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料來源:已遺失。從略!
每日一句粵語:「掉(野)嘢。」中文:丟東西。
1.嘢,口語字,野音je5,正字是「也」jaa5。
數事並舉而論時用。
《禮記·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之後,就這樣「也」字被用來做為末助詞!
不過事實上,是有緣由的。「也」、「它」因古音相同,常常相混。「它」《玉篇》古文佗字。佗(sia5),蛇也。《說文》虫也。本作它,从虫而長。上古艸居,慮它,故相問「無它(sia5)乎」。(閩語口語:bo5-siah-hoonnh?) 另外,蛇 閩語也叫tai,青竹絲蛇的台語叫「赤尾tai」,就是「赤尾蛇」。所以逢人相問候,也可以說「bo5-tai7-hoonnh?」!
這個「它」,就是後來的「事情」的意思! 閩語說「有tai7 否?」=有事嗎?
「也」,本義:女陰。 女陰,在很多方言都是tsi,「膣屄」第一個字「膣」就是tsi, 第二個字「屄」,閩語bai, 粵語 bei1/hai1, 中文:ㄅㄧ 客語bied1. 所以,「也」,可能也可以讀tsi音!兩個字合起來「它也」tai7-tsi3!
「它」,代詞,稱人以外的事物。所以,除了「事情」外,還可以訓詁成「東西」!也就是粵語「嘢」的意思!
網路上,找到另一種說法是:
《說文解字》曰:女陰也。象形。 即女性的生殖器。 《正字通》:婦生子曰產,物生亦曰產。 則人產於“也”,而物亦產於“也”(地)。 故“地”從“土”從“也”,也是一個生殖器。 “也”是萬物的起源,故塵世間的一切事物皆可稱之爲“也”。 (英語中,womb,即是子宫,又是發源地之意,與此相類似。) 所以,在粵語中,“嘢(也)”的詞義極之廣泛,遠勝於“東西”。 “東西”故能用“嘢(也)”來代替,不是東西的東西也能用“嘢(也)”來代替(這句話,有點怪怪的,是不?)。 譬如“做嘢(也)”, 就絕對不是“做東西”,而是“做事”, 而“事”就不是東西了。(這句話也怪。) 有時“做嘢(也)”還表示“做愛”的意思, 而這個大概就是使用得最接近“也”字原意的一個詞了。 “也”字在現代漢語中已經完全沒有生殖器的意思了。
2. 掉,deu6/diu6. 閩語切音tiau7.
就是後來俗寫「丟」字,切音tiu1。《揚子·方言》一去不還也。俗作丟,非。
「丟」,有兩義,丟掉,跟丟擲!後者不為人所知,此義遺留在粵語!丟掉義,還遺留在閩語,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一般閩語說「落」,lak-ki3 。
粵語:丟擲義。
a.唐呂岩《七言》詩:「割斷繁華掉卻榮,便從初得是長生。」
b.《清平山堂話本 •簡貼和尚》:「把妮子縛了兩隻手,掉過屋樑去。」
閩語:丟掉義。
台日典:tiau7,極端ê情緒變愣gāng去。
漢羅台文例句(白話字) 人soah~--去;苦kah~--去。
這個tiau7, 是「掉魂」的減省語。失魂。形容極為驚駭。
如:「我被那黑影嚇得差點兒掉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