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新書發表會後一週,我終於湊足零碎的時間把書看完一遍,除了一些小錯字跟一個法令沿革錯誤之外,是一本好讀的學術研究成果,在我們的社會脈絡中,勾勒出現在的教養類型策略、焦慮來源並分析可能成因。
教養一如作者所言,具有相當的特殊性。除了親職是重要的社會身分與主要的社會認同外,也具有高度個人化經驗的特質。不同的社經地位和教養策略所面對的壓力、困境不盡相同,透過訪談和觀察的研究,相當完整的勾勒了整個現今教養的大致風貌。
對家長來說,他不是一本指導你如何進行教養的書,但他透過大的脈絡去分析、討論到底兒童的教養策略選擇,有哪幾種可以歸類的類型、以及可能選擇的理由。對一般的讀者而言,透過不同的介紹,可以去重構自己的童年經驗,藉之重新定位失落的部分。不同社經背景的家長,能夠有的選擇不同,而不同成長背景的家長,也會有不同的選擇傾向。從家長及兒童的反應中,整理出脈絡並且類型化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作者透過取樣的方式做了初步的篩選,再透過現場觀察、訪談的方式找出足夠的證據來說明分類的有效性,得以做為整個社會教養的理解框架。
書中提供的階級化親職場域,說明了不同資本總和和益品類型的理解框架下,中產階級的家長對於教養選擇高度競爭與塑造自然的兩種截然不同選擇,以及中下階級家長選擇放任以及追求階級流動的不同樣貌。我認為後者不能算是選擇的原因是,幾乎沒有選擇的能力,忙於營生真的是一件極為辛苦的事,但社會並沒有給予足夠的空間和支持,這也是作者另一個想要說明的。
算是挺認真看完這本書的,當然也因為自己的專業多少與教育有關,所以有幾個明顯的錯誤,在這麼繁雜的書中誤植了。包含兒少相關法令的沿革以及楊茂秀先生名字的誤植。書裡有些並不很熟悉的社會學研究成果,也成為了整個討論的理解框架,能用這麼流暢的文筆表達,是個境界,也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另外,對於作者提出的保安策略作為理解框架,與其說是保安,毋寧是家長投射式的追夢,在語脈上,保安似乎偏重的是保有下一代的安全,但我認為很多的現象不僅僅是安全,更是一個理想生活的追尋。另外一個討論的篇幅較少也比較難研究的,則是傳播媒體的影響。當親職教養雜誌、書籍充斥,到底哪些想像中的危機在這個過程中被放大、甚至不理性的擴散,也許也是個有趣的議題。
極力推薦給每一位正在教書的朋友看,我相信不同家庭教養策略的了解,有助於理解學校教育現場的學生為何會有這些行為。同時也推薦給每一個想了解自己的朋友看,透過教養的框架,也許你會更明白自己可能是如何成為現在的自己。
當然,也希望這個社會能夠在更多跨階級界線的理解中,共同建構一個更好的社會!
================================================

勘誤:

P141最後一行挑「的」很,應該是挑「得」很
P247第二段第三行舌「粲」蓮花,應該是舌「燦」蓮花
P318第五行「佳」惠校內,應該是「嘉」惠校內
P332第三段、P346第二段「護士」建議改為「護理師」
P353第二段第四行楊「哲」秀,應該是楊「茂」秀
此外,P348頁的法令歷程似乎不正確,我去找了余漢儀教授的文章〈我國青少年現況及少年福利法之探討〉,第116頁有提到相關的內容,但並不是這樣呈現的。再到立法院法律系統查詢,1973年並沒有一部「兒童與青少年福利與權益保護法」,甚至現行法規也不是這個名稱,是「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92年5月28日合併了原先的「兒童福利法」及「少年福利法」而產生「兒童及少年福利法」,並在100年11月30日又再度更名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而P356的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也改名了,104年2月4日公布施行的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取代了前面的法令。同一頁,兒童局也走入歷史了,1999年11月20日成立內政部兒童局2013年併入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原機關位置現在是中部辦公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5會員
496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過年看這書有種恍然大悟感,果然是本會招來殺身之禍的書。平心而論,其沒有太多攻擊性的評論,若確如作者所做的考證,至少是部分事實的呈現。當蔣經國、蔣中正不再是禁忌,找個機會認識認識真的有必要。 在那個反共抗俄的年代,米國一如既往的風吹兩面倒,在丟失大半領土主權的政權想像中,就是控制思想,掩蓋每一個開出
搭車參加婚禮的車程和與朋友見面中間的空檔,看完這本節奏明快而且流暢的小說,雖然已經在書架上好久,作者甚至已經出了新書,還是不影響閱讀樂趣,也是近期第二本有關鋼琴的小說。 對比尋琴者的獨白式續寫,這本書視角轉換得很快,背景也大不同,唯一相似的是鋼琴作為一種媒介,反映著演奏者的心境與世界觀。 明日之星和
畢業之後閒書看得比什麼都快,昨天等剪髮、今天等夜市牛排的時間,就把書嗑完了。本書評未看過電影,不想看書的朋友可以直接看電影(誤 本人85接近86,這書裡的主角可說是大幾屆的學姊。雖然書中交代的各種壓力,看來是挺日常的,但認真想起來,處處說明了性別的差異在故事背景中,雄踞了一個悲劇主旋律的位置。 家庭
因為上級機關首長的推薦,看完了這本號稱主管必讀讀物。可能是年紀大了,喝起雞湯有點膩。口味雖然已經調整過,但已經過了那個階段,讀起來真的比較沒有熱血感,可能血管塞住了也說不定。 到了這年紀,生活、工作的比例都是選擇,也沒有正確答案。熱血跟藝術差不多,就是不能當飯吃。成功傳記讀多了,會以為所謂成功的人生
往來宜蘭之間,又讀完一本小說。不寫論文之後,還是很喜歡看書。把酒看書,真的是很樂的事兒。 我其實沒看過這作者的其他作品,對懸疑小說也沒有特別有好感,純粹因為看過許多人推薦這本小說的結構、文筆都很好,所以買了一本。 作為一個認真的作者,他甚至進到部落的現場,採集了一些故事的元素,然後用五個中篇小說,
往返車程向來是看書的好時機,累了就睡,而中篇小說也恰好是這長度車程能輕鬆讀完的。休假看書,這本的篇幅剛好,讀起來不會太有壓力。 做為今年金鼎獎入圍的作品,故事的軸線清楚,人物也不致於太複雜。從女音樂家的驟逝說起,調音師這個被視為藝術性較低、技術成分高的角色串起了關乎音樂、天賦、表演、教學、精神錯亂、
大過年看這書有種恍然大悟感,果然是本會招來殺身之禍的書。平心而論,其沒有太多攻擊性的評論,若確如作者所做的考證,至少是部分事實的呈現。當蔣經國、蔣中正不再是禁忌,找個機會認識認識真的有必要。 在那個反共抗俄的年代,米國一如既往的風吹兩面倒,在丟失大半領土主權的政權想像中,就是控制思想,掩蓋每一個開出
搭車參加婚禮的車程和與朋友見面中間的空檔,看完這本節奏明快而且流暢的小說,雖然已經在書架上好久,作者甚至已經出了新書,還是不影響閱讀樂趣,也是近期第二本有關鋼琴的小說。 對比尋琴者的獨白式續寫,這本書視角轉換得很快,背景也大不同,唯一相似的是鋼琴作為一種媒介,反映著演奏者的心境與世界觀。 明日之星和
畢業之後閒書看得比什麼都快,昨天等剪髮、今天等夜市牛排的時間,就把書嗑完了。本書評未看過電影,不想看書的朋友可以直接看電影(誤 本人85接近86,這書裡的主角可說是大幾屆的學姊。雖然書中交代的各種壓力,看來是挺日常的,但認真想起來,處處說明了性別的差異在故事背景中,雄踞了一個悲劇主旋律的位置。 家庭
因為上級機關首長的推薦,看完了這本號稱主管必讀讀物。可能是年紀大了,喝起雞湯有點膩。口味雖然已經調整過,但已經過了那個階段,讀起來真的比較沒有熱血感,可能血管塞住了也說不定。 到了這年紀,生活、工作的比例都是選擇,也沒有正確答案。熱血跟藝術差不多,就是不能當飯吃。成功傳記讀多了,會以為所謂成功的人生
往來宜蘭之間,又讀完一本小說。不寫論文之後,還是很喜歡看書。把酒看書,真的是很樂的事兒。 我其實沒看過這作者的其他作品,對懸疑小說也沒有特別有好感,純粹因為看過許多人推薦這本小說的結構、文筆都很好,所以買了一本。 作為一個認真的作者,他甚至進到部落的現場,採集了一些故事的元素,然後用五個中篇小說,
往返車程向來是看書的好時機,累了就睡,而中篇小說也恰好是這長度車程能輕鬆讀完的。休假看書,這本的篇幅剛好,讀起來不會太有壓力。 做為今年金鼎獎入圍的作品,故事的軸線清楚,人物也不致於太複雜。從女音樂家的驟逝說起,調音師這個被視為藝術性較低、技術成分高的角色串起了關乎音樂、天賦、表演、教學、精神錯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時常聽到有些家長對於教養書籍總是有些排斥,並且認為那都是西方國家的教養法,不符合東方文化的國情,於是繼續沿用傳統的教養方式,殊不知整個大環境早已劇烈變化,而長大成人之後的心理問題也深受童年時期主要照顧者的影響,所以正視早期教育及兒童發展是當務之急。 在拿到《今日的孩子・明日的台灣》這本書之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公幼招生從爆滿抽籤到不足額錄取,執事者的解決之道就是讓公幼辦理延長照顧,但幼教本已經很複雜的人力結構,根本無力支援延長照顧,教育部遂於今年(113 年 01 月 16 日)提出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公立幼兒園辦理延長照顧服務作業要點,以最省錢的方式,招聘不定期契約的臨時工/教保員。
Thumbnail
幼教是學校教育的第一階段,但在台灣一直很尷尬,制度也很錯亂,一直很疑惑這些專家官員是怎麼回事。 而且,沒有最錯亂,只有更錯亂。 幼教人力很複雜,一個公立幼兒園會有的人力,或稱為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會包括園長、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 今年教育部又示意各縣市招聘短期臨時的加置之照顧服務人員。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收出養意指18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因原生家庭重大變故失去經濟或教養能力,需要原生家庭放棄監護權與親權,尋覓新家庭的社會福利服務。最近保母虐死安置童新聞沸沸揚揚,我不是社工,但盼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現行收出養制度中的一些故事和身為社福工作者看見的角度。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時常聽到有些家長對於教養書籍總是有些排斥,並且認為那都是西方國家的教養法,不符合東方文化的國情,於是繼續沿用傳統的教養方式,殊不知整個大環境早已劇烈變化,而長大成人之後的心理問題也深受童年時期主要照顧者的影響,所以正視早期教育及兒童發展是當務之急。 在拿到《今日的孩子・明日的台灣》這本書之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公幼招生從爆滿抽籤到不足額錄取,執事者的解決之道就是讓公幼辦理延長照顧,但幼教本已經很複雜的人力結構,根本無力支援延長照顧,教育部遂於今年(113 年 01 月 16 日)提出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公立幼兒園辦理延長照顧服務作業要點,以最省錢的方式,招聘不定期契約的臨時工/教保員。
Thumbnail
幼教是學校教育的第一階段,但在台灣一直很尷尬,制度也很錯亂,一直很疑惑這些專家官員是怎麼回事。 而且,沒有最錯亂,只有更錯亂。 幼教人力很複雜,一個公立幼兒園會有的人力,或稱為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會包括園長、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 今年教育部又示意各縣市招聘短期臨時的加置之照顧服務人員。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收出養意指18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因原生家庭重大變故失去經濟或教養能力,需要原生家庭放棄監護權與親權,尋覓新家庭的社會福利服務。最近保母虐死安置童新聞沸沸揚揚,我不是社工,但盼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現行收出養制度中的一些故事和身為社福工作者看見的角度。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