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特教資源的不足

更新於 2024/11/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下都是自己的經驗,如有寫錯的地方,都歡迎指正。
From Pixbay
如同我之前這篇文章所述,姐姐3歲到4歲多,有上過語言治療的課程。因為健保給付的課程需要等待排隊的時間太久,所以我便開始找自費的課程。自費的課程一堂課的費用大多落在700~1200元之間,時間為40分鐘到70分鐘都有。再加上交通費,其實上一堂課所費不貲。
幸好政府對於交通費和療育費是有補助的,申請細節不再詳談,就是整理好收據,填寫好許多表格再寄送出去。過沒幾天,社工人員來電表示,已收到我們申請的資料,還需要醫生證明,證明我們確實語言發展遲緩,才能得到補助。
其實在準備這些資料,就耗掉不少心力,記錄每次上課時間,還要和治療師們約好時間簽名,抓緊時間送件。所以在聽到還要帶著孩子去門診拿醫生證明,證明我的孩子確有遲緩,都讓我對這些細節感到心煩。但規定就是規定,記得要去拿醫生證明的那天,早上帶姐姐上課,中午便在附近找地方吃飯,吃完飯就前往醫院等候門診,等候的時間往往冗長,姐妹總是很可以自己打發時間,在走廊上自己玩樂。終於輪到我們的時候,已是下午4點,一進診間,醫生看了看我們的資料,便對我說,姐姐上次的評估結果,已判定理解與表達能力正常,他沒辦法開這張證明給我。我不解地對醫生說,但他還是有語暢異常的問題阿! 醫生表示那就繼續上語言治療課程,但既然已判定語言能力已跟上進度,我就無法開這張證明給你。
隨後社工人員也來電表示,僅能補助就醫到評估判定正常的這段時間而已。我帶著兩個小孩,早上9點出門,到家已是晚上6,7點。就在先生來電問我晚上要吃甚麼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哭了出來,我到現在還記得我們離開診間的時候,醫生對我說,你們拿不到補助應該要高興的。對阿,我應該要高興的,但我這段時間到底在瞎忙甚麼? 每個治療師都對我說,要繼續上課喔,要拿補助的時候,就說她評估正常喔,那為什麼還要上課呢? 像姐姐這樣評估正常,卻又需要上課,卻又排不到健保課程的孩子又有多少呢?
另外一方面,我當初也有申請鑑定安置入學,鑑定安置為孩子在學前發展評估時,經醫生評估有「特殊教育需求」,可申請透過「鑑定安置」流程申請入小學或是公幼,孩子會得到適當的教育安置建議與特教資源。當然可想而知,這個申請是被拒絕的,因為還有其他更需要這項資源的小朋友。
只是,透過這些現象,可以發現,真正可以拿到補助或是以特殊生優先入學的名額其實是有限的,而且是非常有限。並不是想抱怨甚麼,只是自己實際走一遭,會發現大部分輕症的孩子最後入學仍是以一般生的身分入學,但只有以特殊生身分入學的孩子,會以程度區分,可以另外申請特教老師專職照顧,或是申請巡輔老師固定時間到校上課。而這些有這大大小小問題卻得不到資源的孩子,父母還是得自己照看。真心希望這類的教育資源缺乏能越來越多人重視阿!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79內容數
    關於媽媽,關於寫字,關於閱讀,關於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塔拉拉想什麼 的其他內容
    一直想談孩子的早期療育想很久了,想談的有很多,還是先從自己的經驗談起吧。 我們家姐姐在大約2歲半的時候,講話有時候會重複第一個字,重複個三,四遍之後,第二個字才會接續的講出來,就是俗稱的[結巴]。但我那時候搜尋了許多相關資料,都曾提到孩子在發展過程中,有些孩子會有這樣的狀況發生,稱為[發展性口吃]。
    最近隨著雙11的購物熱潮,各大電商無不使出各種促銷手法,讓購物這件事變的異常複雜。 作為一個資訊焦慮的家庭主婦,這些錯綜複雜的回饋數字,常會耗盡我無數個腦細胞。
    一直想談孩子的早期療育想很久了,想談的有很多,還是先從自己的經驗談起吧。 我們家姐姐在大約2歲半的時候,講話有時候會重複第一個字,重複個三,四遍之後,第二個字才會接續的講出來,就是俗稱的[結巴]。但我那時候搜尋了許多相關資料,都曾提到孩子在發展過程中,有些孩子會有這樣的狀況發生,稱為[發展性口吃]。
    最近隨著雙11的購物熱潮,各大電商無不使出各種促銷手法,讓購物這件事變的異常複雜。 作為一個資訊焦慮的家庭主婦,這些錯綜複雜的回饋數字,常會耗盡我無數個腦細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對小孩來說,父母的樣子,就是他們最初對於長大後的想望。 比起一個偉大的媽媽,我更想當一個快樂的媽媽,因為我想給孩子一個活著是快樂的盼望。
    孩子個性喜歡變化、有趣,就算一開始對鋼琴有興趣,練久了、膩了、難了、無聊了,難免就會想放棄。這時家長就很為難,到底是要繼續堅持?放棄?還是有什麼其他方式可以協助孩子繼續學琴? 以下3個檢查也許可以找出解決方式: 1、從功課找原因 陪練時,若孩子搞不清楚怎麼彈,手的位置也不知道怎麼放,那就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讓孩子為自己負責,父母提供無條件的愛與支持。父母應該引導而非控制,常徵詢孩子的意見,讓他們參與決策。父母只管陳述事實,決定讓孩子自己下,信任孩子能發揮自己的能力,讓孩子活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這個學年的上學期到訪了多所學校,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馬不停蹄。讓我們忘記日夜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可愛。被欣賞、被看見、被認同後,閃閃發亮的眼睛,燦爛的笑容,高舉的雙手,每每也令我們難以忘懷,久久在思海中揮之不去——實踐教學活動化、活動意義化、意義生活化、生活能力化、能力生命化的學習歷程。
    Thumbnail
    摘錄自武自珍老師的演講,幫助父母親面對青少年問題時,能透過轉移焦點、給予認同、分享擔心、提出目標與承擔後果等方式,引導父母如何建立正面的對話與互動模式,來幫助孩子學習如何控制自己,並發現自身的優點。
    Thumbnail
    《年少日記》在台上映,作為少有直入金馬入圍的港產片,剖析了香港最在地的教育問題——9月開學不久就有多宗學童自殺案件。學生抵受不住學業壓力放棄生命,他們真的只因「抗壓力不足」嗎?其實不止香港,台灣的華人社會何嘗不是認為拼命讀書就是一切的解方?   《年少日記》不單是學童日記一則,而
    Thumbnail
    反省真的是教得出來的嗎?教出來的反省,會不會根本就稱不上是反省?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這本書—《教出殺人犯》, 它徹底反轉了「我們要教孩子反省」的教養理念。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對小孩來說,父母的樣子,就是他們最初對於長大後的想望。 比起一個偉大的媽媽,我更想當一個快樂的媽媽,因為我想給孩子一個活著是快樂的盼望。
    孩子個性喜歡變化、有趣,就算一開始對鋼琴有興趣,練久了、膩了、難了、無聊了,難免就會想放棄。這時家長就很為難,到底是要繼續堅持?放棄?還是有什麼其他方式可以協助孩子繼續學琴? 以下3個檢查也許可以找出解決方式: 1、從功課找原因 陪練時,若孩子搞不清楚怎麼彈,手的位置也不知道怎麼放,那就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讓孩子為自己負責,父母提供無條件的愛與支持。父母應該引導而非控制,常徵詢孩子的意見,讓他們參與決策。父母只管陳述事實,決定讓孩子自己下,信任孩子能發揮自己的能力,讓孩子活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這個學年的上學期到訪了多所學校,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馬不停蹄。讓我們忘記日夜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可愛。被欣賞、被看見、被認同後,閃閃發亮的眼睛,燦爛的笑容,高舉的雙手,每每也令我們難以忘懷,久久在思海中揮之不去——實踐教學活動化、活動意義化、意義生活化、生活能力化、能力生命化的學習歷程。
    Thumbnail
    摘錄自武自珍老師的演講,幫助父母親面對青少年問題時,能透過轉移焦點、給予認同、分享擔心、提出目標與承擔後果等方式,引導父母如何建立正面的對話與互動模式,來幫助孩子學習如何控制自己,並發現自身的優點。
    Thumbnail
    《年少日記》在台上映,作為少有直入金馬入圍的港產片,剖析了香港最在地的教育問題——9月開學不久就有多宗學童自殺案件。學生抵受不住學業壓力放棄生命,他們真的只因「抗壓力不足」嗎?其實不止香港,台灣的華人社會何嘗不是認為拼命讀書就是一切的解方?   《年少日記》不單是學童日記一則,而
    Thumbnail
    反省真的是教得出來的嗎?教出來的反省,會不會根本就稱不上是反省?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這本書—《教出殺人犯》, 它徹底反轉了「我們要教孩子反省」的教養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