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過去的憤怒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自己實在不是一個脾氣好的人…
說真的,還蠻容易爆炸的…
因為我的界線還蠻簡單清楚的…
也因此剛當老師的那時候,總是氣沖沖的…
但是學生們總是可愛…到後來弄懂我的界線就會道歉…
像是有一次,我跟學生曾經說過「不要說髒話--哭爸(台)」
但我卻忘了解釋原因…
只是規定…然後就有一個學生非常挑戰我~~
一節課下來,常常可以聽到他說10次哭爸(台)…
然後平時我對說髒話的人,常是叫他們自己掌嘴…
因為我覺得你有說髒話的權利,但是我們其他人有拒聽的權利
也因此請學生們藉由這種方式,去調整他們的習慣…
然而那一天的10次髒話,真的惹毛我了
我不禁抓起他的衣領…因為他愈說愈故意…
然後我在抓起他衣領的那一瞬間…我鬆手了…
我想我該跟他們多說一點…為什麼我會對這個字眼這麼忌禕…
然後我說了背後的故事…因為我的爸爸在我大三的時候往生了…
然後我那時候「哭爸」哭得很嚴重…
我始終不希望學生們太早就「哭爸」…也就是送別父親的意思
而我也一直相信語言是有力量的,在日本,甚至有「言靈」這種說法
所以我不喜歡學生們恣意地亂說話,要知道他們說什麼話,基本上就吸引了什麼事
因此我不要他們說…他們可以說「哭餓」「哭飽」等等…就是不要說「哭爸」
然後那位小男孩說「知道了」…也心甘情願掌嘴了…
一場師生之間的風暴,也流於無形了…
也因此我後來都會去細究原因,也就是說這句話後來的原因…
因為我不希望氣了個半死而冤枉後悔…
------這是上篇-----
但江湖混久了…總是會遇到一些不對盤的人…
當我遇到他們的時候…我其實都會避其鋒芒
因為我知道他們有他們的主見,強烈的主見
改變不了的,合不來的,我就閃開…
但人生至此,還是曾被三次的話語給狠狠傷過..
以此為誌…然後放下,原諒他們當時的無知!!!!雖然目前還有人還沒跟我道歉
一次是大學時候的好友青,她曾一夕之間跟我翻臉
追問許多未果,她回我:「反正我朋友很多,不差你一人」
是故,瞬間醒來,多愛自己,也不再追問原因,總歸是緣份到了
感謝她曾對我的好,也因此常到半夜才回宿舍,就為了避免跟她的打照面
直到大四快畢業前,收到她一封長長的道歉信…
說了她當時為何如此不悅的原因,也說了她發現她錯了
因為她不該把我塑造成她喜歡的樣子
身為朋友,不就是欣賞其本來的樣子,才成為摯友的嗎?
但當時的她卻希望我好上加好,再加把勁,功課上、生活上等等…
然她卻感覺到她的反映,於我如放屁…所以她當下立即切斷
所有跟我相關的事物等等…就為了看我會不會驚覺,然後改進…
可惜當時的我並沒有體會她的苦心,甚至沒感覺到她所謂的反映
所以當她說出那句傷人的話後,我自然而然地也放棄了所有跟她的友情
直到那封道歉信…我才重拾與她的情誼…然,卻也是不常聯絡了…
-----第二次是我的姻親家人,也就是還沒道歉的這一位
要知道,我是個防衛心很重的人…
本質上非常小心謹慎,也不容易掉東西…
一旦被我認定的人,我就一律當自己人…也能無條件的信任
然而這一位在我無條件信任後,卻是對我說出了…
「反正你有在家,跟沒在家,對我來說都沒差。所以以後不用跟我報備你要去哪」
然後我就莫名其妙被排除在外了…
我自認是個有禮貌的人…但被這樣對待…
什麼叫「我有在家跟沒在家」一樣?是指我太沒存在感嗎?
還是我真的都沒幫到忙?沒幫忙做家務事?
但事實上並不是…我還是有幫忙家務事,還是很有禮貌
也許就只是跟這個姻親的習慣不合,磁場不一致,然後就被這樣對待了
之後,她亦不覺得這麼說有何不妥,也因此我表現得也愈來愈是她所希望的樣子
既然她希望,我就不會再靠近她的世界…既然她覺得我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既然她覺得我的打招呼對她來說個負擔…我也漸漸地不打招呼…
然後尊重她帶小孩的方式。畢竟那是她的權利。事實上我也一直非常尊重
只不過對她而言,也許不是她要的方式跟距離罷了…
-----第三次,是今年的六月…我最鍾愛的學生
一直都是我乖巧的小老師…但就因為一個我說話的不機靈
踏了他,他瞬間也是翻臉,完全不理我
然後我去找他講,他說:「不想在我身上浪費時間,解釋原因」
接著封鎖我,全然斷絕了所有我能與他聯絡的管道…
也許是我看他太重…我為此傷心了好幾個月
因為我不解,到底是我說了什麼過份的話,會被這樣對待…?
完全是狀況外的我,傷得很重很重,但我只能等時間…來療傷…
然後五個月後,他傳來「道歉」訊息了…我與他求證當時的原因
他只說了「忘記了」雖然我猜這是他的推托之詞,但我也不想追究了
我不但加回了他好友,還寄了箱食物給他,因為他現在住宿舍
--------
然後我本來不是這樣的,但之所以現在願意說了道歉就放下,實在是我失去太多
老姐在5年前往生,老爸在20年前往生…
我藉由他們的往生,變得更珍惜當下,更珍惜自己人…
雖然並不是所有我身邊的人都珍惜我…然而我跟隨我的衝動做事
覺得該怎樣就怎樣,送書也是一樣
雖然對方看的機率很低,但我還仍是努力送書,只要有對的感覺的話…
但上面三句話,真是太傷人了…
附帶一句,是大舅的話…他自以為開玩笑地在阿嬤的撿骨場合上…
跟我們說…「你們有那個媽媽是衰小(台)…」總之是侮辱我媽的意味
然後我們小孩子都悶不作聲…只默默配合撿骨師完成儀式…
但回到家,竟然我媽臭罵:
「你們怎麼回事?自己的媽媽被罵,還一點反應都沒有?」
然後我幽幽地說:「那是因為看在你的面子…那是你哥…所以才沒發作。不然…」
然後媽就沒話說了…但我說的也是實情
本來就是看我媽的面子才沒跟我大舅計較的…
如果不是原因的話,我早就破口大罵了!所以當場沒發作,已經很有風度了
而我大舅也一直不覺得這句話有錯,也從來沒跟我們家人,甚至我媽道歉…
然後就此疏遠…
-------------全怨文結束------
於是在今天,我決定把這些個鳥事鳥話都放下…
因為我相信每個人所做的事,有一天,都一定會回到自己身上
所以我沒必要對他們繼續怨懟下去…因為那也是沒必要的
我要釋放我的憤怒,釋放出我的空間,取而代之的是迎來美又棒的人事物
至於那些個傷人的話語,都只不過是他們不成熟的表達羆了…
「表達」這事,從來不是年紀愈大的人,愈會表達…
磁場不合這件事,我們也從來不需要去強求…
正所謂「來者不拒,去者不留」
我想從上述的這些小例子當中,更多點釋放,也不繼續執著了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功課,我只要負責把我的功課寫好就好
至於其他人,我祝福他們能有更成熟的表達方式
不過我自己卻是不再為這些困擾了…我允許我自己釋放這壓抑滿滿的憤怒
總之,不再需要了!!!
從今起,我只吸引愛我及我愛的人靠近我
其他人,一律退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會員
    192內容數
    自己學習賽斯身心靈的種種歷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波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4.11.20你要選擇哪一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4.12.11自我的覺察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2014.9.21講的話要慎選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4.9.28冷氣事件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4.9.25爽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5.11.19保險文馨獎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戰爭主題策展】電影《讀報人》│為了能好好的往前走,我們努力學習放下過去,即使那很不容易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Thumbnail
    avatar
    亭安 Ann Lin
    2021-03-28
    原獨火塘|所有關於過去的敘事都關於當下非原住民以殖民史料為基礎寫成的歷史小說,泰半無法引起原住民的共鳴,原因就在於「作為形式的歷史」和「作為內容的思想」兩者之間的分野。就藝術論藝術,以殖民史料為基礎的小說自然有其獨立於政治社經議題的價值,但從原住民的角度來看,史料的殖民性本身正是其不易被當成批判工具使用的原因。
    Thumbnail
    avatar
    原獨俱樂部
    2021-03-11
    《拾光人生》| 緊抓過去不放的人難以享受當下的快樂許多掙扎、糾纏於過去的遺憾、痛苦而無法放下的人都是帶著傷前進,努力假裝不痛或者痛了就打麻醉,未曾停下來好好治癒。而流著血往前行不會令傷口自行癒合,反而使之不斷擴大,痛苦也只會不斷增加
    Thumbnail
    avatar
    Fang, Shen
    2020-07-19
    強調「放下過去」是好的安慰嗎?論我們處理性侵害的方式。小博恩不是因為太可愛跟不夠強壯才被侵犯,女性也不是因為太漂亮跟不會保護自己才受傷,那些無法走出陰霾的人,也不是因為他們不知足或是不懂得放下,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人傷害了他們。所以,請停止任何不尊重他人的舉動,請停止任何把責任歸咎到受害者身上的行為,我想也許這樣的呼籲,會比「過去可以放下」的幫助更大。
    Thumbnail
    avatar
    林艾德
    2020-03-29
    斜槓世代的學習:今日的您是過去習慣的結果(下)英國著名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說過一句話:「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所以您的每一項習慣,都會形塑出自己的個性,每一個人的個性將影響自身的生活和命運
    Thumbnail
    avatar
    法國宅媽
    2020-01-02
    【菜鳥談】被重新拾起的過去,換個方式好好放下──《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我們並不把陳為廷當神。我們很早就意識到,我們不需要一個神。但是,我們卻跟傅榆導演有著一樣的情緒,一樣的失落。我們都以為這塊土地真的發生了什麼,以為人們真的願意聽進我們的聲音── 結果是,我們什麼都沒改變。
    Thumbnail
    avatar
    Moonrogu
    201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