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沖泡與品飲的基本概念

更新於 2021/01/2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茶具有各種類型,沖泡的滋味也各異,本章探討各種沖泡方式的技巧與觀念,並介紹品飲的相關知識


茶葉的領域廣泛,沖泡技巧變化繁多。由於我們位處台灣,本書的重點還是以台灣烏龍茶為核心,讀者可以將這些沖泡的基本概念與其他各國的沖泡方式互相印證,收穫必定更加豐富。
雖然茶葉的名稱多如繁星,令人眼花撩亂。但若從外觀來看台灣市面上的茶葉,會發現大致以兩種類型為主流。一種是緊結的顆粒狀(以下稱之為球狀),另一種則是呈現鬆散的葉片狀(以下稱之為條索狀)。之所以有這樣的差異,主要在於製作過程中搓揉時間的長短所導致,搓揉的動作以專業術語稱之為 “揉捻”[1]。揉捻的時間越長,外觀會越緊結;揉捻的時間較短,就會保留接近葉片原始外觀的條索形狀。這兩種不同的外觀會影響沖泡茶葉的水溫;因為球形的茶葉以高溫沸水沖泡,有利葉片的舒展,香氣與風味會有更明顯的表現;條索狀的茶葉即便以80-90度水溫沖泡,葉片也能自然舒展,展現其中的風味。茶葉中含有咖啡因與兒茶素(單寧),是苦味跟澀味的主要來源,超過85度的水溫會加速茶葉中咖啡因與兒茶素的釋放,因此要將茶葉泡得好喝,水溫是相當重要的關鍵,如果在沖泡的時候能依據茶葉的類型調整適當的水溫,可以讓茶湯風味表現更佳。在認識外觀類型與沖泡溫度的對應關係之後,則可以進一步說明使用茶具沖泡茶葉的基本概念。不過在進入主題之前,對於品飲的部分也應當有所認識。
在品飲部分,舌頭具有諸多不同感受的味蕾,早期的研究認為前端為甜味,後端為苦味,舌頭兩側為酸,臉頰內側的收斂感為澀,痛覺為辣。近期的研究認為這些感覺味蕾並不是只在特定位置才有單一感受,而是因為在某些區域、特定感受的味蕾分布數量多寡使得我們以為某些部位是掌管特定味覺。也就是說,酸、甜、苦、鹹、辣的味蕾分布在舌頭的全體,只是甜的味蕾數量在前端較多,苦的味蕾數量在後段較多,兩側則是酸的味蕾較多,讓我們以為某些部位只會感覺到特定的味道。
同時,每個人先天所擁有的味蕾數量也不會相同;這解釋了為什麼有時候同樣一碗湯,某一個人喝會覺得太鹹,另一個人品嘗卻覺得太淡;味蕾數量較多的人,接受到的味覺刺激也相對較多。
總的來說,由於在舌頭上相當廣泛的區域有著不同感受的味蕾分布,所以在品飲的過程,要讓液體與舌頭充分攪拌,使茶湯流過大部分的味蕾,能幫助大腦接收到更多關於茶湯滋味的訊息。另外,若搭配將茶湯含在口中並啜吸空氣的技巧,除了可以幫助降低口腔中茶湯的溫度,避免高溫的茶湯造成燙傷;在空氣進入口腔的過程中,會將茶湯中香氛物質傳送至鼻腔內部的嗅球,增加大腦判斷香氣類型的資訊。感官受到的刺激越多,大腦越能判讀關於茶葉的資訊,與過去的經驗對照,加以分析判讀,形成諸如“這是以前爺爺常喝的茶”等感受。
由於香氛是相當複雜的結構,即便以現今科學儀器分析也很難完全掌握。早期對於茶葉滋味的描述是:香、甘、滑、重、韻、苦、澀,往往用一個字來表達個人的感受,但也容易因為這些文字過於歧義或抽象以致於在表達與理解品飲者的感受容易產生困難。近年有些人認為可以借鏡咖啡或葡萄酒系統的評鑑方式,因為這些專業的香氛術語是透過日常生活經驗為基礎加以延伸,也逐漸普及被大眾所接納。採用這樣的描述系統,似乎更有助於明確地表達我們品飲到的味道,即便不同背景的人也更容易建立共識。台灣茶業改良場便於2020年建立台茶風味輪,協助品飲者找出茶葉中蘊藏的各種風味[2]
對於沖泡與品飲有基本認識之後,接下來介紹各種不同沖泡方式的原理。


[1] 揉捻並不只是單一的搓揉動作而已,除了搓揉,還有解塊、攤涼的動作,每個動作有其對於茶葉滋味的影響,而且不是一個循環就結束,反覆的作業流程才使得茶葉成品的外觀越來越緊結。

[2] 風味輪是引用西方紅酒、咖啡的品飲引導方式,這與傳統的茶葉品飲著重在香、甘、韻、鮮等感受層面,可說是各有千秋,雖然風味輪的使用逐漸佔據市場,讀者仍不妨中西合併建立屬於自己的品味體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42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的其他內容
茶葉的成品有各種不同外觀,不同品種(原料)也可能做成同樣外觀的成品,使得彼此之間的關聯更為複雜多變。
茶樹是常綠闊葉多年生植物,這是現代研究對於茶樹的描述。以前茶葉的命名大多以地名為主,諸如雲南省的普洱所產的茶稱之為普洱茶、阿里山生產的茶即稱為阿里山茶。若有機會實際走訪雲南的普洱,可以看到許多高大的茶樹,樹齡多達百年以上,甚至千年樹齡的老茶王。這便是茶樹多年生的特性。
《茶經》相傳為唐朝的陸羽所撰,成書年代大約為西元760-780年間,約莫日本的奈良時代(西元710-794),西方則接近查理曼大帝的時代(西元768-814)。 它的重要性並不僅僅在於它是最早系統化說明茶葉的書籍,更在於說明了茶從藥用轉為飲用的歷史價值...
古有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72毒,遇荼而解之。」荼,便被解讀為茶的古字。相傳神農氏作為教導人民植物藥性與毒性的神明,終究也是透過自己親身的驗證來分辨植物的屬性。當夜路走多了總會有點狀況,當時就是因為喝了茶才解除身體的負面狀況。也就是說,最早的時候,茶是作為藥用的使用方式。
我在介紹台灣茶葉文化給外國人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有類似的需求: 1. 外國人好奇台灣茶葉為何世界香,該如何說明這些知識? 2. 台灣的茶葉和其他國家的茶葉有什麼不一樣? 3. 台灣茶的名字這麼多,差別在哪、又是如何命名的?
茶葉的成品有各種不同外觀,不同品種(原料)也可能做成同樣外觀的成品,使得彼此之間的關聯更為複雜多變。
茶樹是常綠闊葉多年生植物,這是現代研究對於茶樹的描述。以前茶葉的命名大多以地名為主,諸如雲南省的普洱所產的茶稱之為普洱茶、阿里山生產的茶即稱為阿里山茶。若有機會實際走訪雲南的普洱,可以看到許多高大的茶樹,樹齡多達百年以上,甚至千年樹齡的老茶王。這便是茶樹多年生的特性。
《茶經》相傳為唐朝的陸羽所撰,成書年代大約為西元760-780年間,約莫日本的奈良時代(西元710-794),西方則接近查理曼大帝的時代(西元768-814)。 它的重要性並不僅僅在於它是最早系統化說明茶葉的書籍,更在於說明了茶從藥用轉為飲用的歷史價值...
古有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72毒,遇荼而解之。」荼,便被解讀為茶的古字。相傳神農氏作為教導人民植物藥性與毒性的神明,終究也是透過自己親身的驗證來分辨植物的屬性。當夜路走多了總會有點狀況,當時就是因為喝了茶才解除身體的負面狀況。也就是說,最早的時候,茶是作為藥用的使用方式。
我在介紹台灣茶葉文化給外國人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有類似的需求: 1. 外國人好奇台灣茶葉為何世界香,該如何說明這些知識? 2. 台灣的茶葉和其他國家的茶葉有什麼不一樣? 3. 台灣茶的名字這麼多,差別在哪、又是如何命名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焙茶背後的故事,和我們貞葉林品牌所想傳達的形象不謀而和,溫潤淡雅,有深度卻親切不苦澀。因為頻率相同,讓我們有緣分相遇,因此我們想由焙茶出發,鑽研焙茶甜點。
手沖咖啡豆烘焙程度選擇指南:如何挑選最適合的豆子來沖泡手沖咖啡 手沖咖啡的風味受到烘焙程度的影響深遠。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包括豆子的外觀、香氣、口感及最適合的沖泡方式,幫助您選擇出最符合個人口味的咖啡豆。 1. 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 烘焙程度如何影響咖啡豆的風味?從
Thumbnail
  有在買茶葉的朋友,應該會看到有些產品會標榜手採一心二葉......但是說實在的,機器採摘能有效率、降成本,......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怎麼分辨這兩種採茶方式吧
Thumbnail
  常常會聽到有人分享對茶滋味的形容會有:「苦、澀(澀不是味覺喔!)、甘、甜、酸、花香、果香、奶香、蜜香......等」各種表現。我們今天先撇除泡茶的水質、水溫、器具、時間、手法的差異影響,就單純從如何「品」茶先來聊聊吧~畢竟喝茶重點是「入口」後的感受最重要!
Thumbnail
鍋煮鐵觀音奶茶vs冰沖東方美人拿鐵,豆擠?! 特選自臺灣山林間的美好, 用高溫逼出烏龍的甘口與香氣,搭配鮮乳天然的乳糖。 茶氣mix乳香,靈魂就該如此純粹。(嗜糖者,誠可議) 最後,再用「七号錐」誠意十足的手作握把壺盛滿上桌,這就是你要的可可愛愛~ 🫕奶茶 ☑鍋煮️
Thumbnail
  ◇   加熱到適當溫度的水從纖細的壺嘴中傾入到裝有茶葉的瓷壺裡,瞬間熱水浸潤乾燥過的茶葉時,升起的清香不一會就充斥整個空間,在空中與甜膩的點心香氣融合為一體。   「呼……」   「來,這是木塔這邊盛產的果實點心。」
Thumbnail
從過去在第一線的銷售經驗,到近期陸續從茶職業體驗包與學茶新手村的學員回饋中了解到民眾普遍對於茶的認識誤區。我認為最嚴重的誤解是烘焙,甚而有人把烘焙連結成炒茶。而這個誤解已經形成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 綠茶烘焙(炒茶)輕
Thumbnail
12/30自製焙茶泡飯。 其實本來沒想這麼早弄泡飯。有研究一下由來。 但泡了焙茶不好喝。 剛好家裡有煮油揚豆腐、青菜,我撕了點大片海苔的一條。 少了那種酸梅與紫蘇片。但我想以後用台製的紫蘇酸梅來取代就好?!哈。 不過,茶泡飯剩下的焙茶,我也喝了。真不錯。 今天的茶泡飯,有點當時剩菜剩飯卻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焙茶背後的故事,和我們貞葉林品牌所想傳達的形象不謀而和,溫潤淡雅,有深度卻親切不苦澀。因為頻率相同,讓我們有緣分相遇,因此我們想由焙茶出發,鑽研焙茶甜點。
手沖咖啡豆烘焙程度選擇指南:如何挑選最適合的豆子來沖泡手沖咖啡 手沖咖啡的風味受到烘焙程度的影響深遠。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包括豆子的外觀、香氣、口感及最適合的沖泡方式,幫助您選擇出最符合個人口味的咖啡豆。 1. 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 烘焙程度如何影響咖啡豆的風味?從
Thumbnail
  有在買茶葉的朋友,應該會看到有些產品會標榜手採一心二葉......但是說實在的,機器採摘能有效率、降成本,......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怎麼分辨這兩種採茶方式吧
Thumbnail
  常常會聽到有人分享對茶滋味的形容會有:「苦、澀(澀不是味覺喔!)、甘、甜、酸、花香、果香、奶香、蜜香......等」各種表現。我們今天先撇除泡茶的水質、水溫、器具、時間、手法的差異影響,就單純從如何「品」茶先來聊聊吧~畢竟喝茶重點是「入口」後的感受最重要!
Thumbnail
鍋煮鐵觀音奶茶vs冰沖東方美人拿鐵,豆擠?! 特選自臺灣山林間的美好, 用高溫逼出烏龍的甘口與香氣,搭配鮮乳天然的乳糖。 茶氣mix乳香,靈魂就該如此純粹。(嗜糖者,誠可議) 最後,再用「七号錐」誠意十足的手作握把壺盛滿上桌,這就是你要的可可愛愛~ 🫕奶茶 ☑鍋煮️
Thumbnail
  ◇   加熱到適當溫度的水從纖細的壺嘴中傾入到裝有茶葉的瓷壺裡,瞬間熱水浸潤乾燥過的茶葉時,升起的清香不一會就充斥整個空間,在空中與甜膩的點心香氣融合為一體。   「呼……」   「來,這是木塔這邊盛產的果實點心。」
Thumbnail
從過去在第一線的銷售經驗,到近期陸續從茶職業體驗包與學茶新手村的學員回饋中了解到民眾普遍對於茶的認識誤區。我認為最嚴重的誤解是烘焙,甚而有人把烘焙連結成炒茶。而這個誤解已經形成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 綠茶烘焙(炒茶)輕
Thumbnail
12/30自製焙茶泡飯。 其實本來沒想這麼早弄泡飯。有研究一下由來。 但泡了焙茶不好喝。 剛好家裡有煮油揚豆腐、青菜,我撕了點大片海苔的一條。 少了那種酸梅與紫蘇片。但我想以後用台製的紫蘇酸梅來取代就好?!哈。 不過,茶泡飯剩下的焙茶,我也喝了。真不錯。 今天的茶泡飯,有點當時剩菜剩飯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