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兩難」01孩子哭了該不該抱

圖片由Midjourney製作

🍎情境

孩子哭得好慘,不知道該怎麼辦。很想要他馬上停止哭泣,但是教養專家又說不能隨便讓孩子討抱。
當事情被簡單二分,狀況就變得不可理喻,這個單元將討論一些教養困境,用科學的方式思考這些教養原則

🍎怎麼了

當這種情況發生,首先思考的不是要抱與不抱,而是思考孩子怎麼了,發生什麼事情,還有孩子的狀況如何。

1.有錯/沒錯

首先,事情是怎麼發生的,這件事情是誰的錯才讓孩子有挫折感受?
是孩子自己嗎?還是外力所造成的?

2. 孩子能不能靠自己

孩子今天的狀況好嗎?目前的狀況好嗎?讓他哭泣的挑戰是他能夠負荷的嗎?
當你大致上理解情況了之後,再來進行以下的處理。
第一象限:等待
由於問題是孩子所造成,所以責任在於孩子自身,並且如果我們判斷孩子的情緒並未高漲到5分鐘以上都無法平靜的程度,就讓孩子先冷靜而不做多餘動作。
第二象限:陪伴
當孩子沒錯,又能夠靠自己冷靜的時候,我們陪伴孩子感受自己的情緒。那可能是委屈、可能是不甘心、可能是失落。陪伴孩子好好認識自己的情緒是很重要的經驗,光是陪伴就足以讓孩子成長。
第三象限:安撫
如果孩子沒錯,但是當下的情緒控管能力,或者挫折感太大、太意外,這時候就需要大人的輔助來協助他度過難關。「這超出你能力了,所以我在這裡給你一些力量」
第四象限:維護安全
當孩子有錯,但是因為某些理由而無法面對時,我們要先做的是保護孩子的安全。攻擊別人、攻擊自己都有可能產生,重點不在降低情緒,而是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面對這一切。
總之不能用二分法來處理事情
或者很多人會簡化成這樣
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趕快抱
不管誰錯都先說不准哭
這是傳統的方式,想要用一招來處理所有的問題
只有不准哭,會讓人失去接觸情緒的機會,認為負面情緒都是不好的
只有安撫,會讓人失去面對情緒的能力,有挫折就需要外在的協助才能面對

🍎複習一次

  1. 先根據現有的訊息來判斷起因是什麼,誰的責任
  2. 同時判斷孩子當下是否有可能靠自己調節情緒
選擇適當的方式(或者合併幾種)來處理,最後梳理整個事件,包括事情的起因以及你為什麼用這種方式。
「我相信你可以,所以我等你情緒平復」「這件事情是你的責任,所以沒有抱抱」
過度的安撫會讓孩子誤以為有事情就需要找父母哭訴,後來所有事情都無法靠自己處理
過度的壓抑情緒會讓孩子累積壓力,長成不懂情緒的大人,總是不懂自己在氣什麼,以及否認生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黃百善臨床心理師|自閉症|親職|日常療育
黃百善臨床心理師|自閉症|親職|日常療育
▉非典型臨床心理師,現為沛智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中山企管畢業後前往澳洲、日本渡假打工,回台工作後發現自己想要做「適合自己的工作」而轉職臨床心理師。現在專長是早期療育與親職教育,讓我一起陪你和孩子一起面對人生的煩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