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標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健康的標準,可以輕、暖、自在,為三個指標。
所謂“輕”是指全身結構都在相對正確的狀態下所表現出來“肢體輕鬆”的感覺。
所謂“暖”是指整體功能與能量配置都恰到好處所表現出來“體感舒適”的感覺。
“自在”所呈現的狀態是自我與環境保持適當的距離、心情輕鬆無強烈情緒的狀態。
在討論身體結構的正確與否必然與當下的姿態有關,姿態可分為行、住、坐、臥來討論。
不論何種姿態,各個關節必須維持靈活不卡死的狀況。
一般人認知的關節大多只注意到明顯常用的關節,例如:頸、肩、腰、胯、膝、踝。
關節在解剖學中指的是兩塊或兩塊以上的骨骼之間能活動的連接。在解剖學的分類上有不動關節(連接處以纖維連接)、微動關節(連接處以軟骨連接)和活動關節(連接處有滑液與滑膜)三種。
不動關節提供結構的穩定性,微動關節提供緩衝性,而活動關節則提供靈活性以應付外界的刺激。關節的正常運作,必須配合其周邊的肌肉、韌帶與筋膜共同協作。
身體的功能與結構是先天寫入基因的標準程序,只要供應足夠的能量都可以觀察到都有固定的發展模式,以幼兒發展的過程即可得知,俗語總結為七坐八爬九長牙。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發育,後天的因素慢慢介入,例如:疾病、飲食、情緒和生活習慣,人體為了適應,當改變了關節的原始設定,肢體就無法產生輕鬆的感覺。 當無法輕鬆使用肢體,就必須耗費多餘的能量,最常見的例子是孩童整天活動玩耍不見疲累,但成年人通常活動一下就感覺疲累。其實只要將結構調回初始設定,在活動的過程中透過體液循環,代謝廢物會立即排除,理應不該覺得疲累。
能量供給及代謝與循環的效率有關,當體感冷熱適中即為循環良好的表徵,正常的狀況下表現為頭冷足熱,即四肢的相對溫度在正常的範圍內要高於頭部,人體的體溫與外在環境及內在生理有關,通常會保持恆定性。不論外在溫度的高低,體溫通常能保持在攝氏37度,當局部充血而該處循環不良時,會感覺“熱”的體感,缺乏能量則表現為“寒”的感覺。
中醫所謂“實熱”是指局部超過整體恆定溫度的發熱現象,這時可以用瀉法,但仍必須保持機體正常的血液循環,才能沒有後患,單純的瀉熱,雖然暫時解除不適,但使患部血液循環與代謝變差,對於後續的恢復與常態能量供應是不好的,因此會產生宿疾與舊傷。
所謂“虛熱”是指整體能量不足,但發生能量分配不均的狀況(貧富不均),有部分處於低能量的狀態(虛),卻有局部超過整體溫度的發熱現象(熱),在處理上應該是讓能量分配回復平衡。
舉例來說:當肢體有急性的閃挫傷或燒燙傷,患處會進入急性發炎的狀態(實熱:紅、腫、熱、痛),“紅”是局部充血,“腫”是組織液㶆流、“熱”是外部能量流入產生溫差,“痛”是神經產生警告訊號,目的是引起注意以及產生避開傷害的正確反應,並召集動員修復的能量。如果過了急性期,不紅、不熱、不刺痛,只有腫與悶痛就進入慢性發炎期,人體生理反應會有適應現象的“阻抗反應”,俗語說:久入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即為此理。
由於患部的結構沒有恢復,因此在刺激的耐受性上就顯得脆弱,沒有抵抗力而易感,因此疼痛的閥值降低,而變成高度“敏感”。或是透過代償反應,由其他的肌肉或組織來承擔,由於其他組織的代償,真正該負責的機體沒有承擔壓力而更弱化及“無感”,更不能發揮作用,由於沒有效率,身體會徵集更多的組織來代償,產生過度耗能的狀況。
一般人直觀的以為,受傷了紅腫熱痛非常不舒服,用冰鎮來處理,由於溫度降低(退熱),血管收縮(退紅),降低血流量(消腫),因低溫神經傳導不良而痲痹(鎮痛),看似已處理的患部,但發炎的目的是為了組織的修復,因此去除發炎反應(不舒服的感覺),患部是不可能復原的。冰鎮是物理性的消炎,藥物就是化學性的消炎,因此止痛藥或消炎藥或苦寒的草藥都屬於化學性的消炎。一些治療痠痛的軟膏或貼布,都含有消炎成分,例如冬青油或紫草。
人類的智性古今皆然,不論中西,人類對抗疾病的方法,“下工”就是以去除“不舒服的感覺”為導向,“中工”是能考慮機體功能與結構的復原。“上工”是具有良好的技術,利用工具協助患者在意志與體力能負擔的狀況下,維持發炎(修復)反應,直到功能與結構復原到“原廠設定”。所以復方軟膏還會加入一些活血的藥物成分,例如紫雲膏的成分,就會加入當歸(辛溫、促進血液循環)、紫草(甘寒、消炎鎮痛)、冰片(辛苦微寒、清熱止痛)。
身體的發炎,一般人都能理解,心理的發炎就是產生情緒(喜怒憂思悲恐驚),所謂靈性修煉就是完成天賦的使命,讓“自我”找到“自性”,身體的天賦使命是透過“吃喝拉撒睡”,運化物質,積存能量,提供心靈運作(魂神意魄志),心靈能量流動無滯,才能福至心靈的接收任務訊息,完成使命。有許多走在靈性修煉道上之人,之所以覺得一路走來坎坷,是因為身心不具足,所以接收不到“任務指派”,更遑論完成使命。
靜坐、內觀、禪修是修煉的捷徑,在狀態境界之中可以接受到靈性的訊息,回到現實呈現的是“法喜充滿”的狀態,那樣的狀態就是“自在”,當確知當下階段的任務與使命,每天過得很充實,能量平衡、心無掛礙,就是“自在”。
----------
在成長的過程中,誰能無傷?
心理學家說,在人出生的那一刻就是一個重大的心理創傷經驗,離開輕、暖、自在的環境,地球的重力給肢體壓力與刺激,因而出現身體重拙,只能躺著任人擺布(在懷孕階段,在羊水中,胎兒可以不費力的自在活動),寒冷、飢餓等不舒服的感覺,這些逆境,會讓身體受傷,因而可以刺激大腦、肌肉與骨骼茁壯生長,讓幼兒漸漸適應環境。
在大腦意識主導肢體活動之前,幼兒是透過許多神經反射來發展肢體,由神經生理的自然設定來控制肢體姿勢與運動,由抬頭、翻身、坐、爬、站、走而跑跳。所有的發展程序都是寫在基因中的「程式」,因此由神經系統所「編寫」的「動作控制(Motor control)」程式是否正常,對人體功能與身體健康有莫大影響。
相對的來說,如果在發育的過程中沒有適當的刺激或錯誤的引導方式,就會發展出不同的「動作控制(Motor control)」,通常就會出現體態或步態的異常。異常的體態或步態就會造成容易受傷或協調不佳的肢體,其實健康的孩童都是全能的運動員。
在心理方面,如果都能獲得足夠的陪伴與適當的刺激,孩童的心智發展就能健全,有足夠的安全感就能放膽接受新的刺激與挑戰,負面的情緒也是必須的刺激,如此才能發展同理心與慈悲心。如同肌肉的鍛鍊,如果阻力沒有大到讓肌纖維斷裂,如何長出更強壯的心理肌肉,因此負面情緒就像發炎一樣,會讓人情緒反應(紅),陷入煩悶痛苦(腫),情緒能量集中(熱),心理狀態不舒服(痛)。小朋友通常哭完,情緒就發洩完了,沒有隔夜仇,但是大人如果阻止孩童情緒的發洩,不准哭,或是引致更嚴重的懲罰,無法宣泄的能量就會留下後遺症,或是長期的負面情緒會產生習得的無助,沒有陪伴,沒有安全感,就無法產生成熟的人格。
許多人也許有生理成熟,已經子孫滿堂,掌握組織權力,名利雙收,外在一切都滿足了,但內心仍有個黑洞,一點也不自在,往外的追求,是不可能達到內在的滿足的,錢越賺的多,越感空虛恐懼,所以代償性的更努力工作賺錢。在組織中追逐名位,即便身處權力頂峰,仍惶惶度日,害怕權力喪失,身心不適,就企圖透過科技回春與延命,古代是尋求煉金術士,吃丹藥,現代就是吃一堆健康食品與藥物,但結果通常適得其反。
----------
去年是“辟穀”與“瑜珈”的任務來敲門,享壽90歲的印度瑜珈辟穀大師普拉德·賈尼(Prahlad Jani)於2020年5月26日往生,給出一個圓滿的示現與注解。
今年又接收到的使命是『身心統和的工作』,“自我整復”與“榮格心理學”的任務又一直來敲門。
在讀大學時就有接觸榮格,家裡還有一些他的書躺在書架上,不過當時無法領會,去年因為研究辟穀與道家,因緣再起,讀了榮格的著作《金花的秘密:中國的生命之書》,我們總是透過他者的注視來瞭解自己,透過榮格來與道家思想對話與印證。榮格的繼承者,馮・法蘭茲透過榮格觀點分析童話(集體心理原型),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來瞭解我們自身。道家老子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透過模仿嬰兒的狀態:沒有負面的心理預設(貪婪、恐懼)、重新啓動生理發展的預設程式來恢復肢體功能與結構,專氣致柔釋放情緒與緊繃(過度的代償反應)。心理的焦慮會轉化為生理的緊繃,而生理的緊繃又會影響產生心理焦慮(煩、躁),緊繃與焦慮很容易被忽略而難以輕易拆解,是因為造成緊繃的背後機制,除了肌肉、韌帶、筋膜等生理組織,還有更多個人的生活經驗與過去的生命史所累積培養出來的習慣。一味地勸說:「放輕鬆,別緊張」是無濟於事的,用意志力反而會代償出其他的焦慮與緊繃。。
摩謝・費登奎施在《成為有能的人》中說:「如果在站立的動作中,消除所有大腦皮質區域的神經衝動造成的肌肉收縮(這個部分在生理上是由意志控制的 — 也就是不去管我們是否覺察到送出製造肌肉收縮的命令,也不管我們是否完全不知道其來源),身體就會維持在張力收縮的直立姿勢 ,這是骨骼、肌肉與神經系統的張力收縮器官經過演化適應而產生的姿勢。
如果能讓一個人覺察自己在空間中的身體,覺察已成為第二天性的慣性收縮,也覺察骨骼的形態,並廣泛地重新教育動覺,就能證實上述這個出人意表的結論。藉由每一次對自主而可控制的肌肉與關節的理解與矯正,以及隨之而來的能力,可以不去做我們過去不自覺會去做的特定動作,身體的長度會增加,體形會更直立,關節、脊椎與頭部都會趨向理想的形態。身體感覺越來越輕,以至於覺得好像在空中漫步一樣。
理想的站姿不是透過對自己做了什麼而得到的,而是真的什麼也不做,也就是去除站立以外的動機所產生的一切自主來源的動作,其他動機產生的動作已自動化,而成為站立情境中個人動姿的重要部分。」
所謂的『覺察』與『藉由每一次對自主而可控制的肌肉與關節的理解與矯正』就是“專氣致柔”。
太極拳的訓練稱為“鬆”,在修煉的過程中,師父會提醒你需要改進的地方,自我修煉是“盤架子”,師父的提醒是“改拳”。必須透過“他者的注視”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因為要能“覺察自己”就是一門需要修煉的功夫,鏡子是好工具,而輔以“換勁”的技巧才能達到目的。透過“費登奎施方法”的注視,能更理解太極拳的拳理,而更進一步理解肢體韻律的規則。
avatar-img
5會員
21內容數
透過道家思想精華來理解中醫,找回中醫的初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理解中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頭痛醫腳腳痛醫頭的邏輯 局部的症狀並不代表這只是局部的問題,肢體上部的問題,例如肩關節疼痛(五十肩、肩夾擠症候群),通常不是只有肩關節的問題。利用針灸處理,最常用的配穴是患部對側的條口透承山(足部陽面),或是本門的常用穴腎關(足部陰面),再搭配同側經過痛處經絡的俞穴,處理後原本因疼痛而受限的肩關節
多元文化的交響樂章
九〇年代的歐洲, 越來越多人摒棄食物, 過著環保健康的食氣生活.此現象引起導演彼得P.A.Straubinger的興趣, 他親訪食氣者們, 將ㄧ手經驗談連同操作方法, 送進醫院實驗室裡檢驗ㄧ番,企圖讓這個特異現象透明化. 彼得究竟會發現什麼始料未及的秘密?
1989年,美國作家比爾·波特來到西安,深入終南山尋訪隱士。 2001年,《空谷幽蘭》中文版出版,在中國向往和潛心住山修行的僧侶道友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5年後,比爾·波特重訪終南山。本片真實紀錄了終南山隱士的日常生活。真實還原隱士的簡單生活,樸素地表現其淡定的內心和靜寂的氣氛。
企圖以老莊思想為綱,中醫養生為目,透過綱舉目張,建構一份理解中醫的知識地圖。
大量圖解,看了就懂。 說明配圖表,迅速了解主題,快速抓到重點   診斷說明、生藥解說、處方選擇、疾病預防一本到位,把枯燥困難的內容簡單圖解化!並融入漢方醫學的歷史及觀念,將之集結成冊。   一本書就能搞懂漢方起源到應用。漢方醫學就是這麼簡單!
#頭痛醫腳腳痛醫頭的邏輯 局部的症狀並不代表這只是局部的問題,肢體上部的問題,例如肩關節疼痛(五十肩、肩夾擠症候群),通常不是只有肩關節的問題。利用針灸處理,最常用的配穴是患部對側的條口透承山(足部陽面),或是本門的常用穴腎關(足部陰面),再搭配同側經過痛處經絡的俞穴,處理後原本因疼痛而受限的肩關節
多元文化的交響樂章
九〇年代的歐洲, 越來越多人摒棄食物, 過著環保健康的食氣生活.此現象引起導演彼得P.A.Straubinger的興趣, 他親訪食氣者們, 將ㄧ手經驗談連同操作方法, 送進醫院實驗室裡檢驗ㄧ番,企圖讓這個特異現象透明化. 彼得究竟會發現什麼始料未及的秘密?
1989年,美國作家比爾·波特來到西安,深入終南山尋訪隱士。 2001年,《空谷幽蘭》中文版出版,在中國向往和潛心住山修行的僧侶道友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5年後,比爾·波特重訪終南山。本片真實紀錄了終南山隱士的日常生活。真實還原隱士的簡單生活,樸素地表現其淡定的內心和靜寂的氣氛。
企圖以老莊思想為綱,中醫養生為目,透過綱舉目張,建構一份理解中醫的知識地圖。
大量圖解,看了就懂。 說明配圖表,迅速了解主題,快速抓到重點   診斷說明、生藥解說、處方選擇、疾病預防一本到位,把枯燥困難的內容簡單圖解化!並融入漢方醫學的歷史及觀念,將之集結成冊。   一本書就能搞懂漢方起源到應用。漢方醫學就是這麼簡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影響人類生命長短(所謂天年)的因素雖然很多, 但是三個關鍵是(一) 自然衰老 (二) 疾病 (三)不可控的意外問題. 因此,推遲衰老與防止疾病就是"延年益壽"的重要途徑. 如此, 甚麼是健康人; (簡單的概念) 應該具備下列的生理特徵: (依據中國古典醫學經典論述)
中醫/民俗(經絡)調理是為了使身體恢復平衡、啟動自癒力。文章提到了如何茁壯身體和練就心理的容量,強調了保養對身心順應變化的能力(自癒力)的重要性。若出現自癒力無法應付的情況,也提到了透過加強調理、不同的保健法、醫療等方法來提高自身的自癒力,找回身體平衡。
「大汗出,熱不去」,如果有發熱,熱應該會隨著汗而解掉,現在流大汗卻仍舊身熱,看起來像是陽明證但卻不是,此熱為浮陽,因為陰寒內據陽脱了,「內拘急四肢疼」,肝主筋津液傷到後,血液循環供給四肢肌肉的營養就不夠,四肢肌肉就會疼痛,甚至有抽筋的情況,但是拘急在表不在內,而內拘急指的是內臟太冷(溫則舒、寒則縮)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療癒的主題在:身體健康我們物質層面最重要的就是肉身,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支撐我們一切的運行。身體健康的層面,需要靠平時的保養與調理,最常見的就是熬夜,過11點之後,身體的經絡走到肝經,這個時間點沒有熟睡,身體是無法造血修養的。而1-3點走的是膽經,肝膽器官都是不會發出抗議,一旦發現問題常常都是
「凡厥者」,手腳冰冷的人,「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成無已曰:手之三陰三陽,相於接於手之十指;足之三陰三陽,相接於足之十趾。陽氣內陷,不與陰相順接,故手足為之厥冷也。手掌為陰,手背為陽,陰中有陽,所以手掌溫暖,陽中有陰,所以手背涼,這是正常的現象,「陰陽氣不相順接」,陽氣往外,陰氣往內,如果陰陽之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的身體慣性行為以及不良的動作姿勢可能導致身體結構錯位和內部的緩衝空間變小,進而引起疼痛與不適。本文介紹了身體結構調理的概念及好處,並提倡了這種整體身體調理方法。
Thumbnail
人的體態問題、疼痛問題、肥胖問題很難僅從營養或運動單層面來解釋,一個動態三維立體的生命構成,既包含了有形的部分,也包含了無形的部分。 有形的部分是指我們的骨骼、肌肉、神經、血管等。 生命無形的部分包含了精神、情緒以及到炁(能量)的部分,
運動對身體的重要性是幫助全身暢通,氣血流動,增加肌肉強度,於體內能生成更多能量及更好的使用效率,如此一來在生活中的其他地方,也會有高能量的表現。比方說工作、感情關係、家人關係等等,甚至創造力和靈感也會源源不絕,只要身體的氣順暢,那做起什麼事來都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影響人類生命長短(所謂天年)的因素雖然很多, 但是三個關鍵是(一) 自然衰老 (二) 疾病 (三)不可控的意外問題. 因此,推遲衰老與防止疾病就是"延年益壽"的重要途徑. 如此, 甚麼是健康人; (簡單的概念) 應該具備下列的生理特徵: (依據中國古典醫學經典論述)
中醫/民俗(經絡)調理是為了使身體恢復平衡、啟動自癒力。文章提到了如何茁壯身體和練就心理的容量,強調了保養對身心順應變化的能力(自癒力)的重要性。若出現自癒力無法應付的情況,也提到了透過加強調理、不同的保健法、醫療等方法來提高自身的自癒力,找回身體平衡。
「大汗出,熱不去」,如果有發熱,熱應該會隨著汗而解掉,現在流大汗卻仍舊身熱,看起來像是陽明證但卻不是,此熱為浮陽,因為陰寒內據陽脱了,「內拘急四肢疼」,肝主筋津液傷到後,血液循環供給四肢肌肉的營養就不夠,四肢肌肉就會疼痛,甚至有抽筋的情況,但是拘急在表不在內,而內拘急指的是內臟太冷(溫則舒、寒則縮)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療癒的主題在:身體健康我們物質層面最重要的就是肉身,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支撐我們一切的運行。身體健康的層面,需要靠平時的保養與調理,最常見的就是熬夜,過11點之後,身體的經絡走到肝經,這個時間點沒有熟睡,身體是無法造血修養的。而1-3點走的是膽經,肝膽器官都是不會發出抗議,一旦發現問題常常都是
「凡厥者」,手腳冰冷的人,「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成無已曰:手之三陰三陽,相於接於手之十指;足之三陰三陽,相接於足之十趾。陽氣內陷,不與陰相順接,故手足為之厥冷也。手掌為陰,手背為陽,陰中有陽,所以手掌溫暖,陽中有陰,所以手背涼,這是正常的現象,「陰陽氣不相順接」,陽氣往外,陰氣往內,如果陰陽之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的身體慣性行為以及不良的動作姿勢可能導致身體結構錯位和內部的緩衝空間變小,進而引起疼痛與不適。本文介紹了身體結構調理的概念及好處,並提倡了這種整體身體調理方法。
Thumbnail
人的體態問題、疼痛問題、肥胖問題很難僅從營養或運動單層面來解釋,一個動態三維立體的生命構成,既包含了有形的部分,也包含了無形的部分。 有形的部分是指我們的骨骼、肌肉、神經、血管等。 生命無形的部分包含了精神、情緒以及到炁(能量)的部分,
運動對身體的重要性是幫助全身暢通,氣血流動,增加肌肉強度,於體內能生成更多能量及更好的使用效率,如此一來在生活中的其他地方,也會有高能量的表現。比方說工作、感情關係、家人關係等等,甚至創造力和靈感也會源源不絕,只要身體的氣順暢,那做起什麼事來都是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