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Clay Banks on Unsplash
對我而言,人應該是一體的,也就是不分什麼,而有一個個體存在。我多次強調這點,也然而,也然而,我們仍有些人類上的缺憾:偏見,表面看法,謬誤,以及更多心理學上所說的術語,也然而,我多次強調,無論心理學家,或是研究人類心理行為的人都明白,那預防你錯誤發生的種種建議——我必須打槍:真的沒有什麼用。
我不該相信精神科醫生的話,他們總有心理衛生健康的一套看法,說得很有道理,拿著最新一期的精神疾病診斷第五版做判斷這個人是否有精神疾病,有嗎?心理學家與精神科醫生是不同的領域,心理學家掌管人類行為的探究,精神科呢?判斷這個人是否「正常」。
什麼是正常,相信我不用再談這樣的老掉牙的話題,這沒有什麼意義,坦白說,詢問一個人是否精神正常,就好像判斷一個人會不會說話,就像我,我不是「正常年紀」才開始說出第一句話,我可是晚期才說出口,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依照這樣的判斷,我們真的都以為不會說話的人都是啞巴或是耳聾。
很多人都這樣告訴我,我是說,我們真的都以為不會說出口的人,是啞巴的機率比較大,也或者,只要不要在公車上大吵大鬧,自言自語的人就一定不是有精神障礙的問題。誰知道呢?這樣的武斷早已經「命中注定」。當我看到一個到處自言自語的人,我絕對不會認為他有精神上的問題,而是很可愛的人,當然,如果不能靜下來,也或者不能在該安靜場合配合,精神障礙的問題比較大,要知道一點——標準是可以有,但我們只是某種健康標準依據該有的準則作為我們的判斷,一個人是要有多「正常」才行。
先跳脫一點正常的判斷:如果每個人吵吵鬧鬧,這社會當然只會更吵,自然沒有人判斷這是否是正常還是異常,因為我們自然認為很正常。可是多數人對於正常的判斷是來自社會經典的合理化,這樣就造成了我們的多數判斷,把正常的某種是很容易作為依據的診斷,因此,精神科醫生認為是否有憂鬱症,躁鬱症,抑鬱症等等疾病,當然是由一個人的生活「影響」作為判斷的主觀性。
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不由自來的憂鬱,我都有這種難以形容的感受,我並非得了憂鬱症,我只是有一種淡淡的傷愁,一直環繞我內心,我總是在想人們的行為,思考這種感覺究竟是什麼,然後更去思考人們在我的身邊,難道不會多去想這種人們行為的原因與感受嗎?連結我們的這種社會,其本身到底代表著什麼?
社會是個體,人們是個體,國家是個體,所有的其實都可以稱為個體,沒有誰是例外,連神祇也是。從個體,只是變成某種階級的代表。而要有階級,一定要有適合「領導者」的風範,才有資格。可是呢?現在的階級表現變成人人都可以成為領導人,只要有錢,只要有某魅力,只要有人推舉,只要有表現,你都可以成為潛在的領導者,甚至一舉推向實際的領導人的那種特質。政治很容易,因為有權力,這種權力會上癮,我不相信政治人物會讓人走向正向的陽光形象,不會導向腐敗,因為權力會上癮,我再次強調。
Kyle Glenn on Unsplash
要人真正改革政治,風向球的轉動總難免,但是台灣的政治呢?藍綠難道不想一手遮天?每個政黨都希望可以過半,搶下多數席次,因為這樣才有權力主政他們所想要的,台灣人民要什麼?這個人希望賺大錢,那個人希望可以解決少子化,那個人則是希望老年退休沒煩惱,這個人則是希望空汙少一點,或是那個人希望垃圾少一點,或是每一個人的心願大不相同,家庭、事業以及經濟,當然還有健康,缺一不可。問題是誰優先?問題是怎麼有辦法解決大家所想要的心願?當政治人物推政策,有感的絕對不是我們(我沒有打錯字,這是反話),因為我們不但很有感,還非常有感,為什麼?因為我們的感受是每一個人都在罵,藍綠誰都不討好,也誰都想討好,包括首度參與政治的素人。
因此,有感嗎?當然有感,但這是好感還是壞感呢?有感的是問了誰?台灣民眾?哪個個體?國家與人民之間的個體,我們總是在個體之間取得一個有平衡上的界線,去想想我們社會上的某種個體表現,是很容易變成了個體上的自我表現,成了一個個體合理化的呈現,去想想——除非我們真的會想,否則只是看到我們的「現在」,以及我們的螢幕。
問現在的台灣人大多數在想什麼?大方向是旅遊、事業,朋友同事家人,還有食物,未來的目標實現。小方向則是好吃好玩以及各種影響我們個人感受的事件表現,對我們而言,感受的深刻更為強烈,那就表示什麼事件都值得逐一紀錄,以及逐一呈現,就像日記本,表現出我們生活的內在經驗,體驗最強烈的階級表現,這有多「好」或「壞」?
要人們真正想著我們之間的連結行為特色,那種距離,恐怕連藝術也很難完整呈現,因為藝術在我們之間,可以用線表示,也可以用面表示,更可以用螢幕的無線表示,我們的距離到底是多近,還是多遠?誰又真正見到我們的某種相同,是某種的一樣上的不一樣?
我不像他人這麼會思考這社會的種種,因為我們很難第一時間感受到,靈魂總是在表面上漂浮,我們也只有現在的本質才能在生活三享之間感受到。
人都要自戀,因為才能診斷出一個人的自我膨脹意識究竟有多高?人若是沒有一點喜愛自己的特色,好像在這個社會就沒有人喜愛你,你要先喜歡你自己,別人才會喜歡你,耳熟能詳的說法,聽過嗎?就像現在大自戀家,惹人愛,又惹人恨。
心理學家都提醒我這點,要真正看清自己,才能成為教你說話的好方法,夾帶著好人緣。蔡康永教你,吳若權教你,任何有卡內基的人都教你,「正能量」是唯一擊倒他人的方法,這無關負能量,而是唯有瞭解自己的那個人,才能勇敢果斷地做決定,且勇於負責。
而這些就是個體合理化的部分,當個體去合理,哪管國家或是社會,教我們個體的某種合理成為正當的合理本色,是社會唯一的本意與特意。我從來也不認為這有什麼問題,因為個體上的合理,是社會的主要特色,是帶動社會和平的關鍵,只要相處上真正懂得理情並重,相信我們可以了解個體上的正確與本質,就像意義上的尊重與往來,告訴我們社會是「對」的合理,是人之間互動的代表,但話又說回來,夾帶著某種偏見,也或者非偏見,我們都無時無刻被導正了這一切。
我不像他人這麼會思考這社會的種種,因為我們很難第一時間感受到,靈魂總是在表面上漂浮,我們也只有現在的本質才能在生活三享之間感受到,只要把三享創造好,自然有三創能夠開展,當開創三享之後的生活表現,自然就變成了意義呈現,這當然正確,人是往來,但也非那麼往來。
這很矛盾(你也可以說不矛盾),因為人是互相的,但不代表我必須要守望相助,因為就是有人會不合作,可是不幫忙,又變成了某種自私,因此,不能說是互相還是應該的說法,可是呢,在矛盾的身上呢?就是有矛盾的影子。
這就像個體上的相互依賴與相互各分東西的表現,有好有壞,有善有惡,世界平衡也是如此,當我們可以相互拉動,並且維持社會與世界的美好與厭惡特質。
在參加一場會議之後,更能明白被當成「啞巴」的感覺是什麼。說真的,只要你「主動」開口,「自然」不會有人幫你,我長得也無特別凶惡,但人呢?各自看表現,各自在內心揣摩,各自猜想,我們是「怎麼樣」的一個個體。
我當然在說「我」。政治人物還是很厭惡,政治到底是給人「好印象」,還是給人「好想法」,我不知道。除了藍綠兩黨,難道沒有第三勢力,甚至是第四選擇?如果你問我要投給誰?我一樣兩邊不討好,也不看好。人人都想握有權力,改革改革,再改革,有完沒完?謙卑謙卑再謙卑,煩不煩?社會要革新,而不能只是「新」,要每一個人徹頭徹尾去思考才行,但你覺得你會做到嗎?而你有看到這篇嗎?
我說過,每一個人都要改變,沒有人例外,無關位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會員
19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ornik Tsa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個體合理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個體固體主義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隨筆(20)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個體合理與社會合理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個體固體主義(二)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政治力(3)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投資心法】如何讀成長股的財報?從個人投資系統領悟的一些心得分享甚麼是「投資系統」呢?簡單來說,在買賣股票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在個人可掌握的部分,包括研究商業模式、財務表現、估值、投資組合控管,還有技術分析。就上述每個層面,每個人重視程度都不一樣,因此投資心法也是千變萬化,並沒有說哪一種組合是絕對的正確。找出最適合自己心性的心法才是最重要的。
Thumbnail
avatar
三苗
2021-06-30
【投資心法】寫給凡人如你我的股票投資入門ABC(十二):該持有多少隻股票比較好?分散投資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從另一個角度想,股票也不是買愈多愈好,多了就不如直接買指數型基金,少了又怕風險太高。從統計上說,只要持股數超過十隻就已經風險不高了,何以我的投資組合卻有超過二十隻持股?這其實與我的選股方式有關。
Thumbnail
avatar
三苗
2021-03-17
【投資心法】寫給凡人如你我的股票投資入門ABC(十一):在持股跌到懷疑人生之際反思操作策略最近美國成長型科技股大幅下殺,調整幅度甚為驚人,直追去年三月因疫情觸發的崩盤。在痛定思痛之後,我認為市場環境與以前相比的確產生了些變化。在具體操作策略上,對投資人而言有兩方面必須作出相應調整。
Thumbnail
avatar
三苗
2021-03-09
還原心法個案研究與發展的整理報告:如果這方法有效,代表什麼?過去兩年我處理超過一百個個案,超過1000小時,許多個案都回饋給我很驚人的轉變,超越我之前對心靈療癒速度的理解。 我想有需要將我觀察到與理解的分享出來,讓對各種身心靈療法有興趣的同好有機會彼此交流。 還原心法其實只是基於一個原則,這前提只要涉略過身心靈領域的或宗教應該都聽過。 核心原則---一即全部
Thumbnail
avatar
麒麟鹿
2021-02-27
【投資心法】寫給凡人如你我的股票投資入門ABC(十):甚麼時候該賣出股票?有人說,這輪跌市已經幾乎讓他的帳面盈利全部蒸發,再跌就要虧到本金了,是否該要出清持股避一避險,等市場穩定點再買回來?本文是我的看法。
Thumbnail
avatar
三苗
2021-02-26
【投資心法】寫給凡人如你我的股票投資入門ABC(九):甚麼時候才是適合買進股票的時機?說到進場買股票,最怕買貴。要等股災再入市嗎?還是最起碼該等股票回調一下再買進?當滿街都是天價估值的股票,怎麼辦?本文談談我的操作方式。
Thumbnail
avatar
三苗
2021-02-17
【投資心法】寫給凡人如你我的股票投資入門ABC(八):談談「止損」的三個層次買股票總會遇到虧損時候,一直拿著怕跌跌不休,要狠心止損卻又沒有萬全之策。止損?還是不止損?這是一個問題。
Thumbnail
avatar
三苗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