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診斷出有發展遲緩,父母該如何應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些父母在孩子被診斷出有發展遲緩時,始終很難接受,甚至會感到絕望,但其實家人的理解及支持對於孩子的成長及會來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家長是在甚麼狀況下知道孩子可能需要療育呢?

可能是自己比較手足而發現能力有差異,可能是帶孩子看耳鼻喉科時醫師或護理師發現的,可能是去幼兒園時老師反映孩子有狀況,也可能是有相關經驗的親友發現而提醒。


當孩子被診斷出有發展遲緩時,其實父母受到的打擊,是無法想象的。家長可能會無法接受、覺得是不是診斷錯誤、甚至還會到不同醫院就診⋯不想承認的心情。


要接受孩子不是平安、健康的本身就很難。

家長可能對於自己的自責,會感到焦慮、憂鬱、擔心,也可能會有一些否認及防衛的感覺….等等,心情五味雜陳。


可能會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適,但是忠實地看到自己孩子的狀況很重要。


不將障礙看成障礙,而是看成一種特性

看到孩子的狀況之後「如實的看到及接納」也很重要。

唯有你接納孩子的狀況,才能陪伴他接納自己。

唯有他接納自己的特質後,你才能陪伴他將特質發展成為長處。他才能發現自己可愛的地方。

過動的孩子說不定未來是厲害的體操選手。閱讀障礙說不定是厲害的設計師。有亞斯特質的孩子未來也可能是厲害的科學家。


另外,家長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很重要。

可搜尋自閉協會、過動症的支持團體、社群上的發展障礙兒部落格等⋯。得知孩子有發展障礙,家長會不安很正常,可透過有組織的支持團體,參考其他家長的經驗,從中找到社會支持,及交流教養、未來入學等資訊。


但也要記得,無論在接受甚麼資訊,家長都要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要能明辨哪些是假資訊、真資訊,才不會引發無謂的焦慮以及才能給予孩子合適的幫助。

也要小心「逛醫院」,也就是不相信專家的診斷,而到處看診,可能會讓孩子更為焦慮及疲憊。只要盡早接受療育,孩子進步及跟社會接軌的可能性都非常高。

▌關於再綻 「再綻」理念是期許生命在各年齡階段能如花朵般不斷再次綻放的意思。 -------- 由陳曦臨床心理師分享心理學知識、兒童發展理論、親職教養議題、心理師日常生活的內容或分享一些插畫作品。 -------- 這裡能安心討論不同觀點,心中的疑問會被接住或是獲得解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建議家長在孩子可能有發展問題時,及早安排檢查和諮詢,並盡量備齊相關資料,在就醫時告知醫師。專業人員會共同討論孩子的狀況,提供最貼近孩子需求的建議和安排。心理師提醒家長要練習觀察和描述孩子的狀況,以促進溝通和提供對孩子可能的行為特質描述。
許多家長誤解孩子發展遲緩主要是因為教養方式不當,而導致自責和壓力。然而,發展遲緩的成因主要與腦功能和神經系統的異常有關,並非單一原因所造成。神經可塑性的概念提供了改善發展遲緩的希望,讓家長更加堅定自己的心情,並早早發現及讓孩子接受療育,把握學齡前的黃金治療期,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揮。
孩童發展遲緩常常在2-3歲逐漸表現,可透過網路搜尋,或就醫進行全面性評估。發展障礙分為認知、語言、感官、及社會情緒等類型,並非單獨存在。雖無法根治,但早期療育可扮演重要角色,此為關鍵治療期。
建議家長在孩子可能有發展問題時,及早安排檢查和諮詢,並盡量備齊相關資料,在就醫時告知醫師。專業人員會共同討論孩子的狀況,提供最貼近孩子需求的建議和安排。心理師提醒家長要練習觀察和描述孩子的狀況,以促進溝通和提供對孩子可能的行為特質描述。
許多家長誤解孩子發展遲緩主要是因為教養方式不當,而導致自責和壓力。然而,發展遲緩的成因主要與腦功能和神經系統的異常有關,並非單一原因所造成。神經可塑性的概念提供了改善發展遲緩的希望,讓家長更加堅定自己的心情,並早早發現及讓孩子接受療育,把握學齡前的黃金治療期,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揮。
孩童發展遲緩常常在2-3歲逐漸表現,可透過網路搜尋,或就醫進行全面性評估。發展障礙分為認知、語言、感官、及社會情緒等類型,並非單獨存在。雖無法根治,但早期療育可扮演重要角色,此為關鍵治療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孩子喜歡唱歌,喜歡有模有樣地假裝彈琴,一副對音樂、對鋼琴很有興趣的樣子,是不是可以開始學琴了呢? 一、家長準備好 家長絕對要有心理準備,練鋼琴跟歌唱、亂彈是兩回事,剛開始進度少,老師用有趣的方式引起孩子興趣,大概可以維持兩、三個月的新鮮期,之後無止盡的進度、無止盡的反覆練習,孩子開始需要培養
Thumbnail
首先,告知老師,等待老師回覆如何處理。曾經和同學發生了什麼事?是個重點。
Thumbnail
↑多關心家裡正在準備大考的孩子 . 在「未來Family」臉書的某篇文章裡,我看到這句話:「多關心家裡正在準備大考的孩子。」 心頭一震,對啊!下個月——2025年1月,就是大學學測的日子了。 . 這場考試,對於許多高中生來說,無疑是一場人生中最重要的戰役之一。它不僅關乎未來的升學,
Thumbnail
孩子對音樂充滿好奇,總是哼唱、拍手或模仿樂器嗎?這些都是他們準備好學習音樂的跡象!透過5個有趣的信號,幫助你發現孩子的音樂潛力,讓他們踏上充滿歡樂的音樂之旅吧!
Thumbnail
閱讀障礙怎麼辦? 閱讀是孩子獲取知識和發展認知能力的重要途徑。然而,有些孩子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困難,這可能是由於閱讀障礙所致。不僅影響孩子的學業成績,還可能對他們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怎麼能幫助孩子克服閱讀困難,重拾閱讀樂趣?
Thumbnail
人工智能的年代已經來臨。作為人類的我們應何去何從?與其與機械人比拼競爭,不如與它們合作共存。在市場學上推崇「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意指跨越現有競爭的邊界,拓展未存在的領域,創造新的價值與需求。
Thumbnail
【記者曾金萬/基隆報導】衛福部立基隆醫院26日指出,幼童語言發展遲緩,影響未來人格發展,家長如發現幼童有語言障礙,即應儘快治療。 復健科語言治療師李穎安表示,俗云「3歲定80,6歲定終生」。6歲之前確實為孩子早療的黃金期,絕非空穴來風的口號。以神經醫學來說,0至3歲幼兒的神經連結非常快速,此一時期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孩子喜歡唱歌,喜歡有模有樣地假裝彈琴,一副對音樂、對鋼琴很有興趣的樣子,是不是可以開始學琴了呢? 一、家長準備好 家長絕對要有心理準備,練鋼琴跟歌唱、亂彈是兩回事,剛開始進度少,老師用有趣的方式引起孩子興趣,大概可以維持兩、三個月的新鮮期,之後無止盡的進度、無止盡的反覆練習,孩子開始需要培養
Thumbnail
首先,告知老師,等待老師回覆如何處理。曾經和同學發生了什麼事?是個重點。
Thumbnail
↑多關心家裡正在準備大考的孩子 . 在「未來Family」臉書的某篇文章裡,我看到這句話:「多關心家裡正在準備大考的孩子。」 心頭一震,對啊!下個月——2025年1月,就是大學學測的日子了。 . 這場考試,對於許多高中生來說,無疑是一場人生中最重要的戰役之一。它不僅關乎未來的升學,
Thumbnail
孩子對音樂充滿好奇,總是哼唱、拍手或模仿樂器嗎?這些都是他們準備好學習音樂的跡象!透過5個有趣的信號,幫助你發現孩子的音樂潛力,讓他們踏上充滿歡樂的音樂之旅吧!
Thumbnail
閱讀障礙怎麼辦? 閱讀是孩子獲取知識和發展認知能力的重要途徑。然而,有些孩子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困難,這可能是由於閱讀障礙所致。不僅影響孩子的學業成績,還可能對他們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怎麼能幫助孩子克服閱讀困難,重拾閱讀樂趣?
Thumbnail
人工智能的年代已經來臨。作為人類的我們應何去何從?與其與機械人比拼競爭,不如與它們合作共存。在市場學上推崇「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意指跨越現有競爭的邊界,拓展未存在的領域,創造新的價值與需求。
Thumbnail
【記者曾金萬/基隆報導】衛福部立基隆醫院26日指出,幼童語言發展遲緩,影響未來人格發展,家長如發現幼童有語言障礙,即應儘快治療。 復健科語言治療師李穎安表示,俗云「3歲定80,6歲定終生」。6歲之前確實為孩子早療的黃金期,絕非空穴來風的口號。以神經醫學來說,0至3歲幼兒的神經連結非常快速,此一時期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