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沖泡與品飲的基本概念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茶葉的領域廣泛,沖泡技巧變化繁多。由於我們位處台灣,本書的重點還是以台灣烏龍茶為核心,讀者可以將這些沖泡的基本概念與其他各國的沖泡方式互相印證,收穫必定更加豐富。
雖然茶葉的名稱多如繁星,令人眼花撩亂。但若從外觀來看台灣市面上的茶葉,會發現大致以兩種類型為主流。一種是緊結的顆粒狀(以下稱之為球狀),另一種則是呈現鬆散的葉片狀(以下稱之為條索狀)。之所以有這樣的差異,主要在於製作過程中搓揉時間的長短所導致,搓揉的動作以專業術語稱之為 “揉捻”[1]。揉捻的時間越長,外觀會越緊結;揉捻的時間較短,就會保留接近葉片原始外觀的條索形狀。這兩種不同的外觀會影響沖泡茶葉的水溫;因為球形的茶葉以高溫沸水沖泡,有利葉片的舒展,香氣與風味會有更明顯的表現;條索狀的茶葉即便以80-90度水溫沖泡,葉片也能自然舒展,展現其中的風味。茶葉中含有咖啡因與兒茶素(單寧),是苦味跟澀味的主要來源,超過85度的水溫會加速茶葉中咖啡因與兒茶素的釋放,因此要將茶葉泡得好喝,水溫是相當重要的關鍵,如果在沖泡的時候能依據茶葉的類型調整適當的水溫,可以讓茶湯風味表現更佳。在認識外觀類型與沖泡溫度的對應關係之後,則可以進一步說明使用茶具沖泡茶葉的基本概念。不過在進入主題之前,對於品飲的部分也應當有所認識。

在品飲部分,舌頭具有諸多不同感受的味蕾,早期的研究認為前端為甜味,後端為苦味,舌頭兩側為酸,臉頰內側的收斂感為澀,痛覺為辣。近期的研究認為這些感覺味蕾並不是只在特定位置才有單一感受,而是因為在某些區域、特定感受的味蕾分布數量多寡使得我們以為某些部位是掌管特定味覺。也就是說,酸、甜、苦、鹹、辣的味蕾分布在舌頭的全體,只是甜的味蕾數量在前端較多,苦的味蕾數量在後段較多,兩側則是酸的味蕾較多,讓我們以為某些部位只會感覺到特定的味道。

同時,每個人先天所擁有的味蕾數量也不會相同;這解釋了為什麼有時候同樣一碗湯,某一個人喝會覺得太鹹,另一個人品嘗卻覺得太淡;味蕾數量較多的人,接受到的味覺刺激也相對較多。

總的來說,由於在舌頭上相當廣泛的區域有著不同感受的味蕾分布,所以在品飲的過程,要讓液體與舌頭充分攪拌,使茶湯流過大部分的味蕾,能幫助大腦接收到更多關於茶湯滋味的訊息。另外,若搭配將茶湯含在口中並啜吸空氣的技巧,除了可以幫助降低口腔中茶湯的溫度,避免高溫的茶湯造成燙傷;在空氣進入口腔的過程中,會將茶湯中香氛物質傳送至鼻腔內部的嗅球,增加大腦判斷香氣類型的資訊。感官受到的刺激越多,大腦越能判讀關於茶葉的資訊,與過去的經驗對照,加以分析判讀,形成諸如“這是以前爺爺常喝的茶”等感受。

由於香氛是相當複雜的結構,即便以現今科學儀器分析也很難完全掌握。早期對於茶葉滋味的描述是:香、甘、滑、重、韻、苦、澀,往往用一個字來表達個人的感受,但也容易因為這些文字過於歧義或抽象以致於在表達與理解品飲者的感受容易產生困難。近年有些人認為可以借鏡咖啡或葡萄酒系統的評鑑方式,因為這些專業的香氛術語是透過日常生活經驗為基礎加以延伸,也逐漸普及被大眾所接納。採用這樣的描述系統,似乎更有助於明確地表達我們品飲到的味道,即便不同背景的人也更容易建立共識。台灣茶業改良場便於2020年建立台茶風味輪,協助品飲者找出茶葉中蘊藏的各種風味[2]

對於沖泡與品飲有基本認識之後,接下來介紹各種不同沖泡方式的原理。


[1] 揉捻並不只是單一的搓揉動作而已,除了搓揉,還有解塊、攤涼的動作,每個動作有其對於茶葉滋味的影響,而且不是一個循環就結束,反覆的作業流程才使得茶葉成品的外觀越來越緊結。

[2] 風味輪是引用西方紅酒、咖啡的品飲引導方式,這與傳統的茶葉品飲著重在香、甘、韻、鮮等感受層面,可說是各有千秋,雖然風味輪的使用逐漸佔據市場,讀者仍不妨中西合併建立屬於自己的品味體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39會員
143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2024/09/20
這篇文章探討了國內旅遊與臺灣茶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尤其是近年來疫情解封後的消費趨勢下,國旅吸引力消退及臺灣茶市場下滑的原因。文中深入分析消費者的比較心態如何影響國旅選擇與茶葉消費,同時強調政府政策與市場競爭的關係。文章呼籲從多角度發展策略,以應對產業的未來挑戰。
Thumbnail
2024/09/20
這篇文章探討了國內旅遊與臺灣茶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尤其是近年來疫情解封後的消費趨勢下,國旅吸引力消退及臺灣茶市場下滑的原因。文中深入分析消費者的比較心態如何影響國旅選擇與茶葉消費,同時強調政府政策與市場競爭的關係。文章呼籲從多角度發展策略,以應對產業的未來挑戰。
Thumbnail
2024/01/14
台灣有句俗諺說:「文章、風水、茶,懂的沒幾個。」 茶葉自古以來往往視為家傳之學,除了傳統產業父子相傳的經濟層面因素,在學科的研究上沒有精細到足以劃分為專門領域的知識系統,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身為茶產業的第四代,先祖的經驗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市場與消費型態隨著時代有相當大的改變,過往的經驗未必
Thumbnail
2024/01/14
台灣有句俗諺說:「文章、風水、茶,懂的沒幾個。」 茶葉自古以來往往視為家傳之學,除了傳統產業父子相傳的經濟層面因素,在學科的研究上沒有精細到足以劃分為專門領域的知識系統,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身為茶產業的第四代,先祖的經驗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市場與消費型態隨著時代有相當大的改變,過往的經驗未必
Thumbnail
2023/08/23
跟一鳴[1]的相識有點緣分,因為受到劉伯康的老師邀請參與,當時接我們一起前往大葉大學,閒聊得知他在台東生產茶葉,有做紅烏龍。但是當時的我基本觀點是對於紅烏龍有些敬謝不敏,也就沒有太多交流。 後來因為客人有台東紅烏龍的需求,所以找上他,雖然價格比起西部的蜜香紅茶要來得高價,但至少是相對有保障且可信賴的
Thumbnail
2023/08/23
跟一鳴[1]的相識有點緣分,因為受到劉伯康的老師邀請參與,當時接我們一起前往大葉大學,閒聊得知他在台東生產茶葉,有做紅烏龍。但是當時的我基本觀點是對於紅烏龍有些敬謝不敏,也就沒有太多交流。 後來因為客人有台東紅烏龍的需求,所以找上他,雖然價格比起西部的蜜香紅茶要來得高價,但至少是相對有保障且可信賴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探討雙十一購物節如何從血拼轉為理性補貨,並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透過日常購物累積小額被動收入。文章分享個人購物清單(貓罐頭、Snoopy口罩、康寧杯),並提供詳細的分潤計畫申請步驟與優勢,強調此為零壓力、零門檻的理財新方式。
Thumbnail
探討雙十一購物節如何從血拼轉為理性補貨,並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透過日常購物累積小額被動收入。文章分享個人購物清單(貓罐頭、Snoopy口罩、康寧杯),並提供詳細的分潤計畫申請步驟與優勢,強調此為零壓力、零門檻的理財新方式。
Thumbnail
厭倦了單純消費?這篇文章帶你認識「蝦皮分潤計畫」,將你的購物習慣轉化為額外收入。從德州撲克牌組、實用晒衣架的購物經驗,到雙11購物清單與省錢技巧,作者分享如何利用分潤機制,讓每一筆花費都可能變現,實現「邊買邊賺」的雙贏局面。同時提供註冊指南與網賺優勢,邀請你也一同加入。
Thumbnail
厭倦了單純消費?這篇文章帶你認識「蝦皮分潤計畫」,將你的購物習慣轉化為額外收入。從德州撲克牌組、實用晒衣架的購物經驗,到雙11購物清單與省錢技巧,作者分享如何利用分潤機制,讓每一筆花費都可能變現,實現「邊買邊賺」的雙贏局面。同時提供註冊指南與網賺優勢,邀請你也一同加入。
Thumbnail
常走進茶飲店,看著那琳瑯滿目的茶單,心頭總是湧現出種種疑問:不同品種的茶葉,究竟有何獨到之處?呈現不同的茶湯顏色,為何風味千差萬別?有時候,茶的世界彷彿被一層神秘的面紗籠罩,深不見底。難道只能透過單純的色澤,去區分我們所飲的茶品嗎?
Thumbnail
常走進茶飲店,看著那琳瑯滿目的茶單,心頭總是湧現出種種疑問:不同品種的茶葉,究竟有何獨到之處?呈現不同的茶湯顏色,為何風味千差萬別?有時候,茶的世界彷彿被一層神秘的面紗籠罩,深不見底。難道只能透過單純的色澤,去區分我們所飲的茶品嗎?
Thumbnail
茶葉水很深,這是每一個剛接觸茶葉一定會有的一個疑惑! 其實茶葉的水不深,而是騙人的茶商太多,讓大多數剛開始接觸茶葉的人都要繳學費, 在茶好玩不用繳學費!讓我們告訴你!評斷好茶的秘訣是什麼? 每一個茶商都有一本自己關於的武林秘笈! 茶葉要怎麼定義它的品質跟價格?茶商又要怎麼決定這支茶要不要販售呢?
Thumbnail
茶葉水很深,這是每一個剛接觸茶葉一定會有的一個疑惑! 其實茶葉的水不深,而是騙人的茶商太多,讓大多數剛開始接觸茶葉的人都要繳學費, 在茶好玩不用繳學費!讓我們告訴你!評斷好茶的秘訣是什麼? 每一個茶商都有一本自己關於的武林秘笈! 茶葉要怎麼定義它的品質跟價格?茶商又要怎麼決定這支茶要不要販售呢?
Thumbnail
這單元我用六個部份來跟大家說明。 以下所講的以台灣茶為主,日本焙茶不在此列。 1.什麼是焙火茶? 2.為什麼茶葉要烘焙? 第一,為了讓茶葉更乾燥,有利於保存。 第二,改變滋味,烘焙會產生特殊的焙火香,讓茶葉的滋味更有層次。 那改變滋味這個部份,基本上我把他分四點, 3.烘焙有哪些方式?
Thumbnail
這單元我用六個部份來跟大家說明。 以下所講的以台灣茶為主,日本焙茶不在此列。 1.什麼是焙火茶? 2.為什麼茶葉要烘焙? 第一,為了讓茶葉更乾燥,有利於保存。 第二,改變滋味,烘焙會產生特殊的焙火香,讓茶葉的滋味更有層次。 那改變滋味這個部份,基本上我把他分四點, 3.烘焙有哪些方式?
Thumbnail
茶葉沖泡自然會連結到器具,要泡出一壺好喝的茶,出水的速度、保溫的能力、品飲人數、沖泡次數乃至動作美感都成為需要思考的問題。泡茶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講究,終究是以沖泡者的心境來決定。
Thumbnail
茶葉沖泡自然會連結到器具,要泡出一壺好喝的茶,出水的速度、保溫的能力、品飲人數、沖泡次數乃至動作美感都成為需要思考的問題。泡茶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講究,終究是以沖泡者的心境來決定。
Thumbnail
經過茶葉分類、命名原則的說明之後,我們可以知道茶葉的發酵與烘焙製程對於成品影響甚鉅。但由於我們並非茶農,對於細節過多的著墨有可能反而扼殺對茶葉的興趣,接下來對於這兩個過程只是約略說明。
Thumbnail
經過茶葉分類、命名原則的說明之後,我們可以知道茶葉的發酵與烘焙製程對於成品影響甚鉅。但由於我們並非茶農,對於細節過多的著墨有可能反而扼殺對茶葉的興趣,接下來對於這兩個過程只是約略說明。
Thumbnail
現今茶葉以六大分類的方式為主流,即: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這是依據製作方式特色的區分方式。
Thumbnail
現今茶葉以六大分類的方式為主流,即: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這是依據製作方式特色的區分方式。
Thumbnail
將茶葉長時間浸泡在大茶壺裡面的沖泡方式稱之為大桶泡茶法,是台灣農業時代常見的泡茶方式。現今珍珠奶茶店、早餐店的基底茶也大多採用這樣的沖泡方式,可以視為是標準泡的延伸應用。  
Thumbnail
將茶葉長時間浸泡在大茶壺裡面的沖泡方式稱之為大桶泡茶法,是台灣農業時代常見的泡茶方式。現今珍珠奶茶店、早餐店的基底茶也大多採用這樣的沖泡方式,可以視為是標準泡的延伸應用。  
Thumbnail
茶壺的構造材質變化甚多,是茶文化具體展現的主要器具。台灣茶文化之美往往透過茶席給予飲者更深刻的心靈感受。
Thumbnail
茶壺的構造材質變化甚多,是茶文化具體展現的主要器具。台灣茶文化之美往往透過茶席給予飲者更深刻的心靈感受。
Thumbnail
茶葉沖泡無非是茶水比例、時間、水溫三者的變化。同樣一份茶葉,依據這三者的變化沖泡出的各種不同的口感。說來容易,實際操作的些微條件差異都可能影響成品的風味。有鑑於此,在某些場合,我們希望透過一套標準作業流程...
Thumbnail
茶葉沖泡無非是茶水比例、時間、水溫三者的變化。同樣一份茶葉,依據這三者的變化沖泡出的各種不同的口感。說來容易,實際操作的些微條件差異都可能影響成品的風味。有鑑於此,在某些場合,我們希望透過一套標準作業流程...
Thumbnail
茶具有各種類型,沖泡的滋味也各異,本章探討各種沖泡方式的技巧與觀念,並介紹品飲的相關知識
Thumbnail
茶具有各種類型,沖泡的滋味也各異,本章探討各種沖泡方式的技巧與觀念,並介紹品飲的相關知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