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3、如何定價產品價格?

2020/09/0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市面上一堆定價方式有看沒有懂。
產品要定價多少,其實你高興就好,但不能高興到消費者不願意買單阿。看過某些產品在定價上的策略,有種你在開我玩笑嗎?還是今天是愚人節?要不就是聖誕節,起床後禮物就會出現在床頭了。
在定價的方法上還是有一定的邏輯可循,首先還是需要觀察相關產品的價格帶落在何處,例如你販售的商品市場區間約在1000-2000元售價,那你通常不能跳脫這個框框外,高了,消費者覺得你憑甚麼,低了,破壞市場價格更可能傷害毛利。
當然身為老闆都希望賣越貴越好,但消費者買不買單才是重點。至於要定再1500以上的高價位,還是1500以下的輕鬆入手價,要看你的品牌定位跟消費者族群而定。
那有沒有簡單的訂價規則,市面上一堆定價方式有看沒有懂,我自己使用另一種定價法則,用商品的總成本乘上4-8倍,就是產品售價。這個模式除了可以準確抓到市場價格帶,而定價時就可以將商品歸類在何種促銷模式,更可以檢視商品成本是否過高。
舉例:
商品成本100元,定價落在400-800元之間,先判斷自家商品在市場的定位,如合乎一般消費者認同,定價在中價位600元,接下來拆解促銷跟通路進價模式。
常態式折扣可落在八折480元,如果通路願意降低自己的利潤,隨著活動售價下調到75折甚至66折都不意外,這部分促銷成本就由通路本身自行吸收。而通路商品進價通常約為40-50%即為240-300元之間,所以通路商仍保持一定的利潤。如果碰上大檔期的銷售,如母親節、周年慶、聖誕節等等大促銷,達到買一送一的降價衝量,品牌本身仍然保有毛利,不會造成賠錢出售的狀況。
舉例定價600元,周年慶買一送一,通路商進價也會再對半砍,也就是說品牌進價約20-25%,也就是進價成本為120-150元之間,通路商保有原本的獲利百分比,而品牌仍有獲利空間,只是在特殊檔期必須下降毛利去搶訂單,否則消費者連看的意願都沒有。
如果進價在20-25%導致品牌本身賠錢出貨,意味品牌商品的成本太高,需要全面調整商品的定價及定位,再一次的再去好好檢視問題點,不要蒙蔽自己的雙眼,問題不改正,賣越久賠越多。
賠錢生意沒人做,以上狀況,通路商肯定會要求比照辦理,不然就不會將這個品牌列為銷售重點,你也就錯失這個檔期機會,很多時候,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早已被養壞胃口,商品買一送一已成為常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職場嘛,就是一個賺錢生活的地方,沒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說服我們該怎麼做,決定要怎麼做的只有自己。 老闆的思維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有效,誰說每個人都嚮往當著大老闆的生活,其實你的日子通常比這些人更精采,我們,只是不想炫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