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教學記錄:先穩定情緒,再來講道理。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的粉絲專頁https://reurl.cc/kqgLdb 歡迎按讚加入追蹤

020教學記錄:先穩定情緒,再來講道理。

昨天,班上學生又跟其他班的學生有衝突,我把學生叫過來,詢問爭吵原因,我那位學生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說。」

說真的,他幾乎每一次出事,都是講這句話,讓我每一次都要抽絲剝繭,旁敲側擊,從他的話找疑點,繼續偵破,搞的像偵探一樣。

有很多次問出來的結果,發生的事情都是很微小的小事情。不是雙方講對方難聽話語,就是不小心碰到沒道歉,學生情緒一上來,就引發更大的衝突。

而這個學生,個性雖然熱情活潑,但有時候分寸不懂得拿捏,有時候一些動作或話語,雖然自己是抱持著好玩的心態,但對方卻不是這麼覺得,這就是結下樑子的起因。

再加上這個學生,很容易因為一點點事情,就會有很大的情緒反應,所以我每一次在處理他的事情之前,一定要先處理他的情緒。而一個人怒火中燒時,其實腦袋思緒也不是很清楚,尤其這位學生又比較拙於表達,必須要老師一項一項細問,才能夠釐清事情。

因此,既然他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我就慢條斯理地跟學生說:「既然你不知道怎麼說,那應該就代表這件事不是很重要,因為按照常理,重要的事就會記得,不是嗎?」學生一聽,點頭。

我繼續說:「那既然不是很重要,為什麼會變成很嚴重的事,甚至同學要來跟老師說?」我試探性地問。

學生吐出一句:「因為他有罵我不好聽的話,我之前已經跟他說過了,今天他又講,我就不開心了!」

我問:「那你有沒有先罵別人,或是惹他不開心?」

他說:「完全沒有!」

依照往例,事出必有因,兩人之間的恩怨一定有前因,才會累積成後果。跟他起衝突的那位同學看起來應該不會與他有交集,所以我疑惑問:「那你們兩個怎麼認識的?」

他說:「就有一天搬餐桶前去上廁所,他就走過來,我對著他大喊『老兄』,就這樣。我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對我說難聽的稱號。」

我問:「那你們今天為什麼會打起來?只因為他對你說難聽的稱號?」

他說:「我在旋轉樓梯那裡,腳抬起來,就踢到他。」

我說:「你有道歉嗎?」

他回:「我還沒道歉他就先罵我!」

把對話過程記錄下來,其實是想要呈現一種「緩慢」的處理態度。

其實老師們都很清楚,學生之間會發生的事情就差不多那些,小事會變成大事,就是一些誤解沒有說清楚。當學生情緒暴躁,眼神露出殺氣騰騰的模樣,事情經過一定講不清楚,這時再與他硬碰硬,他一定更加不爽。

所以,只要處理他的事情,我肯定「一句一句慢慢問」!稍微弄清楚之後,再與另一方的學生和老師一同處理。

原來前一陣子,他有先與另一個班上同學先對那個同學不禮貌,那個同學就對他講了一個難聽的稱號,他很不喜歡,也請那個同學不要再說。但是今天走在旋轉樓梯時,抬起腳不小心踢到那個同學,還沒來得及道歉,那個同學就罵了他,而且罵得很難聽,他氣不過,就跑到那個同學的教室拿東西丟他,之後演變成互丟東西,甚至還有動手推對方。

事情的發生經過就是如此,但如果一開始就把兩個學生放在一起,肯定又會引爆一場火災。分開詢問,先把學生的情緒處理好,再去處理事情的來龍去脈,學生也會比較清楚,自己到底哪邊出問題,自己到底錯在哪裡,也比較心甘情願互相道歉。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很多事情,氣急敗壞,心浮氣躁,似乎都是常態。但是在這樣的情緒之下,我們很難理性地去面對事情,更何況是學生呢?

以前只要處理學生的事情,有時候都會帶著「怒氣」去處理,因為覺得學生又給自己找麻煩,給自己惹事。但是現在用「緩慢態度」,去看待學生發生的事情,就會發現,這些事情就是學生的成長必經之路,我們必須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他們也才能從中得到收穫,也才能夠成長。

就像等待灑落的種子發芽成長,一切都得慢慢來,當我們想要對犯錯的學生談道理,也是要先穩定他的情緒,慢慢詢問,慢慢引導,讓他心甘情願去接受,也希望讓他知道,大聲解決不了事情,如果加上拳頭,或是意氣用事,很多時候是行不通的,甚至惹禍上身,應該引以為鑒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徐曉梅的沙龍
54會員
293內容數
寫作是需要長時間訓練,希望用這個方式,建立每天良好的寫作習慣。
徐曉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10
以前我也總是顧慮很多,也覺得有一些事執行起來很很麻煩,所以很多事都給予很大的彈性。到最後卻發現,沒有搭配徹底執行,很多目標永遠都是腦袋裡的夢想。除非,將學習到的知識落實在生活中,讓學生親身體驗,讓他們不但「知道」,還要「做到」,這樣目標才有可能成真!
Thumbnail
2023/06/10
以前我也總是顧慮很多,也覺得有一些事執行起來很很麻煩,所以很多事都給予很大的彈性。到最後卻發現,沒有搭配徹底執行,很多目標永遠都是腦袋裡的夢想。除非,將學習到的知識落實在生活中,讓學生親身體驗,讓他們不但「知道」,還要「做到」,這樣目標才有可能成真!
Thumbnail
2023/06/09
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個學生,她一直以為她不能為班級帶來什麼幫助,是個可有可無的人,但是自從被推派成為幹部,這段替班上服務的過程,讓她逐漸意識到,她也是可以為班上付出價值的人!雖然有時候會很累,但她自己也覺得成長很多,這個「很多」她特地寫了5次。
Thumbnail
2023/06/09
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個學生,她一直以為她不能為班級帶來什麼幫助,是個可有可無的人,但是自從被推派成為幹部,這段替班上服務的過程,讓她逐漸意識到,她也是可以為班上付出價值的人!雖然有時候會很累,但她自己也覺得成長很多,這個「很多」她特地寫了5次。
Thumbnail
2023/06/08
我的導師班班長,不僅當了三年班長,也當了我三年的國文小老師。國一剛進來選幹部的時候,我只能採取同學自願,或是同學推薦。不過,幸好有同學推薦,讓國中三年的班長經驗,成了她成長的機會。她很多的機會,有一部分是來自於班長的職務工作,當然更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同學不想做,而她必須要接受。
Thumbnail
2023/06/08
我的導師班班長,不僅當了三年班長,也當了我三年的國文小老師。國一剛進來選幹部的時候,我只能採取同學自願,或是同學推薦。不過,幸好有同學推薦,讓國中三年的班長經驗,成了她成長的機會。她很多的機會,有一部分是來自於班長的職務工作,當然更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同學不想做,而她必須要接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就像等待灑落的種子發芽成長,一切都得慢慢來,當我們想要對犯錯的學生談道理,也是要先穩定他的情緒,慢慢詢問,慢慢引導,讓他心甘情願去接受,也希望讓他知道,大聲解決不了事情,如果加上拳頭,或是意氣用事,很多時候是行不通的,甚至惹禍上身,應該引以為鑒啊!
Thumbnail
就像等待灑落的種子發芽成長,一切都得慢慢來,當我們想要對犯錯的學生談道理,也是要先穩定他的情緒,慢慢詢問,慢慢引導,讓他心甘情願去接受,也希望讓他知道,大聲解決不了事情,如果加上拳頭,或是意氣用事,很多時候是行不通的,甚至惹禍上身,應該引以為鑒啊!
Thumbnail
國中學生正處於一個「在意別人眼光」的時期,我覺得非常需要這樣的引導。我不知道我對他說的那段話,是否有讓他好好地去思考,但是我也盡己之力去開導他。很多事情,總是要從自己出發,才是正解,別人也許可以幫忙,但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啊!
Thumbnail
國中學生正處於一個「在意別人眼光」的時期,我覺得非常需要這樣的引導。我不知道我對他說的那段話,是否有讓他好好地去思考,但是我也盡己之力去開導他。很多事情,總是要從自己出發,才是正解,別人也許可以幫忙,但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啊!
Thumbnail
那天和個案輔導老師在洗手間碰見,我們寒暄短聊了一下。 輔導老師說: 有許多個案問題的根源其實都來自家庭,家長不願意覺察調整,常常只能無奈囉! 輔導人員的角色,就只能調整到陪伴孩子(陪聊天),平安地渡過這三年啦! 我說: 你們也真是辛苦了!每天都要接受這麼多負面的情緒,不是只有學生耶!還要處理家長……
Thumbnail
那天和個案輔導老師在洗手間碰見,我們寒暄短聊了一下。 輔導老師說: 有許多個案問題的根源其實都來自家庭,家長不願意覺察調整,常常只能無奈囉! 輔導人員的角色,就只能調整到陪伴孩子(陪聊天),平安地渡過這三年啦! 我說: 你們也真是辛苦了!每天都要接受這麼多負面的情緒,不是只有學生耶!還要處理家長……
Thumbnail
不要懷疑, 無論遇何人何事,都請優先置頂自己的情緒與感受! 昨晚M打電話來: 為什麼問我,班級還好嗎? 我: 因為了解你呀!沒事你不會找我聊班! 忙碌中, 我不忘丟個訊息關心, 因爲直覺M肯定遇棘手事兒了。 M教學功力深厚, 帶班也很有一套。 曾經和M當過多年的同事, 年年百款學生迎來的大小事, M
Thumbnail
不要懷疑, 無論遇何人何事,都請優先置頂自己的情緒與感受! 昨晚M打電話來: 為什麼問我,班級還好嗎? 我: 因為了解你呀!沒事你不會找我聊班! 忙碌中, 我不忘丟個訊息關心, 因爲直覺M肯定遇棘手事兒了。 M教學功力深厚, 帶班也很有一套。 曾經和M當過多年的同事, 年年百款學生迎來的大小事, M
Thumbnail
現在的學生真的很難馴服,偏偏少年十五二十時,又是個最自以為是的年紀,教學現場時不時就會出現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場面,此時一句不該出現卻出現的話,就可能點燃熊熊烈火,但因為師生地位的不對等,往往形成無法收拾的殘局。
Thumbnail
現在的學生真的很難馴服,偏偏少年十五二十時,又是個最自以為是的年紀,教學現場時不時就會出現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場面,此時一句不該出現卻出現的話,就可能點燃熊熊烈火,但因為師生地位的不對等,往往形成無法收拾的殘局。
Thumbnail
當孩子不想說時,大人也就別逼他說了。 道理孩子大都懂的,(算算你唸了幾百遍就知的道啦!聽到耳朵都要長繭了呀!)還需要你ㄧ再囉唆嗎? 更何況,逼他回答。贏了,又如何呢? 只是把孩子推得更遠而已。 如果 是關係中曾有創傷經驗的孩子,對人是不信任的,常常會拒絕長輩老師的善意關懷,對於任何探問也習慣帶著防
Thumbnail
當孩子不想說時,大人也就別逼他說了。 道理孩子大都懂的,(算算你唸了幾百遍就知的道啦!聽到耳朵都要長繭了呀!)還需要你ㄧ再囉唆嗎? 更何況,逼他回答。贏了,又如何呢? 只是把孩子推得更遠而已。 如果 是關係中曾有創傷經驗的孩子,對人是不信任的,常常會拒絕長輩老師的善意關懷,對於任何探問也習慣帶著防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上星期某天晚間幫忙檢查作業時,孩子又將在學校的情緒帶回家宣洩,無意間才得知,孩子上學期遭同班男同學肢體和言語欺負,班導師雖當下處理過,但男同學只是道歉卻沒說明動手原因,且一直持續以言語欺負孩子。   上學期剛開學,孩子有反應不想去上課,對於班導的規定孩子總是反感,後來加上莫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上星期某天晚間幫忙檢查作業時,孩子又將在學校的情緒帶回家宣洩,無意間才得知,孩子上學期遭同班男同學肢體和言語欺負,班導師雖當下處理過,但男同學只是道歉卻沒說明動手原因,且一直持續以言語欺負孩子。   上學期剛開學,孩子有反應不想去上課,對於班導的規定孩子總是反感,後來加上莫
Thumbnail
剛剛看po文,文中媽媽很感慨因為孩子認為不用說對不起,因為事實已造成,說了也沒用,不會減輕痛楚。 這讓我想起一些事。
Thumbnail
剛剛看po文,文中媽媽很感慨因為孩子認為不用說對不起,因為事實已造成,說了也沒用,不會減輕痛楚。 這讓我想起一些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