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補師 語錄:「我賣的商品是,恐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排毒」賣的是恐懼,只要說服你現在的環境/食物有毒素,而人體無法自然排泄掉,信的人就會開始恐懼,然後就可以開始推銷給他商品,或許坊間的「排毒」商品可能有些真的有效果,但更多的時候賣的是一種用來消除恐懼的「信仰」。
#Clubhouse 賣的是恐懼,當許多名流都在「開房間」、許多網友分享嘗鮮的經驗時,你會不會開始恐懼、害怕自己跟不上流行、害怕自己是邊緣人所以都沒有收到邀請碼?但實際上,你可能一點也不愛聊天,整天聽學生在學校鬼扯蛋,下班了只想放空。
#108新課綱 到現在已經正式實施一年半,也聽了許多人(#尤其是家長)焦慮了一年半:什麼是學習歷程檔案、學習歷程檔案分成哪些、什麼是彈性學習、校訂必修、分科測驗、X+Y+P?學校辦說明會還放了說明影片在網路上,有沒有去看?教育部也有官網提供Q&A,有沒有去找?當你覺得麻煩、不想要面對全新的資訊,然後爭議性的新聞資訊又容易傳到你的耳朵裡時(壞事傳千里的概念),這時候你(#通常是家長)就會恐懼、焦慮,然後當有個機構、有個商品告訴你,可以教你的孩子應付新課綱,你會不會買單?
有時候,其實答案自己花時間找就有,只是有很多人寧可花錢請別人再說一次,或者是做成懶人包。
本圖文臉書版: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76008273880804&set=a.578494925572054
108課綱資訊網:https://12basic.edu.tw/index.php
瞭解學習歷程檔案:https://12basic.edu.tw/e-portfolio/index.html
#學習歷程檔案 相關圖文: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42559287225703&set=a.578494925572054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知道是否受到「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這句口號實在太深植人心的影響,造成台灣的家長們,普遍從孩子上幼兒園那一刻起就開始「加外掛」,但如同現任台中市清水高中校長的黃偉立先生所言:「提前學不一定表示學得扎實,有可能孩子以為自己已經學會,在課堂上就不再專心聽課,結果基本觀念沒弄懂,事後得花更多工夫彌補。」
最近在教師圈有一篇「一名老師的人體實驗:寒假沉迷於手遊《傳說對決》,快速成癮後急速勒戒」關於如何戒斷手遊的文章很熱門,小編還蠻佩服文中歐陽立中老師(作者)精闢的條理分析。 只是像戒毒有成功案例但有更多失敗的案例一樣,小編對於按照這樣的步驟是否就能成功戒手遊,抱持著悲觀的想法...
不知道是否受到「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這句口號實在太深植人心的影響,造成台灣的家長們,普遍從孩子上幼兒園那一刻起就開始「加外掛」,但如同現任台中市清水高中校長的黃偉立先生所言:「提前學不一定表示學得扎實,有可能孩子以為自己已經學會,在課堂上就不再專心聽課,結果基本觀念沒弄懂,事後得花更多工夫彌補。」
最近在教師圈有一篇「一名老師的人體實驗:寒假沉迷於手遊《傳說對決》,快速成癮後急速勒戒」關於如何戒斷手遊的文章很熱門,小編還蠻佩服文中歐陽立中老師(作者)精闢的條理分析。 只是像戒毒有成功案例但有更多失敗的案例一樣,小編對於按照這樣的步驟是否就能成功戒手遊,抱持著悲觀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每天一早醒來看見「家庭教師」給的食物時都要有心理準備要誰知道祂們在裡面加什麼樣的毒,一口接一口,難受、噁心、嘔吐、吐血、暈眩。家庭教師說這是我們的考驗。 很常一段時間,冷淡的心情切肉,冷漠的吃下去一次又一次。「咳--」噴血了 「啊...又是第幾次了」感概著。 每一次毒侵入身體,即便如此還是要吃完,
生活實驗 八三○        有聽沒有到是一種必須的防衛機制,目的是降低環境噪音。 家庭主婦是囤積症的高危險群,從買的不只是自己要用的東西開始,一直到捨棄自己買了不用的東西結束。 小朋友的叛逆期好發在三種情緒:沒吃飽、睡不著和好無聊。
昨天看到我貼的回顧,是哪一本書的話啊,忘了, 總之他是這樣說的: 「大學環境的功能: 這樣一來,身體上那些多餘而且可能會汙染心靈的惡臭, 就會被這地方的異常環境所抑制。」 然後我當時的批語是: 「這本書在說什麼啊,明明學校臭宅那麼多。😌」 這是真的!是真有其事的!
Thumbnail
越需要,越要克制:低落的心身狀態,更要避開身心靈成長課程 現代社會充斥著五花八門的商業模式和行銷策略,它們巧妙地運用心理學原理,在我們心中種下「需要」的種子,引誘我們做出看似自主,實則受到操縱的消費決策。打開手機,心靈成長課程的廣告鋪天蓋地而來,彷彿整個社會都陷入了集體焦慮,急需心靈的慰藉。然而,
縱使知道逃避現實對自己沒有真正好處,身體與不願思考的大腦還是會不斷投向速食娛樂的懷抱。為什麼?「因為恐懼。」 他對我說。 因為有害怕的事、因為在那些不願觸及的思緒背後,有不願考慮也不敢嘗試的未知。 對於現狀並不滿意但恐懼未來不如現在,於是扼殺了自己獲得更美好的未來的可能性,因為只要不去證實...
Thumbnail
《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以一名曾經從事心理相關工作的教授為主要敘述視角,與一萬名罪犯及非行少年互動的過程也貫穿整個大綱,讓讀者能夠換位思考,理解他們為甚麼會走向這條不歸路的完整動機,以及深入探討這些「無藥可救」罪犯的殘破世界。  藉由數篇章節,我們也可以透過作者改編及重組的
一直覺得人的行動是由兩個系統驅使的:恐懼同愛
Thumbnail
我發現是自己要用以毒攻毒的方式 再次去經驗大考 震盪出自己深層深層的不安、脆弱、批判、怨恨 所有類似於魔性的狀態 - 出發前我什麼也沒帶 媽媽說,你至少要帶筆吧 阿心說,你至少要帶筆吧 有的 我帶了17年前基測用的2B鉛筆 我帶了當時戴的手
Thumbnail
人的恐懼很多是來自於對事情的無知,如果我們可以辨識事物的全貌,消弭未知,其實恐懼感也會隨之消失。這個原理讓我想起不只是當事人談感情的議題,當社會大眾還不了解精神疾病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懷抱著恐懼,一心只想遠遠避開患者,但是如果可以試著理解這個疾病,可能會發現很多恐懼都是來自於未知或是刻板印象。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每天一早醒來看見「家庭教師」給的食物時都要有心理準備要誰知道祂們在裡面加什麼樣的毒,一口接一口,難受、噁心、嘔吐、吐血、暈眩。家庭教師說這是我們的考驗。 很常一段時間,冷淡的心情切肉,冷漠的吃下去一次又一次。「咳--」噴血了 「啊...又是第幾次了」感概著。 每一次毒侵入身體,即便如此還是要吃完,
生活實驗 八三○        有聽沒有到是一種必須的防衛機制,目的是降低環境噪音。 家庭主婦是囤積症的高危險群,從買的不只是自己要用的東西開始,一直到捨棄自己買了不用的東西結束。 小朋友的叛逆期好發在三種情緒:沒吃飽、睡不著和好無聊。
昨天看到我貼的回顧,是哪一本書的話啊,忘了, 總之他是這樣說的: 「大學環境的功能: 這樣一來,身體上那些多餘而且可能會汙染心靈的惡臭, 就會被這地方的異常環境所抑制。」 然後我當時的批語是: 「這本書在說什麼啊,明明學校臭宅那麼多。😌」 這是真的!是真有其事的!
Thumbnail
越需要,越要克制:低落的心身狀態,更要避開身心靈成長課程 現代社會充斥著五花八門的商業模式和行銷策略,它們巧妙地運用心理學原理,在我們心中種下「需要」的種子,引誘我們做出看似自主,實則受到操縱的消費決策。打開手機,心靈成長課程的廣告鋪天蓋地而來,彷彿整個社會都陷入了集體焦慮,急需心靈的慰藉。然而,
縱使知道逃避現實對自己沒有真正好處,身體與不願思考的大腦還是會不斷投向速食娛樂的懷抱。為什麼?「因為恐懼。」 他對我說。 因為有害怕的事、因為在那些不願觸及的思緒背後,有不願考慮也不敢嘗試的未知。 對於現狀並不滿意但恐懼未來不如現在,於是扼殺了自己獲得更美好的未來的可能性,因為只要不去證實...
Thumbnail
《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以一名曾經從事心理相關工作的教授為主要敘述視角,與一萬名罪犯及非行少年互動的過程也貫穿整個大綱,讓讀者能夠換位思考,理解他們為甚麼會走向這條不歸路的完整動機,以及深入探討這些「無藥可救」罪犯的殘破世界。  藉由數篇章節,我們也可以透過作者改編及重組的
一直覺得人的行動是由兩個系統驅使的:恐懼同愛
Thumbnail
我發現是自己要用以毒攻毒的方式 再次去經驗大考 震盪出自己深層深層的不安、脆弱、批判、怨恨 所有類似於魔性的狀態 - 出發前我什麼也沒帶 媽媽說,你至少要帶筆吧 阿心說,你至少要帶筆吧 有的 我帶了17年前基測用的2B鉛筆 我帶了當時戴的手
Thumbnail
人的恐懼很多是來自於對事情的無知,如果我們可以辨識事物的全貌,消弭未知,其實恐懼感也會隨之消失。這個原理讓我想起不只是當事人談感情的議題,當社會大眾還不了解精神疾病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懷抱著恐懼,一心只想遠遠避開患者,但是如果可以試著理解這個疾病,可能會發現很多恐懼都是來自於未知或是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