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管理者的時間都花到那裡去了?:管理者系列#1/程天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許多中小企業在將基層員工晉升為部門主管之前,都沒有提供必要的管理訓練。雖然這些員工在工作上都有優異表現,但企業對於「管理者」和「個人貢獻者」的期望卻有很大的差異,也因而導致兩種極端錯誤的出現。本系列文章將陸續深入探討管理工作的意義,為企業主管打下堅實基礎。

raw-image

有個喜歡打獵的人,經常在美國深山裡打獵;他有個願望,就是有一天能到非洲去打獵。

有一天,他的願望終於成真,跟著朋友到非洲去打獵。他們到了一個部落,跟當地酋長租了一隻獵犬,名字叫做「業務員」(salesman),每天的租金是100美元。

「業務員」果然訓練有素,每次都把受傷的獵物咬回人的跟前,使得獵人非常滿意;非洲打獵之行結束之後,獵人也就圓滿愉快的回到美國去了。

第二年同樣時間,獵人和朋友又到了非洲,找到了部落酋長,希望再次租用「業務員」。

但是酋長對著他們搖搖頭說:「『業務員』由於表現太好,我們已經把它晉升為『資深業務員』了,租金也提高為每天200美元。」

獵人想想,非洲之行就這麼幾天,比起旅費和住宿來說,多花個幾百美元在一隻好的獵犬上,實在不算什麼;為了能有一次滿意的打獵之行,也就答應了。

第三年, 獵人和朋友又回到了非洲,找到了部落酋長,開口指定要租「資深業務員」。

酋長望著他們又搖了搖頭說:「由於『資深業務員』表現實在太優秀了,我們已經升它為『業務經理』。」

獵人情緒上來了,立刻插話說:「不用再說了,租金又漲了是不是?現在一天要多少錢?」

酋長回答:「現在不是錢的問題了!自從晉升為『業務經理』之後,即使花再多的錢,它也都不再出去打獵;每天蹲在狗窩前面,對著來來往往的人和牲畜狂吠。」

這個故事隱含的意義,在於如果沒有經過事先的培訓,就將基層員工晉升為部門主管,就可能犯下的一個極端錯誤。

兩種新科主管

根據《2020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資料顯示,2019年台灣中小企業家數為149萬1,420家,占全體企業97.65%;中小企業就業人數達905萬4,000人,占全國就業人數78.73%。

根據我過去接觸許多台灣中小企業員工的經驗,大部分中小企業都無法提供完整的工作訓練課程給員工;更遑論將基層員工晉升為部門主管之前,所必須提供的管理訓練。

在中小企業之中,通常得到晉升的基層員工,都是在工作上有優異表現的;但對於一個「管理者」和一個「個人貢獻者」,公司的期望和工作的內容是有很大差異的。

沒有經過管理訓練的主管,在就任以後就會出現兩種極端的錯誤表現:

1. 不做管理工作的主管

人性就是習慣於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員工由於在基層工作上表現優異,因此被晉升為部門主管;但公司如果沒有給予適當的管理訓練,那麼新上任的主管,就會繼續做原來在基層職務上做得好的事情,而不做任何部門管理的工作。

原來是平行位階的同事,現在成了自己的屬下;當他們提出任何問題或需求的時候,新任主管往往會覺得「與其指導他怎麼做,還不如自己動手把它做掉比較快」。

於是這位新上任的主管,就變成了「攬事」;部門裡較困難的工作、專業上比較難的問題、難處理的客戶和客訴等等,就都由新主管來解決了。

如此一來,部門屬下也樂得輕鬆,覺得「就讓新主管來解決吧」;於是部門的管理工作沒有人負責,部門的員工也不會有進步。

2. 只做管理工作的主管

這就是上面非洲打獵故事的影射;也就是沒有經過管理訓練的新主管,所容易犯下的另外一個極端的錯誤。

這類主管抱著「媳婦熬成婆」的心態,將部門的工作全部分配給屬下去完成;由於自己不了解應該如何做部門管理的工作,只能每天坐在辦公室裡指東罵西,不再出去打獵了。

職能工作 vs. 管理工作

在企業內升任主管後,撇開產業、產品、技術、功能等專業領域不談的話,主管每天的公務工作可以簡單分為兩大類:

  • 職能工作(vocational work);
  • 管理工作(management task)。

「職能工作」就是成立部門所需產生的「增值活動」(value added activities),包括「有效時間」(productive time)和「無效時間」( unproductive time)之中,部門員工所從事的種種活動。

其中所謂「有效時間」,就是「有產值產生」的時間;以銷售單位而言,通常都是與客戶面對面、電話聯繫、電話或視訊會議等等的時間。

例如銷售人員拜訪客戶的時間,就是有效時間;軟體支援工程師在為客戶做軟體升級、或是錯誤處理時,就是有效時間。硬體維修工程師為客戶進行預防維護或是問題排除,就是有效時間。

至於內部會議、查找資料、學習新產品、來去客戶端的交通時間、吃飯休息等等,則都被歸類為沒有產出、沒有產值的「無效時間」(unproductive Time)。

如果讀者有興趣瞭解「時間分析」這個主題,請參考閱讀2017年9月7日發表的〈「時間都去哪兒了?」〉這篇文章。

至於「管理工作」,大致可以分成4大類:

  1. 計劃(planing);
  2. 組織(organizing);
  3. 領導(leading);
  4. 控管(controlling)。

這些管理工作將於接下來的本系列文章中,再深入說明討論。

時間分配

從我過去的經驗中總結出來,最基層的管理者至少要用50%的時間做管理工作,其他的時間則用在職能工作上;這樣才能讓新上任的管理者,能和屬下的員工順利磨合。

而隨著職位步步晉升,主管的工作範圍(job scope)越來越大,責任越來越重,負責的營收獲利數字和部門員工人數也大幅度增加;花在管理工作上面的時間比例,也會逐步上升。

最頂層的職位,管理工作時間比例有可能達到90%以上,但是永遠不可能達到100%。因為,即使貴為董事長、執行長,仍然必須抽出時間來拜訪重要客戶、投資者、參加員工大會、參加行業活動等等,為公司創造形象。

以下的圖1,可提供讀者們參考,依各別企業的產業別、產品別、規模、環境,而有所改變。

圖1:管理者的時間分配(職能工作或稱專業工作)

圖1:管理者的時間分配(職能工作或稱專業工作)

管理時間差距

由於台灣中小企業資源有限,或是源於創業老闆本身對管理工作的不瞭解與忽視,因此對於部門主管的管理培訓不夠,造成企業管理制度和實務上的缺失。

這個問題的具體狀況,從主管的時間分配就可以看得出來,普遍覺得主管花在管理工作的時間,遠遠不足。

這種現象,可以從圖2中的管理時間差距顯示出來。如果企業老闆們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做個「管理時間統計分析」,得到各自企業在每個級別主管的時間分配比例。

圖2:管理時間差距(職能工作或稱專業工作)

圖2:管理時間差距(職能工作或稱專業工作)

最近台灣的企業都非常重視管理培訓。不僅僅老闆親自參加各種EMBA、CEO班、總裁班、商學院課程,甚至安排企業二代、高階主管參加以上課程,以提升企業管理效率,達到轉型升級、增強競爭力的目標。

但是坊間的這些培訓課程,大都是邀請產官學研界的大老,發表極為宏觀的世界局勢分析和經濟政策理論研究;比較學院派的,則以歐美大型企業、或是創新企業的案例,來作為課程的內容。

我曾經在企業診斷的案例中發現,企業老闆參加了很多工商管理課程,然後將所學到的各種理論和方法都在企業內實施;好像各種理論方法都是萬靈仙丹,一股腦兒都吃了,希望至少是「有病治病,無病健身」。

但是這麼做會產生兩個問題:

  1. 企業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如此亂槍打鳥,員工和主管都會搞不清楚方向、沒有優先次序,而且不符合公司現況,浪費了大量的資源。
  2. 歐美企業的管理水準普遍比亞洲企業來得高,就如同武術裡的馬步和內功基礎打得好,接著練習上乘的武功,自然容易得多;但大部分台灣中小企業的基礎管理能力不足,在全盤接受西方企業的理論方法時,就可能漏洞百出。

結語

管理者的任務和挑戰,來自三個方面:

  1. 執行企業賦與的「工作」(tasks):這就是本篇文章討論的重點,分為「管理工作」和「職能工作」;管理者必須充分了解「管理工作」的內容,然後給予合理的時間分配。
  2. 管理部門的「人」(people)。
  3. 在所負責的部門範圍內,推動「價值觀和企業文化」(values and cultural)的建設。

在接下來的系列文章中,我們再來深入討論「管理工作」的內容。希望透過這一系列的文章,為企業主管打下堅實的管理基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根本用不著花錢去看國家地理頻道了,職場裡就是野生動物世界的大觀園!」 辦公室政治難以避免,但不是人人都喜歡玩動物世界的遊戲。我相信工作愈來愈講求合作共贏,我仍深信團體協作的重要性。而已,我們也不能害怕任何情況,失了方寸。面對惡人,以下是一點點分享,算是亂世求生指南吧。
Thumbnail
「根本用不著花錢去看國家地理頻道了,職場裡就是野生動物世界的大觀園!」 辦公室政治難以避免,但不是人人都喜歡玩動物世界的遊戲。我相信工作愈來愈講求合作共贏,我仍深信團體協作的重要性。而已,我們也不能害怕任何情況,失了方寸。面對惡人,以下是一點點分享,算是亂世求生指南吧。
Thumbnail
大多數主管都沒有察覺到,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處理部屬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以「背上的猴子」來解釋部屬如何占用時間?以及主管可以如何處理?
Thumbnail
大多數主管都沒有察覺到,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處理部屬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以「背上的猴子」來解釋部屬如何占用時間?以及主管可以如何處理?
Thumbnail
記得出社會工作第二年,我就當上了客服部門的主管,管理三個人 & 三組外包團隊。負責的區域是全台灣。 當時有一個助理,屬於內勤作業。有一天傍晚,我請他重做一份文件,他哭了,但他沒有說什麼,深呼吸只是默默地說:好,我會重做。 會後他找我聊,認為我沒有看到他的努力,講到快哭了。 工作方式 思考模式
Thumbnail
記得出社會工作第二年,我就當上了客服部門的主管,管理三個人 & 三組外包團隊。負責的區域是全台灣。 當時有一個助理,屬於內勤作業。有一天傍晚,我請他重做一份文件,他哭了,但他沒有說什麼,深呼吸只是默默地說:好,我會重做。 會後他找我聊,認為我沒有看到他的努力,講到快哭了。 工作方式 思考模式
Thumbnail
一個正經認真的事業,正處於營利之前的階段,它們通常會有明確的「關鍵數字」,藉由完成這些目標讓事業最終能獨立獲利,要走到這一步總是很辛苦,所以絕對沒有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這種背離常理的「涼缺」或「爽事」。
Thumbnail
一個正經認真的事業,正處於營利之前的階段,它們通常會有明確的「關鍵數字」,藉由完成這些目標讓事業最終能獨立獲利,要走到這一步總是很辛苦,所以絕對沒有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這種背離常理的「涼缺」或「爽事」。
Thumbnail
有一天,動物園的管理員發現袋鼠跑出籠子了,於是開會討論,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公尺加高到20公尺。 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於是他們決定將高度加高到30公尺。 沒想到,隔天居然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來了。 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50公尺。
Thumbnail
有一天,動物園的管理員發現袋鼠跑出籠子了,於是開會討論,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公尺加高到20公尺。 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於是他們決定將高度加高到30公尺。 沒想到,隔天居然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來了。 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50公尺。
Thumbnail
寵物店裡有隻鸚鵡標著:「會兩種語言,200元。」另一隻鸚鵡標著:「會四種語言,400元。」兩隻都毛色光鮮,靈活可愛,客人看了拿不定主意要買哪隻。後來發現有隻老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卻是800元。 客人問店主:「這隻鸚鵡是不是會說八種語言?」 店主:「不是。」 助他做好小事,他就會想完成大事
Thumbnail
寵物店裡有隻鸚鵡標著:「會兩種語言,200元。」另一隻鸚鵡標著:「會四種語言,400元。」兩隻都毛色光鮮,靈活可愛,客人看了拿不定主意要買哪隻。後來發現有隻老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卻是800元。 客人問店主:「這隻鸚鵡是不是會說八種語言?」 店主:「不是。」 助他做好小事,他就會想完成大事
Thumbnail
都說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那麼的底該怎麼把人力變成資產?雖然不是每家公司都有教育訓練制度,但不管如何,希望員工釣到魚,至少也該魚竿吧?
Thumbnail
都說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那麼的底該怎麼把人力變成資產?雖然不是每家公司都有教育訓練制度,但不管如何,希望員工釣到魚,至少也該魚竿吧?
Thumbnail
許多中小企業在將基層員工晉升為部門主管之前,都沒有提供必要的管理訓練。雖然這些員工在工作上都有優異表現,但企業對於「管理者」和「個人貢獻者」的期望卻有很大的差異,也因而導致兩種極端錯誤的出現。本系列文章將陸續深入探討管理工作的意義,為企業主管打下堅實基礎。
Thumbnail
許多中小企業在將基層員工晉升為部門主管之前,都沒有提供必要的管理訓練。雖然這些員工在工作上都有優異表現,但企業對於「管理者」和「個人貢獻者」的期望卻有很大的差異,也因而導致兩種極端錯誤的出現。本系列文章將陸續深入探討管理工作的意義,為企業主管打下堅實基礎。
Thumbnail
也因此,我常會思考:工作性質到底有沒有因人而異這件事呢? 業務工作,當真如此行為主義,只要透過刻意練習、只要有心,人人都會是百萬業務嗎?
Thumbnail
也因此,我常會思考:工作性質到底有沒有因人而異這件事呢? 業務工作,當真如此行為主義,只要透過刻意練習、只要有心,人人都會是百萬業務嗎?
Thumbnail
在我們的工作經歷中,一定都遇過各式各樣的主管,有的會讓我們想到就立刻翻白眼到後腦杓,有的會讓我們覺得很暖心,很佛系,有的雖然充滿距離感,但卻總是散發著成功人士的光環,令人崇拜。 而有一天,我們也成為主管,有自己的團隊時,我們又會成為怎樣的人呢?
Thumbnail
在我們的工作經歷中,一定都遇過各式各樣的主管,有的會讓我們想到就立刻翻白眼到後腦杓,有的會讓我們覺得很暖心,很佛系,有的雖然充滿距離感,但卻總是散發著成功人士的光環,令人崇拜。 而有一天,我們也成為主管,有自己的團隊時,我們又會成為怎樣的人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