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廢是一種什麼樣子的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一、前言

想寫這一篇文章是因為我觀察到自己下班後很容易想要做一些重要的工作,但又去做了一些在我的認知中認為很像在耍廢的事情,且在耍廢完時身體經常還是感到很疲倦,也因此我開始上網找資料去研究一個人到底為什麼會耍廢的原因,在研究的過程中我也不斷地詢問自己的問題是;耍廢到底對人類的意義是什麼呢?以及它對我們人類到底是好處還是壞處呢?所以以下寫的內容會是我個人經驗加上看完資料後的心得。

二、耍廢的類型

1.很累型耍廢: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一個經驗就是我們希望可以完成工作,但身體感到很累使我們什麼事情都不想做,此時我們經常就會選擇去做一些很廢的事情。為什麼此時我們會選擇去耍廢呢?我想是因為我們真的想休息,只是現代人的「生活吸引力」實在太多了,所以我們在很多時候就會一直做事情(不管這件事情是否重要)而忘記休息的重要性。
2.拖延型耍廢:所謂拖延型耍廢指的是我們應該要做而未做的事情,此時我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為何它很重要可是我們不想去完成這件事情呢?
我們會不想做這件事情的原因有
(1)缺乏內在動機:人缺乏動機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
(一)自己不喜歡做這件事情
(二)感覺得這件事情不太重要
(三)反抗權威:引用《導讀拖延心理學|Pinky 有三種,拖延心態有五種》的一段文字:雖然有許多事情看似不能拖,尤其是那些工作、學業上受到指派、有限定期限的任務,我們仍然會去拖延它們,甚至我們特別想去拖延它;我想這段話就能夠足以證明我們會利用拖延來反抗權威。
(2)害怕失敗:試想當你明天要交一份很重要的東西,可是你現在又產製不出你覺得很好的方構想;又或者這個東西需要的產出量太大使你無法負荷,你通常會做些什麼事情呢?我想許多人可能會開始選擇耍廢。
我想此時大家都會覺得這是一個不好的心態,但我們往往又難以戰勝它,那該怎麼辦呢?
(3)害怕成功:我看到這個論點時思考了許久,到底為何有人會有這樣子的心態呢?成功不是應該高興嗎?最後我反覆讀了這段文許久得到的體悟是;會有這樣子的心態是因為我們害怕太成功會招致大家的忌妒吧?是不是真有其心態我不知道,因為我是完全沒有過這樣的心態,但我想這在我認知中看似合理又好像有點不合理的想法就留給大家去思考囉。
3.補償型耍廢:這是指我們許多時候很容易在深夜及假日時耍廢,我自己時常有這樣的情況,經過研讀資料加上不斷反思自己的過程中發現這大概跟「補償心理」有很大的關係。所謂補償心理指的是你覺得白天即平常工作很累,所以我們晚上就會想要放鬆一下來彌補一下白天及平日的疲勞,而且我們通常也只有晚上及假日才能夠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三、解決方案

1. 大力耍廢:我覺得如果你真的是屬於很累型耍廢,那你就大力的耍廢。
2.把大目標切成小目標:如果我一週後想要交三千字的報告,我認為你現在應該要思考要如何把他切成一個一個小目標(1.查資料­2.吸收資料3.組織資料……等小目標),我覺得要把大目標切成小目標的過程就是一個妥協的過程。
3.拋開完美主義:我們許多時候都想要把事情做得很完美,但我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往往很難把事情做的跟我們原本想像一樣的完美,所以到了此時此刻我認為我們就正在學習如何與現實妥協的過程。
4.轉換心境:此方法就是利用「暫停法」(這是指當我們在耍廢時利用去做一些其他事情,EX:運動OR提醒自己在10分鐘就要去睡覺….等)的方式來幫助自己回到此時此刻應該做的事情上面。
5.灌溉新知:此方法指的是當你一直在做某些事情,你一定在某些時刻會感到很膩,並且你會開始感到「暫時」不想做這件事情,此時我認為你可以先去做其他事情來幫助自己找回對該件事情的熱忱。
6.找出自己的做事模式:此方法指的是找出自己的「開機模式」幫助自己進入做事情的節奏,像我自己只要坐在電腦前就會慢慢進入做事情的節奏。

這些方法會隨著情境不同而要使用不同的方式

四、耍廢的利與弊

1.不知道你是否有一個經驗就是當你耍廢完後還是覺得很累,如果你跟我一樣有這樣子的經驗到底該怎麼辦呢?經過我查資料及自我經驗反饋後我發現這是因為我們在耍廢時內心有很大的「罪惡感」這些感覺會使你很痛苦跟疲勞,嚴重時還會影響到工作,所以我建議這些人可以試著在耍廢時就認真耍廢,這樣子你在耍廢完時我覺得工作也會比較專注。
2.如果你感覺是因為各類的成癮症所造成的耍廢,那我認為你還是要先去看醫生。


當你耍廢完時,感覺有休息到,我認為這次的耍廢就是有意義

五、後記

寫這一篇文章時,我也沒有在預期的時間內完成;甚至在許多時候我也很愛耍廢,但在耍廢結束時我會不斷的思考在此時此刻耍廢對我是有意義的嗎?我認為這對我來說就是一種進步。我也保證往後的日子我也會繼續耍廢,因為這就是「人性」;而且我覺得人類的耍廢行為就像是開車開了一段時間後續要加油的道理是一樣的,只是我們該思考的事情是我們如何讓自己的能量能夠被好好運用。

六、文獻資料


raw-image

👉喜歡此篇文章的人可以幫我拍手五下(在頁面的最底下)or贊助我讓我可以有些微薄的收入。

👉拍手是不用花半毛錢的,只需登入gmail、FB......等社群軟體就可以幫助我有收入囉。

👉歡迎大家可以追蹤我,這樣子就可以在第一時間收到我熱騰騰的最新文章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你的職涯陪伴者 葉紹平(平哥)
25會員
58內容數
我會寫什麼樣子類型的文章基本上已經在我的自我介紹裡都有大略寫出來了 在這裡你可以做提問、許願及交流,但如果願意給我一點贊助,我完成起來會更加的有動力。 若有職涯議題想要找一個人陪伴你討埨的話,歡迎至職涯大小事找我的聯繫方式。 另外我有在接案,可以至接案百寶盒找找看我有那些技能符合你的需求。
2024/12/01
這篇文章探討助人工作者在提供支持與協助解決個案人生課題時所扮演的角色,文章強調助人工作者會以同理心和非評價的方式陪伴來訪者,並提醒運用創傷處理需要謹慎,以避免造成二次傷害。同時,助人工作者不會強迫個案參加課程,也不會保證一定的療效。透過正確的篩選及自我理解,來訪者能更有效地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4/12/01
這篇文章探討助人工作者在提供支持與協助解決個案人生課題時所扮演的角色,文章強調助人工作者會以同理心和非評價的方式陪伴來訪者,並提醒運用創傷處理需要謹慎,以避免造成二次傷害。同時,助人工作者不會強迫個案參加課程,也不會保證一定的療效。透過正確的篩選及自我理解,來訪者能更有效地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4/11/01
本文針對近日網紅影片引發的身心靈課程與邪教的討論,提供挑選身心靈課程的一些建議,幫助讀者避免錯誤加入邪教組織。文章首先定義了邪教及其特徵,接著分享了一些有效的篩選方法,包括瞭解課程的理論基礎、教師的專業背景及有無督導制度,最後強調尋求正規管道的重要性。這些建議旨在保障參與者的權益和心理健康。
Thumbnail
2024/11/01
本文針對近日網紅影片引發的身心靈課程與邪教的討論,提供挑選身心靈課程的一些建議,幫助讀者避免錯誤加入邪教組織。文章首先定義了邪教及其特徵,接著分享了一些有效的篩選方法,包括瞭解課程的理論基礎、教師的專業背景及有無督導制度,最後強調尋求正規管道的重要性。這些建議旨在保障參與者的權益和心理健康。
Thumbnail
2024/02/14
本文會分享如何提升自信心的小祕訣,特別適合給正在面臨自信心問題及想培養自信心的成年讀者做參考,尤其是那些覺得生活及職涯充滿挫折的人。
Thumbnail
2024/02/14
本文會分享如何提升自信心的小祕訣,特別適合給正在面臨自信心問題及想培養自信心的成年讀者做參考,尤其是那些覺得生活及職涯充滿挫折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拖延的核心是情緒,而不是效率。拖延和心情不好,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說,我們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常常取決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依據理性思考,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安撫情緒上。
Thumbnail
拖延的核心是情緒,而不是效率。拖延和心情不好,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說,我們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常常取決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依據理性思考,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安撫情緒上。
Thumbnail
為什麼耍廢會覺得很罪惡? 『耍廢』這個詞大概是表示一種無所事事,像躺在床上追劇一整天,什麼正事都不想管的狀態。但往往耍廢時間過長,伴隨而來的可能是一種:『我怎麼可以就這樣讓時間都溜走?』的愧疚控訴和空虛感,彷彿什麼都沒留下、什麼都沒獲得。 尤其社群媒體會加劇我們對耍廢的自我批判,彷彿任何形式的休閒狀
Thumbnail
為什麼耍廢會覺得很罪惡? 『耍廢』這個詞大概是表示一種無所事事,像躺在床上追劇一整天,什麼正事都不想管的狀態。但往往耍廢時間過長,伴隨而來的可能是一種:『我怎麼可以就這樣讓時間都溜走?』的愧疚控訴和空虛感,彷彿什麼都沒留下、什麼都沒獲得。 尤其社群媒體會加劇我們對耍廢的自我批判,彷彿任何形式的休閒狀
Thumbnail
時常覺得提不起勁,沒辦法好好面對眼前的待辦事項,好像應該要讓自己振作起來,但身體本能一直想拖延,就這樣持續躺在沙發,直到睡前… 我們心裡開始產生愧疚感,我應該可以多做點什麼的,應該要讓自己生活更充實,為什麼自己的本性這麼懶惰呢? 為什麼自己這麼愛拖延? 或許,這與你的本性無關 為什麼無法持續?
Thumbnail
時常覺得提不起勁,沒辦法好好面對眼前的待辦事項,好像應該要讓自己振作起來,但身體本能一直想拖延,就這樣持續躺在沙發,直到睡前… 我們心裡開始產生愧疚感,我應該可以多做點什麼的,應該要讓自己生活更充實,為什麼自己的本性這麼懶惰呢? 為什麼自己這麼愛拖延? 或許,這與你的本性無關 為什麼無法持續?
Thumbnail
4月9日,No. 99,耍廢是需要練習的技能
Thumbnail
4月9日,No. 99,耍廢是需要練習的技能
Thumbnail
沒有人,可以掙脫拖延的奴役。 一樣米養百樣人,不同身分地位、職業腳色,所面對的困境不盡相同。唯獨拖延症,比憲法還平等,一視同仁的蠶食我們的時間,讓每個人痛苦地循環於拖延工作、瀕臨時限,再忙得不可開交、天昏地暗,好不容易完成任務後,又繼續下一輪的拖延輪迴。
Thumbnail
沒有人,可以掙脫拖延的奴役。 一樣米養百樣人,不同身分地位、職業腳色,所面對的困境不盡相同。唯獨拖延症,比憲法還平等,一視同仁的蠶食我們的時間,讓每個人痛苦地循環於拖延工作、瀕臨時限,再忙得不可開交、天昏地暗,好不容易完成任務後,又繼續下一輪的拖延輪迴。
Thumbnail
耍廢到底對人類的意義是什麼呢?以及它對我們人類到底是好處還是壞處呢?所以以下寫的內容會是我個人經驗加上看完資料後的心得
Thumbnail
耍廢到底對人類的意義是什麼呢?以及它對我們人類到底是好處還是壞處呢?所以以下寫的內容會是我個人經驗加上看完資料後的心得
Thumbnail
躺在床上,或沙發上,你有千百種想要做的事,但卻不肯離開這舒服的地方 我懂,尤其時冷冷的冬天,要我從被窩裡出來真的是千百個不願意 但身為一位內容創作者,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做 今天要剪音頻、明天要寫文章+貼文設計等等 一週七天,所有時間都被壓縮到非常緊繃,如果你還有正職工作的話,真的非常辛苦! 偶
Thumbnail
躺在床上,或沙發上,你有千百種想要做的事,但卻不肯離開這舒服的地方 我懂,尤其時冷冷的冬天,要我從被窩裡出來真的是千百個不願意 但身為一位內容創作者,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做 今天要剪音頻、明天要寫文章+貼文設計等等 一週七天,所有時間都被壓縮到非常緊繃,如果你還有正職工作的話,真的非常辛苦! 偶
Thumbnail
2020就要來了,慵(ㄕㄨㄚˇ)懶(ㄈㄟˋ)風彷彿成為這屆年輕人的代名詞。每天努力生活真的太累了,一直被督促著去「追求卓越與成功」真的太累了,被薪水逼死的自己真的太累了。我們一邊渴望耍廢,卻又一邊被從小到大的教義束縛——但,真的是這樣嗎?2020年,讓我陪你一起,把「耍廢的能力」變成你的超能力!
Thumbnail
2020就要來了,慵(ㄕㄨㄚˇ)懶(ㄈㄟˋ)風彷彿成為這屆年輕人的代名詞。每天努力生活真的太累了,一直被督促著去「追求卓越與成功」真的太累了,被薪水逼死的自己真的太累了。我們一邊渴望耍廢,卻又一邊被從小到大的教義束縛——但,真的是這樣嗎?2020年,讓我陪你一起,把「耍廢的能力」變成你的超能力!
Thumbnail
你是個休息時會有愧疚感的人嗎? 「鬧鐘規劃法」是我自己常用、也是在諮商過程中與個案討論後,經常實際討論應用的方法,讓自己休息時減少愧疚感,也較能夠真正的放鬆。
Thumbnail
你是個休息時會有愧疚感的人嗎? 「鬧鐘規劃法」是我自己常用、也是在諮商過程中與個案討論後,經常實際討論應用的方法,讓自己休息時減少愧疚感,也較能夠真正的放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