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年輕人是多存錢還是多學習?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覺得工作是開心重要,還是錢重要?
面對這個問題,老王相信很多職場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那還用說嗎?當然是錢重要。每天披星戴月,辛辛苦苦為的是什麼呢?
答案脫口而出之後,似乎又會產生第二個困惑:有錢為什麼還不開心?難道是工作帶給人的負擔,已經超過了錢可以帶來的安慰與快樂?
是的,這個問題似乎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成立。

那麼我們重新來回答一下:有一份工作,它透支你的體能與激情,但是收入還不錯,你要不要繼續做下去?

這次我們才終於明白,問題的真正內核是:面對生活,我們是否有say no的權利?

曾有一位張先生來找老王做諮詢,他在一家公司已經供職了十年以上,薪資很不錯,但是整個人氣色非常差。經過詳細了解,老王才知道,張先生就是那種一個人幹三個人的活兒,拿兩個人的工資。

很多小企業為了節省人力成本,都會這樣做。看起來給一部分人提高了薪資,但事實上打的是另一種算盤。

張先生很苦惱,他如果跳槽,就很難拿到現在的薪資,支撐不起家庭的開銷。可是再這樣做下去,他也感到無止境的絕望。在這樣的心理邊緣,他似乎進退兩難,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擺脫窘境。

王小波說,人類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那麼我們拼盡一生所要獲得的,其實從來都不是財富,而是選擇的權利與拒絕的底氣。



1、比起開心,大多數人更需要錢。

任何工作都不可能一直開心。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但真相就是如此。

老王認為,這世界上真的沒有一直會開心的工作,也沒有純粹快樂的學習。工作這件事,或多或少都會帶有艱辛、挫折與痛苦。這個時候,錢就是讓人感到踏實的一道防火牆。

就如同張先生的處境,他想要改變現狀,但是他難在太依賴於這份薪水,因為要養家糊口,因為肩膀上負擔著太多責任。所以縱使老王懂得再多職場道理,看到再多局限,但是對於一個每月“等米下鍋”的職場人來說,對於一個每天要面對孩子房子車子的職場人來說,都必須要面對現實:錢是真的真的很重要。

這個時候,任何人都不要去灌輸心靈雞湯,讓他們去放棄薪水,追求開心。因為我們無法去真正體驗到對方的艱難,因為沒有錢他們根本無法開心。

這個時候,選擇錢還是選擇開心,就是一道已經寫好了答案的題目。既然已經做出了選擇,那麼對於職場上那些不開心的時刻,只能選擇面對和接受。



2、脫離了個人品牌的高薪,很可能是一種透支。

企業不是慈善機構,所以我們在職場拿到的每一分錢,都是價值所得。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優厚的薪水並不一定代表職場競爭力。

多年前,老王認識一位傳媒集團的雜誌主編,她在這個集團工作了七年,非常努力,月薪已經達到了3萬加,很得老闆的重用。但當時老王就意識到,她一旦離開這家企業,重新走入人才市場去競爭,卻很難再拿到這個數字。因為首先這個行業就處於下行趨勢,市場在逐年收縮,她又是屬於“苦勞”型職場人。

她賺得高薪的背後,是別人每月做1版雜誌,她做3版。每到出版之前,她都要陪著編輯們通宵達旦,嚴重透支自己的身體健康。而這樣的緊張時刻,她每個月就要經歷3回。那麼在身體素質上,她也已經處於下滑的狀態。

開心和錢究竟哪一個重要?老王認為對於她來說,應該適當少賺些錢,守住自己的身體健康,也將更多時間放在打造個人品牌這件事情上。長久的價值,才會帶來真正的開心。就像是這個世界有很多高危行業,薪水都很高,但卻代價非常大。

因為如果將“苦勞”作為自己的職場價值,那麼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與腦力的下降,它是注定會慢慢流失的。



3、沒有能力就沒有話語權和決定權。

看到這里或許你已經明白,開心重要還是錢重要?這個問題最殘酷的地方就在於,你要意識到自己是否有選擇權。

能力越高,話語權和決定權越大。只要能力足夠,我們甚至可以雙選雙贏,既要工作開心,也要錢包滿滿。

老王認識很多技術大牛,他們在所在領域都是佼佼者的地位。他們在職場上的每一絲風吹草動,都是獵頭們關注的焦點。可以說,他們如果工作做得不開心,那麼幾乎在技術領域範圍內擁有絕對的選擇權利。而無論走到哪裡,都一定會得到不菲的薪水,並被人高看一眼。這就是能力所帶給他們的話語權和決定權。

所以對於職場人來說,一定要將精力用在價值提升這件事上。你在職場上的價值,取決於不可替代性。成年人的世界,需要長久的眼光,也需要持久的耐心。一個人在面對選擇時,最大的底氣就是能力。

總之,老王認為,在開心與錢之間,我們希望可以兩者都要,也要盡力去追求。如果實在不行,那麼就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其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寫在最後
工作是開心重要,還是錢重要?老王認為,這並不是一道非黑即白的問題。問題的正確答案是:它們之間應該是一種協同關係,短暫的開心和短暫的高薪都不重要,長久的開心和長久的增值才重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至上:借很多錢的年輕人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只看殖利率的投資人 有時候在網路上看到很多人在討論至上,大都是認為殖利率不錯,配息也都有一直在配;但是我看了一下,總是覺得應該提醒一下投資人,單純看殖利率的風險蠻大的。 為什麼只看殖利率,風險會很大呢? 簡單來說,有一個人向你介紹一個投資商品,殖利率20%,你會不會心動? 你這時
Thumbnail
avatar
Jackie Chien
2021-09-26
如果賺錢是門學問?自己賺錢會教別人賺?天下沒有那麼好的事,如果只有你知道金山的位置,你會把金山的位置和別人分享嗎,除非那座金山是你的,你擁有獨家的採礦權,那找來的人一定是幫你挖金礦的工人!亦或是自家的金礦自家人挖?親兄弟姊妹都會爭家產而反目,天底下能夠一起分享財富的親人有多少?
Thumbnail
avatar
田埂邊的哲學家
2021-06-05
日本請「退職代行」公司代勞離職的人中,有 63.9% 是 20-29 歲的年輕人如果不說一些嚴重的理由,辭職對一些人來說確實是很難說出口的事,尤其發生在比我們更嚴謹、更加在意社會形象的日本人身上,辭職實在太難了,如果「辭職」可以請別人代勞就好了?
Thumbnail
avatar
涼鹿日常大小事
2021-04-11
avatar
Leo Yang
2020-12-28
說圖445.薪資偏低的年輕人需不需要存錢?1.西元2013年六月,台灣某企業老闆建議年輕人,即使工作薪資偏低也不該存錢,應付錢充實能力、培養人脈。 2.其實仍有必要存錢,因為......
avatar
張居隱
2019-07-27
年輕人是否適合出國打工度假?風靡台灣的打工度假潮,真的適合年輕人嗎?還是只是逃避台灣低薪的藉口,只是,你有真正了解打工度假的「打工」是在做甚麼嗎?會不會在這亮麗的名詞背後,台灣人就真正淪為口中的「台勞」!
Thumbnail
avatar
LBB 嚕嗶啵
2019-06-29
「請問你是哪裡人?」究竟誰是「OO人」?什麼叫德國式?什麼是德國人? 「身為一個外國人,你……」要多像個德國人才行呢? 曾經是異鄉人,就永遠是異鄉人:什麼是移民?他永遠都是移民嗎? 德國人幾個世紀以來,有著許多不同的家族根源。即使不願承認,但德國是一個由移入者組成的國家,這個過程不會停止。因此,並沒有所謂「真正的德國人」。
Thumbnail
avatar
麥田出版
2018-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