二分,狀況就變得不可理喻,這個單元將討論一些教養困境,用科學的方式思考這些教養原則 🍎怎麼了 當這種情況發生,首先思考的不是要抱與不抱,而是思考孩子怎麼了,發生什麼事情,還有孩子的狀況如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教養子女,要養還要教,太寵溺小孩會導致其抗壓性不夠。」 現在的小孩很難教養,很懷念國小之前的他們,爸媽講了就會聽,還童言童語,很搞笑。到了國中至高中,意見很多,認為他們想的才是對的;跟他們說一下我們的想法,就會來一句「你不懂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教養子女,要養還要教,太寵溺小孩會導致其抗壓性不夠。」 現在的小孩很難教養,很懷念國小之前的他們,爸媽講了就會聽,還童言童語,很搞笑。到了國中至高中,意見很多,認為他們想的才是對的;跟他們說一下我們的想法,就會來一句「你不懂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其實這是一篇於2020年8月7日發表在臉書社團的貼文,兩年來收到五百多位網友的讚及留言回覆,直至今日仍陸續收到反饋,於是選擇讓其以文章的形式呈現) NG問話: 1. 明天還要去上學嗎? (這不是擺明要孩子說不要嗎?) 2. 學校的飯菜好吃嗎?有吃完嗎? 3. 有很想爸爸媽媽嗎? 我的問話:
Thumbnail
(其實這是一篇於2020年8月7日發表在臉書社團的貼文,兩年來收到五百多位網友的讚及留言回覆,直至今日仍陸續收到反饋,於是選擇讓其以文章的形式呈現) NG問話: 1. 明天還要去上學嗎? (這不是擺明要孩子說不要嗎?) 2. 學校的飯菜好吃嗎?有吃完嗎? 3. 有很想爸爸媽媽嗎? 我的問話:
Thumbnail
有時我實在也不確定,是孩子本來就會做這些事情,還是教育真的有用。難以梳理這個問題,只好找孩子的爸細細回想:在小孩脫離對媽媽的依附關係後,朝夕相處,真正陪在自學生身邊的爸爸,究竟有沒有在小孩身上做些什麼。 「嗯?這怎麼解釋?」 「說個例子來聽聽?」
Thumbnail
有時我實在也不確定,是孩子本來就會做這些事情,還是教育真的有用。難以梳理這個問題,只好找孩子的爸細細回想:在小孩脫離對媽媽的依附關係後,朝夕相處,真正陪在自學生身邊的爸爸,究竟有沒有在小孩身上做些什麼。 「嗯?這怎麼解釋?」 「說個例子來聽聽?」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Thumbnail
要不要生小孩? 所有考慮為人父母的未來準爸媽們,以及爸媽們 可以一起思考這個問題: 對於孩子的教養,是否有強烈決心,會負起責任? 真的有,再孕育生命吧! 教養,不只有建立在和孩子的愛與情感上 父母更有義務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
Thumbnail
要不要生小孩? 所有考慮為人父母的未來準爸媽們,以及爸媽們 可以一起思考這個問題: 對於孩子的教養,是否有強烈決心,會負起責任? 真的有,再孕育生命吧! 教養,不只有建立在和孩子的愛與情感上 父母更有義務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
Thumbnail
這兩天把它看完了,超級推薦,身為父母沒有拜讀過將會是一大遺憾,讓人相見恨晚。
Thumbnail
這兩天把它看完了,超級推薦,身為父母沒有拜讀過將會是一大遺憾,讓人相見恨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