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可以晚成 - 當世界沈迷年少得志,耐心是你的本事》慢慢來,也可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獻給,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害怕時代的潮流會將自己洗劫一空的人們。似乎一直很難達成社會期望,一直努力嘗試卻總差強人意的人們。現在的人生道路似乎不是自己想要,很想提起勇氣改變的人們。
現在的社會,非常講究快速的成功。尤其在矽谷跟新創圈,這個現象尤其明顯。每個人都想要「聰明」、「反應快」、「有創意」的人,最好是高中就考個好成績,進個好大學,之後進去人人稱羨的企業。通往成功道路越來越固定,也越來越讓人感到狹窄。
似乎不照著社會訂下的路走,你的人生就會很坎坷。

我也是一直在這樣的狀態下掙扎,似乎不在三十歲前闖出什麼名堂或是奠定什麼基礎,我就要永久的被社會放逐,我完全可以想像到我變成下流老人的樣子了。
並不是說一直以來都沒有什麼好成績,好歹也是考上了大多數人覺得有點厲害的「文組」大學(在2020年代的現在看似走向失敗的地一步哈!)也當選過全校模範生。不過隨著我越照著社會、家族期待的方向走,我越是茫然。我真的想要這樣的生活嗎?我喜歡我現在的科系嗎?我真的要去大公司工作嗎?實際經歷過上班朝九晚五的生活之後,我發現不是符合社會大架構的人。
在這個前提下,我看這本書覺得異常療癒,但又有點食之無味。基本上你看標題就可以知道他整個章節要講什麼了。也知道作者嘗試用一些科學的方式讓我們相信,大器晚成不只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符合人類的生長曲線的。不得不說,我看完了確實安心得多。如果你也想安個心,這本書算是不錯的選擇。(對,就是安心。他其實沒有講到太多實際應用!他想讓你先「相信」你可以做到。)
在這邊我想提出幾個印象比較深刻的內容:

一、人大腦真正成熟的年紀,跟你想的不一樣


大多數人覺得18-19歲,大腦就趨近成熟,已經算是成人。已經進入到可以控制自己行為,且為自己行為負責的年紀了。確實,18歲的大腦關於情緒反應的邊緣系統,會從青春期開始趨於成熟。但掌管忍耐、專注力、計畫、決策、想法、判斷的高級腦皮質的前額葉呢?
前額葉到25歲才成熟,甚至到30歲還可以持續發展!
有沒有覺得人生充滿希望?哈哈哈!
但,這其實顯示了一個隱藏的問題。社會要求我們要「及早成功」而且要「越早越好」,但這時期我們可能前額葉還沒發展完全。在這種狀況下,要我們馬上做出影響我們一輩子的決定,而且萬一做錯決定,還可能很難反悔,因為你的放棄成本可能變得很高。這是不是對全人類來說,有點...太苛刻了?
唯有真正的認識自己,才能體會自己跟社會的交互關係,更有機會找到自己有熱情的長才,並以之為社會提供價值的工作。但這應該需要透有耐心、細微且深入的思考,不停像洋蔥一樣慢慢剝開自己,才能更了解自己的,不是嗎?

二、放棄不是弱者的選項,有時候選擇放棄的人反而充滿勇氣


現在的社會異常地鼓勵大家「不要放棄」,放棄會變成人生失敗組。現在看不到成果,你只要堅持下去就柳岸花明又一村。加上放棄會有很多的沈沒成本,更加讓人無法放棄。但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方向錯誤了呢?
當方向錯誤時,企業知道要適時止損。為什麼人生方向錯誤時,社會卻要我們繼續努力不放棄?
放棄有時候反而才是對自己最好的做法。不過什麼時候該放棄其實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到底有什麼跡象可以讓我們知道方向錯誤呢?這個問題這本書並沒有非常明確的解答,需要從別的地方來學習!這議題太~大了!
當我們順著社會價值做了這麼多的努力,可能當了醫生、律師、分析師,成為了人人稱羨的人。但是心裡總覺得這個不是我要的,這個不適合我,內心一直不快樂。也可能社會框架並不適合我們,一路上碰碰撞撞又沒有成果。不論哪個情況,要放棄都非常困難,都需要莫大的勇氣。

三、沈迷年少得志對美國年輕人造成沈重心理負擔,台灣?


在美國,SAT測驗就似我們的學測,分數越高越成功。Google, Amazon等大公司甚至偏好面試者提供SAT側驗的分數。大多數人相信這個「標準化」的測驗可以看出一個人聰明與否。其中,太多的矽谷菁英們都有非常高的數學SAT分數,數學這個學科被更加的重視。
美國的青少年,從小就要為了SAT高分努力。統計發現,美國青少年服用藥物的比例越來越高,憂鬱症比例也越來越高。「這次失敗了,我的人生可能就失敗了。」的恐懼在他們的心中不斷發酵。但這樣的標準化測驗,並不適合所有人。那些不適合的學生就好像一開始就被判了死刑,只註定當一群不會成功的人。努力考試的孩子們呢?則是一直處在競爭的壓力中,並沒有足夠的時間探索自己。不覺得,以上的內容似乎可以直接把美國替換成台灣嗎?
當測驗被標準化,就會出現很有「解題技巧的人」,並利用這個來賺錢,也就是補習班,在美國則是昂貴的私人家教。不論哪個,都表現出了家庭背景的影響力。認為很公平的「學力測驗」其實也是一個拉大貧富差距的工具。況且,這個測驗無法看出學生解題的邏輯,那真的可以看出他聰不聰明嗎?
條條大路通羅馬。也可以通台北、東京、巴黎。
好拉,是個超級爛的比喻,但成功不是社會說的算,大路也不一定是一條筆直的路。共勉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給自己的新目標: 平均一個月看本書,寫下書摘,分享出去。 希望可以達成這個目標,直接用方格子來督促自己。 歡迎分享自己喜歡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松果體又被稱為「第三隻眼」有很多神奇的功能,不管是科學已經發現的還是尚未被證實的。在古印度吠陀經裡面,先人相信松果體可以連接人類跟宇宙的智慧,在許多古文明也都將松果體視為無上智慧的象徵。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看待人生的方式大大改變,也越來越順利,似乎阻力變少了,或是能更正向面對不順遂。松果體有什麼魔力?
你曾經想過你身上的棉T是從哪裡來的嗎?那你的超時尚水洗牛仔褲呢?你知道在非洲有一條河因為生產牛仔褲被染成藍色的嗎?你知道棉花其實非常不環保嗎?你知道現在大家最愛的克什米爾羊毛是造成大規模沙漠化的主因之一嗎?你知道,你購買的每件衣服都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災害嗎?你知道你的衣服可能染了很多工人的血嗎?
災難曾幾何時變成自由市場賺大錢的方式?新自由主義在推廣自由市場的同時,到底犧牲了什麼?為什麼在推行新自由經濟記的市場裡,總是會有血腥的歷史?我們想帶往我們的國家往哪個方向走呢?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對全民的福祉產聲巨大影響。國家到底要心繫各階層的人民還是只要看到漂亮又冰冷的經濟數據就好呢?
我邊看邊在心中大喊著:為什麼不逃走?為什麼不反抗?為什麼要認命?主角們為什麼要任由別人取走自己的器官?複製人難道不是人嗎? 借用主角們殘酷的結局,反思到的不只是書裡面複製人的人權之類的議題,更多的是人們抵抗環境時的無力與挫敗。其實我們都一樣。掙扎,還需「現實環境」給我們一條繩索,好拉著自己往上。
你現在幸福嗎?你會對未來感到恐懼嗎?你覺得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而不是社會要求的成就,對你來說壓力很大嗎? 在台灣為了生存,我們很像要做到很多我們不一定想做也不一定適合的事情,看瑞典卻把很多國家視為「夢想」的事物,用腳踏實地的方式,一步一步屢行在生活每個細節,上到社會政府、下到學校家庭...
我們要記住,人類的歷史從來不是潔白無邪。 現在很多的災難,似乎都是冥冥之中必然發生的,深深的刻印在我們的基因,我們快速的發展看似聰明,但智慧卻沒有跟上物質的發展。從幾萬年前智人所到之處大型動物大量滅絕,到現奪取自然資源、無盡的砍伐、以動物的痛苦為根的圈養,甚至滅絕了同樣也是人的其他物種...
松果體又被稱為「第三隻眼」有很多神奇的功能,不管是科學已經發現的還是尚未被證實的。在古印度吠陀經裡面,先人相信松果體可以連接人類跟宇宙的智慧,在許多古文明也都將松果體視為無上智慧的象徵。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看待人生的方式大大改變,也越來越順利,似乎阻力變少了,或是能更正向面對不順遂。松果體有什麼魔力?
你曾經想過你身上的棉T是從哪裡來的嗎?那你的超時尚水洗牛仔褲呢?你知道在非洲有一條河因為生產牛仔褲被染成藍色的嗎?你知道棉花其實非常不環保嗎?你知道現在大家最愛的克什米爾羊毛是造成大規模沙漠化的主因之一嗎?你知道,你購買的每件衣服都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災害嗎?你知道你的衣服可能染了很多工人的血嗎?
災難曾幾何時變成自由市場賺大錢的方式?新自由主義在推廣自由市場的同時,到底犧牲了什麼?為什麼在推行新自由經濟記的市場裡,總是會有血腥的歷史?我們想帶往我們的國家往哪個方向走呢?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對全民的福祉產聲巨大影響。國家到底要心繫各階層的人民還是只要看到漂亮又冰冷的經濟數據就好呢?
我邊看邊在心中大喊著:為什麼不逃走?為什麼不反抗?為什麼要認命?主角們為什麼要任由別人取走自己的器官?複製人難道不是人嗎? 借用主角們殘酷的結局,反思到的不只是書裡面複製人的人權之類的議題,更多的是人們抵抗環境時的無力與挫敗。其實我們都一樣。掙扎,還需「現實環境」給我們一條繩索,好拉著自己往上。
你現在幸福嗎?你會對未來感到恐懼嗎?你覺得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而不是社會要求的成就,對你來說壓力很大嗎? 在台灣為了生存,我們很像要做到很多我們不一定想做也不一定適合的事情,看瑞典卻把很多國家視為「夢想」的事物,用腳踏實地的方式,一步一步屢行在生活每個細節,上到社會政府、下到學校家庭...
我們要記住,人類的歷史從來不是潔白無邪。 現在很多的災難,似乎都是冥冥之中必然發生的,深深的刻印在我們的基因,我們快速的發展看似聰明,但智慧卻沒有跟上物質的發展。從幾萬年前智人所到之處大型動物大量滅絕,到現奪取自然資源、無盡的砍伐、以動物的痛苦為根的圈養,甚至滅絕了同樣也是人的其他物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個人成長受到先天條件與心理思維影響。隱藏潛能讓人走得更遠,後天的品格教育關鍵影響者的成長。本文介紹了後天培養智商方法,自證預言理論以及知行合一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沒錯,正如標題,不管是學生時期的自己還是不久之前的自己都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水到渠成的天真小孩,只要我讀書,證照一定上,有了證照,就能上自己理想的工作,有了理想的工作,我就能賺取一定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就能去搞投資、賺取更多資產,然後讓錢為自己工作,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等等。
如果不在年少的時候成功,在這個社會好就代表著失敗。 這是一個奇怪而且不符合實際的現象。 但整個世界都以這個價值觀運作,年紀大了點,超過三十歲就好像應該有所成就,否則就是失敗,再也無法往上爬,整個社會不會再給你機會,因為新世代已經出現了,他們代表著新血,代表著希望。 這個現象打擊到許多人,特別是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近代年輕人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改變,不僅為求生存,更看重享受人生以及追求成就。這樣的轉變引發傳統觀念的衝擊,且被批評為缺乏責任感和積極性。然而,這種觀點在年輕人中卻受到普遍接受。現代年輕人傾向於選擇追求自己的興趣和生活享受,並通過自身努力探索更有意義的人生。
Thumbnail
本書作者從對自己的觀察開始,努力站在多元視角看待身邊同齡人,甚至青年們的煩惱。 在那些一時爽的嘴砲背後,有著一股拖延我們自我增長和邁向成功的惡性阻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個人成長受到先天條件與心理思維影響。隱藏潛能讓人走得更遠,後天的品格教育關鍵影響者的成長。本文介紹了後天培養智商方法,自證預言理論以及知行合一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沒錯,正如標題,不管是學生時期的自己還是不久之前的自己都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水到渠成的天真小孩,只要我讀書,證照一定上,有了證照,就能上自己理想的工作,有了理想的工作,我就能賺取一定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就能去搞投資、賺取更多資產,然後讓錢為自己工作,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等等。
如果不在年少的時候成功,在這個社會好就代表著失敗。 這是一個奇怪而且不符合實際的現象。 但整個世界都以這個價值觀運作,年紀大了點,超過三十歲就好像應該有所成就,否則就是失敗,再也無法往上爬,整個社會不會再給你機會,因為新世代已經出現了,他們代表著新血,代表著希望。 這個現象打擊到許多人,特別是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近代年輕人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改變,不僅為求生存,更看重享受人生以及追求成就。這樣的轉變引發傳統觀念的衝擊,且被批評為缺乏責任感和積極性。然而,這種觀點在年輕人中卻受到普遍接受。現代年輕人傾向於選擇追求自己的興趣和生活享受,並通過自身努力探索更有意義的人生。
Thumbnail
本書作者從對自己的觀察開始,努力站在多元視角看待身邊同齡人,甚至青年們的煩惱。 在那些一時爽的嘴砲背後,有著一股拖延我們自我增長和邁向成功的惡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