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安/諮商中心傻傻分不清楚?-續談校園安全處理

2020/12/0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距離大學連續發生學生墜樓事件,至今也半個月了,我很高興看到有些學校開始增聘專業輔導人員,希望這是可以幫助更多學生能夠得到協助的開始。
  但也看到有部分言論在質疑,增聘人力就可以解決問題嗎?過去不是也達到法定的輔導人員人數了嘛,還不是沒有解決學生墜樓的事件啊?!心理師的效能呢?數據呢?甚至我自己的朋友,還拿了一篇說校安中心功能不彰的文章,來問我說心理師在搞什麼鬼。
  嗯……(深呼吸)
  為了解答部分疑惑,這篇文章打算介紹一下大學校園的輔導人員組成、功能,還有在危機事件中的分工。
  先說,以下當然都是我個人的經驗,無法類推到所有台灣的大學校園,但希望能幫助大家對大學中的輔導有些明確的畫面可以想像。
  首先,在大學校園中有兩個跟學生安全有關係的單位,一個叫做「校安中心」,也就是以前的教官室,組成就是教官們,主要負責的就是全民國防課程,還有普遍的學生安全事宜,簡單地說,像是有學生遇到騷擾、暴力、出車禍等等的狀況,都會由校安中心負責緊急事件的處理,還有後續的安全維護;
  另外一個就是「諮商中心」,主要的組成會是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以及資源教室的輔導老師(另外也可能有合作的精神科醫師),主責的任務是協助學生生活/學習適應、心理困擾調適,有些也會負責生涯輔導等等。

  再詳細一點的介紹諮商中心的成分的話:
心理師負責與學生面對面做心理諮商/心理治療,使學生情緒、心理困擾能夠得到傾聽,讓學生對自我的內在深入探索,使他們心裡卡住的議題有鬆動的可能,甚至更進一步的與學生共構未來的行動改變計畫。
社工師會幫助學生連結可以使用的資源,幫助學生面對現實的困難(可能是經濟上、學習資源上)。
輔導老師會依照學生個別的困難與能力,設計並提供學生適切的教學輔導方式。
  此外諮商中心的專任心理師/社工師還要進行個案管理的工作,替手上的個案整合目前所接受的服務,在校園內也會為學生作必要的聯繫工作。

  經過以上零零總總的介紹,實務上遇到危機事件時,其實沒有辦法將這校安/諮商兩個單位的業務簡單的一刀兩斷,但兩者是有明確地不同的。理想的狀況是,這兩個單位是在各司其職的狀況下,有條不紊地合作。
  例如一個學生墜樓/或將要跳樓的事件,第一時間就會聯繫校安中心,由校安人員到場並與警方聯繫,諮商中心則要確認學生是否已經在關懷名單當中,接著,要協助聯繫學生的家人、導師,作必要的說明,也要安排後續的輔導計畫,包含目睹事件的學生之班級輔導。

  (在未來教官逐步退出校園的過程中,校安中心的任務與資源也許更緊密的與諮商中心結合,但以現在校安人員培訓計畫的走向,可能還是會分別進行)

  回到開頭對增聘輔導人員的種種疑問,增加人力無疑可以減輕需要諮商學生的等待時間,這是最直接的幫助,讓身陷危機的學生受到更多關懷的機會。
  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心理師們能不能傳達正確的資訊,讓更多大眾認知到輔導人員的功能何在。(like這篇文章試著要做的)  
  如上述所言,輔導人員的職責與校安人員有所不同,若是講到職能的話,輔導人員也不是那個在跳樓現場拉住學生,或是在地面張開氣墊的人,輔導人員重要的是在事前試著接住心理正在墜落的學生,搶在傷害發生之前,解開學生心裡的結,讓他們感到一些溫暖,又或者是在事情發生後(無論有沒有傷亡),幫助在過程中心理受傷的人們想辦法緩和傷痛,重建內心的能量。

  所以單從數據面上看,輔導人員的工作成果幾乎都在看不見的地方。要我說的話,我們的工作數據就是:「那些走進諮商中心晤談,願意和心理師一起為自己的困難努力,接著繼續活在這險惡人世的學生們。」

  講到這邊,我其實真正期待的是,某天我們可以某種程度上捨棄數據,希望有更多的個案或是心理師願意說出自己的故事給大眾聽,因為我們的社會集體需要的是「學著去凝視另外一個生命,認真地傾聽每個人的故事。」這樣的同理能力,而只有同理才能帶來人與人之間生命的開放跟彈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消極心理師的人生改裝工程
消極心理師的人生改裝工程
諮商心理師/藝術學士/阿宅。持有消極的人生觀,相信希望/絕望循環才是人生常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