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層連結(續)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感覺斷層連結沒有什麼變過,或者是說我們之間的連結,不是變為更為自私,不然就是更為鮮明,不然就是更為無私。誰是誰非,誰對誰錯,沒有標準答案,連我這一篇文章的題目叫做什麼,也是最後才決定。整個世界幾乎亂糟糟,看起來一團和氣,私下你我都知道,好像不是這樣,政治裡的風暴,同事公司間的鳥事,各種狗屁倒灶,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走了一番書店,仔細看看裡面的書本,多翻閱那些正向之事物,或是勝利成功法,唯一就是要有正面樂觀的心態才能獲取。


我不是排斥樂觀,而是不喜歡樂觀。我對於這世界所說的那些成功心法,坦白說沒啥興趣,人生向來不是成功,得了什麼風光獎項,拿了多少功成名就。你在世上,這一生或許有強大的影響力,就像那些獲獎的偉人、演員、歌手、企業家等等,只要有某些成就,就幾乎等同於有強大的影響力。我不在乎金馬獎、金曲獎、金鐘獎的名單的人是誰,因為人生生來不是為了這些獎項存在,但偏偏很奇怪的是,只要有名聲,就幾乎等同於「聲量」,只要有聲量,就幾乎等同於「多少」掌聲,臉書總是希望贏得最多的「讚」,你總是想要有更多的訂閱者,而你這些通通都表示「名氣」的量觀。


我不在乎嗎?當然在乎,但我不是為了在乎而在乎,我當然希望可以多多去反思,省思現在我在粉絲頁上寫的任何貼文,我同時也希望我在乎的人可以幫助我去了解這世界的觀點是什麼,這當然就要透過推播的力量去實現。但現在這種初衷幾乎變了,自從有那種爭霸戰以來,我們總是在比較個人誰最有魅力,我們總是用個人主義去勝過這世界上的任何主義,而所謂的主義式主義就是把自己的想法擴張化,更加鮮明化,就像極端如此的兩種,你不是很容易輕易看到?


要自由與保守坐下來談,很容易,可是要談得久,要談得有共識,現在雙方總是「先」指著對方的鼻子說,「他也要!」才行,然後我們再說,現在我們都要才行,卻不能改變社會的現況。很多富豪都想消除貧窮,很多人都以為捐了大筆遺產,任何手上的金錢(換股票),或是現金,就以為可以改善貧窮線下生活的民眾。但你我都知道,這不太可能,就像強調吃素可以救地球,都不太可能。


地球確實不太樂觀,北極的氣溫,真是一年不比一年還冷,依照這樣持續下去,早就超過了攝氏兩度的門檻。到何時?你在乎嗎?那不是重點,因為垃圾的回收量沒有減少的趨勢,剩食以及對於資源過剩,無法達到百分百循環時就有問題,首要前提當然是解決塑膠危機,你我早就有了塑膠微粒的稱號,你感覺得到嗎?即使你不吃魚。


一天不買飲料很難,因為生產工廠會倒閉,超市購物很方便,因為你不用養一整座農場來供應你每天的三餐。你隨時隨地都可以買到「新鮮」運送的蔬果,還有各種零食餅乾,各類所需物品,就像你常在用的衛生紙。


不砍樹很難,因為再生紙的使用速度沒有原生樹種來得快,全球森林消失的面積只會多,不會少,即使種樹的效率增加,很多人都會說,以上這些沒有相關證據,但不需要證據,因為有了證據,你會採信嗎?你相信氣候變遷是懷疑論,還是陰謀的說法?相信的人自然看到什麼就會採信,你要那些不相信氣候變遷的人去採信氣候變遷是假說,淹水淹到你家大門,可能還死不改口。


這不是證據與否的問題,一個人若是真正相信什麼,好奇什麼,背後的理論可是充足得很,右派學說的那些異端份子,總是拿著亂神去相信這一切都是陰謀,背後其有其他目的,我不是說過,這一切是陰謀論嗎?因為前者的相信說法,背後往往是兩回事,如同漂亮女生的房間都很凌亂,男生大概也是如此。


反之,老實男的房間若不是很亂,就沒人愛。常常在說要提升自己的自我價值,才能吸引女生的注意,然而就算吸引女生的注意,卻發現這個男生根本像個木頭一樣,或是不如預期,那不是一樣打回票?再來問問,男女的吸引關係,喔——應該去想想個體關係,是不是有「男女」的前提,才有「男女」的追求或是吸引?


對於個體,你當然不會這樣想,好吧!是我自作多情,是我不應該去向女生攀談,認識她,了解她,關愛她,體貼她,還要在她需要時,出現在她面前。你都有能力「養活」自己,何必需要一個男生適時在你身邊關懷你生活周遭,如果你不這樣想,自然會覺得這是關懷,是種緊密舉動,可是呢?做朋友,或是兩性的互動以及對於任何之間的連結,就像自己的斷層連結一樣,是在自己的那一方靠著自己不變的。


raw-image



然後我們再來想想合作關係,擴展到外交,擴展到任何派系,政治以及任何我們之間的所謂連結,仍有但書。說同樣的文化(不是語言)也會有代溝,兩個家庭,或是一個家庭不是了解得夠不夠多,而是怎麼樣的連結與互動,還有任何人心在第二層與第三層之間的往來交叉,是否產生了更多第二層,甚至是在第一層之間的錯綜關係?


你的思想,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的老公老婆不見得真正懂得你在想什麼,因為不是你的讀心蟲,當然還有各種私密的事情,無法曝光的事情,總是在第一層與核心之間作擺盪,因為誰真正讀懂你,了解你全部,只有你願意透明多少。


人心難就難在在溝通的過程中,第三層與第三層之間的表面實在不是我們隨著時間就可以看得一乾二凈,也不是第三層與第二層之間探索時,隨著時間就可以挖掘出這個人的全部喜好,即使你每日都跟對方相處。因此,這之中,一定有什麼誤會,我們為什麼要計較這些?什麼才是你的引爆點?或是兩個人之間,是否真正可以透明到某程度,才算是「透明」?


這還是由愛情的觀點切入,若是多方與多方,那才是有問題的角力。你會為了什麼而跟對方計較?或是在家庭相處上,痛點與痛點之間的溝通,怎麼樣才能做到我們都懂,是真正為了對方而設想?


因此,斷層連結點上,我們最大的失敗就是為了自己與別人的平衡無法真正落實而舉旗不定。愛自己多,那你還會愛別人嗎?會呀!除非對方吸引我的眼球,對方是我的菜,或者對方很有趣,我才可能踏出那一步。樂觀的人是真正想到任何不是樂觀或是悲觀的前提,而有真正該想的思考方向,因為那不是樂觀存在的目的。任何想要成功心法的人,問問自己的使命,或是某種想要改變世界的人,我們到底為了什麼而生而為人?為何為人?


這世界確實已經走樣,你感覺不出來嗎?購物狂的發酵,整個生產鏈不停的運轉,整個對於世界的進步,總是要倡導進步的實存意義,都是為了提升人類核心價值的意義而存有,可是終究說來的人類的核心價值,是不是我們到頭來,只想到自己的三享生活,或是人不是生而為「人」(類)而有的真正存在意義。




可是終究說來的人類的核心價值,是不是我們到頭來,只想到自己的三享生活,或是人不是生而為「人」(類)而有的真正存在意義。




是人們,而非人類本身?三享生活沒有問題,或是提升自己的物質生活,讓自己的精神層面可以昇華,通通沒有任何疑問。因為在自己生活的那些種種,都是連結我們每一種層面關係的精彩生活的萬分色彩。然而,也因為如此,在物質與精神昇華的同時,我們只想到生活的第二層與第三層之間的關係——就是意義的存在目的性,好讓你真正認為此生活沒有白活一遭,因為不宜久留,只宜留在此刻瞬間。


這就是活在當下的最佳註解。看看這生活遭週的任何存在種種,在你我之間連結的那種困境,是不是非得要在斷層連結下,才能讓自己的連結更加平滑與順利?是不是非要有進步關係,與存在某種利益,你才能前進?


意義到底教會我們什麼?可能到頭來,唯有保持自己的利害關係,才有進步的可能,也或者在情感的相對關係,凡是只有自己的某種利大於弊,才有下一步棋的可能,也或者政治的這種相對前提下,我們只看到自己的得勝,而不是看到對方的某種失敗。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猜想,這個人是說,我們是自私的嗎?某一部分是,某一部分不是。因為自私不是這種的重點,反而是能否真正看到我們的我們,與你們的你們的關係平衡點才是連結關係所在。


我所要強調的,不是自私的重點,或是斷層連結,是如何把我們帶往成功的利益點,反而是在講求成就與某種名義的歸化下,我們很容易變成了想要得到進步的高點,而忘了自己的真正存活意義,與真正當初的初始的某種思考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ornik Tsai 的沙龍
23會員
415內容數
Fornik Tsai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本文探討人際關係的疏離、國際衝突(以巴衝突)和氣候變遷等議題,並反思人類的行為模式和社會現況。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批判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流於形式,缺乏真誠關懷;同時分析以巴衝突的歷史背景,並點出氣候變遷帶來的全球性威脅。文章並探討死亡與生命的意義,以及安樂死等議題,反思人類社會的困境與未來。
Thumbnail
2025/04/25
本文探討人際關係的疏離、國際衝突(以巴衝突)和氣候變遷等議題,並反思人類的行為模式和社會現況。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批判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流於形式,缺乏真誠關懷;同時分析以巴衝突的歷史背景,並點出氣候變遷帶來的全球性威脅。文章並探討死亡與生命的意義,以及安樂死等議題,反思人類社會的困境與未來。
Thumbnail
2025/04/20
本文探討世界分裂的現象,從個人情感、MeToo運動、國際衝突等面向深入分析,並反思社會責任與人性。文章指出社會分裂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劇了各種問題,例如難民危機、貧富差距、環境破壞等。作者呼籲人們正視問題,重建連結,尋求和平與共存之道。
Thumbnail
2025/04/20
本文探討世界分裂的現象,從個人情感、MeToo運動、國際衝突等面向深入分析,並反思社會責任與人性。文章指出社會分裂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劇了各種問題,例如難民危機、貧富差距、環境破壞等。作者呼籲人們正視問題,重建連結,尋求和平與共存之道。
Thumbnail
2025/04/15
本文探討人類社會與環境的困境,從氣候變遷、政治極端化、資源浪費、人際關係疏離等面向,批判人類行為對地球生態和社會的負面影響。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反思人類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並質疑追求物質富裕和科技進步的道路是否可持續。
Thumbnail
2025/04/15
本文探討人類社會與環境的困境,從氣候變遷、政治極端化、資源浪費、人際關係疏離等面向,批判人類行為對地球生態和社會的負面影響。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反思人類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並質疑追求物質富裕和科技進步的道路是否可持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產生的連結無法持續,即使到了「新的一年」,仍舊斷斷續續。我們要正向,要樂觀,要堅強的本土老話,說了又說,依然沒有很大的波瀾,說我們要努力改變自己,但是改來改去,依舊還是那些少數的部分人,多數的我們,社會合理的某一部分的正向正確樂觀,對現階段的社會人們,多少還是沒有很大的貢獻。
Thumbnail
產生的連結無法持續,即使到了「新的一年」,仍舊斷斷續續。我們要正向,要樂觀,要堅強的本土老話,說了又說,依然沒有很大的波瀾,說我們要努力改變自己,但是改來改去,依舊還是那些少數的部分人,多數的我們,社會合理的某一部分的正向正確樂觀,對現階段的社會人們,多少還是沒有很大的貢獻。
Thumbnail
唸完永續碩士回到職場三年多,還持續在面對和摸索兩種平衡。追求平衡的過程,似乎是一種「不想被完全社會化,但部分還是慢慢被社會化」的過程。一個是去平衡科學界與企業界對永續期待的落差,另一個則是個人在專業角色及生活角色扮演的落差。試圖在「企業永續圈的工作者」和「生活的地球公民」角色間找到一個更平衡的位置
Thumbnail
唸完永續碩士回到職場三年多,還持續在面對和摸索兩種平衡。追求平衡的過程,似乎是一種「不想被完全社會化,但部分還是慢慢被社會化」的過程。一個是去平衡科學界與企業界對永續期待的落差,另一個則是個人在專業角色及生活角色扮演的落差。試圖在「企業永續圈的工作者」和「生活的地球公民」角色間找到一個更平衡的位置
Thumbnail
  看見「快樂」兩個字,我想到我自己實在很難快樂起來,如果真的要快樂,而且是夠快樂,那麼我自己的作為應該要改進,例如我說話應該再多為人著想,深入骨子裡地著想,我想要做我自己,但事情的來來去去地的擺盪,讓我很難重新真正做自己。快樂,對於現代多數人而言,都很難熬,應該疫情的緣故,想去的地方不能去,想玩的
Thumbnail
  看見「快樂」兩個字,我想到我自己實在很難快樂起來,如果真的要快樂,而且是夠快樂,那麼我自己的作為應該要改進,例如我說話應該再多為人著想,深入骨子裡地著想,我想要做我自己,但事情的來來去去地的擺盪,讓我很難重新真正做自己。快樂,對於現代多數人而言,都很難熬,應該疫情的緣故,想去的地方不能去,想玩的
Thumbnail
大約將近半年以上的時間、身心靈都陷在不平衡的低潮裡 當然之後再回想,就會知道因為自己經歷些甚麼,所以心靈才不快樂 但是當下會覺得沒有明確的原因/來由/事情.就是渾身上下都很不平衡,很低潮。 覺得自己這麼辛苦這麼努力、卻沒有換得想要的結果 覺得沒有人理解,沒有人比我辛苦、也沒有人懂我 原來>
Thumbnail
大約將近半年以上的時間、身心靈都陷在不平衡的低潮裡 當然之後再回想,就會知道因為自己經歷些甚麼,所以心靈才不快樂 但是當下會覺得沒有明確的原因/來由/事情.就是渾身上下都很不平衡,很低潮。 覺得自己這麼辛苦這麼努力、卻沒有換得想要的結果 覺得沒有人理解,沒有人比我辛苦、也沒有人懂我 原來>
Thumbnail
地球確實不太樂觀,北極的氣溫,真是一年不比一年還冷,依照這樣持續下去,早就超過了攝氏兩度的門檻。到何時?你在乎嗎?那不是重點,因為垃圾的回收量沒有減少的趨勢,剩食以及對於資源過剩,無法達到百分百循環時就有問題,首要前提當然是解決塑膠危機,你我早就有了塑膠微粒的稱號,你感覺得到嗎?即使你不吃魚。
Thumbnail
地球確實不太樂觀,北極的氣溫,真是一年不比一年還冷,依照這樣持續下去,早就超過了攝氏兩度的門檻。到何時?你在乎嗎?那不是重點,因為垃圾的回收量沒有減少的趨勢,剩食以及對於資源過剩,無法達到百分百循環時就有問題,首要前提當然是解決塑膠危機,你我早就有了塑膠微粒的稱號,你感覺得到嗎?即使你不吃魚。
Thumbnail
Qingbao Meng on Unsplash 看著今年( 2020 年)的世界地球日,搜尋著相關報導,聽到了那些哀嚎的哭泣聲,感覺到一陣陣的心痛,宛如心被慢慢撕裂的那樣的陣痛。新冠肺炎的影響,整個世界還在防疫,整個自然界好像換了個面貌,但沒有用。解封過後,或是說後疫情時代,人類活動又開始——也
Thumbnail
Qingbao Meng on Unsplash 看著今年( 2020 年)的世界地球日,搜尋著相關報導,聽到了那些哀嚎的哭泣聲,感覺到一陣陣的心痛,宛如心被慢慢撕裂的那樣的陣痛。新冠肺炎的影響,整個世界還在防疫,整個自然界好像換了個面貌,但沒有用。解封過後,或是說後疫情時代,人類活動又開始——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