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此司馬不及彼司馬 | 讀司馬遼太郎的《項羽與劉邦》

2021/01/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寫好一本歷史小說絶非易事。既然叫做歷史小說,就要尊重史實。雖說可以虛實結合,增添一些虛構的細節,但是故事基本脈絡已經定死了,不能隨意發揮。出色的歷史小說往往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發揮小說的長處,在文學性上下功夫;二是對歷史有獨樹一幟的解讀。很可惜,《項羽與劉邦》在這兩方面都沒有做好。
在讀《項羽與劉邦》之前,我已經讀過司馬遼太郎好幾本小說了。對我來講,司馬遼太郎的文學水平是一個迷,難下定論。當我讀他的《豐臣一族》時,覺得文字幹練精簡,多個短篇小說相互獨立又彼此交融,手法獨到;而我讀他的《燃燒吧!劍》時卻覺得味同嚼蠟,看完了轉瞬既忘,沒留下什麼印象。這次讀《項羽與劉邦》終於令我恍然大悟:司馬遼太郎的小說不是採用小說的寫法,而是歷史散文的寫法,這種寫法適合短文章,不適合長篇小說。所以司馬遼太郎的短篇雋永、耐人尋味,長篇卻乏善可陳。
敘述同樣一件事,小說和歷史散文的區別在哪裡呢?小說要有情節起伏、情感波動,要有動態,要有精采的對白,要展示而不是解釋;歷史散文則可以平鋪直敘,隨時加入議論與抒情,議論、抒情的比重甚至會大於敘事。
比如第八章項羽得知項梁的死,《項羽與劉邦》只用兩行話就帶過了:
項羽對這位叔父的死十分悲傷,在眾人面前嚎啕大哭。他邊哭邊叫,邊叫邊哭,在如此悲憤的情況下呼號者要進行復仇之戰……
如果換一位小說家,絶不可能輕易放過這樣的戲劇高潮。
再比如第十三章劉邦率先入關中,有了自稱為王的野心。當劉邦得知項羽要對他發動總攻時,面臨生死存亡危機,他會有怎樣的心理呢?書中只用了一句話:
劉邦瞠目結舌。他渾身上下放佛癱了一般,下巴都抬不起來了。
且不說這段話文筆好壞,把這麼關鍵的情節轉折只用一行字就略過了,這還稱得上是小說嗎?之後鴻門宴的段落幾乎照搬《史記》中的《項羽本紀》,就像是把古文翻譯了一遍,甚至比《項羽本紀》中寫得更簡略:
樊噲生來就拙嘴笨舌,此時卻彷彿換了一個人,大喊大叫,發出了連珠炮般的質問:大王為什麼就不明白沛公對大王的忠誠呢?如果對忠臣良將還要報以誅殺之罪,那麼,天下人心還會歸順大王嗎?
這段台詞比《項羽本紀》中更短。寫到劉邦逃跑時,也只是寫到:
樊噲的出現使整個酒宴陷入一片混亂。劉邦趁機離開坐席跑了出去。誰都以為他是去了茅房。
總之這本書讀起來像是中學歷史教科書,我實在無法稱讚這是部好小說。沒了文字的精采,只剩下平鋪直敘的紀實,讀者不如乾脆去讀歷史書算了。
這本書裡有大量的議論,開頭第一章就寫到秦始皇巡幸是不智之舉,看到秦王的人會認為可以輕易地取代他,後世的帝王更有經驗。然而帝王巡幸是件普通的事,早在《尚書》中就有「二月東巡」的記載,康熙六次南巡更是藉由影視劇令國人熟知。這段議論不過是對「彼可取而代也」的借題發揮罷了。再比如秦末各地的起義,司馬遼太郎用了一個「吃」來概括成因,哪裡有吃的流民就跑到哪裡,這種說法未免以偏概全。
這就是本書的第二個毛病了:對歷史的解讀不夠深刻。秦朝滅亡、楚漢相爭,這段歷史風雲變幻,湧現無數豪傑,值得挖掘的地方非常多。《項羽與劉邦》沒有跳脫出對歷史人物的刻板印象,每個人物的性格都可以用幾句話概括,項羽就是勇猛、感情用事、剛愎自用,劉邦就是能容人、善用人才。歷史講究客觀,而司馬遼太郎喜歡褒貶人物,《項羽與劉邦》中的劉邦是個沒文化的流氓,書中多次用「可愛」二字形容劉邦,似乎劉邦能成功全靠人緣好、討人喜歡。如此單純的人物解讀,實在令我難以認同。
《項羽與劉邦》洋洋灑灑五十多萬字,篇幅遠遠超過區區萬餘字的《項羽本紀》。兩相比較,我反而覺得《項羽本紀》情節更生動,人物更飽滿。不得不感慨司馬遷是真正的偉人啊。
孫李
孫李
現居法國,從事IT工作。業餘寫作聊以自娛,追求真誠自然的文學創作。著有隨筆集《如此歡樂青春》,小說《學徒》《告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