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個體固體主義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Apostolos Vamvouras on Unsplash
從社會合理走向個體合理,從個體合理走向國家合理,從國家合理走向我們可以,就變成會想像——甚至可以說是事實,改變一個人是多麽困難?從個體合理角度出發,我們唯一想要改變,也唯一認識到必須改變,說白話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當然,你叫一個癮君子就算得了肺癌,還是一天一包菸,你叫天天嗜吃檳榔的人得了口腔癌,喉嚨開了一個洞,也照吃。除非我們真的認識到自己要活得怎麼樣,否則戒癮,真是不太可能。
個性呢?坦白說,我並不知道。心理學並沒有教我「如何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況且就算真的有教學,恐怕我也沒興趣。因為要對方深知要改變,那種意義是否也只是為了改變而改變,我起初就是這樣,我也願意承擔後果,但是結果呢?其實並沒有我想像得如此美好又承受得了。
為什麼含糖飲料很難戒除?對我那些飯後需要來一杯手搖飲的同事來說,糖分可以提高對食物的油膩感,尤其是甜食更能夠化解糖分,血糖易升高,就造成了來得快,去得也快的心理,除非是低 GI 食物,但多數人要仔細了解慢升血糖,恐怕也唯有我們認知到這點才有可能,誰會真的要去思考一餐晚餐是否為低 GI 飲食?
當然,不能打翻一船子的人,確實會有,但我同事之間並沒有。我相信,吃飯是要吃得飽飽的,是吃得爽的(套句他們給我的話),我們並沒有真正意識到吃飯的真正意義,多數人相信也都是如此,否則走一趟台灣夜市,好像也沒有多「健康」?
台灣人是以美食打遍天下的,說到台灣的美食,從北到南,從景觀餐廳到古早味的簡單,我們都有自己的美食特色。當我吃過「山珍海味」之後的觀感,才終於對台灣怎麼看待美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有更深入的了解。然而,吃得多,同樣的浪費得也多。廚餘與剩食,我相信新聞報導都有人在談,也如何要減少剩食的重量與數量。當我們意識到吃多少買多少,但也同樣,工廠還是持續在生產同樣公升的牛奶,我們沒辦法了解一家量販店一天能夠賣出多少瓶家庭號牛奶?這需要統計,加上計算,以及人口的分佈,才有辦法掌握其中,但最多只能降低,不能化整為零。同樣的,但在其他的剩食之中,還有腐爛的菜葉,發黃的果皮,吃剩的骨頭,還有難看的各類蔬果。當然,加上餅乾,以及對某種新鮮的要求,健康與不健康看來也只是一線之差。
營養師吃得很健康嗎?我同樣也不相信,難道沒有嘴饞的時候?我們對於健康的認識是什麼?是蛋白質與纖維素補充得很完整?還是維持一定量的飲食?也或者偶爾來一片巧克力或是甜點也不為過?當我們意識到健康,也多半也只有認識到自己必須要改變,上頭的「飲食法則」說得很清楚,但我們了解到自我必須要深入認識自己要改變,恐怕唯有在改變心裏真正認識自己唯有給出一段意義,知道為何改變?
改變別人當然難,所有才要改變自己。你努力營造兩個人的感情氛圍,創造出兩個人必須要共同經營感情的付出與努力。但——這是為了誰?你說是對方,因為你愛對方,對方給你想要的感覺,對方了解你,懂你,在乎你,所以更應該去付出什麼,如果對方愛你,肯定也會付出,我們雖然也不快,但也不應該為此鬧脾氣,我們應該看得更遠,想得更近(套用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在愛情的一頭,我們是在乎彼此的兩個人,但也應該真正去思考雙方,甚至是多方的利益與意義。
畢竟,我們可能為了一個陌生人而爭吵(我就看過),我們可能為了誰付出多少而計較,雖然個體總認為合理,但多半放大的我們也是為了我們可以,到某種合理所做出的意義用途,取得真正存在的意義,現代人多半總認為那是普遍「認證」過的意義道理。愛得越深,傷得越痛,感情怎麼樣付出,才算是得當?並沒有標準答案。
Matheus Ferrero on Unsplash
今天,社會合理變成了一種正當性,個體合理變成了巧妙的呼應。我總喜歡看一對朋友鬥嘴,總是讓我想笑,這可證明他們可是多年的好友。因為唯有好友才會鬥嘴,才會開出看起來很人身攻擊但又無傷大雅的玩笑。然而,也唯有瞭解彼此,才知道怎麼樣的玩笑不會過頭,我們要了解好友,或是個體上的可以,當然要從認識到雙方彼此的交界點在哪裡。然後關乎年紀與職業,我們就有種區分你我不同種族的老毛病。
這社會向來很喜歡區分你我,你我確實不同,但我們也有某種一樣,〈(不)一樣〉說得有道理,但我們的向來一樣,在個體合理上,也成為某種「死亡交叉」。因為越是區分,就越是在雞蛋裡挑出你我的不一樣,就像微小的總讓人忽視,也讓人去在乎。誰會真正想過微小的「東西」,或是類似蝴蝶效應的事件會間接有影響?誰會真正認識到個體合理之後,我們越是想要去某種合理,就會帶來社會下的團體的群眾效應?就像所有人瞪著你,只因為你單一個人不遵守音樂廳的規定被轟出觀賞廳?
社會合理是可怕的,從過去的恐同到現在的恐同,我們只是加速分化兩種人群:自由派與傳統派,另一種就是溫和派。自由派的定義:就是我嚮往自由,就必須得到自由上的認可,而傳統派則是必須維護規定與教條而讓誓言去遵守,溫和派則是希望有自己的想法,但也希望得到某種認可,不斷在遵守與自由打轉,誰都不討好。也可以說是依造事情而定的溫和又自由,又保守的派系。
偏見為主之下,或是某種「種族」之下,保護也成了必然作用,因為這使我們去相信對錯並非是空談,而是社會留下的產物,是某種毒瘤。
誰真正有好結果,恐怕也是在溫和與自由,但又保守之間找出一個下藥的解答並不容易,畢竟必須看事情而定,你認為的一貫式理論也變得更加一貫式的教條,像我們對於真正的自由當然帶有自己的想法之外,也必須有一定的認可成為某種可以,就像我所言的個體合理之後的我們可以,也成為我們想要認為的固態式遵守。
誰都不討好,但也可能誰都會討好。因為做自己是唯一的準則。這點,我們都看得出來,也很正確。沒錯,社會會要你做自己,真是完全說到骨子裡,幾乎不會沒有人不要你不做自己(好繞口),因此,正確的唯一準則成了人人嚮往的唯一解藥與答案。因此,一旦個體合理成為正確之後,要怎麼樣才能真正認識到我們不是為了改變而改變,而是真正有改變的實在意義,並非為了而去存在?
就算五蘊皆空也很難有答案,了解我之後,才能忘我,沒我去空我。宇宙本色來自我虛無之中而有本我之有的存在定義,而我非我皆成自我,才有某我,才知小我與大我。大我本好,小我皆之有,你應某我,才在五蘊之中,了非我成我的意義使然。
一般人可會這樣想?藏在細節中的藝術太多,我們根本就不知道現代人在乎的物質上的大好,還是物質後的剛好?也或者物質也沒有物,只是我們在乎。你大概也聽不下去,我是說,個體若是成為合理之後的握有的物質使色,就可能以物成為生活中的代表使然,成為某種本質,代表所有。
而你真的會這樣想?我很懷疑。不會真正有人在我的文章中了解成為我的信徒,除非他們真正明瞭我在想法之中的本質特色,否則只是寫出一段意義讓我們成為意義的使徒,然後為它倡導,就像自由派也認為自由的信條無罪,他們當然有自己的信仰,維護神聖的傳統,誰都有責任,但說來說去,這一切是個「廢話」之中,我們又怎麼看待自己有期待改變並且了解意義的成為可能?
走火入魔太深,信仰讓我們成為信徒,相信與不相信,除非真正有信念在綑綁——我們確實有,個體合理要改變的時候,必須要讓我們意識到誰要改變的也絕對是每一個人,而非特定人士。
在固體個人主義,也很難做到這點。因為就像我過去所談的,偏見為主之下,或是某種「種族」之下,保護也成了必然作用,因為這使我們去相信對錯並非是空談,而是社會留下的產物,是某種毒瘤,讓我們宛如有癌細胞一樣,總是滋養而生。
為了健康還是不健康,沒有人真正說了個算,醫師或是院長,權威又不能表示什麼,白色巨塔之後,也非你我的「和平鬥爭」是有真正的意義而得到任何好處,認為誰有人性,而非沒有人性。你犧牲愛國主義,你也換來另一愛國主義——已經變質。
你存在個體固體主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會員
20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ornik Tsa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如你......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愛・情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箴言(續)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陰謀說法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隨筆(19)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個體合理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在高壓工作環境中管理壓力-個人策略、僱主行動和整體文化支持在高壓工作環境中管理壓力和焦慮需要全面的個人策略、僱主行動和支持性文化。本文闡述了從工作生活平衡到僱主減壓措施的豐富策略。
Thumbnail
avatar
Kant Chan
2024-05-12
【SurveyCake 問卷自動化】問卷填答後自動寄發個人化信件,提升顧客體驗與互動!透過 Webhook 與 No Code 自動化工具,在 SurveyCake 問卷填答後,自動寄個人化信件。全程無需寫程式,即可自動帶入問卷特定填答內容,還可與 Google Sheets 結合,帶入不重複專屬序號至信件中,讓行銷應用更完整!幫助你節省人工成本,提高資料準確性、通知即時性和工作效率
Thumbnail
avatar
NoTime NoCode|自動化工作流程
2024-02-25
如何落實智慧整合,以達成個人化顧客體驗?波士頓咨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AI與先進分析業務執行董事兼合夥人希爾佛.帕倫波(Silvio Palumbo),以及哈佛商學院的執行顧問兼資深講師大衛.埃德爾曼(David Edelman),於2023年7月在《哈佛商學院》發表了題為〈聰明公司對整合AI的瞭解〉的
Thumbnail
avatar
黃揚博
2023-11-13
自私---一個真正自私的人,應該顧及自己所處團體的利益。人生充滿不確定,多讀點書多點知識,可以讓你有所依靠,降低風險。
Thumbnail
avatar
職場法蘭克
2023-07-17
【心理師帶你做體驗】#6 桃園市心衛服務長照主題-認識失智症、長照個案復能與照顧者調適感謝謐時光心理諮商所及張力尤臨床心理師的邀請,至桃園市向各位心理師夥伴分享我在醫學中心從事失智症照護工作的相關經驗。
Thumbnail
avatar
潛意心理諮商所
2023-07-05
老陳的"平衡整復":他自己的體驗+客人的回饋(12/12)_回顧一個持續服務滿18次客人的過程+結果許女士快60歲,是一位單親媽媽,年輕時,遇人不淑+離婚後,獨力扶養女兒長大,為了長年的生活壓力所致,導致身形失衡,睡眠奇差(每晚吃安眠+放鬆的藥才能入眠,還感覺有吃藥或沒吃藥睡眠的品質,並沒有差異很大);經過教會長輩介紹,經過連續18次+四個月的老陳調理+她自己的努力,發現健康年齡自69歲降到49歲
Thumbnail
avatar
老驢
2023-01-24
老陳的"平衡整復":他自己的體驗+客人的回饋(11/11)_回顧三個持續服務滿三年客人的過程+結果老陳的"平衡整復+科學脈診"服務,六年來,結合"公益+收費"的方式,已經服務超過約15,000人次(或約3,000人),其中,比較特別的是有三位客人,幾乎每週或二週連續已經服務超過三年,如今,回顧起來有以下的特色,值得老陳作為後續改善:“加快客人脫離疼痛+守護住客人的健康”喔。 同時,發現情緒梳理對
Thumbnail
avatar
老驢
2023-01-15
你在愛情裡有多固執?用1個圖片題,了解你為什麼在愛裡「被弄得遍體鱗傷」為什麼總被弄得傷痕累累?在愛情裡的固執到底是好是壞?今天要用一個圖片題,測出你在愛情裡有多固執!若你心裡有一座專屬的夢想花園,能反映你的感情世界,那麼這個花園會開滿哪一種花呢? 根據你的選擇,來剖析你在感情中的狀態。 選圖一:你選擇的是「櫻花」 固執程度40%:愛時熱烈,不愛時果決。 六合彩玩法
Thumbnail
avatar
陳老師
2022-04-16
個體主動探索熟悉旋律與琴鍵的相對關係中蘊含著正向回饋上周當我注意到C是有目地性的低頭試著彈出記憶中的《兒歌小蜜蜂》旋律時,讓我對C探索鍵盤的行為感到訝異。 許多特殊需求者因不同原因由家長安排接受或轉介到音樂治療,被動進入到音樂療育空間,有的本身喜歡,喜歡樂器。因此,當他們會有高動機融入,也在音樂療育情境中有很多主動的反應與回饋。 #第一個正向回饋
Thumbnail
avatar
蕭瑞玲音樂治療隨想
2022-03-10
個體與集體潛意識個體潛意識存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儲藏從靈魂之初體驗的所有經驗與感受。而集體潛意識則包含所有個體的內在信念和意識集合。 當我們了解自己的潛意識運作,那麼就能理解自己的思維與性格模式(習性)、人生事件為何如此發生?和靈魂為何做如此安排。 當我們去理解集體潛意識,就能理解社會的運作以及宇宙的運行。好比疫情的
Thumbnail
avatar
Lamoyun心靈書寫
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