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你就是你的習慣──《原子習慣》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現在一定在想:「又要說書了。平常看你的書摘看得還不夠多嗎?一直分享書又要給人家壓力了。」且慢且慢,先聽我說一個故事。
大家都以為我天資聰穎,從小就是個積極向上、認真好學、廣讀詩書的好孩子,但其實我從小就非常不喜歡看課外讀物,甚至閱讀的時候有點障礙。我是上大學才開始看課外書的,算一算也不過快6年而已。有些人問我,我是怎麼開始讀這麼多書的。通常我的表情很困窘,因為我真的會給出一個很冏的答案。
聖經。我第一本認真且習慣性閱讀的課外書籍是聖經。不是哈利波特、魔戒跟九把刀,是聖經開啟了我的閱讀視野以及探索世界的熱忱。但是,我一直都搞不懂,為什麼這麼難讀的書會讓我對閱讀抱著熱忱?
我過去給我自己的解釋是,我高中決志後因著聖靈的感動,讓我有動力渴慕神的話,因而養成閱讀的習慣。然而,讀到這本《原子習慣》後,我有了不同的解釋,也對於習慣有了全新的理解。

本文重點

1.習慣是自我成長的複利,微小改變的複利效應比瞬間改變還重要。
2.要自我成長,重點不在於做什麼,也不在於怎麼做,而是你是什麼樣的人。
3.環境比自制力還重要,要改變習慣,先從改造環境開始。

不拍拍也不鞭策,告訴你實際該怎麼做

《原子習慣》是由美國作家James Clear所著,其核心的論點即每個細微穩定的改變,都會在日後造成巨大的影響。他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為基礎,提出「提示顯而易見」、「習慣有吸引力」、「行動輕而易舉」、「獎賞令人滿足」四大法則,使讀者可以應用至運動、閱讀、工作、人際、理財等領域,產生可視改變的好習慣。
本書的特色是,它沒有要拍拍你,也沒有要鞭策你,反而很直接地講出「要怎麼做」,指出人們在改變習慣所遇到的各種現實與有限,並提供超越的方法。換句話說,作者沒有要從內心改變你的信念或自我價值,而是分享如何藉由外在的習慣精進,回過頭提升自己的內心力量。
《原子習慣》的內容可以分兩大部分,分別是「打破自我成長的迷思」與「執行習慣的技巧」。

打破自我成長的迷思

我們都很想重整生活,好好執行目標、培養習慣。每週運動三天、每天閱讀書籍、戒掉手機成癮、打掃房間的黑暗角落。但每年的年度計劃,往往隨著時間的流逝消失在空氣中,到頭來什麼都沒變。
很可能,我們都誤會了什麼是「自我成長」。

1.微小改變的複利效應比瞬間改變還重要

「人很容易高估決定性瞬間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善的價值。」(頁30)
我們以為,成功一定伴隨著戲劇性的轉變,殊不知真正的成功人士往往只是執行好習慣的平凡之人。習慣其實是自我成長的複利:只要每天進步1%,過了一年就會成長37倍;反之,若每天退步1%,過了一年幾乎就會漸趨於零。所謂的改變,不是從0瞬間變成1,而是隨著時間放大的複利效應,從0漸趨近1。

2.目標是方向,但系統才是關鍵

另一個常見的迷思是,如果我要改變,就要設定明確的目標。但作者指出,這樣反而迴避了真正的問題,因為就算有明確的目標,卻沒有實際執行的好系統(即習慣),那其實是沒有意義的。目標給予我們成長的方向,但系統才是進步的關鍵。
再者,目標導向的思考容易限制自己的成長,彷彿只要完成了某樣任務,就沒問題了,這反而更容易誘使自己回歸惡習。作者指出,
設定目標的目的是贏得比賽,建立系統的目的則是持續待在比賽裡。真正長遠的思考,是不顧目標的思考。重點不在於任何單一成就,而在於不斷精煉與持續改善的循環。到頭來,progress(進步)的必要條件,是對process(過程)的投入。(頁43)
也就是說,目標不是單一固定的,而是不斷從自己的好習慣系統「溢出來的」。
我過去常以讀完一本書為我的目標,但持續閱讀的習慣讓我有更多的想像。如果只是讀完,卻不確定自己有沒有懂,那豈不荒謬?於是我開始寫書摘。但如果我只是寫完,卻沒有分享,那豈不可惜?於是我開始把握各種專講或聊天的機會向朋友介紹(推坑)書籍。現在,我更挑戰自己讀原文,吸收最新的知識。
目標是暫時的,習慣是持久的。自我成長,始於人生系統的優化。

3.習慣改變即身分認同的轉變

為了達成目標,我們往往都聚焦在要做什麼才能夠有好的結果。然而,作者認為,重點不在於什麼(結果),也不在於如何(過程),而是什麼樣的人(身分認同)。驅動人執行習慣的,不是結果,而是價值觀、信念與身分認同。然而,身分認同也來自於習慣的累積,每一個當下的選擇,都在告訴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因此,我們應追求讓習慣成為身分認同的一部分,彼此互相強化,產生持續的成長。
當時的我這樣認為:我想要成為一個好基督徒(身分認同),因此我透過讀聖經(過程),來更認識信仰(結果)。我越認同基督徒的身分,就越有動力每天讀聖經;而每天讀聖經的習慣,就越強化基督徒的身分認同。
「習慣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能夠讓你變成你想要成為的那種人。透過習慣這條管道,你可以開發你對自己最深的信念。你真的會變成你的習慣。」(頁60)

執行習慣的技巧

本書的四大法則延伸出來的技巧很多,我就分享三個我最有印象的部分。

1.不是追求自制力,而是打造更有紀律的環境

要改變習慣,先改變環境。當環境改變成讓提示顯而易見,就能讓你更有機會去執行習慣。
想閱讀嗎?請把書放在你每次走進房間一定會看到的地方。想練身體嗎?請把彈力帶跟運動衣放在一起。想吃得健康嗎?請把冷壓初榨橄欖油、堅果跟黑巧克力隨時放在唾手可得的地方。相反地,要戒掉科技成癮,就把手機留在另一個房間;要避免分心與怠惰,就讓自己去人煙稀少、燈光美氣氛佳的咖啡廳。
作者論道,
「所謂『自律者』只是擅長建構生活,好讓自己不需要展現超凡的意志力與自我控制力。換言之,他們不常讓自己處於充滿誘惑的環境。最有自制力的,通常是最少用到自制力的人……堅持、恆毅力與意志力都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強化這些特質的方式並非祈求自己成為一個更有紀律的人,而是打造一個更有紀律的環境。」

2.將需要放在想要前面,習慣更有吸引力

若是一個習慣越有吸引力,就越容易激發強烈的動機去執行它。作者介紹一個「習慣堆疊+誘惑綑綁」的方法,其公式如下:
  1. 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我需要的習慣]
  2. 做完[我需要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我想要的習慣]
這是我的公式:
  1. 每周二帶完團契回家後,我會做伏地挺身、深蹲跟慢跑(需要)
  2. 做完伏地挺身、深蹲跟慢跑後,我會邊吃水煮蛋邊看影片(想要)
一開始,當我預期運動結束後會有放鬆的時間,就比較不會聚焦在運動的辛苦。然而,當習慣累積後,我也漸漸不需要靠水煮蛋跟影片來誘使我運動了。運動本身就是一件快樂的事,尤其當我運動完後照著鏡子、看著腹部、胸部與手部肌肉的變化,就會有滿足感(羞)。

3.兩分鐘法則:先求有再求好

在養成一個新習慣的過程,我們時常給自己期許過高。開始去健身房,就期待體重趕快掉;開始翻書,就期待看完好幾本;開始整理房間,就期待永遠保持乾淨整齊。然而,新習慣不應該有挑戰性,反而是輕而易舉
作者提出很有趣的「兩分鐘法則」。顧名思義,就是執行新習慣時,每次開頭都用兩分鐘就好。重點不在於一次做到位,而是掌握「起頭」的感覺。兩分鐘雖然不能改變什麼,但這種儀式化的過程,能讓自己更進入狀況,也強化身分認同。如果覺得這招很牽強,沒什麼功用,就強迫自己「只能做兩分鐘」,這反而會成為激將法,使自己都做得比上次多一點點。
舉例來說,我想要練胸肌,但我每天都只做一下伏地挺身就休息。掌握這種節奏感後,我反而會開始問自己:「反正我每天都可以做一下了,為什麼不能做兩下呢?」久而久之,胸肌也慢慢成形。
萬事起頭難,先求有再求好。習慣養成不是比誰衝得快,是比誰跑得遠。

你就是你的習慣

回到開頭的故事,我現在對自己的生命見證有了新的理解。聖靈引導我透過閱讀聖經的習慣持守基督徒的身分,而閱讀累積的複利,讓我在大學探究新知時產生極大的效益。我並不會訂讀經計畫或閱讀計畫,因為我已經活在習慣裡頭,過程中產出的果實是溢出來、且不斷變化的。
當我有了閱讀的習慣,我才透過閱讀精進它(《如何閱讀一本書》幫助我很多,我寫的導讀在這邊)。縱使有時還不夠認識自己與認識世界,但透過閱讀,我更知道怎麼與人相處、探索自己的童年、分析社會議題、認識基督信仰;當然,也包括理解習慣的重要。
你的習慣彰顯了你是什麼樣的人。想要突破現狀、自我成長,就開始改變習慣吧!畢竟,你就是你的習慣。

Previou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不夠了解的我們:在修心理學之前,你了解過什麼?│《心理學的法則:101個了解情緒,破解人性的黃金法則》書評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4-05-16
【台中室內設計】我家的童趣圖書館│鯨魚書架│大膽用色活潑透天宅│靜享閱讀時光│設計坪數40坪│綻緣空間設計推薦今天是要開箱我大學同學的新家,喜歡童趣、獨特設計的話,可以參考看看~我個人覺得很像小朋友的遊樂園,可以玩可以鑽,果然很有他的個性! 以下是同學角度,正文開始: 我覺得現在大部分裝潢看起來都很像,木紋啊、白色啊,而我和我老婆就是想和人家不一樣,所以先開了設計要求,才去找適合的設計公司。
Thumbnail
avatar
艾瑪娘的小日子
2023-12-03
不衝突,不愛情?│《佛洛伊德的椅子》書評一位新手小學老師在認識班上小朋友的過程中,她觀察到小明同學常常欺負莎莉同學,她便帶著為莎莉抱不平的心態,去詢問班上其他小朋友,到底小明為甚麼這麼討厭莎莉。其他小朋友一聽,就露出驚訝的表情,搶著糾正說:「老師,不是呀!小明是很喜歡莎莉的!」聽完以後,老師就更不解了,小朋友們只好幫忙解釋:「因為他不想讓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3-11-13
一味追求好公關,世界不會更關公│《教出殺人犯 I: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書評華人教育文化很強調犯錯就得接受罰懲,而且是要看到犯錯者誠心誠意的表達出悔意,最好是小孩哭著說「我知道錯了…」,彷彿這樣就確保了對方真的悔過,然後審判者老師,或家長,便會心滿意足。 我常常想,事情是有這麼簡單就好囉! 許多時候,只是(恐懼)懲罰本身迫使犯錯者表達悔意,但結果往往像那些幫助罰抄「我以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3-10-03
無盡的「少年」:《海獸之子》的精神分析│《日本經典動畫指南》書評「少年」與「少女」是日本動畫的一個長期大主軸,如電影: 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和明日香的童年創傷與自戀補償(我寫過兩篇,可搜女人迷的關鍵字)。 你的名字:三葉和瀧在災難的創傷後,如何重新找尋離散與錯位的自我與他者碎片。 聲之形:將也與硝子在霸凌與被霸凌的路上,如何得到同理、罪惡的救贖、寬恕。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3-08-24
這就是你要的女性主義嗎?—《他們用女性主義幹了什麼》書評女性主義成為口號、品牌、商品、指標,卻讓世人忽略他的本質。
avatar
林時語
2023-08-15
深度書評►你多久沒與孤獨對話?試試看一個人的朝聖之路吧。|因為尋找,所以看見 |謝哲青 |西班牙|灰鴿私塾迷失之人尋找救贖,一條與孤獨對話的朝聖之路。來一起看看謝哲青老師所著《因為尋找,所以看見》吧!
Thumbnail
avatar
灰鴿私塾|GrayPigeon
2023-08-06
書評|《希望你也在這裡》給最近不能四處旅行的你,四段生命的錯落,既相互牽引又獨立開花,閱讀過程像是走過一場很特別的生命經驗的旅行,久久不能忘懷。
Thumbnail
avatar
仨仁 無菜單書店
2022-06-16
書評:你可以不必完美但可以更有魅力 作者EVA WLODAREK  翻譯 楊婷湞 日月文化出版 這本書和 都是因為友人的推薦書單而借閱的。 這本書的內容比較簡單,稍微有點語言置換的點在於 :魅力是否等同自信。 從書名就可以嘗試置換 :你可以不必完美但可以更有自信 似乎將兩個詞語對調也完全不影響對於書中提出的各種概念進行理
Thumbnail
avatar
Francis Kao
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