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奮力競爭而感到疲憊的你:保持心態健全的簡單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Image by Bhikku Amitha from Pixabay

你想過著不犯大錯、與世無爭、歲月靜好的平靜生活,你也需要先讓自己做個明白人,你才有辦法繞過那些你不想掉進去的坑。

嗨,我是拜倫,你的心理狀態健康嗎?

之前我跟同事負能量滿滿,剛好當時讀到一段能應該能用在身上的內容,寫了一些心得;最近我跟同事的負能量又破錶了,想起這個思維,分享給你。

影響上班快樂與否的重要因素

這個思維是有關我們身處複雜的環境,得以保持心理健康、心態強大的思考工具。

不管身處什麼社會背景,學校也好、職場也罷,抑或家庭關係、朋友之間,只要不是活在無人島,這個心法就可能對你有用。

我就以身為上班族的角度來聊了。

在職場,有工作經驗的朋友一定可以體會,不管什麼性質的單位,私人也好公家也好、戰鬥單位或後勤單位,你會不會喜歡這份工作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環境

這裡的環境是指:(這個空間裡互相影響的每一個人都算在內)彼此之間的合作程度、人際關係的複雜性、工作內容的性質與複雜程度、綜合的辦公室氣氛如何、這些環境會影響到你的心理健康。

最大因素是人:同事好,你就舒服;同事不好,你就不舒服。

你可能會想問:「你怎麼沒說到薪資?」

薪資當然是很重要的因素,不然誰願意五斗米折腰,但薪資到某個程度後就是保健因子了,作用是讓你不會不滿意,但不見得會因為薪資高就喜歡這份工作;所以薪資成為你上班激情的作用有限。

當你習慣了當前的薪資,要再度產生為你帶來激情的作用,那麼這份工作薪資的豐厚程度要提升到下一個等級才行。

領兩萬八跟領六萬有差,領六萬跟領八萬一對你來說可能就差不了多少了,都是要咬緊牙關努力撐著才能養家、支付帳單、償付貸款。

但如果你本來月薪六萬,突然跳到月領二十萬的等級,你就可能會飄了;雖然那個世界離我太遙遠無法舉例,但你知道這個數字的確讓「薪資」產生質變,短期內會讓你很滿意、高興。

所以我指的「影響你對這份工作喜歡與否的環境」,主要是辦公室的「人與文化」在影響。

人在江湖飄,那有不挨刀

我想你我都同意,「競爭」會是普通人人生的主要基調。

我們在出社會前,甚至懂事前就在競爭了;你想想,小朋友是不是會爭取照顧者的關愛跟注意力?

「競爭資源」是本能,不管身在哪裡,不管奉行什麼邏輯跟思想,讓自己取得更多資源是不用特別說明的原動力;就算是共產黨,也有領導者與小頭目;就算是幼稚園,也有孩子王。

假設是推崇資源財產共用均分的社會好了,把這些群體實際的領導者從群眾中分離出來,就會知道他們絕對不會是沒錢沒權的無名小卒,而是能夠取得、掌握更多資源的強者。

資源怎麼掌握的?靠各種方式爭來的啊!就算是繼承遺產來的資源,也是被繼承人生前的爭取而遺留下來的遺產;而繼承人如果不少,你說會不會發生爭奪呢?。

從古至今,追求「成功」就是追求財富、權力、地位,最好是名利雙收,對吧?有人說這表示這個人能夠取得大量資源,自然就比普通人更能吸引到優秀的異性產生後代,雖然有點男性主義看世界,拜倫比較俗氣一點,想想自己的所見所聞,似乎還真的是這樣。

如果你境界高、無欲無求,奉行的價值觀凌駕於世俗標準,追求不犯大錯、與世無爭、歲月靜好的平靜生活,那你也需要先做個明白人,你才有辦法繞過那些你不想掉進去的坑。

俗話說人在江湖飄,那有不挨刀?
想不挨刀,一是遠離江湖、二是武功絕頂、三是手段高明。你有能力遠離江湖嗎?有那種能力還來看小弟的文,我很高興(讚)。

我們說回去,追求個人成功的發展很好猜,就是產生剛才講的競爭。

不管是內部競爭或外部競爭,都表示你會跟和你在同樣賽道上的人、跟你做相同事情的人有所比較,相對好的那個勝出取得資源。

這個原因也造成了職場上、生活中人際關係的複雜。就連你跟你的朋友是競爭、你跟你的手足也是競爭、你跟你的伴侶其實也是競爭。

所以我們可以說,所有跟他人有關的「環境氣氛」、與社會的凶險程度,都是源自於無所不在的競爭以及資源的奪取;這是我們的原罪,影響彼此的化學反應和生活色調。

要不要參與這麼麻煩的人際關係,通常不是你我可以自主選擇的。你在職場裡可能要選邊站還不能不表態、去抱團、去派系、成為團體來分散攻擊或加強自己攻擊的力量,你必須要生存。

就算你不找麻煩、主動避開麻煩,也難保麻煩不找上你。

保持心態健全的策略

我這有碗雞湯,喝下去是營養還是尿就看你了。

前面說了,我們誰都離不開競爭,而競爭的背後邏輯是「彼此是搶奪資源敵人」。有敵人,就有算計和攻防,很累,真的很累。

這是因為我們在思維上就已經默認「競爭」是生活的框架。是離不開的遊戲規則。今天提供給大家一個不同的思維方式,也許能幫助你改變對生活的默認框架。

最簡單的方式:從說話開始

調整表達的邏輯,我認為是影響思考最直接的途徑。

比方說一個嘴裡說不出好話的人,他要先「認知」到那些事,才能「表達」出那些話; 他要這樣「想」,才能這樣「說」;他要先能夠「那樣思考」,才會用「那些字眼」。

同樣的,一個總從心底尋找、欣賞周遭優點與亮點的人,在他的世界裡,色彩一定比較明亮。

所以改正說話的內容,能進而影響思考方式、感受生活規則的方式,也就影響了我們的心態了。

這裡提供一個版模給大家:
一、先描述事實:不要主觀解釋,只要描述事實即可。
比方說:「他就是一個現實勢利、眼中只有獎金的傢伙」是說話人的主觀解釋,「他行動很快,只要對業績有幫助的事他都會做,而他的業績的確很優秀。」相對就比較接近事實描述。
二、再表達自己的感受坦白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比方說:「我不喜歡他,他的成績太好,好像我被比下去,我忌妒他、感到惱怒。」承認自己的心理狀態會有點難堪,但是這是最具有魔力的一個步驟,這一步能讓你意識到並承認自己現在的狀態不太好,進而創造修正的機會;以這個例子來說,你會因為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而調整心態,從而不容易產生不適當的濾鏡。
三、最後說出影響:可以人性點、感性點,但仍然是盡量呈現出事實,並找出可取之處、給出正面的結論
比方說:你最後是這樣下結論的「但我覺得可以從他的行動裡學到有用的東西。」用正面解釋給你的心理過程定調。,並且因為上一步心態的健康檢查,我們得以學習這個人的優點而不感到排斥。

重點是在「找出可取之處」。

在我們坦承自己羨慕忌妒恨的時候,就會意識到「自己首先應該要調整心態了」。再來我們承認對方一定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或值得引以為戒的地方,正反皆師,你對於對方的態度就不會演變成敵視,看人家的時候都瞇者眼睛,關係變得劍拔弩張。

在態度正確,自己心裡過得去之後,你們才有可能變成良性合作或是互相優化的關係。良性競爭是好的,但也要有相對應的環境氣氛支撐。

如果環境很糟糕,比方說互相潑髒水、惡性競爭是我們比較容易看到的;有些組織還會刻意製造內部分化,這就會造成環境惡劣、人與人之間無法合作、自然就不會產生讓老大們擔心的力量給他們徒增煩惱了。

這題外話。

總之從說話邏輯來影響心態,更多的提出可取之處,你的人際關係可能會也開始不一樣,你們會逐漸用相對健康的態度互動,這就是網路上說的:「你怎麼對待世界,世界就怎麼對待你。」

說話之下:心態健全的內功

我們有了說話板模的「招式」,現在要有「內功」與招式配合。

這個內功只有一點,那就是「我能做什麼有價值的事?」

「我能做什麼有價值的事?」

一樣是前面講同事績效的例子;我們經過剛剛的心境轉折之後,現在就算同事的績效比你優秀很多、更受到器重,你已經不會說「那是因為他整天拍馬屁」之類的魯蛇語言了。

既然不花力氣當魯蛇了,那麼這些被釋放出來的注意力資源要去哪裡?你還能關注什麼呢?曾經的自己習慣酸別人來平衡自己的競爭失敗,現在該怎麼辦呢?

這裡提供個的聚光燈給你:「我能做什麼有價值的事?」(這都重複三遍了吧,很重要)

這個問題的內含在於,把你的注意力往對自己有幫助、對別人也有幫助的方向拉,你可能會衍生出許多實際而具有指示意義的問題:

「人家做了什麼重要的事我沒做?」
「我能做什麼來改變現狀?」
「我做的事情有效嗎?有價值嗎?有幫助嗎?」
「能夠讓我達成我想達成的目標嗎?」
「我還能做什麼事來產生價值?」

這些都是「有價值」的衍生,非常有用。它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將你飄散的注意力拉到「如何解決問題」上面,關注在能做什麼,這就夠你忙了,你的心情就不容易受到影響,自己把自己拖入有克蘇魯怪物的陰暗深海裡。

尤其是當我們承受巨大壓力的時候,比方說任務失敗、目標沒有達成、或是在任何情況要揹起責任的時候(這時候通常會伴隨各種形式的指責到我們身上,很難受、很憤怒,但拜託不要當場揍人),請單純問自己一個問題:

「我能做什麼有價值的事?」

特別是如果你跟我一樣容易陷入沮喪的情緒裡,請一定要這樣做:問對的問題,其他鳥問題都不應該去想

這會讓你專注在解決問題,避免你的負能量散發出去和吃掉自己。讓你做最重要的事情、思考並採取有效的行動,讓你動起來

我們身上有壓力已經很不容易了,請不要再自責,怪罪別人也沒有幫助,那就選擇做個可靠的人,採取行動吧!

而當你壓力不大的時候,你能冷靜的面對那些會壓垮人的情緒的時候,可以追加問自己「我做錯了什麼、我的責任應該要怎麼還?」你才能夠好好的檢視、反省,並且化羞愧為經驗。

✩你/妳有在這篇文章得到什麼啟發嗎?
✩努力在下班後實踐耕讀、心得分享與鼓勵行動,拜倫期待你/妳的回應、建議與支持:)
✩如果拜倫的文章有幫助,請不吝給予鼓勵讓拜倫看到漣漪,更有動力堅持做下去。
✩轉發請註明來自《拜倫思考筆記》
聯絡拜倫
✩用讀的《拜倫思維筆記》在《Matters》《Medium 》《Vocus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隱林-avatar-img
2023/06/29
謝謝您!剛剛使用了上述的思維模式,成功走出了失去朋友的焦慮、悲傷和不安。
avatar-img
拜倫思維筆記的沙龍
19會員
28內容數
2022/02/23
先總結,我覺得這個資訊爆炸時代的人普遍充斥無力感,同時又眼高手低、急於求成,追求表面光鮮又不善於靜下來跟自己對話,慾望快速膨脹,無法滿足慾望的焦慮也跟著瘋狂成長。
Thumbnail
2022/02/23
先總結,我覺得這個資訊爆炸時代的人普遍充斥無力感,同時又眼高手低、急於求成,追求表面光鮮又不善於靜下來跟自己對話,慾望快速膨脹,無法滿足慾望的焦慮也跟著瘋狂成長。
Thumbnail
2022/02/16
異常孤獨同時渴望關係的曠男怨女,如果有機會就會瘋狂地投入關係中,這樣的模式存在大問題的機率相當高,因為急於進入關係,所以很多原本能看見的問題都會被忽略,就算那個問題很嚴重,孤獨的人們卻是什麼都看不見,或不願意看見。
Thumbnail
2022/02/16
異常孤獨同時渴望關係的曠男怨女,如果有機會就會瘋狂地投入關係中,這樣的模式存在大問題的機率相當高,因為急於進入關係,所以很多原本能看見的問題都會被忽略,就算那個問題很嚴重,孤獨的人們卻是什麼都看不見,或不願意看見。
Thumbnail
2022/02/09
失控感越強,越焦慮不安,所以人用一生的時間試圖掌控身處的環境,為的就是心安。
Thumbnail
2022/02/09
失控感越強,越焦慮不安,所以人用一生的時間試圖掌控身處的環境,為的就是心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有時候覺得 職場的生活跟學生時期的模式 是截然不同 但其實就是不同 也不用覺得奇怪 學生讀書是家長付錢給學校 上班族是老闆付錢給自己 職場的真相 就是 一場戰爭 對手就是自己 不會是同事或是AI 因為早在AI取代工作之前 我們會知道 知道AI會取代自己工作的位置 好像 很沉重 但工作這樣朝九晚五的
Thumbnail
我有時候覺得 職場的生活跟學生時期的模式 是截然不同 但其實就是不同 也不用覺得奇怪 學生讀書是家長付錢給學校 上班族是老闆付錢給自己 職場的真相 就是 一場戰爭 對手就是自己 不會是同事或是AI 因為早在AI取代工作之前 我們會知道 知道AI會取代自己工作的位置 好像 很沉重 但工作這樣朝九晚五的
Thumbnail
最近綜合自己的狀況, 以及閱讀了社群媒體中—工作版上的人對於工作的痛苦, 而想打這篇文章~ 給在職涯中矛盾掙扎的小夥伴。 1。人真的是一個矛盾的生物 痛苦很多時候真的來自於「比較」,但比較容易帶來「匱乏」 例如: 薪水多覺得沒發展性/ 薪水少覺得自己是不是就這樣了?/ 轉職不知道做什麼? /面試碰壁
Thumbnail
最近綜合自己的狀況, 以及閱讀了社群媒體中—工作版上的人對於工作的痛苦, 而想打這篇文章~ 給在職涯中矛盾掙扎的小夥伴。 1。人真的是一個矛盾的生物 痛苦很多時候真的來自於「比較」,但比較容易帶來「匱乏」 例如: 薪水多覺得沒發展性/ 薪水少覺得自己是不是就這樣了?/ 轉職不知道做什麼? /面試碰壁
Thumbnail
排除無用的資訊,慢慢找回你自己的真心,你會發現自己的工作,其實還算單純。
Thumbnail
排除無用的資訊,慢慢找回你自己的真心,你會發現自己的工作,其實還算單純。
Thumbnail
  自入職新公司至今已經約莫兩個月,無論是福利或是薪資,幾乎都是過去的兩倍以上,而工作的忙碌程度自然也是如此,除了平日需要加班之外,就連周末也需要加班,若把加班費算進來,薪資或許已是過去的三倍左右。   盡管薪資優渥,但屬於自己的時間越來越來少。不過,我並非想要抱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令我感覺壓力山大
Thumbnail
  自入職新公司至今已經約莫兩個月,無論是福利或是薪資,幾乎都是過去的兩倍以上,而工作的忙碌程度自然也是如此,除了平日需要加班之外,就連周末也需要加班,若把加班費算進來,薪資或許已是過去的三倍左右。   盡管薪資優渥,但屬於自己的時間越來越來少。不過,我並非想要抱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令我感覺壓力山大
Thumbnail
11/07/2021-11/13/2021 這週我和我朋友討論了一些人生的課題,因為他工作上遇到了困境。職場問題不外乎就是和主管不同頻率,自己努力做出的成果都不是老闆要的東西。和其他部門同事工作上的摩擦,情緒的衝突。升官發財沒有份,努力工作被人嫌。總之簡單說就是不想做了。他身上有一筆不小的被動收入,
Thumbnail
11/07/2021-11/13/2021 這週我和我朋友討論了一些人生的課題,因為他工作上遇到了困境。職場問題不外乎就是和主管不同頻率,自己努力做出的成果都不是老闆要的東西。和其他部門同事工作上的摩擦,情緒的衝突。升官發財沒有份,努力工作被人嫌。總之簡單說就是不想做了。他身上有一筆不小的被動收入,
Thumbnail
你想過著不犯大錯、與世無爭、歲月靜好的平靜生活,你也需要先讓自己做個明白人,你才有辦法繞過那些你不想掉進去的坑。
Thumbnail
你想過著不犯大錯、與世無爭、歲月靜好的平靜生活,你也需要先讓自己做個明白人,你才有辦法繞過那些你不想掉進去的坑。
Thumbnail
幾乎畢業生,都會從家人、朋友聽聞社會潛規則及心法,但這些對涉世未深的小大人,只是徒增擔憂與困擾。比起職場的千姿百態,或許我們更想知道的是,如何用本來的樣貌,在複雜社會裡存活下去。
Thumbnail
幾乎畢業生,都會從家人、朋友聽聞社會潛規則及心法,但這些對涉世未深的小大人,只是徒增擔憂與困擾。比起職場的千姿百態,或許我們更想知道的是,如何用本來的樣貌,在複雜社會裡存活下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