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寫給青年的東協工作筆記:歷史、產業、生活、民情觀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越是忙碌,就越想偷空看些閒書,紓解工作的壓力。於是在往返高雄/台中的高鐵上、各種等待的空檔,看完了這一本對東南亞介紹的小書。
說好的新南向政策,大家可能對李登輝時代的南向政策不是真的這麼有感也不是真的這麼有印象。對於東南亞的歷史、文化等,可能也真的掌握度很低。對於移工、新住民的刻板印象甚至偏見,似乎很自然而然地出現在我們生活中。
時不時看到新聞上的排華、東協的新聞以及總是有羨慕新加坡鞭刑的人在每天的生活上演,甚至吃著東南亞料理、家裡甚至可能有個移工,但我們似乎對於這些鄰居很陌生。我甚至在看書之前,根本不知道按照人力銀行的統計,每15位畢業生,就有1位有機會要到東南亞工作。
想要對東南亞有個概略的印象,甚至覺得可能可以考慮到東南亞工作等等,這本書都是一本容易讀,也基於經驗的好作品。有別於過去出版的東南亞相關書籍多數從東南亞移工或新住民的觀點轉述,本書從有東南亞工作經驗的臺灣人角度出發敘寫,呈現了到東南亞工作的諸多可能以及經驗。
雖然不是東協所有的國家都囊括在內,但越南、柬埔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甚至比較冷門的緬甸跟寮國都有相關的介紹,內容篇幅不長,很適合用零碎時間看看。推薦給每一個想要稍稍了解東南亞的朋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6會員
501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來是本要當作臨別贈禮送給即將調職同事的,在兩本書和運動藍芽耳機之間,耳機顯然比較受歡迎,於是這本書就成了週末的娛樂。 以苦辣酸甜為枝幹,編織起一篇又一篇與時代背景、成長環境有關的飲食文學,人生的滋味多過了對食物的描繪,作者自承,少了嗅覺之後,那些味道多的是記憶,而不是真的聞到了什麼。 在那樣的環
講究人權,似乎是目前區別文明與否的一個概念。移工的工作環境、移工多重剝削的問題等等,卻在我們的社會中找不到一個立基點,討論那些願意離鄉背井到我們的國家來工作的人,似乎意味著接受各種來之前就知道的條件,接受這個僅僅是基本工資但工時並不保障的環境,和缺乏尊嚴的生活等等。 面對一個人,理論上不論他來自
就是在六本五百的特價書中,挑了本聽說很久,但一直都沒買的閒書來看。 老實說就算是得到什麼厲害的絕症,然後生個孩子會好,我應該也是不會考慮。身邊的親朋好友紛紛晉級成媽,辣的辣,母愛光輝四溢的亦所在多有。搞得我都覺這媽不是我當年認識的那位。於是引起了我讀這書的興趣,然後去一趟臺北的車上,加上無聊的行政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或說各種的假資料,在進入職場後簡直司空見慣。大家習於做表面功夫,包裝、行銷一些並不是事實的東西,浮誇的各種廣告,經常造成熱情的削減、徒增不必要的文書作業。 如果想知道最變態的文書作業是怎麼回事,也許這是一本真實呈現文書作業可以怎麼極端的變成除了消磨之外毫無意義的事。也許軍人的職
看中醫的時候總有些治療的空檔,為了避免真的像是解剖台上的青蛙,而且覺得鄉土劇完全不對胃口,於是就自己拎著本書,好讓醫生產生一種這人其實還是有想要好好長進的錯覺。 這本書在今年初出版的時候,引起了一波風潮。作為一個成功的專欄作家,偶爾還出現在廣播之類的,並且是一個小出版社的負責人,這幾個角色,其實也
說實話,是跟風的覺得身為政府機關的從業人員,總該對東南亞有個基本的認識吧!於是去圖書館借了這本書,打算了解了解。誰知道除了本職之外再多了兩個學生身分。中間再插入許多有的沒的事情,這本薄薄的小書,一看就是好幾個月。 對東南亞的想像,除了外籍移工之外,其實真的不太有別的印象,甚至也沒去過東南亞。看著新住
本來是本要當作臨別贈禮送給即將調職同事的,在兩本書和運動藍芽耳機之間,耳機顯然比較受歡迎,於是這本書就成了週末的娛樂。 以苦辣酸甜為枝幹,編織起一篇又一篇與時代背景、成長環境有關的飲食文學,人生的滋味多過了對食物的描繪,作者自承,少了嗅覺之後,那些味道多的是記憶,而不是真的聞到了什麼。 在那樣的環
講究人權,似乎是目前區別文明與否的一個概念。移工的工作環境、移工多重剝削的問題等等,卻在我們的社會中找不到一個立基點,討論那些願意離鄉背井到我們的國家來工作的人,似乎意味著接受各種來之前就知道的條件,接受這個僅僅是基本工資但工時並不保障的環境,和缺乏尊嚴的生活等等。 面對一個人,理論上不論他來自
就是在六本五百的特價書中,挑了本聽說很久,但一直都沒買的閒書來看。 老實說就算是得到什麼厲害的絕症,然後生個孩子會好,我應該也是不會考慮。身邊的親朋好友紛紛晉級成媽,辣的辣,母愛光輝四溢的亦所在多有。搞得我都覺這媽不是我當年認識的那位。於是引起了我讀這書的興趣,然後去一趟臺北的車上,加上無聊的行政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或說各種的假資料,在進入職場後簡直司空見慣。大家習於做表面功夫,包裝、行銷一些並不是事實的東西,浮誇的各種廣告,經常造成熱情的削減、徒增不必要的文書作業。 如果想知道最變態的文書作業是怎麼回事,也許這是一本真實呈現文書作業可以怎麼極端的變成除了消磨之外毫無意義的事。也許軍人的職
看中醫的時候總有些治療的空檔,為了避免真的像是解剖台上的青蛙,而且覺得鄉土劇完全不對胃口,於是就自己拎著本書,好讓醫生產生一種這人其實還是有想要好好長進的錯覺。 這本書在今年初出版的時候,引起了一波風潮。作為一個成功的專欄作家,偶爾還出現在廣播之類的,並且是一個小出版社的負責人,這幾個角色,其實也
說實話,是跟風的覺得身為政府機關的從業人員,總該對東南亞有個基本的認識吧!於是去圖書館借了這本書,打算了解了解。誰知道除了本職之外再多了兩個學生身分。中間再插入許多有的沒的事情,這本薄薄的小書,一看就是好幾個月。 對東南亞的想像,除了外籍移工之外,其實真的不太有別的印象,甚至也沒去過東南亞。看著新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文化角度出發,分析當前全球工作文化的變遷、臺灣年輕人的就業趨勢及移居潮流,並引述《經濟學人》報導,闡述高薪工作機會及英語學習的未來趨勢。透過理解臺灣與世界文化的共通性與多元性,進一步深化對國際觀的認識。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臺灣的外籍勞工人數已經超過70萬人,其中東南亞移工佔了絕大多數。然而,這些移工面臨著歧視和不公待遇的挑戰。本文將著重探討東南亞移工在臺灣面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NGO組織。閱讀本文可以讓你更瞭解臺灣重要的勞動市場。
Thumbnail
從台商離開以後,輾轉到美商服務,2023年則是進入到日商就職。生活圈從平陽省搬到越南胡志明市來,有種從新竹搬到台北的感覺。進到市區的生活模式和以前大不相同,我也花了一段時間適應。看完外派人的一天:臺商製造業的外派工廠生活體驗分享,來分享外派人市區版的真實生活。
Thumbnail
儘管它們並不是正史,甚至不能夠被稱為「事實」,卻反映出了大時代底下,當時庶民們的生活與普遍的際遇,而這樣的特色,或許也更能夠讓台灣的讀者更加深刻且實際地了解到越南人民的民族性是如何演變至今日的樣貌。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Thumbnail
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精彩、引人入勝」無法完整形容我看完本書的觀感,他帶給我更多的是對自我探問,以及對移工朋友生活現況的好奇心。這本書是由一位長期關注移工議題的資深記者簡永達、根據 7 年間對政府、移工團體、仲介採訪的內容所出版的著作《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內容淺顯易懂,並能引領讀者用更開闊的思考方式觀察移工議題。
Thumbnail
外派難的是外派路上各種鬼使神差的事情都會遇到,讓人容易被挫折打敗。臺灣對東南亞的外派工作向來沒有太多關注。以外派東南亞來說,由於產業集中在製造業,年齡層偏高,使的許多資訊都相當閉鎖。總算等到國內的人力資源大佬-「104人力銀行」關注東南亞求職留才領域!讓更多人出海冒險不害怕!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文化角度出發,分析當前全球工作文化的變遷、臺灣年輕人的就業趨勢及移居潮流,並引述《經濟學人》報導,闡述高薪工作機會及英語學習的未來趨勢。透過理解臺灣與世界文化的共通性與多元性,進一步深化對國際觀的認識。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臺灣的外籍勞工人數已經超過70萬人,其中東南亞移工佔了絕大多數。然而,這些移工面臨著歧視和不公待遇的挑戰。本文將著重探討東南亞移工在臺灣面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NGO組織。閱讀本文可以讓你更瞭解臺灣重要的勞動市場。
Thumbnail
從台商離開以後,輾轉到美商服務,2023年則是進入到日商就職。生活圈從平陽省搬到越南胡志明市來,有種從新竹搬到台北的感覺。進到市區的生活模式和以前大不相同,我也花了一段時間適應。看完外派人的一天:臺商製造業的外派工廠生活體驗分享,來分享外派人市區版的真實生活。
Thumbnail
儘管它們並不是正史,甚至不能夠被稱為「事實」,卻反映出了大時代底下,當時庶民們的生活與普遍的際遇,而這樣的特色,或許也更能夠讓台灣的讀者更加深刻且實際地了解到越南人民的民族性是如何演變至今日的樣貌。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Thumbnail
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精彩、引人入勝」無法完整形容我看完本書的觀感,他帶給我更多的是對自我探問,以及對移工朋友生活現況的好奇心。這本書是由一位長期關注移工議題的資深記者簡永達、根據 7 年間對政府、移工團體、仲介採訪的內容所出版的著作《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內容淺顯易懂,並能引領讀者用更開闊的思考方式觀察移工議題。
Thumbnail
外派難的是外派路上各種鬼使神差的事情都會遇到,讓人容易被挫折打敗。臺灣對東南亞的外派工作向來沒有太多關注。以外派東南亞來說,由於產業集中在製造業,年齡層偏高,使的許多資訊都相當閉鎖。總算等到國內的人力資源大佬-「104人力銀行」關注東南亞求職留才領域!讓更多人出海冒險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