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The School of Life: How to Overcome Your Childhood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即使我現在理解到父母當年所面對的困境,但想到那些傷害始終無法釋懷,同時又不知如何改變這個根深蒂固的自虐模式,所以一看到這書名,我立馬就買下。

此書先寫到家長養育孩子應抱什麼心態和目標,然後逐一分析不同的家長會形成什麼心理影響,最後引導讀者如何走出陰影。

雖然這本書只有一百幾頁,但足以清楚點出孩子內心的自卑、壓抑、崩潰和怨恨,每一節都令我心有戚戚然。而我則對其中的三大重點最為感觸:

一、每個人都值得被愛,值得享有幸福,而世上總有一個人單純愛著我們;

二、父母也不過是凡人,面對問題時難免會煩躁無助,所以非常容易在無意之中傷害到孩子;

三、人生就是苦樂參半,我們要學會接受回憶並不完美,只要記住苦中仍有丁點甘甜已足夠。

這三點雖然不是什麼嶄新概念,不過我很喜歡這書沒有任何煽情的腔調,而是客觀引述和舉例作引證,逐步引領我們去正面思考,學習克服舊創傷。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予讀愚見的沙龍
4會員
88內容數
From HK to UK // Instagram: yuduyujian
予讀愚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4
吁,我終於成功讀完這本書櫃萬年留級生啦啦🤡(ohnooo,連寫個讀後感都拖延症大發作🫣) 其實這本書自我中學時期已經列入待讀清單,若非我手頭剩餘的中文書有限,我絕對會繼續拖延下去🤣 正如這書的序言所説,西方文明的兩大流源就是來自希伯來的聖經和希臘的神話,所以我希望好好讀一次希臘神話,以
Thumbnail
2025/02/04
吁,我終於成功讀完這本書櫃萬年留級生啦啦🤡(ohnooo,連寫個讀後感都拖延症大發作🫣) 其實這本書自我中學時期已經列入待讀清單,若非我手頭剩餘的中文書有限,我絕對會繼續拖延下去🤣 正如這書的序言所説,西方文明的兩大流源就是來自希伯來的聖經和希臘的神話,所以我希望好好讀一次希臘神話,以
Thumbnail
2024/10/14
經歷過metoo movement、政見分歧,再到現時流行的cancel culture,我們正處於一個任何界別的名人都會頃刻淪為過街老鼠的時代。 自問道德觀念不算嚴謹,但我近年要成為一位小粉絲之前,都會先做背景調查,再做好心理建設才敢投入支持。
Thumbnail
2024/10/14
經歷過metoo movement、政見分歧,再到現時流行的cancel culture,我們正處於一個任何界別的名人都會頃刻淪為過街老鼠的時代。 自問道德觀念不算嚴謹,但我近年要成為一位小粉絲之前,都會先做背景調查,再做好心理建設才敢投入支持。
Thumbnail
2024/08/08
經歷過中文科考試的折磨,其實我對遊記避之則吉。後來發現《老殘遊記》是一本批判政治與社會的小説,更列入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這倒是勾起我的興趣來。 其實《老殘遊記》是劉鶚為了資助朋友生活,順道抒發自己對國家衰落的憤慨而創作,正如「老殘」一名就是寓意「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Thumbnail
2024/08/08
經歷過中文科考試的折磨,其實我對遊記避之則吉。後來發現《老殘遊記》是一本批判政治與社會的小説,更列入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這倒是勾起我的興趣來。 其實《老殘遊記》是劉鶚為了資助朋友生活,順道抒發自己對國家衰落的憤慨而創作,正如「老殘」一名就是寓意「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舉止常常反映出家庭教育的成果,而家長往往因為太過堅持某種信念,或者過度干涉孩子的行為,反而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文章探討了家長教育中的困境和需要放手的重要性。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舉止常常反映出家庭教育的成果,而家長往往因為太過堅持某種信念,或者過度干涉孩子的行為,反而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文章探討了家長教育中的困境和需要放手的重要性。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