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文化史上,成書於戰國時代的莊子,因為不算是儒家經典,所以在清代以前,只能算是本可有可無的「課外讀物」,自然也就不是家長老師們會鼓勵或強迫學子精讀或背誦的「經典讀物」。然而,就像所有以名門大派自居的家長所不欣賞的文章或書本一樣,「莊子」的文章一直受到許多「靈性人」的喜愛,甚至在華文世界以外找到許多知音,因此本文以「外聖內王」的架構為大家解讀「莊子」成書的思想脈絡。
首先,「莊子」和「孔子」一樣是個尊稱,不過,孔子有三千弟子,是個「大佈道家」,莊子在他的時代既無顯赫聲名,又無傲人資歷、更是厭惡交際應酬,所以既沒有什麼粉絲,也沒有什麼信眾,在沒有什麼宣傳的情況下,會被他的文章所吸引的讀者,基本上就是真心覺得這位先生的文章有意思的人。
如果用金庸先生的武俠體系來說,「莊子」就是「內力深厚」的「靈性人」。
其次,「莊子」雖在後世與「老子」連在一起並稱,影響中國美學甚巨,但是「老子」其實還是追求理想國度的政治哲學家,而「莊子」看待世事的態度比「老子」更「物外」一點,他比較像是一個看透世情的局外人。
老子是個離不開帝王的史官,莊子則把自己那個小小「蒙國」的漆吏當做「可有可無」的職務。換句話說,老子是很有意識的希望自己的學說成為史家的經典,但(成熟期後的)莊子則無此抱負,只是單純的把自己的經歷和所見所聞轉化成各式各樣的寓言,藉以啟發自己的讀者和學生。不過,可能是因為司馬遷本身的史官背景,所以他傾向認為莊子「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
關於這點,莊子其實可能比較像金庸筆下的「王語嫣」,對於武學經典無所不窺,但卻絲毫沒有下場比武的意思。莊子被歸於道家,是後人的分類,非他的本意。
接下來,談談「莊子」與「孟子」的關係。
莊子和孟子應該算是同代人,但是,莊子顯然無意與「好辯」的孟子一較長短,孟子以「正人心、息邪說」為己任,嚮往「逍遙自在」的莊子卻顯然沒打算做遊說帝王的階下臣。
從這點看,莊子應該也沒什麼意思入「儒門」,所以,雖然「內聖外王」是莊子天下篇提出的概念,也被儒家所採用,但是莊子本人對此大概會說:「其實,我覺得在此亂世,做個『外聖內王』之人,到處聽聽各家各派的說法,然後學著做自己心靈的帝王,行心靈的王道,才是我心所願。」
如果要以金庸先生的武俠體系觀察,莊子所嚮往的心靈帝王,就是「神雕大俠」和「獨孤求敗」吧!
上面這段影片介紹金庸小說中的神雕大俠和獨孤求敗,略識莊子的讀者應該都可以辨識出其與莊子逍遙遊的神秘連結。「北冥有魚、其名曰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綜觀金庸先生的寫作年表,雖說「天龍八部」一開始是想寫佛理,但是寫作期間的金庸先生顯然也開始受「莊子」的影響,展現出與早期「書劍恩仇錄」的儒俠風格迥然不同的俠情。
最後,談談「莊子」與「惠施」的關係。
在諸子百家的分類中,惠施屬於名家人物,他和莊子是否真的是密友,以莊子的寫作風格來看,令人懷疑,但這並不是「靈性人」需要追究的題目。畢竟,(成熟期後的)莊子是看淡名利之人。然而,惠施顯然是莊子講故事時非常喜歡的「對照人物」,不喜歡辯論的莊子,在與惠施辯論時,卻似乎相當認真,而且激發出很多有意思的火花。
比如說,著名的「濠梁之辯」,到底人可不可以知道魚快不快樂呢? 關於這個問題,對實用取向的腦迴路可能會覺得有點無聊,何必爭論這種問題,但在數千年後的現在卻是很多神經學家很有興趣回答的問題。或者,到底葫蘆是大的好還是小的好呢?這種問題也是乍看很無聊,但在現在卻是有慧心的設計師很想了解的問題 。看似殺時間的清談,看似誰也不服誰的辯論,卻總能讓跨越時空的局外人產生各式各樣的哲思和洞見。
這種結辯的方式,其實也是現代戲劇和實驗理論的基本精神,讓主角有一位旗鼓相當的對手,就可以源源不絕的創造出各式各樣的話題和戲劇。
關於莊子,我們現在可以閱讀的版本,共有三十三篇,由晉代郭象所刪編,並分為「內篇」、「外篇」、和 「雜篇」,其中「內篇」被視為莊子思想的核心所在,雖然歷來經過各式各樣的解讀與轉譯,已經滲透到華夏文化的各個層面,但是,莊子是個很有「戲」的哲學家,所以對於不喜正經高論的心靈探索者,如果可以「自己的莊子自己讀」,想必會和金庸先生一樣深有所獲。