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固體主義(二)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bruce mars on Unsplash
改變一個人,有多難?大概也是要自己認知到要改變才知道難不難。我說,一個人的個性當然不會變,也可能會變,這裡的變可不是一夜之間就性情大變,變了完全另一個人似的那樣,從好人變成連環殺手,就像法西斯主義,或是電擊實驗的服從。我們要了解,改變人,必須要從真正的認知性去改變,去意識到我們要變,也絕對從內心著手,準沒錯。
為什麼你會那樣想?而我那樣想?人的個性經過了多少時間的「淬煉」,就像食物一樣,濃縮成精華,等於我們看到的那樣。我當然相信人是善良的,是不作惡的,就像 Google 一樣的「至理名言」,可是呢?Google 爆出的爭議,也絕對不是壟斷而已,還有隱私的爭議性,我瀏覽多次的 Google 的隱私權條款,只看很有「爭議性」的條文,最重要的就是它會無時無刻追蹤你所「搜尋」的字眼,即使只是一次也好,也被列入清單(我有好幾次)。
我對於這個「一次性搜尋」也被列入喜好名單,實在想不透。難道我找一個美女,就表示我「喜歡」這個女性?(我只是想了解這個女生的經歷),或者,我找一個產品,我只是想了解這個產品的用途是什麼,Google 就以為我對這個「產品」感興趣,「想要」購買(一點也沒有)。Google 的人工智慧,坦白說是蠻笨的,它就是你瀏覽什麼,變成它「未來」的搜尋自演的絕對詞,當我們一直搜尋這個產品,或者我真的很有興趣知道這個產品,但還是沒有找到我想要的資訊,例如 A 產品對比 B 產品,哪個是真正好(例如我感興趣的是 A 產品),有時候卻意外找到 C 產品。
機器學習的重點是讓這個機器努力去了解 A ,排除 B ,或是其他,A 成為首選,可是有 A- 呢?可是有 A+ 呢?或是 Aa 呢?機器也可能納入「清單」中,但還是沒有很明白我想要找什麼。
YouTube 當然也是一樣,從你的喜好之中,狹義地給你曾經找到的「相關」,這種個人喜好主義至上的今天,容易成為「封閉」的代名詞。我實在不懂,當內容偏好成為「偏好」時,我們會無一時間成為它的代言人(英文中這兩個詞幾乎相同)。
我當然不擔心 Google 知道我搜尋什麼,只是有一個搜尋引擎努力要建立專屬於你的資料庫,感覺是蠻奇怪的。於是乎,我試著用其他的搜尋引擎,並且排除我想要的搜尋結果,但說真的,不知道「鴨子」的搜尋引擎太爛,還是 Google 太強大,Bing 又沒有很完整,好像要強調我非要用 Google 不行?
Google 要一直努力建立專屬於你的東西,好嗎?我不知道。廣告倒是蠻多的,這是事實。你找過的東西就成了廣告,我很排斥廣告,是因為使用者體驗很差,放在不對的版面,搶盡我鋒頭,我只是想看看這附近的美食開吃文,怎麼一直叫我買東西?Google 的爭議性不僅於此,所謂的不作惡,就是利用你的個資成為他們唯一的獲利來源。如果你是 Google 的粉絲,大概幾乎 Google 的產品都試用過,他們很容易建立你的適用圈,來成為你的未來生活圈,當你看到專屬於你的生活型態,你才發現,你的個人主義是很容易成為「個人固體主義」。
影片更是如此,YouTube 的「相關」看過幾次,你順著相關搜尋下去,你會一直看不完,你死了之後還有更多,你不用擔心影片的數量,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參疵不齊的影片會汙染我們的「眼睛」。我在〈創作者的難題〉提到這點,你要我支持你的創作?先把你的創作做好再說吧?
很多瑕疵的影片,胡亂講話的影片,剪輯不堪的影片,或是根本沒有營養的影片在 YouTube 一直都看得到。你只要搞笑加上荒唐,就可能成為不入流的影片,網飛正好有一部影集就可以說明這樣的情況,想當網紅,只要加上不正經,還有誇張渲染風格,你就可以「躍上」主流排行榜。問題是,只要每一個人如此這麼做,這個大雜燴,幾乎沒有「專業」可言,就算有,就像貧富一樣,只會拉高這差距。
NordWood Themes on Unsplash
因此,當我們從個人視野拉高成為某種的個體固體主義之後,就會一直投射在最某種的狹義的眼光中,就像那些講解遊戲的影片,你認為很搞笑,我認為很奇特。當然,這是個人觀點,有人會覺得這只是個人觀點不同,我同意這點,我無法改變你的思想情結,畢竟,笑笑所該編的遊戲畫面無傷大雅,反正認真就輸了,不是嗎?但因為如此,專業的影片或是有深度的影片,就被這些沒有營養內容的影片給埋沒。
我實在不喜歡有人掌握我的喜好隱私,知道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我當然不排斥看球類運動,但我肯定「按」不感興趣。但他們還是給我球類運動的新聞——只要是「男生」就好像喜歡球類運動?然後,掌握你的搜尋行為,搜尋次數,你的個資,你的所有「相關」,就會成為他們建立你個人資料庫,作為你的量身打造的一個專屬個體。
做一個好人,可能就會無故成為為了做好事而去做好事,沒有養成獨立思考的觀點,這很重要。當我提出陰謀論,話可是說得一點也沒錯,事情的本質目的根本就不是我想得那樣。
狹義地讓人都以為,這個人肯定是怎麼樣的人,或者當有不相關的東西,即使一個字眼,就被「可能」納入收藏。就像國家的集體式宣傳,個體主義從屬個人式,但是國家主義只是從屬政治體系下一個個體化思想叢集,就像共產國家,企圖就是把人的思想變成某種封閉體系,只是他們不認為,也不說。
如果要建立開放式自由體系,唯一的要點就是個人要開明,唯一的狹隘必須解嚴,但解嚴到何種地步才算是個人自由民主的正式遵守的起點。任何民主的政府當然不會鼓勵你去自殺,去殺害另一個活體生命,可是你自殺了,也是你的自由。今天,自殺者的「家屬」必須判刑,連帶負起責任,所以請你不要連累家人,你會為了家人而不自殺嗎?也或者,當你有了宗教自由,可以信邪教,那麼教你投善的宗教的難道就不是邪教嗎?
請不要曲解我的意思,我沒有說世界三大宗教就是邪教,我只是廣義地打邪教的定義擴大,所謂的投其善良是什麼意思?幫助他人完成其所好,助人一臂之力,難道不是善良的表現,還是為虎作倀?也或者做好事,說好話,只是其討好某些人的馬屁,算不算「說好話」?也或者,做好事的表現就是有顆善良的心靈,協助他人完成其做事的方向,就像幫忙埋屍?
有人會說,你怎麼舉這麼奇怪的例子?我只是想說,做一個好人,可能就會無故成為為了做好事而去做好事,沒有養成獨立思考的觀點,這很重要。當我提出陰謀論,話可是說得一點也沒錯,事情的本質目的根本就不是我想得那樣,當這一切成為某種雙面人,就會讓我大吃一驚,總覺得這不是陰謀的說法,就是固體思想成為我天真上的觀點。
確實很奇特,當然,提出意義論,其他的異議就會成為異議份子,中國的思想觀點成為某種自由民主的傳統儒家想法,也就是保守者的自由民主體制。我們要中國民選一個主席,可能就像印度一樣,需要很多天才有可能一個結果出來。思想大開放,大躍進,需要有一個跳板,願意擁抱開放市場,中國非常願意這麼做,事實上,市場貿易交易以來,中國確實賺了不少人民幣回流在他們的體制之內。也因為如此,作為其他的西方民主國家,似乎有點「眼紅」,不相信中國可以做到。他們確實可以。為了與西方「競爭」,中國下了不少苦心與決定,例如高速鐵路,例如許多基礎設施,中國成為「強國」,是因為中國人可以西方人可以劃上等號。然而,這是民族的思想體制問題,最重要的是,因為民族的固有,很容易侷限在我們是哪種人的固態思考中。
民族,動物,人種,國家,社會的結構,就把我們納入國家的單一包袱中。我實在不喜歡,原因?我們只是封閉了這些,卻很少開放看到其他那些。狹義地只有固體,要唯有液體能把我們解放,也唯有水的基本的結構才能做到——也就是水的本質——不管是液體、固體或是氣體,我們可以真正了解那表示什麼,而不只是單一的冰霧化(套用我小說的名詞)。
思想應該要健全,我們才能成長,才能真正一針見血看見社會與個體問題。現在的科技幾乎只是在保護隱私的範圍中,還有「選擇性」把我們出賣,因為個資很重要,但是完成你的個體化,也似乎成為未來的動機考量,不然看看你的「個人紀錄」,怎麼越來越像你呢?你應該有意識到這點,YouTube 很容易看得出來,網紅的影片,幾乎大多數,我都不感興趣。你的個人私生活與我無關,我只是關心你介紹的開箱文——是物讓我有興趣,而非你本人。當然,人有不同的說詞,每一個用戶使用的情況也不相上下,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就是社會的合理正確化走向一個認同方向:我們的意義是寫進該社會認可的範圍之內。
希望你能意識到這點,個體固體主義要改變,前提是要了解大方向與小細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會員
20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ornik Tsa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陰謀說法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隨筆(19)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個體合理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個體固體主義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隨筆(20)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個體合理與社會合理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在高壓工作環境中管理壓力-個人策略、僱主行動和整體文化支持在高壓工作環境中管理壓力和焦慮需要全面的個人策略、僱主行動和支持性文化。本文闡述了從工作生活平衡到僱主減壓措施的豐富策略。
Thumbnail
avatar
Kant Chan
2024-05-12
【SurveyCake 問卷自動化】問卷填答後自動寄發個人化信件,提升顧客體驗與互動!透過 Webhook 與 No Code 自動化工具,在 SurveyCake 問卷填答後,自動寄個人化信件。全程無需寫程式,即可自動帶入問卷特定填答內容,還可與 Google Sheets 結合,帶入不重複專屬序號至信件中,讓行銷應用更完整!幫助你節省人工成本,提高資料準確性、通知即時性和工作效率
Thumbnail
avatar
NoTime NoCode|自動化工作流程
2024-02-25
如何落實智慧整合,以達成個人化顧客體驗?波士頓咨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AI與先進分析業務執行董事兼合夥人希爾佛.帕倫波(Silvio Palumbo),以及哈佛商學院的執行顧問兼資深講師大衛.埃德爾曼(David Edelman),於2023年7月在《哈佛商學院》發表了題為〈聰明公司對整合AI的瞭解〉的
Thumbnail
avatar
黃揚博
2023-11-13
自私---一個真正自私的人,應該顧及自己所處團體的利益。人生充滿不確定,多讀點書多點知識,可以讓你有所依靠,降低風險。
Thumbnail
avatar
職場法蘭克
2023-07-17
【心理師帶你做體驗】#6 桃園市心衛服務長照主題-認識失智症、長照個案復能與照顧者調適感謝謐時光心理諮商所及張力尤臨床心理師的邀請,至桃園市向各位心理師夥伴分享我在醫學中心從事失智症照護工作的相關經驗。
Thumbnail
avatar
潛意心理諮商所
2023-07-05
老陳的"平衡整復":他自己的體驗+客人的回饋(12/12)_回顧一個持續服務滿18次客人的過程+結果許女士快60歲,是一位單親媽媽,年輕時,遇人不淑+離婚後,獨力扶養女兒長大,為了長年的生活壓力所致,導致身形失衡,睡眠奇差(每晚吃安眠+放鬆的藥才能入眠,還感覺有吃藥或沒吃藥睡眠的品質,並沒有差異很大);經過教會長輩介紹,經過連續18次+四個月的老陳調理+她自己的努力,發現健康年齡自69歲降到49歲
Thumbnail
avatar
老驢
2023-01-24
老陳的"平衡整復":他自己的體驗+客人的回饋(11/11)_回顧三個持續服務滿三年客人的過程+結果老陳的"平衡整復+科學脈診"服務,六年來,結合"公益+收費"的方式,已經服務超過約15,000人次(或約3,000人),其中,比較特別的是有三位客人,幾乎每週或二週連續已經服務超過三年,如今,回顧起來有以下的特色,值得老陳作為後續改善:“加快客人脫離疼痛+守護住客人的健康”喔。 同時,發現情緒梳理對
Thumbnail
avatar
老驢
2023-01-15
你在愛情裡有多固執?用1個圖片題,了解你為什麼在愛裡「被弄得遍體鱗傷」為什麼總被弄得傷痕累累?在愛情裡的固執到底是好是壞?今天要用一個圖片題,測出你在愛情裡有多固執!若你心裡有一座專屬的夢想花園,能反映你的感情世界,那麼這個花園會開滿哪一種花呢? 根據你的選擇,來剖析你在感情中的狀態。 選圖一:你選擇的是「櫻花」 固執程度40%:愛時熱烈,不愛時果決。 六合彩玩法
Thumbnail
avatar
陳老師
2022-04-16
個體主動探索熟悉旋律與琴鍵的相對關係中蘊含著正向回饋上周當我注意到C是有目地性的低頭試著彈出記憶中的《兒歌小蜜蜂》旋律時,讓我對C探索鍵盤的行為感到訝異。 許多特殊需求者因不同原因由家長安排接受或轉介到音樂治療,被動進入到音樂療育空間,有的本身喜歡,喜歡樂器。因此,當他們會有高動機融入,也在音樂療育情境中有很多主動的反應與回饋。 #第一個正向回饋
Thumbnail
avatar
蕭瑞玲音樂治療隨想
2022-03-10
個體與集體潛意識個體潛意識存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儲藏從靈魂之初體驗的所有經驗與感受。而集體潛意識則包含所有個體的內在信念和意識集合。 當我們了解自己的潛意識運作,那麼就能理解自己的思維與性格模式(習性)、人生事件為何如此發生?和靈魂為何做如此安排。 當我們去理解集體潛意識,就能理解社會的運作以及宇宙的運行。好比疫情的
Thumbnail
avatar
Lamoyun心靈書寫
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