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如何有效學習?別錯過關鍵期!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上次腦媽有聊到《是否能在嬰兒時期打造專業力?》,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每項能力的 #關鍵期 吧!


什麼是關鍵期?


我們來想想日本的朋友,是不是他們很難發出/r/與/l/的聲音,其實在他們的大腦裡,也很難區辨這兩個聲音的不同,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在日文的環境裡面,並沒有這兩種聲音的區別,因此在孩子約10個月時,大腦就覺得分辨這個音素的技能不重要,就把他給刪了!
.
在著名的視覺實驗裡面,Hubel和Wiesel博士將剛出生的小貓單眼蒙蔽,等到貓六個月大時,再把單眼蒙蔽的眼睛打開,但小貓的視覺已經大受影響,明明視覺功能完善的眼睛卻看不到,#原來是大腦阻斷了這條路,因為大腦以為這隻眼睛不需要視覺的刺激。
.
在心理學裡,我們認為在這個期間,#必須要好好把握,否則一旦大腦認為不重要,日後也很難將這條路接回來,因此稱為「關鍵期」!
.
但大腦,也不是三頭六臂,所以並不會在每個領域都設置一樣的關鍵期,各位拔媽可以來看看腦媽重製的圖。我們以兩歲為一個切點(這又可以回應腦媽先前說2-3歲是 #大腦很關鍵的時期

raw-image


#兩歲之前(迅速削弱):
1. 聽覺
2. 視覺
3. 慣性回應方式
4. 情緒控制
這四項能力,就是在2歲以前大概就定下基礎了!而且這四項都屬於比較 #低階層(也就是小孩一開始發展的腦區),所以在這個年紀之前,沒有讓孩子去碰到這些能力,就要趕緊在4歲前提供足夠的刺激。

#兩歲(緩慢削弱)
1. 語言
2. 符號運用

#兩歲後(緩慢削弱)
1. 數字
2. 同儕社交
.
緩慢削弱的部分都比較屬於 #高功能的認知能力,譬如語言、數字、社交,這些能力也都是需要奠基在 #低階層 的基礎上面,例如:你希望孩子的語言能力強,勢必聽覺與視覺不能有問題;如希望孩子的 #社交能力強,那他也一定要有好的 #情緒控制 與正當的 #慣性回應
.
雖然這些能力的敏感度是慢慢削弱,但他仍然有個最好的接觸時間點,那就是2-3歲!當然,不是要父母在這個時機點就給孩子念微積分,而是讓他多接觸有趣的數學、科學實驗、或多一點語言刺激,讓孩子的大腦產生連結,大腦就不會認為這個東西不重要,就疏於發展囉~

▌關於大腦媽媽 ▌

我是個媽媽,也是兒童認知心理學科學家。

目前為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心理學博士生,主要研究對象為五歲以下的嬰幼兒的 #親子互動關係#情緒發展#語言學習#人機互動#AI研究。曾於澳洲Marcs Institute for Brain and Development的寶寶研究室(Baby Lab)擔任交換研究人員,研究寶寶大腦的聽覺與語言發展。畢業於認知神經科學所、視覺藝術研究所,對藝術治療、創作、幼兒玩具設計都略懂略懂啦!

🔔 追蹤臉書,更快讀到新文喔!https://www.facebook.com/brainymamaedu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腦媽媽的沙龍
30會員
50內容數
大腦媽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26
之前有媽媽問我說「從小學習第二外文好嗎?」「會不會連中文都顧不好啊?」「很多海外的媽媽都不確定一次教兩種語言,孩子會不會都學不好?」 語言這種東西,#當然是越早學越好啊!
Thumbnail
2021/03/26
之前有媽媽問我說「從小學習第二外文好嗎?」「會不會連中文都顧不好啊?」「很多海外的媽媽都不確定一次教兩種語言,孩子會不會都學不好?」 語言這種東西,#當然是越早學越好啊!
Thumbnail
2021/03/19
我們今天來聊聊小小人的情緒吧! 情緒發展就像是蓋房子,地基很穩的話,就能建立更穩固或更好的情緒控管。 我們從小一出生就和父母產生 #依附關係(和父母的親密接觸)、到三歲時能慢慢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不需要透過父母就能自己解決情緒問題)
Thumbnail
2021/03/19
我們今天來聊聊小小人的情緒吧! 情緒發展就像是蓋房子,地基很穩的話,就能建立更穩固或更好的情緒控管。 我們從小一出生就和父母產生 #依附關係(和父母的親密接觸)、到三歲時能慢慢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不需要透過父母就能自己解決情緒問題)
Thumbnail
2021/03/12
大家應該都知道好的睡眠品質很重要,在小朋友的階段更為重要,因為睡眠也會影響孩子的 #大腦結構發展、#情緒調節、#認知功能、#語言學習能力 等。
Thumbnail
2021/03/12
大家應該都知道好的睡眠品質很重要,在小朋友的階段更為重要,因為睡眠也會影響孩子的 #大腦結構發展、#情緒調節、#認知功能、#語言學習能力 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大腦發育和學習能力以及影響個體的身心疾病絕對有關連,今天幫大家整理出一些能力供大家參考,但別把孩子們的童年都放在這些能力的發展好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大腦發育和學習能力以及影響個體的身心疾病絕對有關連,今天幫大家整理出一些能力供大家參考,但別把孩子們的童年都放在這些能力的發展好嗎!!
Thumbnail
大腦區塊發展順序:枕→聶(耳)→頂→額。各區域職責..
Thumbnail
大腦區塊發展順序:枕→聶(耳)→頂→額。各區域職責..
Thumbnail
你還記不記得,自從寶寶呱呱墜地那一刻開始,我們無時無刻都好想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眨眼、每一個皺眉、每一個笑或不笑、每一個嚎啕大哭;也好想知道他們的性格、情緒、好奇跟脆弱,想知道這麼嬌小的身體和腦袋瓜,如何在每分每秒不停成長、長成未來的主人翁。
Thumbnail
你還記不記得,自從寶寶呱呱墜地那一刻開始,我們無時無刻都好想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眨眼、每一個皺眉、每一個笑或不笑、每一個嚎啕大哭;也好想知道他們的性格、情緒、好奇跟脆弱,想知道這麼嬌小的身體和腦袋瓜,如何在每分每秒不停成長、長成未來的主人翁。
Thumbnail
#準備去評估 1y開始擔心,但家庭醫生確認聽力正常 建議1y6m還不會說話時,在去相關評估機構 (但疫情下,非必要我不想去大醫院) 要了解是 #聽力 #認知 #口腔 (專業的問題) #聽力 正常(醫生確認過)(小寶對聲音非常敏感) #口腔 舌繫帶(醫生看過沒問題) #認知 這個很難界定
Thumbnail
#準備去評估 1y開始擔心,但家庭醫生確認聽力正常 建議1y6m還不會說話時,在去相關評估機構 (但疫情下,非必要我不想去大醫院) 要了解是 #聽力 #認知 #口腔 (專業的問題) #聽力 正常(醫生確認過)(小寶對聲音非常敏感) #口腔 舌繫帶(醫生看過沒問題) #認知 這個很難界定
Thumbnail
📷 關於孩子的學業成績,如果你曾經有以下疑問,強烈建議你可以看一下本篇文章。 孩子願意學習、也花了時間補習,但總是學了就忘、記不住,尤其是在考試成績,是沒有不及格,但依爸媽來看就是還可以再更好。 孩子上課是不是聽不懂?所以學業成績一直起不來。 我家的孩子沒有比別人家的還差,但成績表現就是不如班上那
Thumbnail
📷 關於孩子的學業成績,如果你曾經有以下疑問,強烈建議你可以看一下本篇文章。 孩子願意學習、也花了時間補習,但總是學了就忘、記不住,尤其是在考試成績,是沒有不及格,但依爸媽來看就是還可以再更好。 孩子上課是不是聽不懂?所以學業成績一直起不來。 我家的孩子沒有比別人家的還差,但成績表現就是不如班上那
Thumbnail
我一直相信小孩的學習力的確無限,也真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像是海綿般的不斷吸收! 現代腦神經科學證實,0-3歲是腦神經開發的爆炸時期,三歲腦神經元的連結是一輩子的最高峰,之後會隨著生活經驗,修剪掉不需要的,保留下需要的。腦神經元的連結會隨著不再使用而被修剪,減少使用的會成為弱連結,只有持續不斷使用的會留
Thumbnail
我一直相信小孩的學習力的確無限,也真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像是海綿般的不斷吸收! 現代腦神經科學證實,0-3歲是腦神經開發的爆炸時期,三歲腦神經元的連結是一輩子的最高峰,之後會隨著生活經驗,修剪掉不需要的,保留下需要的。腦神經元的連結會隨著不再使用而被修剪,減少使用的會成為弱連結,只有持續不斷使用的會留
Thumbnail
嬰兒時期是人一生中成長改變最快速的階段,從外表到肢體活動到認知能力發展,進步速度可說是令人驚嘆呀!  然而隨著月齡增加,不同階段應該發展的目標也會跟著改變及進階,接下來,我們來看看0-3個月的寶寶能夠達到哪些成長里程碑吧! 寶寶的「關鍵發展里程碑」可以依據 4 大面向來看: 粗大動作(四肢軀幹
Thumbnail
嬰兒時期是人一生中成長改變最快速的階段,從外表到肢體活動到認知能力發展,進步速度可說是令人驚嘆呀!  然而隨著月齡增加,不同階段應該發展的目標也會跟著改變及進階,接下來,我們來看看0-3個月的寶寶能夠達到哪些成長里程碑吧! 寶寶的「關鍵發展里程碑」可以依據 4 大面向來看: 粗大動作(四肢軀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