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校正之後(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他們很怨恨,自己明明這麼努力,為何社會不給一點機會?這不是去教他們經濟學就有用,不要說是台灣,美國也一樣,正常的社會價值觀,都是鼓勵努力認真的人,終究會獲得報酬。事實就不是這樣,這就是全球化下右翼民粹主義興起的理由之一,不能用什麼失敗者去解釋。筆者很討厭失敗者這三個字,好像可以一語道盡所有狀況,總之失敗了。

什麼都沒準備,去做結果失敗。

準備許久,做了還是失敗。

萬全準備、努力耕耘、最終失敗。

哪一個最怨恨社會?答案會出乎意料,是第一個。

沒錯,講了半天,那些努力很久,也耕耘一段時日的第三類,真失敗後反倒不會成為反社會人士。因為第三類人很認真,有努力學習相關知識,才會成為這行業精英,意即對自己的失敗多半心裡有數。無論是成本估算錯誤、原物料暴漲、基本薪資調高等等,他們不會毫無概念。

道理我都懂,可是政府到底做了什麼?

在全球化下,第三類這類人的怨恨不是針對虛幻的政府,而是政策。由我們這些死大學生出去當官僚、智庫、學者制定的政策,最被這些認真打拼的人討厭。原因太單純了,去聊過就曉得,我們可以講出一大堆國際戰爭、運費暴漲、飼料價格狂飆,所以麵粉才會變貴。

那麼,難道他們不曉得?這些算創業過的微型企業、自經營者,經手有關成本的事項,不可能毫無所悉,差別在知道多少,有沒有辦法了解系統性的問題。

他們更重視的,是政府可以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又去做了什麼。

這些人不想聽幹話,什麼你只要努力就好,他們已經夠努力了,在自己能做的範圍想盡辦法。他們沒有千萬家產,為這家店投入許多,剩下的若是天命也罷,遇到疫情也只能認命。

只是,政府有沒有在能做的範圍內,盡可能去做到?

全球化下官僚更倚賴宏觀數據,基層資訊遠離決策圈

沒有合理與否,只有能否說服,他們知道飼料高漲,所以肉品價格會高,售價高自然影響生意。但政府有沒有去平穩物價,提高一些補貼價格,或者說實際去做些什麼,更加重要的是,「他們能否感受到,其實政府做了許多努力」?

這就是政治上,上層跟下層能否溝通的關鍵,有多少人會去努力解釋,而且是面對面的去講清楚?官方文宣、新聞放送,都不若自己認識的人講幾句。

全球化的弊病之一,就是讓官僚體系遠離基層,上層官僚與智庫,靠資料做研究,提出各種數據,政策這邊調一下可以促進A產業,那邊修修可以幫助B行業,但實際上到底有沒有用,真有做好田野調查,還是大規模收集資訊?

官僚化到一個程度後,主事者就會越來越不相信這種基層資訊,尤其是跟自己相信的不合時;若再跟政治問題掛鉤,與自己飯碗有關,更加不會承認。於是產生我們看到的現象,先進國家認為可以透過調整利率,或是增加一些貸款誘因,就能提高就業率,當數字回升後,更加能說服自己,整體宏觀調控不需要管那些小雜音,這一定都是個案。

對制度喪失信心,就容易被謠言操弄

所以當政論節目、名嘴名人,跳出來講一套看起來有道理,但其實鬼扯淡的說法,就容易取信於第三種人。他們的問題是不理解複雜系統,大系統下的子系統彼此不能互通,但會有連動關係,所以A部會拿預算做了一個很不討喜的甲計畫,B部會沒預算去做很討喜的乙計畫,他們就會認為兩者有關聯。

你怎麼解釋說不同部會的預算,有年度編列跟各種效應?聽不下去的。

直覺上就是認為,你可以全力推動甲計畫,我們生活所需的乙就被擱在一旁,理由何在?

而我們看到的狀況是,各國的官僚體系,透過專家學者的解釋,用盡各種媒體宣傳先作甲的意義,乙則是因為預算優先、世界和平、人類未來……等等要晚幾年,這怎麼聽怎麼像幹話。

直接說沒錢還比較乾脆。

編:稅收超徵就是這樣的議題,有概念的會知道編列預算後不能隨意流用。沒概念的你要怎麼跟他解釋這麼不能換成營養午餐?(來源:蘇貞昌臉書)

編:稅收超徵就是這樣的議題,有概念的會知道編列預算後不能隨意流用。沒概念的你要怎麼跟他解釋這麼不能換成營養午餐?(來源:蘇貞昌臉書)

這些自營業者,許許多多的小企業主,會對制度喪失信心,並認為有一個菁英階級在那邊圖謀私利,道理就這樣來了。尤其是當他們看到,甲計畫可以把知識菁英養得肥肥滋滋,那種憤怒感就停不下來。

另外兩類人的想法

好吧,我們來看看第一種人,什麼努力也不做,就去做到失敗的,是會怎樣。這種人屬於你給他金山銀山一樣不滿足,路鋪好給他走也會跌倒,但總覺得自己超爆幹強,沒當到大老闆都是國家社會總統害的。

就因為不努力,隨波逐流畢業,以為這點學歷跟技術可以做大生意,就因為完全沒有自知之明,才會認為當不了老闆都是別人害的。

相較之下第二類人,屬於大部分我們社會中的被動者,不會去主動理解太複雜的事情,也沒自信到認為是當資本家的料,但卻受到全球化的傷害最深。

第二類人對體制的信心動搖時間很緩慢,但一認定原因就不會更改,因為這類人非常相信自己的經驗。而要扭轉這些人的想法,筆者經驗是,你得自己下去說服,透過行動讓他們相信,你不是那群肥滋滋的菁英中一員。

然後,筆者這篇提的,都不是在指會來看這篇的大學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1.5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宗教化很有利於收攏新一代的票源,不管是年紀較輕,或是工作環境單純,這些人在台灣教育下的習慣,很傾向找到一個標準答案。 但政治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Thumbnail
宗教化很有利於收攏新一代的票源,不管是年紀較輕,或是工作環境單純,這些人在台灣教育下的習慣,很傾向找到一個標準答案。 但政治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Thumbnail
什麼都沒準備,去做結果失敗。 準備許久,做了還是失敗。 萬全準備、努力耕耘、最終失敗。 哪一個最怨恨社會?答案會出乎意料,是第一個。
Thumbnail
什麼都沒準備,去做結果失敗。 準備許久,做了還是失敗。 萬全準備、努力耕耘、最終失敗。 哪一個最怨恨社會?答案會出乎意料,是第一個。
Thumbnail
更別說職校裡面,也是有不少人混到畢業,根本沒想待這行的,所謂教改大學變多毀滅技職體系,這是對職校學生的認真求學程度,有錯覺還是幻覺。鼓勵學生適性探索,讓同學追求興趣來挑科系是近年的事情,而且副作用變成,現在多是挑簡單好走的路,然後以為興趣就在此。
Thumbnail
更別說職校裡面,也是有不少人混到畢業,根本沒想待這行的,所謂教改大學變多毀滅技職體系,這是對職校學生的認真求學程度,有錯覺還是幻覺。鼓勵學生適性探索,讓同學追求興趣來挑科系是近年的事情,而且副作用變成,現在多是挑簡單好走的路,然後以為興趣就在此。
Thumbnail
一個人是因為想去做餐飲業才去學廚藝,進而開了一間店,還是先有這個證照,才想去開餐廳?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台灣多數學生挑學校,幾乎都是考到什麼去念什麼,就算是技職體系,也不是因為超愛烹飪才去餐飲科。更多時候,只是因為學生自己也不知道幹嘛,在家做過菜或是喜歡吃東西,感覺好像可以就選了。
Thumbnail
一個人是因為想去做餐飲業才去學廚藝,進而開了一間店,還是先有這個證照,才想去開餐廳?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台灣多數學生挑學校,幾乎都是考到什麼去念什麼,就算是技職體系,也不是因為超愛烹飪才去餐飲科。更多時候,只是因為學生自己也不知道幹嘛,在家做過菜或是喜歡吃東西,感覺好像可以就選了。
Thumbnail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這個在挑戰企業主的標題! 如果這個企業讓他們瞧得起,也許他們願意離開舒適的宿舍或家,給企業一個機會,進入一個組織工作。你真的沒有看錯,時代已經不一樣了。
Thumbnail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這個在挑戰企業主的標題! 如果這個企業讓他們瞧得起,也許他們願意離開舒適的宿舍或家,給企業一個機會,進入一個組織工作。你真的沒有看錯,時代已經不一樣了。
Thumbnail
其實現代人很不相信自己,所以總做著希望得到認可、能獲得名利財富、社會地位的事,然後碰壁的時候還依然看不出「為什麼會停滯」;這並不難解,因為有太多的東西可以是身外之物。
Thumbnail
其實現代人很不相信自己,所以總做著希望得到認可、能獲得名利財富、社會地位的事,然後碰壁的時候還依然看不出「為什麼會停滯」;這並不難解,因為有太多的東西可以是身外之物。
Thumbnail
傳統階級還存在的地方,不會解離到如此嚴重,因為總有一些地方型的意見領袖、知識分子,會整合這些價值觀,變成一套完整的意見。或者說,直接就帶領群眾,要群眾相信這個領袖,請大家跟著他走。但實際上,我們幾乎沒有這種地方型人物。
Thumbnail
傳統階級還存在的地方,不會解離到如此嚴重,因為總有一些地方型的意見領袖、知識分子,會整合這些價值觀,變成一套完整的意見。或者說,直接就帶領群眾,要群眾相信這個領袖,請大家跟著他走。但實際上,我們幾乎沒有這種地方型人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