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心輔保衛戰:大專院校心理健康資源大盤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作者|戴宜諮;編輯|張玳瑋
台灣的公共衛生與醫療位居世界領導地位,更有完善的健保制度讓民眾得以享用充沛的醫療資源。台灣人從小就知悉生病和身體不適時可以向醫生求助、看診;但矛盾的是,大部分台灣人只在生理狀況不佳時會積極就醫,卻在心理不適時閉口不談,放任心理狀態惡化,最終落入無法挽回的地步。台灣為已開發國家,追求經濟發展,生活品質更是下一個重要的追尋目標。因此,台灣心理醫療資源的議題,逐漸成為現代醫療的探討重點。然而,令人驚訝與擔憂的是,台灣的大學生成為近年來心理疾病成長幅度最快的群體,當大學生心理不適時,能否獲取如同巷口診所般接近性極高的輔導措施即時協助?大學生向外發出求救訊號時又是否能夠有人接收?

導師制度下 大學導師身兼多職

根據《教師法》第32條內容所示,教師有輔導或管教學生,導引其適性發展,並培養其健全人格、以及擔任導師的職責。教師們身為校園輔導保衛戰的第一線人員,學期間除了教課,大學教授也要做研究、發表論文,甚至還得兼顧KPI(關鍵績效指標)。撇除導師的職責,大學教授在學期間忙的焦頭爛額,真的心有餘力可以輔導學生嗎?
「坦白說,從來都沒有人跟我說導師的職責是什麼。」即將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到職兩年的陳昱萱(化名)教授説,系上年資較高的教授、系務會議也沒有特別就導師對於學生心理輔導進行交接,「我是因為系上有教授退休,所以才接續他的導生班,學生來找我大多都是簽核文件、升學輔導。」

導師親自輔導 學生不一定買單

即使大學教師端想多做一點,學生也未必接受。從國小一路升上高中,台灣的教學制度都是以班級為單位,無論是上課還是吃飯、午休,皆在「班級」這個空間內完成,導師每天早自習、午休皆要進班監督學生、進行班級管理,學生與導師的連結自然就多。然而,大學的環境提倡學生自治,校園內沒有固定的班級空間,每堂課的館舍、教室都不一樣,就算每一位學生都有相對應的導師,卻時常有學生讀到大三、大四還不知道導師是誰的情況發生,更別談是否有跟導師見過面。
即使許多學校因此而開設導師時間的課堂,卻不受學生重視,「翹掉導師時間」的情景在大學中屢見不鮮。學生不買單,導師再努力也沒有用,學生與導師的連結最後就只剩請導師簽核行政文件、或是期末的班級聚餐。
「導師跟學生其實大多數都滿疏離的」陳昱萱(化名)教授說,「學生反而比較常找自己熟悉的教授聊天、自我揭露。」如果沒上過自己導師的課、甚至是與導師不認識,學生又怎麼會願意與導師進行心靈交流?

積極盡導師責任 難以克服世代隔閡

大專院校專任教師高齡化,與學生有世代隔閡。(資料來源 / 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製圖 / 戴宜諮)
當一個人想要找人聊心事、談煩惱時,不免俗的會找能理解自己、或是與自己背景較相近的人。教授與學生之間的世代差異也是問題,經教育部111學年度統計的數據顯示,大學專任教師有近一半的年齡為五十五歲以上。世代間的隔閡容易在想法上造成衝突,上一世代的人認為現在的學生太過軟弱,動不動就有心理疾病,無法同理學生心情,不同世代間的有效溝通機制很難建立。
就導師制度的現狀來看,導師只剩簽核文件、同意假單等行政上的工作內容,即使有導師時間,學生也未必會出席。導師之於心理輔導的執行力度不一,大多數得靠師生間的「緣分」,不是只有學生,大多數人在做自我揭露時都會找頻率相符的人,就像交朋友一樣,與導師不熟、有世代隔閡,都會讓學生卻步,導師制度的實施效力自然就低。

校園諮商中心 預約諮商要等一個月

「要排到學校的諮商差不多要花一個月」,立法委員吳思瑤指出,現行制度制定校內諮商師與師生人數比至少需達到1:1200。然而,制度已經明顯無法應付實際請況,一個月的時間實在太長,足以讓許多遺憾發生。目前教育部正積極改善,吳思瑤表示在下個會期將積極推行諮商師人數比調高至1:900,讓學生等候諮商的時間縮短。
2022年10月,在立法委員吳思瑤的質詢後,國內新增了10間大學設置心理假,委員認為除了心理假,各大學也應該重視校內心理資源。(攝影/戴宜諮)
諮商師與師生人數比從1:1200調高至1:900,是學生輔導資源的進步,但這項增加校內諮商師的法案,在執行面不得不將大學諮商師人力短缺的問題納入考量。「現在的心理師出路很多元,可以有社區接案、或是走司法方面,所以想進到校園內的更少,而且學校待遇並沒有很高。」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諮商中心主任盧怡任解釋,「所以我們學校校內的兼任諮商師非常多」,就以陽交大來看,校內的專任、兼任諮商師的比例接近1:3。

學校vs校外  諮商師進校園的背後考量

大學內的專任心理師不僅要進行學生的一對一、團體諮商,更有許多校內、系所業務需要處理。「專任老師通常需要辦活動,像是講座、宣導、或是工作坊」,盧怡任補充,「兼任心理師只要在有諮商時間在到校就好」。校內的專任心理師除了諮商、輔導,還有龐大的業務負擔;有別於領月薪的專任心理師,兼任心理師領的是時薪,只需要在有領薪水的時數內工作就行。然而,專任心理師與兼任心理師的聘請制度也不一樣,專任心理師通常為年聘,而兼任心理師簽的合約通常是以月為單位,如此一來,兼任心理師對於個案的追蹤就沒有這麼完善,若是交接不全,甚是可能出現學生諮商的斷裂。
兼任諮商師佔校內高比例,卻有個案追蹤效力不佳的困境。(製圖 / 戴宜諮)
無論是專任心理師業務繁忙、還是校園內待遇不如校外,都勢必造成諮商師不願意進到校園的後果。
從導師制度的失效到校園諮商師的稀缺,都顯示學校應當結合外部資源以彌補當前三級輔導制中處遇性輔導結合不足的困境。「學校可以引入外部資源,像是與鄰近的醫院、衛生局合作,或是一些民間團體,像是張老師。」吳思瑤委員呼籲,「希望大學校長們開始盤點校內的資源、且重視這件事。」

是危機也是轉機 科技世代的心輔資源

藉由心理假的議題,看出了校園心輔資源的危機,然而,社會對於心理健康的逐漸重視,也已經在各個校園內漸漸種下種子,等待開花。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科技補足了許多生活中的需求,心輔資源當然也不例外。像是美國校園校方與民間合作24HR 「我的學生支持計畫」遠距醫療平台合作,讓學生不用到校園內也能享用醫療資源;台灣也有Far Hugs 遠距抱抱平台,但目前跟大企業合作較多,未來或許有進到校園的機會。
此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大數據中心與諮商室共同開發LineApp的「聊天機器人」,讓學生與諮商中心的連結度、易用性更高,該設計中也有心理健康量表,若是學生達到心理紅色警戒,系統就會自動回報給諮商中心、介入關懷,引進科技來避免漏接任何有需求的人。另外,盧怡任透露,陽交大也搭上AI的風潮,正在測試新版的AI聊天機器人,未來有望有效地增加諮商中心與學生的連結。

學生自治發酵 自主舉辦活動關注心理健康

除了校園端的努力,大學內部學生也自治發起了與心理健康相關的活動。像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學聯會就曾發起生活節的系列活動,「我們希望在學校這個高壓的環境中,大家可以停下來喘口氣」,陽交大學聯會交通分會福利部長麻筱祺說。以「換氣」作為活動主軸,在校內辦講座、發放生活節限定日記本、美食地圖、以及露天電影院,都是希望學生們能夠在忙碌之餘,仍然重視生活。
陽交大生活節所配合的限定日記本,裡面可以記錄自己的心情、以及壓力指數。(攝影 / 戴宜諮)
冀望未來,台灣社會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也能同等於身理健康,畢竟,只要是人,就有可能生病,我們能夠對於身體發出的警訊快速處置,那麼心理也一樣,需要充足的資源以及配套,才能讓大學成為一個真正自由且健康快樂的學術殿堂。
本文為專題的第三篇系列報導。其餘報導包含:
avatar-img
1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玳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萬一沒有好」、「失去一切動力」心理層面造成的折磨往往是最致命無助的。這樣的痛苦不僅僅是個別的情況,對許多台灣大學生來說,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 在本集Podcast中,透過兩位大學生之間的深層對話,揭示心理健康壓力的真實面貌。他們的話語不僅僅是個人的經歷,更是台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縮
「你們知道嗎?我那時候腦中唯一的想法就是我很沒用,完全被自己爛到了。」看在陽明交大讀書第五年的林子涬(化名),說話語氣給人溫暖又好親近的氛圍,反而令人格外心疼憂鬱症發病的她將會多煎熬。 同儕較勁、人際關係、家庭溝通⋯⋯,大學生在小型社會裡生活,青黃不接的年紀使人特別迷惘。面對時空變化、面對壓力產生
「萬一沒有好」、「失去一切動力」心理層面造成的折磨往往是最致命無助的。這樣的痛苦不僅僅是個別的情況,對許多台灣大學生來說,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 在本集Podcast中,透過兩位大學生之間的深層對話,揭示心理健康壓力的真實面貌。他們的話語不僅僅是個人的經歷,更是台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縮
「你們知道嗎?我那時候腦中唯一的想法就是我很沒用,完全被自己爛到了。」看在陽明交大讀書第五年的林子涬(化名),說話語氣給人溫暖又好親近的氛圍,反而令人格外心疼憂鬱症發病的她將會多煎熬。 同儕較勁、人際關係、家庭溝通⋯⋯,大學生在小型社會裡生活,青黃不接的年紀使人特別迷惘。面對時空變化、面對壓力產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這個資訊爆炸、網路發達的時代,人們的心理健康逐漸受到重視,今年高中職身心調適假全面上路,學生每學期有3天可以請,每次以半天或一天為單位,惟定期評量及學期補考期間不適用身心調適假,經家長或實際照顧者同意方得請假。有時滑滑學生社群,會看見對身心調適假各式各樣的聲音……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Thumbnail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性別議題融入大學課程教師社群線上會議 時間2024/08/02星期五晚上2100-2230 主題-校園性別事件-學生之間性別事件司法實務研討 參與虎科大教師-李玉璽教授、蔣俊岳教授、林誠孝助理教授、趙育隆專案助理教授 主持-李玉璽教授(通識教育中心) 參與律師-鐘儀婷律師、
Thumbnail
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職稱是專輔老師。 經過一個學期的專輔工作,我見證到專輔工作的辛苦。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26)於《學生輔導法》審查會議中,以「第一級發展性輔導」、「專輔人力員額」與「長假、升學銜接空窗期」三方面,向教育部長鄭英耀進行詢答。郭昱晴指出,根據教育部統計,各教育階段校園自殺通報件數,近5年成長了5至10倍,其中國小通報件數達10倍為最多,顯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是極大隱憂。
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新制,規定調查小組「全數外聘」,教育部和人本基金會表示是為了防止「師師相護」。 人本沒有提供全面研究結果,拿著幾個個案,就把法規整個修了?? 哪條法沒有錯誤執行,那六法全書是不是都要重寫了? 人本基金會和教育部,竟然沒有學術研究的態度? 就大喇喇地在主導教育法規的改革? 意外嗎?
Thumbnail
曾有學生離家出走15天,學生的家人都連絡不上學生非常擔心,於是請導師幫忙想還有什麼可以做的。我是失蹤學生的導師,我一再請班上同學幫忙思考失蹤學生可能的去處,到處到失蹤學生打工過的洗車場等地方去詢問找線索,最後林教授找到幫派大哥家去交涉,跟大哥溝通很久後,第二天失蹤學生回學校上課了,最後也順利畢業了。
Thumbnail
在大學擔任班級導師,按教育部的規定,每學期要做一次學生校外賃居訪視。 班級幹部中,有一項職位叫做賃居股長,負責協助安排導師的賃居訪視行程。
Thumbnail
如果你想成為學校的輔導老師,以下是一些建議的科系和證照: 心理學或教育學科系:這些科系可以提供你對學生心理和發展的深入了解,以及教育理論和方法的基礎知識。 輔導學或輔導心理學:這些學科專注於輔導技巧、諮商理論和個人發展,有助於你在輔導學生時提供適切的支持和指導。 科系:你可以考慮修讀與輔導和諮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這個資訊爆炸、網路發達的時代,人們的心理健康逐漸受到重視,今年高中職身心調適假全面上路,學生每學期有3天可以請,每次以半天或一天為單位,惟定期評量及學期補考期間不適用身心調適假,經家長或實際照顧者同意方得請假。有時滑滑學生社群,會看見對身心調適假各式各樣的聲音……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Thumbnail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性別議題融入大學課程教師社群線上會議 時間2024/08/02星期五晚上2100-2230 主題-校園性別事件-學生之間性別事件司法實務研討 參與虎科大教師-李玉璽教授、蔣俊岳教授、林誠孝助理教授、趙育隆專案助理教授 主持-李玉璽教授(通識教育中心) 參與律師-鐘儀婷律師、
Thumbnail
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職稱是專輔老師。 經過一個學期的專輔工作,我見證到專輔工作的辛苦。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26)於《學生輔導法》審查會議中,以「第一級發展性輔導」、「專輔人力員額」與「長假、升學銜接空窗期」三方面,向教育部長鄭英耀進行詢答。郭昱晴指出,根據教育部統計,各教育階段校園自殺通報件數,近5年成長了5至10倍,其中國小通報件數達10倍為最多,顯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是極大隱憂。
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新制,規定調查小組「全數外聘」,教育部和人本基金會表示是為了防止「師師相護」。 人本沒有提供全面研究結果,拿著幾個個案,就把法規整個修了?? 哪條法沒有錯誤執行,那六法全書是不是都要重寫了? 人本基金會和教育部,竟然沒有學術研究的態度? 就大喇喇地在主導教育法規的改革? 意外嗎?
Thumbnail
曾有學生離家出走15天,學生的家人都連絡不上學生非常擔心,於是請導師幫忙想還有什麼可以做的。我是失蹤學生的導師,我一再請班上同學幫忙思考失蹤學生可能的去處,到處到失蹤學生打工過的洗車場等地方去詢問找線索,最後林教授找到幫派大哥家去交涉,跟大哥溝通很久後,第二天失蹤學生回學校上課了,最後也順利畢業了。
Thumbnail
在大學擔任班級導師,按教育部的規定,每學期要做一次學生校外賃居訪視。 班級幹部中,有一項職位叫做賃居股長,負責協助安排導師的賃居訪視行程。
Thumbnail
如果你想成為學校的輔導老師,以下是一些建議的科系和證照: 心理學或教育學科系:這些科系可以提供你對學生心理和發展的深入了解,以及教育理論和方法的基礎知識。 輔導學或輔導心理學:這些學科專注於輔導技巧、諮商理論和個人發展,有助於你在輔導學生時提供適切的支持和指導。 科系:你可以考慮修讀與輔導和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